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637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docx

09年高起专成复语文作文二

阅尽天地心底宽

窗外,树又绿了,随着春天的脚步,笑在朝霞,笑在春晖。

起初,是那样的漫不经心的似有似无的一二点嫩芽,仿佛脆生生娇嫩嫩的刚从母亲的腹中来到世上的婴儿。

可不经意间,一时却已枝繁叶茂,绿意逗人,在春光的抚慰下,生机四溢,自信无限,好似从未有过秋的凋零,冬的枯寂。

白居易的“春风吹又生”何止仅仅指“野火烧不尽”的小草,眼前的绿树不正如此!

人,实在应从它们身上学些什么。

我们何曾看到、大自然中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草木有过悲观失望,有过忧伤?

春来了,神情自若没有任何轻狂地生长;秋来了,神情自若没有任何伤感地衰亡。

春也罢,夏也罢,秋也罢,冬也罢;生也罢,死也罢,盛也罢,衰也罢,该笑在春风就纵声大笑;该枯于严寒就赴身泥尘;潇潇洒洒,颇具大将风度;无惧无忧,宛然赤子之心。

而我们人类又何必整日里担惊受怕,“杞人忧天”,惶惶不可终日?

睛也忧,阴也忧,风也忧,雨也忧;喜也忧,苦也忧,成也忧,败也忧,那么“何时而乐焉”?

这个世界,毕竟还有许许多多东西可以回味。

其实,能“宠辱不惊”地以平常心面对人生,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个人身边都有如许多美妙的琼浆美酒,等着我们去一一品尝。

风花雪月、新月朝阳、幽谷山涧、雄峰大海,哪一桩能不引起我们心灵的悸动,欢乐的交响?

天伦之乐、朋友情谊、事业追求、未来憧憬,哪一种能不引起我们心灵的激越,由衷的满足?

尽管也有疾风暴雨,尽管也有人生顿挫,可黑暗过后总有黎明,乌云散尽必有太阳。

难道自生自灭的草木就无伤心绝望的时刻?

也许,草木正是悟出生死兴衰只是一种生命过程,顺其自然应是最可取的处事态度,才能如此平静地面对年复一年地绿了又枯,枯了又绿,而毫不时以荣喜,时以枯悲。

倘若我们也能勘破人间沧桑,浮世悲欢,也不过是一种生命的过程,我们还有什么“载不动”的“许多愁”?

随遇而安,享受“现在”,也许是漫漫人生安然到达彼岸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常言道:

“阅尽人生眼界宽,”窃以为改成“阅尽天地心底宽”史为确切。

“师法自然”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之法则,还不如说是为人在世之原则。

不信,诸君一试!

树与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挺喜欢一无牵挂地独倚在窗前,欣赏窗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还有缈缈的远山,遥遥的蓝天白云,尤其那一片稀稀疏疏的杂树林。

静静,静静地,就这样坐着,不管身后是何等的喧杂,生活是何等的喧嚣。

说不上有多么好的景致,只不过在视野的远处,这一片在城市水泥的森林中难得有的杂树林——有梧桐,有杨柳,有香樟,有洋槐——尽管既不典雅,又不高贵,但的确时时给我传递来阵阵的清新,缕缕的生机,还有那充满睿智充满奥妙的窃窃私语。

在这片树林中,有两棵相倚的槐树,时常牵引着我的目光。

看久了,不由发现,它们竟然有着这般共同的默契:

不管风来自何方,迎风的一棵总是挺身而出,庇护着另一棵同伴;不管雨来得多猛,它们总能相依为伴,向风雨挑战;不管人世间上演着多少悲喜剧,它们都能自始至终寸步不离。

偶尔,还能听到它们絮絮叨叨地说些什么,甚至还能听懂——那声调,那内涵,绝不是那些无聊的叽叽喳喳声所能比拟的。

“朋友树”,这便是我不由自主地给它们取的名字——一个并不显得特别富有诗意的名字,但的确出于我的羡慕与敬意。

羡慕它们那种不必伪装就能拥有的坦诚;羡慕它们那种不必用心就能真实存在的默契;羡慕它们那种与世无争却活得有滋有味的境界。

人,有时候真的很是奇怪,总是在应该坦诚的时候,畏畏缩缩,战战兢兢,然后再加以有意无意地逃避,甚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争个虚名,而让自己长时间地带着假面具生活。

也许,由于长期的现实的沉淀与世俗的积累,才使我们瞻前顾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但自我心灵的禁锢,以及并不真正懂得坦诚的真谛也实在难辞其咎。

人与人之间,坦诚也并非一定要言语的表达,理解也并不一定需要行动的实践,有时只需淡淡的一笑,甚至一瞥会心的眼神,像“朋友树”一样,就能使亲情更缠绵,友情更纯真。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必再继续那些虚无的怨艾,劳心的虚荣,以及没来由的消沉和忧郁。

倘若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会因陌生而产生隔阂,人类社会也就少了许多冷漠与残酷,多了许多真诚与爱意。

树犹如此,人复何如?

