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24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docx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工业区位》

一、工业区位因素

1、主导区位因素为经济因素:

2、具体工厂选址考虑环境因素:

3、答题指南:

在选择工业区位时,主要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与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虑。

(1)从经济因素看,主要从土地成本(城市中心、边缘、远郊地区的地价差异很大)、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电子、纺织、食品、出版印刷等无污染、高利润的企业一般位于市区;钢铁、石化、火电厂等需要大面积地势平坦的土地,并且要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一般选择在郊外;钢铁、制糖等制成品重量大为减少,原料与运输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应以原材料产地为首要区位因素;有色金属冶炼等消耗大量能源,应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于电子装配、服装、纺织等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企业,应接近廉价劳动力;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讲,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区位选择的关键;啤酒饮料、家具制造一般宜接近消费市场;许多交通枢纽城市往往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首选。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要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与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例题1: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

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B.②——计算机装配厂

C.③——甘蔗榨糖厂    D.④——采矿厂

答案:

A点拨:

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电能;②主导区位因素为技术,而计算机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③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而甘蔗榨糖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④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而采矿厂需要靠近原料产地。

例题2:

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与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

(1)~(3)题。

(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点拨:

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和西北风,结合河流流向判断工业布局是否合理。

①为钢铁厂,建设在城区西侧,大气污染小,且有铁路,所以布局合理。

②为炼铝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料,不能建设在城区内;③为服装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应该布局在城区;④为石油冶炼厂,建设在西北风上风向和河流上游,故不合理。

(2)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区位指向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点拨:

钢铁厂、炼铝厂需要靠近能源和原料地,服装厂应靠近劳动力,石油冶炼厂一般设在消费地,用管道或船运输原油,受市场区位指向明显。

二、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总厂与分厂联系:

如汽车工业。

(2)上下游(投入-产出)联系:

如钢铁联合企业。

(3)共用基础设施联系(规划工业区)

2、工业集聚的优点和我国工业集聚类型

(1)工业集聚优点:

①节省运费,提高经济效益;②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费用;③利于处理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工业集聚类型

①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利用交通枢纽(港口、铁路枢纽)

③利用资源或能源

3、工业地域类型与对城市的作用:

(1)基本工业地域类型:

①专业性工业地域,如石化工业区,钢铁工业区等。

如上海金山石化,天津大港石化,大庆石化,攀枝花钢铁工业等。

②综合性工业地域,由于共用某地的基础设施,或者某地存在多种资源,使一个地区形成具有多种区位指向的工业部门,从而集聚为综合性工业地域。

如天津市既有资源指向型工业,也有交通指向型工业,还有劳动密集型工业,形成了综合性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类型与城市关系:

基本工业地域是中小城市的主体,是大城市组成部分。

大城市具有若干基本工业地域。

(3)工业区形成与主要工业区:

①工业区形成:

若干基本工业地域(或者工业城市)组成工业区。

②我国主要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这些工业区组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

此外我国还有长江沿岸经济地带,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③世界重要经济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北美工业区等。

4、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区位选择:

(1)区位因素包括:

靠近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完善;有航空港和高速公路;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优越。

(2)著名工业区: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有“花园城市”之称、“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称号;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中国:

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5、世界主要工业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日本-中国工业区。

三、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

(1)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东北部工业区等。

(2)特点:

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部门:

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

(3)衰落原因和振兴措施:

 

 四、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1、工业基地

2、工业带

(1)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

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地位:

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地带。

(2)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

包括沪宁杭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

地位:

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

发展方向:

这个地带将逐步向着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地带的方向发展。

(3)陇海—兰新工业地带

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工业基地。

例题1:

(2007广东地理卷)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

(1)~(3)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答案:

C点拨:

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最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答案:

D点拨:

运费低说明需要原料和燃料少,产品重量轻,这类产品往往是高科技产品,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的工业都是运费高或者原料、产品不适合运输的产品的生产,故正确答案为D。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答案:

D点拨:

丙类工厂特点是工资投入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工厂尽量靠近劳动力工资低的地区,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工资低,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2:

(2007全国文综卷Ⅱ)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

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

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①     ,理由是②                        ;

(2)水厂宜选址于③      ,理由是④                         ;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⑤ ,理由是⑥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⑦   ,理由是⑧                        ;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⑨   ,理由是⑩                        ;

答案:

