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31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docx

四年级科学习题汇总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填空1.我来填一填,

(1)一棵完整的植物包括、、、、、、种子等6部分。

(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4个部分。

(3)像大树的脚,大树是靠它稳稳地站立在地上的。

(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的作用。

(5)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

(6)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

(7)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汽,从叶的气孔跑出,散发到空中。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8)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爽一些,可以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还可以使空气清新。

(9)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

(10)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

(11)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有气孔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12)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3)土豆、莲藕、荸荠等植物都是变态茎。

2.植物好多部位可以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请按照表格指向列举相关植物。

植物可食用的部位,列举可食用的植物,请记住它们。

根:

胡萝卜、白萝卜、甘薯、水萝卜、人参等。

茎:

马铃薯、莴笋、芹菜、甘蔗、荸荠、藕、姜、蒜、芋头、等。

叶:

白菜、甘蓝、菠菜、苦菊、生菜、茼蒿等。

花:

金针菜、花椰菜、金莲花、菊花、莲花、桂花等。

果实:

梨、苹果、桃、桔子、草莓、菠萝等。

种子:

葵花籽、花生、大豆、绿豆、红豆、黑豆等

二、当好小法官。

(1)根就是植物埋在地下的部分,因此,马铃薯就是根。

(×)

(2)我们平常吃的藕,就是长在地下的根。

(×)

(3)植物的根只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

(4)变态根上不长毛。

(×)

(5)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

(×)

(6)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全部是从土壤中来的。

(×)

(7)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内部构造,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绿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叶绿体。

(√)

(8)植物的茎都是圆柱形的。

(×)

(9)茎对植物只起到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

(10)有些植物的茎会生长在土壤里面。

(√)

三、认真选一选。

(1)(大蒜)不是植物的根。

A.萝卜B.大蒜C.白薯

(2)(人参)是植物的根。

A.洋葱B.姜C.人参

(3)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储存

(4)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空气的湿度)。

A.提高空气的湿度B.降低空气湿度C.提高空气温度

(5)下列属于变态茎的是(藕)。

A.藕B.红薯C.人参

(6)(芋头)的茎长得很肥大,并且能储存养分和水分。

A.玉米B.牵牛花C.芋头

(7)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植物的(茎)。

A.根B.茎

四、问答

1.为什么一般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移栽后的幼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阳?

答:

阴天或傍晚阳光光线弱气温较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强,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较弱利于植物成活,移植后遮阴也是为了防止植物水分的丢失,利于植物成活。

2.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答:

1、大树底下阳光照射不强烈,温度适中,也能遮风避雨。

2、大树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强,周围空气清洁又湿润。

3.绿化可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说,绿化对改善自然环境有什么意义?

答:

绿化可以是光合作用更强,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成更多的氧气,使空气更加清新清洁。

4.把幼嫩的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

这些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答:

从茎的筛管和导管中流出的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5.用铁丝捆紧小树,会在铁丝周围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小树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答;筛管阻塞,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在向下传输时在阻塞处聚集,细胞分裂快形成瘤状物,如果长时间捆紧,筛管阻断,营养物质传输受阻,植物长时间的不到营养就会死亡

6、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

答:

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

1、晚上,我们观察北斗七星时应面朝(北方),这时,我们的左面为(西)方,右面为(东)方,天空的上方定为(南)方,地平线处定为(北)方。

2.北斗七星是由(7)颗亮星组成的,它的形状像(烟斗),俗称(七勺)星。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

3.每晚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我们会发现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逐日向(东)方移动的。

4.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的一个耀眼的星座。

这个星座中的颗亮星构成一个(“W”)形或(“M”)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5.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

猎户座的明显标志是:

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3)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二、选一选:

1.星空中唯一不变的一颗星是(北极星)

(1)北斗七星

(2)北极星(3)仙后座

2.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1)猎户座

(2)大熊座(3)小熊座

三、我的想法和做法:

1.我们来预测:

从冬天到春天,北斗七星的位置会发生什么?

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在天空逆时针转动,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其他星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自西向东移动。

2.秋天,星星闪烁的晚上,小明外出玩耍时迷路了。

能利用星座帮助他辨别方向吗?

