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23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8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docx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XXX露天矿山

 

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预案版本号:

XR/ABYA2014

应急预案名称: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

XXX露天矿山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2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修改登记表

序号

版/次

页号

修改容摘要

修改人

审核人

实施日期

附件:

(1)滑坡、垮塌事故现场处置案

(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案

(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案

(4)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案

(5)应急联系

(6)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在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并能有效的组织抢险和救援,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其目的在于:

(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事故发展和扩大的条件,防止突发性事故、连锁事故发生。

(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故和处理事故。

(3)尽力减轻事故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又便于灾后重建,及时恢复生产。

1.2编制依据

1.2.1主要法律法规

(1)《人民全生产法》(2014年主席令第13号)

(2)《人民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主席令第65号)

(3)《人民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主席令第74号)

(4)《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主席令第9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安全生产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

(7)《小型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安监总局令39号)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1.2.2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小型露采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

1.2.3矿山提供的其他资料

1.3适用围

该预案适用于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对工作,实现事故初期,第一时间将遇险人员迎救和疏散到安全地点,并视具体情况,对事故进行初步控制。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露天矿山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相对较少,因此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合并编写。

本应急预案,针对露天矿山开采区域发生的滑坡、垮塌,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5应急工作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本针。

技术上采取措施,使生产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的能力。

管理协调,提高人和机械的技术水平,达到自身和操作保障。

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控制和及时抢险救援;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又能及时恢复生产。

(2)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正确处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和指挥以矿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主,所属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必须密切配合,负责处理事故,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必要时请求上级增援。

(5)依靠科学,依法规。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技术和水平。

依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增强应急处置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

将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做到常备不懈。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XXX露天矿山为露天开采页岩的小型砖矿,设计生产规模3万吨/年,2011年8月XX市国土资源局颁发了采矿可证,证号为:

XX,有效期限为七年(自2011年8月30日至2018年8月30日)。

矿山生产规模为3.00万吨/年。

矿山现有员工10人,其中主要负责人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装载机司机1名。

2.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

依据《XXX露天矿山页岩矿山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该矿山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

滑坡垮塌、火灾、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

故确定企业存在滑坡垮塌、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引发灾难性的安全风险。

2.2.1滑坡、垮塌

露天矿滑坡、垮塌会给人们带来不同危害:

有的切断运输线路,有的推倒、掩埋或破坏采掘运输设备,还有的会破坏地面工业与民用建筑,甚至迫使矿山停产,威胁人身安全。

造成滑坡、垮塌的主要原因有:

(1)矿边坡由于地质动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和外动力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原因,常会出现或大或小、或缓或快的滑坡;

(2)不按规定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

(3)采场未设置排水沟;

(4)不认真执行边坡管理制度,未及时清除危、松、悬;

(5)排土场未按规设计;

(6)矿堆和废土、废碴的堆放超过规定高度。

易发生滑坡、垮塌的场所主要为采剥工作面、边坡、排土场、矿堆堆场等。

2.2.2火灾

火灾具有突发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比较重,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

本项目发生火灾事故的一般原因有:

(1)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

(2)设备不良。

如设计错误且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维护不当等;

(3)物料的原因。

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物品的相互作用,机械摩擦及撞击生热,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振动等;

(4)环境的原因。

如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因素;

(5)建筑结构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等因素;

(6)人为纵火或放火;

(7)管理不善。

2.2.3机械伤害

本项目易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设备有:

挖掘机、装载机、汽车、破碎机等。

这些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戳扎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体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机械伤害。

造成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1)各种机械传动、转动部位的护罩等防护设施缺乏或失效;

(2)机械在外力作用下滑移或倾翻、结构垮塌等;

(3)作业人员不按操作规程违章作业;

(4)监护制度执行不。

2.2.4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伤亡事故。

本项目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场所主要有:

采剥工作面、边坡等。

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有:

(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存在漏洞;

(2)不认真执行安全规程,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水平低;

(3)安全防护设施不全,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或存缺陷;

(4)不扣安全带,安全带扣环未扣到位或所扣位置不当;

(5)高处作业未戴安全帽或安全帽带子未扣牢;

(6)脚手架有缺陷,梯子使用不符合规定;

(7)操作平台未设防护栏。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事故应急救援队在队长的领导下,由抢险抢修组、后勤保障组、交通运输组、安全警戒疏散组、现场急救组、信息处置组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指挥机构

矿山成立了事故应急救援队,成员如下: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

3.2.2职责与分工

1、队长职责:

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2、副队长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

3、抢险抢修组职责:

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维修、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4、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铁锹、水泥、防护用品等。

5、交通运输组职责:

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6、安全警戒疏散组职责:

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7、现场急救组职责:

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8、信息处置组职责:

负责应急抢险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事故信息上报及事故处置情况发布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管理

4.1.1危险源监控措施

危险源监控措施从以下几个面进行:

(1)技术控制

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

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

①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②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③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④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4.1.1事故预防措施