(1)①B②在居住区的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2)③E④在城区河流的上游

(3)⑤A⑥在城区污染源的下游

(4)⑦D⑧靠近高等院校

(5)⑨C⑩在污染型企业与居住区之间

例题3:

(2007全国文综卷I)下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答案:

(1)合理。

国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仅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点拨:

本题通过模式图考察工业区位因素与其发展变化。

工业布局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如靠近主要交通线,节约运输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效益,如位于河流下游、位于盛行风下风地带或垂直于主要风向的郊外等。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来区位合理的工业也会变得不合理,需要进行变化,如迁移到郊区、靠近主要交通线等。

例题4:

(2005全国文综卷Ⅰ)假定工厂选址时只考虑运费,且运费仅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

某原料的原料指数等于该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

下图中,为O点到原料M1、M2产地和市场N的距离相等。

据此回答

(1)~

(2)题。

(1)如果工厂选址在O点最合理,那么(  )

A.M1的原料指数大于M2的原料指数

B.、M2的原料指数都大于1

C.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需要0.5个单位重量的M1、M2

D.生产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1个单位重量的M1、M2

答案:

D点拨:

由于运费决定厂址,而运费又与所运货物的重量和运距成正比,工厂应建在货运量最大的地方或距离该种货物最近的地方。

O点为最佳厂址且距三地相等。

反过来得出三种货运量相等,即运1单位重量的产品肯定要运1单位重量的原料M1和l单位重量的原料M2,亦即产生1个单位重量的产品分别约需要l个单位重量的M1、M2,也可得出M1和M2的原料指数均为1。

(2)若生产2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3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1,2个单位重量的原料M2,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以下四点中的(  )

A.N   B.P   C.Q   D.R   

答案:

B点拨:

原料M1货运量最大,故厂址应选在离其最近的P点。

例题5:

(2006全国文综卷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

回答

(1)~

(2)题。

(1)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

D点拨: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有些企业会带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等。

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对促进内地经济发展、推动内地城市化进程意义重大。

(1)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点拨: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内地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建造厂房地价低,是香港制造业迁移到内地的主要原因。

例题6:

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  )

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

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答案:

D点拨:

当前我国家电市场已趋于饱和,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到广东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产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而广东具有海运便利的交通优势。

练习1: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

据此回答

(1)~

(2)题。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答案:

A点拨:

呼和浩特位于草原地区,建乳品加工厂靠近原料产地。

(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答案:

C点拨:

北京、上海人口众多,消费水平高,这里建设乳品加工厂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消费市场。

练习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

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1)根据材料一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有:

A、建设西气东输工程;B、扩建大亚湾核电站;C、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D、提高城乡居民收入;E、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F、提高能源利用率。

(3)从岛屿类型看,P岛为        岛,随时间推移,其将首先与       岸相连。

请指出该岛与其面积的扩大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4)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远高于东北平原,主要原因是:

           。

(5)太湖平原自古就是国家的粮仓,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但近些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商却频频到东北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

请结合两地的人均谷物占有量,分析这些转变的原因。

答案:

(1)相同点:

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

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3)冲积岛 北岸(或左岸) 影响:

作为上海市度假休闲的旅游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后备土地资源等

(4)太湖平原农作物复种指数高,为一年两熟,东北平原只有一年一熟

(5)人均占有量:

东北1523,太湖:

869,可见,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太湖平原:

①城市化的推进占用部分耕地;

②城郊农业的发展、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得粮食作物占地面积缩小;

③人口数量的增多,粮食需求量增长;(任意答出2点即可)

东北平原: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种植条件好;

②人均耕地占有量多,粮食商品率高;

③工业能够为农业提供大量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机械化程度高;

④科技投入,增产潜力大

练习3:

2008年1月15日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公司决定将于今年中旬关闭位于德国西部城市——波鸿的诺基亚手机工厂,并将这座工厂的生产任务移至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等国。

下图为芬兰诺基亚手机在全球生产厂家分布图。

回答

(1)~(3)题。

 

(1)通常,手机装配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答案:

C点拨:

手机装配生产厂不需要高技术,而手机核心部件需要高技术。

(2)该公司在中国北京和广东投资手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①丰富的原材料②庞大的市场③廉价的劳动力④先进的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点拨:

中国经济发展和通讯发展迅速,市场扩大潜力广阔,同时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3)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产,德国手机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手机工业生产的快速稳定发展