——这便是树给我的启迪。

到此一游

“到此一游”——我们许许多多的旅游者的动机,常常是这样简单。

我们似乎已失去了感受大自然的秉性,似乎已失去领悟大自然的本能,而只是满足于急匆匆地从此地赶到彼地,走马观花,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关注,只是用相机匆匆地留下一张张照片,以证明已经“到此一游”,便万事大吉,满载而归。

感受自然,领悟人生,这旅游的真正乐趣,似乎已成了遥远的古人所具有的专利。

我们早已不习惯那种不急不躁的闲庭信步;我们早已忘却怎样用心灵去记录自然的山、自然的水;我们早已参不透自然与人的相谐相生的联系,而只是很认真珍藏每一张“到此一游”,以作为自己见多识广阅历的资本。

仔细想想,我们只是风风光光地出去兜了个圈子,兴致勃勃地带回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的一张张仅仅是照片的“照片”,而偏偏丢失本应该珍藏在心中、珍藏至永远的那一幕幕澄明清澈的回忆,这实在是很可悲的。

然而,更可悲的是,我们身边的不少人走入人生,也只是做一个“到此一游”的匆匆过客。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我们似乎太是吝啬自己的感情,一点一点也不想付出;我们似乎满足于表面的繁荣、表面的欢乐;我们似乎从未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而生?

为什么而活?

我们只是浑浑噩噩地从清晨到傍晚;我们只是无知无觉地从春天到冬天;对生活,我们只是雁过无痕、蜻蜓点水;对人生,我们只是浅尝辄止、对酒当歌。

或许,我们也有许多荣誉的光环;或许,我们也有许多成功的辉煌,但一切都不过是飘渺浮云,眨眼间便化作烟雾,无踪无影。

可偏偏就没有几人醒悟,可偏偏还有人以“到此一游”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有一天,当我们结束人生游程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

我非宇宙

霍尔巴赫面对那些狂妄之徒曾感叹道:

“人总是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

”其实,在茫茫的宇宙中,人充其量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时间悠悠、空间悠悠的浩瀚宇宙间,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一粒微尘,何况是人?

自然,人类称得上地球上所有生灵的主宰,他们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辉煌的现在,并正在创造辉煌的未来。

可谁能肯定,这世界的辉煌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何况,人类本身就足大自然的杰作。

我们常常以“一叶知秋”来自诩自己的聪慧,自己的伟大;可是,秋的多姿多彩,秋的丰富内含,又岂能以“一叶来蔽之”?

我们认识宇宙、认识自然、最多只是窥见了冰山一角,至于冰原的广阔,冰层的浓厚远非我们已经领略。

我们都曾讥笑过井底之蛙的见识狭小;我们都曾讥讽过河伯的夜郎自大;我们也都羡慕过虚怀若谷的胸怀;我们也都羡慕过谦谦君子的风貌,可为什么一遇激动就气壮如牛;为了表现自己就忘记了自己?

一个人有雄心壮志,自然不是坏事,可凡事必须有个度。

假如目空一切,唯我独尊,“蚂蚁缘槐”自夸自擂,“蚍蜉撼树”白不量力,就把自己推向失败和危险的边源。

你是人,他也是人,为什么就该你“统率三军”“号令天下”?

你只不过是宇宙间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可以忽咯不计的小分子,凭什么成为宇宙的主宰,宇宙的中心?

