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358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导学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组成。

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

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

《动手做做看》文章情节简单,但却富于情趣;语言平实,却给人以启迪。

故事紧紧围绕伊林娜的情绪变化顺势展开,教师要引导学生边想边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深刻领悟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不盲从,勇于实践的重要性。

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画风》一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由于人物多,对话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

13、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学习过程

导学引领: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全班交流汇报:

你认识了那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

1、组长带头,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2全班交流,小组展示。

3、交流质疑,互帮互助。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个故事里都有谁?

2、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

读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这个问题。

3、“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

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提示:

结合交流,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4、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动手做了吗?

实验结果是什么?

5、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是谁惹她生气了?

6、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她们是真的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三)、默读静思,心灵感悟

1、你们想认识这个可爱的女孩吗?

(课件)

2、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课题好吗?

(四)、主题阅读,课外延伸

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

学习了课文以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向伊琳娜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拼拼写写我能行

lìngwài    zhìxiàng   hǒngpiàn

(      )  (      )  (       )

tíwèn       wèntí       mànbǜ

(      )  (     )   (       )

2、摘桃子(把量词填到合适的地方)

阵个棵项朵条

一(     )小朋友  一(      )金鱼一(     )发明   

 一(      )风一(     )花      一(      )树

课后作业

1、动手做做看:

杯子里装满水,在上面放上一张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水会不会洒出来呢?

2伊琳娜听了科学家的话会怎样说?

为课文增写第8自然段。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伊琳娜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反思

 

课题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导学引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小组交流汇报:

你认识了那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质疑促学

1、组内交流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2、全班交流识字情况,小组展示(认读,组词、识字方法)。

3、交流质疑,互帮互助。

(二)、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

为什么?

2、从课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

(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感受阿切尔细心观察生活的

细节。

3、“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次可以换成什么词?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4、“直到现在,直接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有知道了什么?

(三)、默读静思

1、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

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

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2、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

(四)、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课堂检测

1、连一连

 yán zhèng cái  lún  réng shǐ

  伦  研  政  仍  使  裁

2、填空

一位()一台()一张()一把()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  看到:

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会观察

切  想到:

机器打孔            肯动脑

尔  做到:

研究造出            勤动手

教学反思

课题

15、画风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怎样画风的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并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学习过程

一、导学引领

1、我要认真地读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我能用很多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我要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我会写的字”(注意生字的结构和笔顺),然后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写两遍。

4、我认为难写的字有

二、教学过程

我再认真读课文,并想一想下面的问题。

1、《画风》一课讲的是、、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故事。

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根据自己的理解填一填下面的空,然后再试着有感情的读读相关段落。

赵小艺这样画风:

我从课文中第段中知道的。

陈丹这样画风:

我从课文中第段中知道的。

宋涛这样画风:

我从课文中第段中知道的。

2、选择他们的一幅画,也来试着画一画。

三、自主学习记录

1、通过上面的预习,我有很多收获。

2、读完课文,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ūránzhǎyǎnyǔsīmíngxiǎn

()()()()

2、我会组词

丹()陈()亿()

舟()阵()艺()

3、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学习课文我知道陈小艺画了()和()表示风,

陈丹画了()表示风,宋涛画了()表示风,他们都是()的孩子。

我想画()表示风。

板书设计

旗杆

15、画风

风车

小树

雨丝

教学反思

 

课题

16、充气雨衣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2、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学习过程

一、导学引领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认识的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或“字典”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能用很多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4、小林发明了什么?

二、教学过程

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1、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激励创新,实践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三、课堂练习

1、我会给下面的多音字字注音组词。

缝()()假()()

()()()()

2、找朋友

我会从课文中找到与“慢慢”一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徐徐、渐渐)

板书设计

看:

小林发明充气雨衣想:

(因雨湿裤腿)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我的发现

这一项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进一步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积累词语。

其中包括两大组词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

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

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过程建议: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蜂蜜    牙刷 刷牙水池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发现。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5、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填”和“我会读”三项内容。

其中“读读认认”教学重点是认识八个生字,积累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目的是让学生增加阅读量,积累语言,激发动手创造的欲望。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自由读两组字:

你发现了什么?

(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是怎么记住的?

3、卡片认读——任意抽读——送信游戏——同桌互读

4、任意选择喜欢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我会填

1、读句子,说说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

(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互相检查。

我会读

1、默读短文,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

鲁班是什么样的人?

(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读完短闻后的心得和体会。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口语交际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组专题的扩展和延伸。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与人协作的能力。

交际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

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等)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过程建议:

 

1、学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

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

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

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其实这只是一个范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才能。

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办个“小制作展览”,给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1、展示:

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

(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

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4、以此专题办个展览。

单元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