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239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 自然地理 考点25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docx

高考地理考点大揭秘自然地理考点25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练习

考点25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命题趋势

3年9考,分值96分

2015山东,2,4分

2015安徽,25,4分

2015上海,十九,10分

2015课标Ⅰ,7~9,12分

2014四川,5、6,8分

2014课标Ⅱ,6、7,8分

2014浙江,36,20分

2013重庆,4~5题,8分

2013广东,40⑷,6分

2010年——2015年全国课标卷对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考查的比较频繁,其他高考地理试卷中考查该考点的频率在增加,主要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与发展的意义,考查形式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难度系数0.6左右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考查的统计来看,该考点是必考内容,水资源、能源等供应紧张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资源的分布、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及跨区域调配的问题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课标Ⅰ卷,7~9,12分)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⑴~⑶题。

⑴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浓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⑵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

⑵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图形解读】

【答案】⑴B ⑵A ⑶A

【考点透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特征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分布的不平衡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数量的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各种矿产资源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资源利用为例:

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

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

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2.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

能源

概念

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

举例

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但不是能源

汽油、沼气是能源,但不是自然资源

图示

注:

能源资源只是自然资源中能够提供能量的那一部分,不是能源的全部,如煤、石油、天然气。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⑵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 因

措 施

自然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节约用水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考点规律揭秘]

水资源利用问题及措施的分析思路

⑴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⑵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⑶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

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于资源型缺水,南方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⑷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示例】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图3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

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

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山东,2,4分】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题。

1.“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2015·安徽,25,4分】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

完成2题。

2.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Z

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2015·上海,十九,10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图回答问题。

⑴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⑵“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⑶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2014·四川卷,5、6,8分]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4~5题。

4.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B.

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5.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2014·新课标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7.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

8.[2014·浙江卷,36⑴⑶,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a)             (b)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风车之国”,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2009年荷兰实施一项“退耕还海”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300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简析图(b)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2)简述荷兰实施“退耕还海”的生态意义。

(2013重庆文综,4~5题,8分)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10.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

11.(2013广东文综,40⑷,6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2015·临沂一模)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

下表为1961—1980年的世界某水资源短缺区域气候资料表,读表,回答3~5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高气温(℃)

29.7

33.5

36.8

40.0

40.2

38.8

35.8

34.6

36.2

37.3

34.8

31.1

平均最低气温(℃)

15.7

18.0

21.7

25.2

26.9

25.6

23.8

22.8

23.1

21.9

18.8

16.3

降雨量(mm)

0.0

0.0

0.5

4.1

32.7

68.3

128.9

158.1

76.0

9.4

0.0

0.0

日平均日照(小时)

9.2

9.5

8.9

8.8

9.4

9.4

8.5

7.9

8.8

9.4

9.7

9.3

3.下列关于水资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对水质的要求下降

B.灌溉用水利用率高,全部被农作物吸收

C.干旱荒漠地带,往往极度缺乏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D.人类对饮用水既有量、也有质的需求

4.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A.空间分布不均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旺盛D.气候干旱

5.为缓解该地水资源短缺现状,最可行的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

B.灌溉农业区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C.广泛建造人工湿地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2015·东北联考)下列图表为我国四个省区2012年能源消费情况,据此完成6~7题。

省区

能源

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2094.9

3.063

17344.1

0.747

17841.0

1.285

12538.7

1.432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以水电、核电为主,其中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多

B.②省区以煤炭为主,且煤炭消费量居四省区首位

C.③省区水电、核电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不均衡

D.④省区石油消费量在四省区中最少,能源结构较为均衡

7.今后四省区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趋

势是

A.①②两省区发挥本省水能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电、核电

B.②④两省区常规能源丰富,做好西电东送的能源保障

C.②③两省区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重点发展新能源

D.①④两省区加强本省能源开发,提高能源利用率

[2015·青岛模拟]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回答8~9题。

8.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D.土壤发育程度高

9.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越来越多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灾毁耕地总体趋势是增多D.建设用地总体趋势是减少

11.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酸雨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综合题

12.(2015·南京、盐城一模)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

⑵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____。

⑶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⑷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13.地下水埋藏深度能反映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

