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15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

大学语文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

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

2.《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C.以“比”法来抒情

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A.《国语》B.《战国策》

C.《左传》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_____。

A.苍凉悲壮B.豪放飘逸

C.沉郁顿挫D.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

  A.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A.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A.本纪  B.表  C.列传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

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

B.《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

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

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

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

C.《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

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

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

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

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

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

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

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

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时间顺序串接

C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情节发展的节奏

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   )的女主人公形象。

A.泼辣大胆              B.温柔害羞

C 通情达理              D.哀怨痛苦

2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D.李贺 

2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A.韩愈B.白居易C.欧阳修D.晏殊

25.《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要人物是()

A.张巡,张籍,雷万春B.李翰,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

26.《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性的文学大师,他对古代的()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A散文B叙C赋D传记

27.《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叙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唐朝()期间。

A安史之乱B开元盛世C贞观年间D藩政割据

28.《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A.抒情与叙事并重B.议论与叙事并重C.议论与抒情并重D.描写与抒情并重

29.《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

A.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B.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C.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D.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3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归园田居》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阁夜》

31.在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   )

A.帘外潺潺雨B.危栏江山

C.春寒罗衾D.落花流水

3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A.李煜B.李清照C.柳永D.晏殊

33.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

C.借叙事抒情D.借典故抒情

3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情场失意 B、羁旅之苦 C、亡国之痛 D、伤春惜时

3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A.不忍登高临远B.叹年来踪迹C.渐霜风凄紧D.是处红衰翠减

36.《前赤壁赋》的文体是()

A.大赋B.小赋C.文赋D.骈赋

37..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A.时间的推移B.想象的展开C.感情的变化D.事理的逻辑

38.“三苏”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39.李清照的词集是 ()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潍海词》 D.《稼轩词》 

39.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B.李清照

C.柳永D.苏轼

41.南宋时,其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的词人是()

A、陆游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

42.、宋代下列词人中,"以文为词"的是()。

A苏轼B周邦彦C秦观D辛弃疾

4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出自()的词。

A辛弃疾B张孝祥C苏轼D柳永

44.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

A落日楼头,断鸿声里B尽西风、季鹰归未

C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45.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来表达自己岁月虚度,壮志未酬的典故是()A.鲈鱼堪脍,季鹰归未B.求田问舍,羞见刘郎

C.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D.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46.《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之后众人纷纷探望,根据他们的性格判断下面哪句是薛宝钗说的话()

A.“我的娘,怎么下着这般狠手!

——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份儿。

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吧!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D.“可好些了?

想什么吃?

叫人到我那取去。

47.《聊斋志异·青凤》末尾所描写的“返哺救叟”用以表现()

A.爱情战胜亲情B.耿生的仁厚

C.人性战胜礼教D.青凤的善良

4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曹雪芹B.吴敬梓C.吴承恩D.蒲松龄

49.《聊斋志异》中的“聊斋”实际上是()

A.闲聊的意思B.堂屋名称C.书屋名称D.祠堂名称

50.《聊斋志异》中的“志”是()意思。

A.志向B.记述C.志气D.用意

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小说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A.《聊斋志异》B.《萤窗异草》

C.《夜谭随录》D.《阅微草堂笔记》

52.认为《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是()。

A.朱自清B.鲁迅C.郭沫若D.胡适

53《聊斋志异》叙述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

A.叙述鬼神怪异之事B.“叙述宛转,文辞华艳”

C.“用传奇法,而以志怪”D.曲折生动

54.《聊斋志异》专写鬼怪狐魅的故事是为了()。

A.借题发挥,反映现实B.猎奇志怪

C.宣传封建迷信D.反清复明

55.巴金描写旧式家庭的腐朽和对人性的摧残的作品是()

A《寒夜》B《灭亡》C《激流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

56.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A.故居B."长宜子孙"四个字

C.亡姐D.爱尔克的灯光

57.鲁迅先生创作的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是().