(1)预防滑坡、垮塌的措施:

①按《规程》规定确定边坡角度、台阶高度;

②破碎岩层进行加固措施;

③人员、设备设置在安全距离。

(2)预防火灾的措施:

①易燃易爆品储存场所设立警示牌,禁止明火、吸烟等;

②采用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开机前进行检查;

③规布设电线电缆,电线电缆损坏及时检修,不私拉乱接电线,注意用电安全;

④电气检修和动火作业格按照规程操作,做到技防和人防相结合;

⑤制定消防检查制度,加强消防检查力度,对员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3)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①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②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③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

④机械不得带病运转。

⑤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⑥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人员撤离安全的地,可试车。

(4)预防高处坠落的措施:

①危岩边缘设立警示牌,禁止人员、设备进入;

②高空人员扎牢安全带;

③加强设备管理,防护设施牢固可靠。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级别

依据露天矿山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黄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

(2)矿山突发有损伤但无死亡事故时。

2、红色预警: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雪、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

(2)矿山突发一般事故以上(含)事故时。

4.2.2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

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1、黄色预警:

由企业应急救援队发布和解除,报江安县应急办备案。

2、红色预警:

由江安县应急办提出预警发布和解除建议,报XX市应急办备案,由县应急办或授权企业事故应急小组发布和解除。

4.2.4预警响应

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

1、黄色预警响应:

加强领导带班,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及时报告。

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与各作业单位的通信设备处于开通状态。

各作业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上岗到位,格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尽快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密切关注自然灾害,做好抢险的各项准备工作。

2、红色预警响应:

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有关人员高度关注重大危险源及自然灾害动态,带班负责同志要主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值班和监测密度。

必要时,停止高处作业。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1)报警系统:

在各生产作业点设置报警,接警统一由值班室承担。

情况紧急时,也可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先期采取现场处置措施,立即报告队长。

需要撤离边作业人员和边居民时,以最快式通知所有人员撤离,立即通知当地村委会和居民组。

边居民撤离:

以当地村委会、居民组负责组织撤离;矿山部由安全生产科组织撤离。

(2)报警容:

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大致经过、伤害人数、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支援的请求。

(3)报警式:

采用报警,值班设置手机24小时开机。

(4)各应急救援队成员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便于扩大应急时联系。

(5)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能力不足,需外部增援的,立即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和上级应急救援组织,请求增援,增援容:

人力、资金、设备、物资、器材、防护用品等。

4.3.2信息上报

(1)上报单位:

县安监局、县政府。

(2)上报时限:

1小时上报,报告。

(3)上报容:

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经过、伤亡、伤害人数和重程度、现场采取的措施以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4)信息发布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队。

4.3.3信息传递

传递法:

采用传递、网络传递、人员直接传递上级相关部门。

传递程序:

信息报告由应急救援队队长签署,专人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重程度和影响围,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将各类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两级。

滑坡、垮塌事故:

当露天矿山发生滑坡、垮塌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露天矿山发生滑坡、垮塌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Ⅱ级响应。

火灾事故:

当发生火灾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火灾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Ⅱ级响应。

机械伤害事故:

当发生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Ⅱ级响应。

高处坠落事故: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且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Ⅰ级响应;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且未造成人员伤亡时,为Ⅱ级响应。

5.2响应程序

5.2.1事故发生

事故单位或发现人立即报告值班室。

5.2.2值班室接到报警

必须了解掌握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重程度、报告人、伤害人数等基本情况及救援要求等,迅速报告队长。

5.2.3应急启动

救援队接到报警,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险情判断,确定危险程度,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行动和控制事故发展。

(1)命令发布:

命令发布由队长发布。

(2)I级响应:

页岩矿山为应急响应单位,启动应急预案。

①本企业应急救援队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根据职责,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②队长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应急救援组织及相关部门,需要扩大应急时,请求增援。

③现场救援可调集矿任部门的物资、药品、车辆、人员,必要时可临时购买。

调用任单位的设备、物资、药品、车辆、人员均必须服从,不受阻。

④增援队伍到位,本企业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保证应急资金、设备、物资、药品、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3)II级响应:

公司为应急响应单位,采取措施处理。

①所属单位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参加现场应急抢险。

②现场应急抢险按现场处置措施具体实施。

③现场救援可调集工作人员和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进行抢险救援。

④在应急过程中发生次生、衍生事故或事故扩大化,需要扩大应急时,应急救援队参与响应。

5.2.4应急恢复

事故得到控制或处理完毕,救援队立即实施应急恢复工作(现场清理、解除警戒、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

5.3处置措施

5.3.1滑坡、垮塌

(1)发现险情的人员立即向领导报告,指挥长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抢险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2)根据险情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抢险案。

(3)对危险矿区采取临时挡土墙、防止扩大事故面,造成次伤害。

(4)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

(5)清除伤员口、鼻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6)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7)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

