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61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Word之髓样式.docx

浅谈Word之髓样式

浅谈Word之精髓——样式

Jason

2004年,台湾的侯俊杰老师(没错,就是创作和翻译了大量经典Windows程序设计书籍的侯杰杰:

))在《Word排版艺术》一书中谈到了如何利用Word进行专业排版,推荐运用Word的文档结构图、自动化图标题注、交叉引用、域、宏等等,为写作过程引入架构与管理上的协助,降低琐屑事务(dirty-work)。

2008年,大陆的顾经宇老师在《就这样享用Word》中更是提出了要“拒绝‘原始生产力’,采用以‘样式’为基础的一系列‘规范操作’,使Word文档能够‘长治久安’的排版方法”。

顾老师所讲的“原始生产力”指的是全篇文字清一色“正文样式”,通过大量的对格式工具栏、对话框等等操作,采用孤立的、原始的、“单打独斗式”的方法。

侯老师原创和翻译了大量经典的Windows编程书籍,而顾老师在《就这样享用Word》中谈到自己身为临床医师和医学教师需要撰写大量的论文报告等。

可见,这两位前辈是在日常大量的写作工作(当然是通过Word写)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将知识和经验积累下来,最终得出了要使用“样式”这一Word精髓的结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可能有的同学会想,“你这里谈到的看似都是长文档(如:

书籍)的问题,而我平日工作编写的文档不超过10页,也要搞这么复杂吗?

”首先,应用“样式”并不复杂,而且有“一劳永逸”的效果。

其次,想想看,你是不是每次打开Word后还在为标题定什么字体,几号字体伤脑筋?

是不是觉得Word很笨,连个正文缩进2字符都需要手动设定?

是不是觉得段落之间的间距很难调整?

是不是感到要保持同级标题的一致性很烦?

还有页眉页脚等等……。

如果你不想继续忍受这些痛苦,想要让Word“发挥功力”帮助你完成排版任务,请学习并正确使用“样式”,因为这才是正确使用Word的方法呀。

注1:

本文针对Word2003这一版本介绍样式的运用。

注2:

本文略去了关于“段落多级自动编号”的内容,虽然在长文档中自动为段落编号非常重要。

但我想把这部分内容独立开来介绍。

注3:

本文有相当内容引自《就这样享用Word》。

一、修改样式的具体特性

一方面,Word默认的各种样式的特性(如:

字体、字号、对齐方式、空行方式,等等)往往不符合我们的特定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同一个人,写不同文章时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修改样式的具体特性是非常有用、非常常用的操作,也是自如运用样式——甚至可以说“自如运用Word”——的关键环节!

下面以修改“正文”样式和修改各级“标题”样式为例介绍经典操作。

1.修改“正文”样式

鼠标指向(但不要点击)样式窗格中的“正文”→稍等片刻,将出现“下拉按钮”,点击它→进一步点击“修改”→弹出如下对话框:

请根据各自的常规需求而设置——例如:

我的文稿通常被要求“正文四号字、西文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这就需要依次改动。

①还可以通过点击“格式”按钮→点击“字体”、“段落”等进行更复杂的设置。

不过,就我的经验来看,Word默认的正文样式基本符合多数人的需求,一般无须那些操作。

②务必不要投机取巧地将“正文”样式修改为“首行缩进2字符”,深在的道理一言难尽,可以高度自信地说:

听我的,没错。

2.修改各级“标题”样式

实例:

修改“标题1”样式。

操作要点包括以下环节。

2.1首先,修改“字体”特性

首先,类似修改“正文”样式那样,修改“字体”设置。

为方便新手起见,就不厌其烦地具体点吧:

鼠标指向(但不要点击)样式窗格中的“标题1”→稍等片刻,将出现“下拉按钮”,点击它→进一步点击“修改”→进行类似上图所介绍的操作,当然啦,一般还要多做一件事:

即点击“加粗按钮”。

2.2接着,修改“段落”特性

“标题”样式显然是非常“众口难调”的,因此,几乎所有用户都需要进一步修改“标题”样式的“段落”特性。

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点击(左下角)“格式”按钮→点击“段落”→弹出如下对话框:

图示设置仅供参考,应根据个人自己的经常性需求来确定自己的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

“段前”、“段后”两处在Word默认状态下采用的是“磅”这个度量单位。

就我的经验来看,采用“行”更符合中国人的排版要求,操作方法是:

选中原来的“X磅”,删掉→手工输入“X行”(X指代数字)。

2.3最后,推荐选择“自动更新”

本人高度推荐:

修改“标题X”样式时在“自动更新“前面打上√。

3.(继续)修改其他常用样式

修改任何样式的操作都与上述类似。

参考设置如下,请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TNR表示TimesNewRoman)。

正文: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常规、(字号)四号、(段前间距)0、(段后间距)0、(行距)单倍、(大纲级别)正文文字、(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标题: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加粗、(字号)三号、(段前间距)0.25行、(段后间距)0.5~1行、(行距)单倍、(大纲级别)1级、(对齐方式)居中对齐。

标题1: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加粗、(字号)三号、(段前间距)0.25行、(段后间距)0.5~1行、(行距)单倍、(大纲级别)1级、(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标题2: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加粗、(字号)小三、(段前间距)0、(段后间距)0、(行距)单倍、(大纲级别)2级、(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标题3: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加粗、(字号)四号、(段前间距)0、(段后间距)0、(行距)单倍、(大纲级别)3级、(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标题4:

(中文字体)宋体、(西文字体)TNR、(字形)加粗、(字号)四号、(段前间距)0、(段后间距)0、(行距)单倍、(大纲级别)4级、(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对绝大多数用户而言:

(几乎一律)不要修改“正文缩进”样式。

保持Word对“大纲级别”的默认设定。

Word默认“标题”和“标题1”的大纲级别是“1级”,“标题2”则为“2级”,以此类推,这是有深意的,除非你透彻地理解了“大纲级别”并确实要改动,否则不要改。

(“大纲级别”是Word自动生成文档结构图和目录的关键参考值)

再次提醒:

这只是一套推荐的和最基本的样式设定,请务必根据自己的经常性需求调整!

4.为常用样式指定快捷键

实例:

为“标题1”样式指定快捷键。

鼠标指向样式窗格中的“标题1”→稍等片刻,将出现“下拉按钮”→点击它→进一步点击“修改”→弹出“修改样式”对话框→点击(左下角)“格式”按钮→点击“快捷键”,弹出如下对话框:

将插入点定位在“请按新快捷键”下的框中,同时按下Alt+1→点击“指定”按钮→点击确定。

个人建议为其他常用样式指定快捷键:

正文缩进:

Alt+~;标题:

Alt+0;标题1:

Alt+1;标题2:

Alt+2;标题3:

Alt+3;标题4:

Alt+4。

为了么要“为样式指定快捷键”呢?

快捷键可以让你在码字中的手不离开键盘的同时实现格式的设置。

请随便输入几个文字→同时按下Alt+1→发现了吗,这段文字在瞬间实现了各种格式设置(已成为标题1样式),例如字体、字号、加粗、居中、段前段后空行,等等。

二、谈谈“(样式)管理器”

好不容易在A文档中设置了多个漂亮的样式,能不能把这些样式一下子传给B文档呢?

能。

请用(样式)管理器。

Word2003中的操作方法如下:

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和格式”菜单项,打开“样式和格式”任务窗格。

单击“显示:

”框右侧的下拉箭头,选择“自定义”菜单项,打开“格式设置对话框”,单击“样式”按钮,在“样式”对话框中单击“管理器”按钮,打开“管理器”对话框,然后选择“样式”选项卡。

在两个列表之一中选择要复制的样式,然后单击“复制”按钮。

在左边列表上显示活动文档或其选用模板里所用的样式,在右边列表上显示“通用”文档模板(Normal.dot)里的样式。

如果两个列表中都没有要复制的样式,可单击“关闭文件”按钮,然后选定所需的模板或文档,再单击“打开文件”按钮。

如果想重命名某个样式,先选择该样式,然后单击“重命令”按钮,出现重命名对话框。

在重命名对话框中键入新样式名,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管理器”对话框。

如果想删除某个样式,先选择该样式,然后单击“删除”按钮。

单击“关闭”按钮退出“管理器”。

三、对“样式”的理论性阐述

1.俗语–特性&术语–属性

首先,要知道:

每一个“段落”都有自己的“特性”(计算机术语叫‘属性’),例如——这个段落用什么字体、多大字号、要不要加粗、首行要不要缩进2格、如何对齐、段前要不要空0.5~1行、这个段落官拜“大纲几级”,等等——这些都是“段落”的特性/属性。

2.样式的概念

样式,是属性的集合。

3.样式的其他实用价值

除了前文说阐述的巨大实用价值外,应用“样式”的更多、也更巨大的价值包括包括:

①供创建文档结构,极大地方便了浏览文档;②供形成大纲,从而方便地将某一或某些段落移前、移后;③供创建段落的自动编号;④供创建自动化的目录;⑤供创建表、图、公式等复杂自动编号;⑥供创建自动化的交叉引用;⑦供创建自动化的书籍页眉;⑧是轻松汇总管理n篇文档的必要基础。

4.修改/新建样式之精要总结&补充解释

修改/新建样式时,以下方面尤为关键(指对绝大多数用户、绝大多数情况)。

(几乎)一律将“基准样式”设定为“正文”——前面已经说过,除非你透彻理解什么叫“样式基准”,并确有相应需求,否则不要设成其他样式;

(几乎)一律将“后续段落样式”设定为“正文缩进”——为什么呢?