(1)、面朝北寻找北极星,那就是北方,伸开两臂左手指西,右手指东。

(2).寻找北斗七星,顺着斗头最末两颗星的连线看去找到北极星,那里就是北方。

(3)、寻找仙后座,M型两端延长线上找到北极星。

3.利用观星箱来观察星座时,为了准确观察到星座的变化,观星箱的位置应怎样放置?

(1)应放在开阔地方。

(2)位置固定不变。

4、你对谚语“三星正南,就要过年”怎么理解的?

“三星正南,就要过年”那三颗星,是猎户星座中间腰部的三颗星。

每当这三颗星正南方时,就快要过年了。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

1.棉花、竹子、煤、石油都属于(天然)材料。

2.玻璃、塑料、陶瓷都属于(人造)材料。

3.铜、铁、铝都属于(金属)。

4.(中国)素有“瓷国”美誉,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

5.金属是(可再生)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6.玻璃、塑料、金属都属于(人造)材料。

7.用放大镜观察木头时,会看到木头(纹理),用小刀刻,发现木头(硬度),用火烧,发现木头(燃烧),放在水中,发现木头(沉浮)。

8、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二、选一选:

(6分)

1.下列材料中(棉花)属于天然材料。

①棉花②玻璃③陶瓷④塑料

2.陶瓷不具备(容易导电)的特点。

①不易传热②坚硬③不易燃烧④容易导电

3.金属具备(可以改变形状)的特点。

①不易传热②可以改变形状③易燃烧④不易导电

三、小法官:

(15分)

1.木头是天然材料。

(√)

2.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

3.纸是可以再生的材料。

(√)

4.陶瓷比较坚硬,但属于易碎材料。

(√)

5.金属都能导电。

(√)

四、我的想法和做法:

1、使用玻璃与塑料制品各有哪些优点与缺点?

试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玻璃的特点:

坚硬、易碎、透明、不易燃烧、比较耐高温、不导电;

塑料的特点:

较软、有一定硬度、不易碎、易燃烧、高温易变性、一般不透明但也有透明度较好的塑料、不导电。

2、一次性方便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利和弊?

说说自己的看法。

有利的方面:

轻便、易于使用,价格较低,使用普遍。

不利的方面:

不利于回收利用,难以降解,对环境污染大。

五、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用连线表示分类结果:

天然材料:

竹子煤石油人造材料:

纸陶瓷金属塑料

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水循环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有关。

3、把水加热到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是100度。

4、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度,冰点是0度。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

6、秋天草叶上的露珠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7、水有(气态)(固态)、(液态)三种不同形态,水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需要(吸收热量)或(放热)。

8、太阳能的力量是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

9、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受冷凝结)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度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度以下)。

10、“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雾),漂浮在高空形成(云)。

11、冬天放在室外的衣服结冰后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的变化。

二、判断对错

1、沸腾中的液体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

2、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不容易把鸡蛋煮熟。

(√)

3、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应该接触到容器璧。

(√)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的变化。

(√)

5、冰可以变成水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

(√)

6、水结冰水蒸发也放出热量。

(×)

7、化雪比下雪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热量(√)

8、水在自然界里是不循环的,我们可以放心用水。

(×)

9、在空气中喷洒制冷剂可以使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降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10、水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

三、我会选

1、夏天扇扇子身子感觉凉快是因为(D扇来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收热量。

)A扇来的风气温低,B扇来的风吹走了身上的热量,C扇扇子时能使周围空气温度低,D扇来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收热量。

2、降低室内平均温度的做法是(C在地上洒些水)A打开电风扇,B关闭房门,C在地上洒些水,D打开房间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

3、水被烧开冒出的“白气”是(B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点)A水蒸气,B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点

4、在0摄氏度时,水的状态是(D无法确定)A冰,B水,C冰水混合物,D无法确定

5、不同液体在同一地点的温度(B不同)A相同,B不同

6、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需用(A外焰)A外焰,B内焰,C焰心

7、用陶瓷做污水管因为陶瓷具有(A耐腐蚀)的特点。

A耐腐蚀,B耐高温

8、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会发现镜片模糊了原因是(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水使镜片模糊)。

A镜片上有尘土,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水使镜片模糊。

9、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并在他们之间进行交换的是(B水循环)。

A风,B水循环,C人类的科学技术。

10、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的进行着大规模的(C水循环),才使地球上万物生机盎然。