读廊坊市地下水埋深过程线图和廊坊市地下水等埋深线图(埋深即埋藏深度),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廊坊市地下水埋藏深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2)廊坊市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普遍紧张,简述其原因。

(3)从节流的角度考虑,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合理措施是(  )

①注重对水的循环使用②修建水利工程③农田使用滴灌、喷灌技术④跨流域调水

⑤按耗水量施行梯级水价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A

【解析】大量农村人口前往城市,导致农村出现“有地无人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想象。

2.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图中建设用地出现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答案】⑴1999年:

石油生产主要分布于东北,其他地区相对较少(1分);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生产相对较少(1分)。

2009年:

东北、西北石油生产平分秋色(1分);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1分)

⑵由图可见东北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1分),进口量明显增加(1分),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弥补储量不足带来的产能下降。

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确已进入中晚期。

⑶关系:

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国内生产量(2分);差异:

华东、华南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1分);原因:

华东、华南石油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1分)。

4.A5.B 

【解析】第4题,风功率密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南海东北部等级最高,为Ⅴ级,向南逐渐降低,西南部等级最低,所以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

第5题,①②③④四地中,②④两地风功率密度等级高,说明风能资源丰富;与④地相比,②地距陆地较近,易于开发,且陆地地区经济发达,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所以,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②地。

6.A 7.C

8.【答案】

(1)地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任答三点)

(2)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第

(1)题,围海造田比较有利的自然条件是有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地势低平;由图可知,该区域入海河流多,可以在河口处建筑堤坝,投资较小。

(2)题,填海造陆工程虽然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但会破坏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渔业资源锐减,污染加剧等问题,因此“退耕还海”可以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9.A10.D

【解析】第9题,从图中看出,美国土地和能源产出效益高于巴西,但淡水产出效益小于巴西。

第10题,从图

中可看出,美国土地产出效益大于巴西,而对比四个选项,土地的产出效益最关键的肯定是科技发展水平。

11.【答案】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解析】渔业资源的自然原因要从水域(宽阔)、气候特征(湿热利于生物生长)、鱼类丰富(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场所、饵料丰富)等方面分析。

渔业资源丰富的程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产量大,二是类型多。

从材料可知:

多岛屿故海域面积广(或大陆架面积广)、入海径流多故从陆地带来大量营养盐份因此饵料丰富、纬度低故而成长速度快(或类型丰富)。

[创新预测试题]

1.B

【解析】从图中看出耕地和牧场面积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只有人口增长才会导致这些要素这样变化的。

2.D

【解析】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坏,含沙量增大,旱涝灾害频率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

3.D

【解析】灌溉用水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一部分被蒸发掉了;干旱荒漠地带,往往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如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非洲撒哈拉沙漠都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以利用;随着经济发展,工农业对水质的要求有所提高。

4.D

【解析】该地年降水非常稀少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5.B

【解析】该地年降水非常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用量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6.C

7.D

【解析】从四省份的能源消费构成及总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可知,①为我国西部省区,大量发展核电没有必要,②为我国东部地区,不能作为西电东送的能源保障;③以煤炭能源消耗为主,彻底转变以常规能源为主的局面,不符合我国现实;①④两省能耗高,应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加强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正确的。

8.C 9.A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等高纬度地区及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落基山等高山地区,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

第9题,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不断融化,数量有减少趋势。

10.B 11.C

【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有增有减,灾毁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太大;在各种耕地面积减小的原因中,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第11题,我国一般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实行生态退耕,以防止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12.【解析】第⑴题,读图可知风电场主要集中分布的地区。

第⑵题,甲位于四川盆地,风能短缺主要是由于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乙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风能开发的条件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技术等来分析。

第⑶题,从图中看出上海风电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近海地区;距城市较远,这里风能丰富,地租较低。

第⑷题,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建设风能资源的意义。

【答案】⑴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

⑵地形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

⑶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价低廉

⑷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

(1)时间上:

从1976年至1988年波动下降;1988年后持续下降。

空间上:

以市政府为中心向外围埋藏深度递减。

(2)自然原因: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地区),降水总量不大,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地表径流少,地下水补给量小。

人为原因:

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