B.钢化塑料工业发展迅速为手机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C.电子工业、通讯业发展迅速和市场前景广阔为手机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D.地处欧洲交通中心,交通十分发达,便于产品的对外运输

答案:

C点拨:

该公司第一次从芬兰转移到德国生产时,手机还未普与,需要在技术水平高,通讯事业发达,市场广阔的地区和国家生产,德国属于这种情况。

练习4:

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

(1)~

(2)题。

(1)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注重发展的工业部门应属于

A.模式一     B.模式二 C.模式三     D.模式四

答案:

B点拨:

扩大就业再就业,必须增加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模式二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

(2)下列工厂的区位选择中,属于模式三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北京首钢在河北迁安建炼铁厂

D.世界一些汽车生产集团在中国建汽车生产基地

答案:

D点拨:

模式三需要靠近消费市场,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广大。

练习5:

读某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图中数据为百分数),读图回答

(1)~

(2)题。

 

(1)该类产业属于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答案:

A点拨:

该产业劳动力投入占40%,比重最大,所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2)在下列国家中,发展该类产业最具优势条件的是

A.新加坡       B.韩国       C.科威特       D.印度

答案:

D点拨:

新加坡和韩国比较发达,劳动力工资高,科威特人口少,以石油开采为主导产业,印度人口众多,属于发展中国家,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练习6: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乙图中的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2)②地所在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其迁移方向是      ,迁移的主要原因有        。

(3)乙图P城所在区域是世界最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春去春又回”的景象,即早期在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后因耗能高、运输量大和污染严重而出现衰落,现因政府采取       、       和       等措施又“重震雄威”。

(4)丙图中的Ⅰ、Ⅱ两人口变化曲线,能反映乙图P城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   线,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等。

答案:

(1)水稻种植业 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人口多,需求量大等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

(2)由东北向西部和南部 有丰富的新资源;新兴工业的兴起;空气清新、气候温暖(阳光地带)

(3)煤炭  调整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美化环境等

(4)Ⅰ  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

练习7:

阅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其通航优势。

(2)图a中鲁尔工业区和图b中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3)简述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对鹿特丹港所在国家的直接影响。

针对此大气环境问题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有哪些?

答案:

(1)由于长江流域主要地处我国湿润地区,流域内降雨丰沛,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一年四季均可通航;多数干支流流经地区地势平缓(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因而通航里程长;江阔水深,通航条件优越,有“黄金水道”之称。

(2)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区内矿产和水资源丰富(鲁尔区煤炭储量丰富,华中地区则拥有铁矿产地),劳动力丰富。

(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受到威胁(淹没、面积变小)。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的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点拨:

(1)河流通航条件是:

水量大,通航时间长;通航里程长;河流宽阔水深。

(2)入手点是工区区位因素,包括原料燃料(矿产资源)、水源、交通条件、劳动力、市场、科技等。

(3)大气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但对沿海国家直接威胁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

解决全球变暖的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

练习8:

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完成

(1)~(3)题。

(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  B.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

答案:

C点拨:

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密集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包头建棉纺织厂    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

C.大亚湾建核电厂    D.黑龙江建制糖厂

答案:

D点拨:

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A.“硅谷”地区B.沪宁杭地区C.辽中南地区D.四川盆地

答案:

B点拨:

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密集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练习9:

下图是某一区域分布简图,据图判断

(1)~

(2)题。

 

(1)图中城市的纺织工业主要是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答案:

B点拨:

从经纬度分析,该地位于西藏,畜牧业区适宜发展毛纺织工业。

(2)对图中铁路线建设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B.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C.促进区域内旅游业的发展

D.提高区内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

答案:

A点拨:

铁路为青藏铁路,交通发展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当地地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练习10:

读下图,回答

(1)~

(2)题。

 

(1)下列城市的形成与甲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B.攀枝花C.深圳D.武汉

答案:

D点拨:

甲所在省区为重庆,甲为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交汇处。

攀枝花属于矿业城市,拉萨区位因素为宗教。

(2)宜昌附近布局高能耗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水电丰富B.工业基础较好C.市场广阔D.水运便利

答案:

A点拨:

高能耗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靠近廉价水电,湖北靠近三峡和其他水电站。

练习11: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

材料一: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千米。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开发这一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

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二:

“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经正式启动。

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

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

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

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

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