因为:

默认情况下,Word自动继承上一段落的格式,而这样设置后,无论原先段落格式是什么,敲击回车键(另起一段)时,Word自动恢复成“正文缩进”样式;

关于“大纲级别”:

“正文”等“非标题类样式”均选择“正文文本”;“标题”样式和“标题1”样式对应1级;“标题2”样式对应2级;“标题3”样式对应3级……,其余类推;

关于“对齐方式”:

各类“标题”样式酌情选择“居中对齐”,其他则选择“两端对齐”;

是否选择“自动更新”呢?

这要理解“什么叫自动更新”。

我来举例解释:

①对于1.1、1.2等这样的标题,如果编辑突然要求改成“小四、楷体”的话,我显然希望“只需改动任意某个标题,其他标题就自动跟着改变”——这就叫“自动更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需√选“自动更新”。

②而对于各个普通段落,我用的是“正文缩进”样式,我有时会对某个段落作“局部的、孤立的改动”(例如,某个段落我用了“项目符号”功能,有时,只有某个段落需要段前空0.5行),但是,显然,我可不希望“全文其他段落都跟着改变”——这就不能应用“自动更新”(即:

必需去除“自动更新”前的√);

是选择“仅限此文档”呢、还是选择“基于该模板的新文档”呢?

如果你希望“以后新建的文档都采用这种格式设置”,就选择“基于该模板的新文档”。

补充话题:

在我应用Word的经历中,“各级标题”都属于应当“自动更新”的。

因此,我修改各级标题样式的操作是:

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只做一件事,就是在“自动更新”前面打√→然后选中标题段落→直接改变字体、字号、段落、对齐等设置——请注意:

只有特性为自动更新的样式可以这样修改该样式的其他特性!

而对于特性是非自动更新的样式(包括“正文”样式),需在“修改样式对话框”中进行,否则,这种修改不改变该样式的内在特性,因而不会实现全局性的变化,而仅仅改变当前段落(即局部地区)的外观。

四、就这样享用——新文档随意套

你按照前面所做的辛苦设定、辛苦修改,都、只、被,保存在相应的文档中。

如果我们新建一篇文档也想套用已有模式,怎么办呢?

有以下方法:

①运用“新建列表样式”(本人不推荐)。

②“假”模板法:

把这篇文档作为模板,即:

清空→另存为新文件——此法地球人都知道,效果也不错,不过这属于“劣质”模板。

③“真”模板法:

此法最佳。

操作类似前一方法,只不过最后另存为“模板”文件——这才是“优质”模板。

④管理器法:

也非上策,操作方法见前文。

恭喜你!

由于,你很辛勤、很耐心地把“Word装修”进行到了这一步,从此,你将在Word中狠狠赚回宝贵的脑力、体力、精力、以及好心情——因为,以前的种种低级、机械、枯燥、却赶不走、躲不掉的重复操作,从此“灰飞烟灭”啦,你将以胜过“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效率,飞速完成以前令你头痛、眼胀、手酸、心情郁闷、熬夜苦战的“设置、修改、调整……”,而且完成得更干净、利落、高质量、无后患!

五、结语

如果不用“样式”,而是死抱着“原始生产力”不放,用格式工具栏和格式刷设置标题格式,就无法自动生成的“文档结构图”。

同样,不使用“样式”就无法自动或半自动的大批修改段落格式(唯一能够帮到你的只有所谓的“格式刷大法”),无法实现段落多级自动编号,无法插入交叉引用,无法自动生成目录,无法自动生成索引,无法自动创建页眉页脚,……。

好了,想必大家看到这里都已了解,要实现“长治久安”的排版方法就一定要学习使用“样式”。

“样式”是众多Word功能的“基石”。

由于能力有限,本文也仅将Word精髓——“样式”的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简要介绍了一下。

最后,我强烈推荐大家看一看《Word排版艺术》和《就这样享用Word》这两本书,相信我,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