A《朝花夕拾》B《祝福》C《伤逝》D《阿Q正传》

58.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搭配正确的是()

A.《西风颂》——法国——雪莱B.《第一次的茉莉》——德国——海涅

C.《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D.《致大海》——印度——普希金

59.屠格涅夫是 ()

A.19世纪俄国作家 B.19世纪法国作家 

C.19世纪英国作家 D.19世纪德国作家 

60.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黛玉讥讽宝玉:

“蠢才,蠢才!

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反映了黛玉()心理。

A.嫉妒宝钗与宝玉的关系 B.嗔怪宝玉浅薄

C.故作讽刺以显示自己的清高D.既妒忌宝钗又醉情于宝玉 

二、翻译题: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翻译成现代文并回答:

河伯的心态,象征哪种人?

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翻译成现代文并回答:

海若的心态?

若是什么人的象征?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5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6.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7.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

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9..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遮蔽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1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1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12.“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我之谓也。

13.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

14.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

1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7..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18.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阔。

后凌夷,楼舍连亘,半旷废之。

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

19.夜方凭几,一鬼披发入,面黑如漆,张目视生。

生笑,染指研墨自涂,灼灼然相与对视。

鬼惭而去。

20.生急起窥视,则扉半启。

俄闻履声细碎,有烛光自房中出。

视之,则青凤也。

骤见生,骇而却退,遽阖双扉。

21.《论语》几则解释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小说《伤逝》的艺术特点.

2.简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3..白居易的《长恨歌》最后一段对刻画杨玉环的形象及表现“长恨”的主旨有何作用?

4.写出李清照《声声慢》开篇七组叠字,并说明其包含的思想内容与含义。

5.李清照《声声慢》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6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艺术风格。

7《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8.试析青凤形象不同于同类题材中其他狐女形象的独特之处。

9.简述《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10.苏轼《前赤壁赋》说明了什么样的哲理?

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11.简述建安诗歌的重要作家及其思想与艺术上的基本特点。

12.曹七巧形象的悲剧性。

13.请从内容和艺术层面简述《聊斋志异》被评为“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最高峰”的理由。

 

四.阅读分析题

(一)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

  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是什么论据。

  

(二)默写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阕:

1.默写:

2.“落日”与“断鸿”有什么象征意义?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属于什么描写?

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4.作者慨叹“无人会,登临意”,你觉得他的“登临意”是什么?

(三)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1.作者选取了哪些细节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2、这些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点?

3、在这段文字里哪些地方采用了侧面烘托?

(四)阅读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一段文字: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

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

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象是月儿披着的发。

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交叉处偷偷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

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请回答:

1.这段描写突出了什么景色?

2.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在语言上,与李清照的《声声慢》有何共同特点?

(五)阅读宝玉挨打后宝钗、黛玉探伤的两节文字,回答问题: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

“宝姑娘来了。

”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

“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于袭人,又问道:

“这会子可好些?

”宝玉一面道谢说:

“好了。

”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了,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宵云外。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

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

“你又做什么跑来!

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

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

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听了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1、分析宝钗与黛玉的性格有什么不同?

2、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采用什么手法?

3、宝玉的回答反映他怎样的心理?

(六)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方持论间,叟掩入。

女羞愧无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带不语。

叟怒曰:

“贱婢辱吾门户!

不速去,鞭挞且从其后!

女低头急去,叟亦出。

尾而听之,诃诟万端。

闻青凤嘤嘤啜泣。

生心意如割,大声曰:

“罪在小生,于青凤何与?

倘宥凤也,刀锯鈇鉞,小生愿身受之!

”良久寂然,生乃归寝。

1.本段选自哪里?

作者是谁?

2.本段展现了青凤怎样的性格特点?

采用了什么方法?

3.此段描写的胡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他代表的是哪一种人?

4.耿生的语言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七)阅读柳永《八声甘州》上片,回答问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1、这段文字通过什么景物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里写景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3、“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两句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八)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1)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⑵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⑶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阙,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四面楚歌”的意思?