A蒸发,B凝结,C水循环

11、冬天盛水的水缸被冰裂的主要原因(C缸体冷缩而水又膨胀合力造成的。

)A水缸体本身所造成的,B水缸里的水结冰膨胀造成的。

C缸体冷缩而水又膨胀合力造成的。

D以上都不是

四、写出给水加热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温度计、秒表。

五、画出水的三态变化图示。

汽化、熔化、升华都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都要放出热量。

1、夏天为了让教室里变得凉快些有那些可行的方法(至少写两种,空调除外)并注明原因。

答:

向地板撒一些水,打开电风扇,打开电冰箱的门等。

2、根据你自己掌握的内容,用你自己的观点画出水在自然界中循环运动的路线,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答:

自然界里的水不断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中;天空中的水蒸气不断受冷形成云,变成雨、雪降落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又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大海。

自然界里的水总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循环往复地运动着。

我们把这个变化过程称为:

“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3、水在自然界里不停循环,为什么还要节水?

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

我们日常使用的是淡水,而由于污染等原因可用的淡水资源会减少。

所以我们必须节约用水。

6.蒸馒头时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答:

不是。

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7.高山上和平原上沸点一样吗?

答:

不一样。

高山上气压低,沸点低;平原上气压高,沸点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周,行程有(4万)千米。

2.(哥伦布)发现了一块“新大陆”——(美洲大陆)。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

3.从地球的一个地方,朝一个地方出发,朝一个方向前进,始终不改变方向,绕地球一周后,会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全貌。

为了便于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是(赤道),它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6.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此外,地球上还有(七)大洲、(四)大洋等。

7.在地球仪上常用不同的(符号)、(色彩)表示,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或高地,绿色表示平原,白色表示雪地。

8.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9.我们所说的方向主要有四个,分别是东、西、南、北。

10.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1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它的方向是()的。

12.最早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

13.我们站在地面上,向上跳起,最终还是落回地面,是因为我们受到(地球的引力)的作用。

14.要测量一个物体重力的大小,需要一个专门的仪器(测力计)。

15.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16.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指针)。

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量程)。

17.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18.科学家主要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情况,探知地球的内部情况。

19.人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就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二、判断。

1.麦哲伦率领船队第一次完成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

(√)

2.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我国的长江与黄河。

(√)

3.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

4.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

5.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

6.地球上有些物体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

7.树叶落到地上,是树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

8.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9.空气是气体,不能受到地球的引力。

(×)

10.可以用测力计测量任何物体。

(×)

11.测力计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最大量程。

(√)

12.航天飞机飞出地球,因为他克服了地球引力。

(√)

13.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三、选择题。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也能说明地球是(球体)。

A.圆形B.球形C.球体

2.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

A.三带B.四带C.五带

3.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概貌,或地区与地区的界限。

A.地形B.地图C.地球仪

4.在地图上,蓝色表示(B.海洋),黄褐色表示(A.高地),绿色表示(C.平原)。

A.高地B.海洋C.平原

5.在地球仪表面上,同赤道平行、同经线相交的圆形弧线叫(B、纬线)。

A.经线B、纬线C.赤道

6.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

A.5.1亿B.6.1亿C.3亿

7.地球上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A.垂直向上的B.竖直向下的

8.(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

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

9.用手提提包,感到很重,有一种(向下拉)感觉。

A.向上B.向一边斜C.向下拉

四、生活中的科学

1.你在公园玩的时候假如找不到家人,应该怎样在电话中向家人报告你在的位置?

答:

先询问一下路人这里大概是哪里,周围有什么样子的大树或显眼的建筑物,然后和家人说明自己在哪里等家人,然后挂电话后在约定的原地等待家人。

2.在浩瀚的大海中,轮船突然遭遇危险,需紧急救援。

假如你是船长,该如何准确无误的将自己的位置报告给救援人员?

答:

及时准确的报告你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一般GPS和传统导航仪器都有显示。

如果没有准确经纬度,要找一个参照点描述自己的位子,如XX岛XX方向XX海里。

3.地球上有什么?

答:

高山、丘陵、高原、平原、峡谷、冰川、大海、森林、城市、乡村

4、地球内部有什么?

答:

岩浆、温泉、石油、煤、铁矿、岩石等。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