(8)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9)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

(10)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11)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

(12)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5.3.2火灾

(1)切断电源。

(2)事故初期,现场人员使用相应灭火器进行灭火。

在90秒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现场人员立即撤离。

(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

(4)防火组织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置。

(5)根据不同的火灾、爆炸性质、燃烧物质、采取正确的灭火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器材。

(6)事故抢险组人员立即疏散遇险人员到安全地点。

(7)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总指挥员统一调动,执行火场总指挥的灭火命令。

(8)灭火工作完毕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单位安全生产科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5.3.3机械伤害

(1)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

(2)确保其他从业人员无违反操作规程;

(3)确保其他设备设施的防护罩完好;

(4)机械设备的安全联锁装置确保完好、有效;

(5)事故抢险组立即抢救遇险人员,并进行现场急救操作。

(6)现场人员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

(7)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

(8)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5.3.3高处坠落

(1)立即停止设备设施运行;

(2)确保其他在岗人员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

(3)确保其他防护设施性能完好;

(4)事故抢险组立即救助受伤人员。

(5)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管部门报警。

(6)其他事故处置组人员按职责分工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

作业环境符合安全条件。

(2)遇险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得到急救或送往医院救治;遇难人员得到安置和处置。

(3)现场环境经检验、检测,符合标准或行业标准。

(4)具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条件。

(5)应急救援结束由应急救援队批准。

5.4.2应急救援任务终止和工作总结

(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事故伤亡人数、重、轻伤人数、经济损失、参与响应情况、处理措施、经验教训、总结报告。

(2)向事故调查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参与响应情况、救援措施、应急记录、相关图片、图纸、事故原因、后期处置相关事项等。

(3)应急救援结束:

由应急救援队批准并宣布。

(4)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由应急救援队负责。

总结容:

①写出书面报告;

②收集整理所有应急记录、处置案及措施、文件资料等;

③总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查清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④评估事故损失及事故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并对预案进行修订,编制和完善应急预案;

⑤同时制定出事故防措施。

⑥总结报告上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⑦总结报告存档备案。

6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

6.1信息发布部门

由应急救援队发布。

6.2信息发布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和标准。

(2)实事、客观公正、容详细、及时、准确。

(3)不弄虚作假,不瞒报、谎报、漏报、不报安全事故。

(4)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

6.3信息发布式

(1)主要通过当地新闻媒体和相关新闻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络、信件信函、稿件等)。

(2)与新闻媒体建立通讯联系,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稿件。

6.4后期处置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努力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1)认真及时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安置抚恤及补偿工作。

(2)做好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伤鉴定工作。

(3)及时支付保险的赔付及补偿。

(4)核算应急救援发生的费用,及时支付应急救援费用、和征用应急物资的补偿。

(5)收集整理事故应急救援记录、图纸、案、措施等相关资料。

(6)救援队伍认真核实参加应急救援人员、清点救援装备器材及发生的费用。

(7)安抚受伤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恢复正常秩序。

(8)现场清理、消毒、灾后重建、尽快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9)制定防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深化安全专项整治。

加大安全投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10)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1)修订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事故防措施。

(12)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查出事故原因,解决处理办法。

写出总结报告。

7保障措施

7.1通讯与信息保障

(1)设置值班室,设置24小时值班,设置专人值班,不空岗。

线路有专人负责检查、修理,保证通讯畅通。

(2)应急救援人员联系式联络,24小时开机,保证应急时刻及时到位。

(3)与新闻媒体、专业应急队伍、医疗单位、相关单位建立通讯联系,签订救护协议。

7.2应急队伍保障

(1)组织机构设置:

事故应急救援队。

(2)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救护协议。

(3)平时加强应急队伍学习、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素质。

(4)保证应急队伍整编,人员变动时,及时调整补充。

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必须配备应急物资与装备。

消防器材、起重设备等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存放在仓库。

设专人保管。

其配备的物资与装备清单如附件。

7.4经费保障

(1)设立应急资金XX,实行专款专用,任人不得善自他用。

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委会主任批准。

(2)资金使用围:

应急物资装备购制;应急救援;医疗救护;善后处置;应急物资补偿、应急费用支付、应急演练与培训等。

(3)资金数量:

帐面数平时不低于5万元。

(4)资金来源:

每年维简费提取10﹪。

(5)监督单位:

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科监督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8培训与演练

8.1培训

8.1.1培训计划

全员定期培训,每年不少于两次,时间不少于4个小时。

应急人员定期培训,每年不少于三次,时间不少于6个小时。

培训容:

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制度和应急预案演练等容。

8.1.2培训式

通过外部安全学习、安全培训;部安全学习、技能操作、应急演练等。

8.1.3培训要求

(1)认真尊守法律、法规、规定、标准、规、安全规章制度。

(2)接受上级安全机构对法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学习。

(3)企业按安全管理规定组织职工定期、不定期的安全学习和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4)组织职工学习和掌握应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