2这个细节说明了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3项羽多次强调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结合司马迁的评述作简要分析。

(九)阅读李斯《谏逐客书》的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令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这一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2、划分层次,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修辞方法。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A3.C4B.5.D6.A7.B8.A9.D.B11.C12.C13.A14.C15.B16.A17.D18.A19.A20.D

21.A22.C23.C24B25.C.26.A.27.A28.B29C30.D31.D32C33.B34.B35.A36.C37C38B39A

41D42D43A44D45D46C47C48D49C50B51A52B53C54A55C56B57C58C59A60.D

二.翻译题

1.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自满自负的心态;是受环境局限而自满自足的俗人的代表。

2.译文:

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

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

见多识广,能确认识自己。

识视野广阔见解不凡的庄子学说的代表。

3.当初假如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卿士而不运用,这样只会使秦国没有福利强大的名分和实际。

4.端起酒杯,劝客饮酒,歌咏《诗经·月出》和《诗经·关雎》等篇章。

5.拉紧绳子而砍断它,那么它必然有一个断绝的地方。

看到的人只见到这个结果,从而责怪它(断的地方),这也是不同大于事理(的表现)。

6.拥有强大的军队坐在旁边观战的人,周围都是。

7.我回去打败逆贼,一定消灭贺兰,这支箭是用来作为标志的。

8.二位先公很贤明,他们考虑问题非常周密。

9.坚守一座城池,保卫整个国家,凭借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挡上百万日益增多的敌军,掩蔽江淮流域,从而阻遏叛军的攻势。

唐王朝没有被灭亡,是谁的功劳呢?

关键词语:

遮蔽阻遏

10.现在却抛弃百姓而帮助敌对国,拒绝客卿而为诸侯成就事业,使天下的卿士不敢向西,畏惧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把兵器借给寇盗,将粮食赠给盗贼”的做法。

11.晋国不过引发(它的欲望),寇盗不可忽视,一次已经很厉害了,还能再来第二次吗?

12.听说了一些道理,就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

’这说的就是我呀。

关键词语:

莫;倒装句式

13.远看绵延的小山,如妇女的玉簪和海螺似的发髻,(它们)也在提出无限的愁和恨。

14.晋桓公、晋庄公的家族有什么罪过而被杀戮,不就是因为(他们)迫近(晋献公)而对晋献公形成威胁了吗?

15.当初假如四位君王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卿士而不运用,这样只会使秦国没有富利强大的名分和实际。

16.举起酒杯,劝客饮酒,我们一起吟诵《诗经·月出》和《诗经·关雎》中的诗章。

17.生女必得要嫁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都得跟随。

18.太原耿氏家,过去是大户人家,住宅相当宽敞。

但家道衰落以后,一幢幢楼房,大多荒废了,于是常常出现一些怪事,譬如说,堂门自开自关,常常吓得家人半夜里惊叫不已。

19.晚上,耿生正靠在桌子旁边,一个恶鬼披头散发地进来了,脸上漆黑一片,睁大眼睛盯着耿生。

耿生笑了,用手指沾上研好的墨水往自己脸上涂,目光炯炯地和鬼对视。

鬼自愧不如逃跑了。

20.耿生急忙起来偷看,发现门半开着。

一会儿听到细碎的脚步声,房间里则有烛光射出。

仔细一看,原来是青凤在里面。

青凤突然间见到耿生,吓得连连后退,于是赶紧关上门。

三.简答题

1.见课本P290.

2..简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年轻知识分子勇敢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代表,他们曾经发出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样的时代强音,并付诸了果断的行动。

但他们的爱情最终归于失败,以悲剧结局。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有:

  其一,封建势力依然强大,“五四”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但封建思想意识并不是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其二,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要求不可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完成,离开了社会解放,无论他们曾经表现得如何坚决,他们的抗争终究是软弱无力的,甚至是一事无成的;

  其三,从子君的个人角度来说,女性在追求婚恋幸福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获得人格上、精神上和经济地位上的独立,爱情才能有所附倚,否则美满只能是空幻的愿望。

而且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

认为得到爱情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