世界的规则不单单为你所设,人类的法则也不仅仅为你所需。

你没有凌驾他人之上的特权,你没有支配他人行动的权力。

何况,一个人再是天才俊秀,再是英雄豪杰,也不具备指点江山的能力。

还不如认认真真地放宇宙的一分子,实实在在地做“我”能做的事,或许这样,倒可以使自己登顶成功的巅峰。

愈想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愈有可能被抛出宇宙空间;愈想君临他人的人,愈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崇。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必须明白:

我,只不过是人类小小的一员。

人生车站

仔细观察,公共车站也是一个颇令人深思寻味的地方。

车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人流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有时急急匆匆,忘却淑女风雅;有时悠悠闲闲,一派绅士凤度;或而大叹:

我又迟了一步;或而大喜:

脱了一班车,可换来座位的享受;也有恋人的“挥手从兹去”;也有情人的骤然又相逢一一说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车站,其实也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

人生之机遇常常也是如此,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根本没有认准死理,“非它莫属”的必要。

失去了欣赏朝霞的机遇,毕竟还能沉醉于夕阳的温馨。

“塞翁夫马,焉知非福”,谁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惊喜:

正当你为一次成功的擦肩而过而唏嘘不已,可一次更为值得自豪的成功却翩然而至;就像正为失去一次慢车而遗憾,却等来一越快车而庆幸。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懊丧:

当你还沉浸在幸运登顶的喜悦之时,却才明白,原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只不过是误入歧途;就像正为挤入一趟即将启程的班车的好运而欣慰,想不到没走几步却抛锚泥泞,欲等不是,欲走不能。

既然这样,不必太为一时一地的人间遭际或神色飞扬或扼腕伤悲,不必太是看重一时一刻的进取与退却,人生有的是来日方长,过了黑夜,必有黎明。

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把握机遇却迟疑再三,缓缓而行;可以尽早启航却犹豫徘徊、畏首畏尾。

有的机遇失去了还会再来,或许还有更上乘的弥补;可有的机遇失去了就不会再有,只能令人顿足后悔嗟叹不休。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感情都可断绝挥手,毫无激动珍惜缠绵的必要;所有的久别重逢都可一笑了之,毫无激越的冲动,有些心绪,毕竟是入世间最为真挚、最为珍贵的拥有。

人生的真谛就是这样,切勿大悲大喜,切勿冷漠反常,具有一颗平常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与自己同行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轨”一一莎士比亚的这一名言,用来理解保尔的成长,也许是再贴切不过了。

保尔,之所以成为不分民族、不分时代的“永远的保尔”,就是因为他能在纷至沓来的磨难中,闺守了自己不屈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不灭的理想和充沛的热情。

一句话,无论生活怎样严峻,命运怎样坎坷,他都能永不迷失自己,与自己同行一一与坚忍不拔、勇于尝试的自我同行,直至实现人生的辉煌。

人生在世,谁也无法预料自己的人生之旅是坎坷还是顺畅,谁也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是黯淡还是辉煌,但是,只要我们能有“永远的保尔”这种“与自己同行”的精神,还有什么跨不过的沟,越不过的坎?

保尔能够在血泪中乞求欢笑,在痛苦中追求幸福,并且将梦想变为现实,而我们21世纪的青少年又何尝不能迎来一轮新的太阳?

大卫·梭罗说得好:

“只要我能站在自己身旁,我就不孤独。

”倘若我们能有如此心境,再加上王勃所写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情怀,还有什么不幸能冰封我的雄心?

还有什么失望能迷失我的憧憬?

还有什么厄运能折断我的翅膀?

硬汉海明成不是说过: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打败自己,唯有自己。

”事实不正如此?

想当初,保尔倘若整日因自己的人生遭际畏首畏尾畏葸不前,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哪还有日后的成功在乎?

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法则:

只要我的心伴随着我自己,只要我能在非常的境遇中傲然前行,我的人生交响曲就会永远响彻在九天云霄。

与其患得患失踌躇畏缩,与其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还不如挺直身子擦干眼泪,立即行动起来,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目标尽心地努力。

自然,行动不一定能带给我成功,带给我欢乐,但是,不行动则决无成功和快乐的可能“做自己所爱的”一一也许就是一个人最值得赞颂的勇气和价值;也许就是保尔的人生轨迹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

磨难是人生必须具备的生活方式,但唯有在磨难中“与自己同行”的人,才能掌握生存的本领,才能领略人生的真趣,才能成为一个如同保尔一样的真正的人。

因之,不必惧怕。

不必彷徨,只要有“我”与我同行,只要信念与憧憬常驻我心,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明天,都会升腾起一个新的希望。

你别无选择

“选择”是什么?

这个词好似人人都懂,可真正追究其内在含意,又觉得有些不可捉摸。

有一首歌名叫《你别无选择》。

细想起来,人世间确实有许多事情,你无法选择。

你无法选择自己是否应该出世,也无法选择某一天作为自己的生曰:

你无法选择与生俱来的双亲,也无法选择高贵或是贫贱、城市或是乡村。

有时候,“选择”对于我们来说,的确有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解的玄乎与神秘。

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择:

选择自我的人生之路,选择不得不面对的欢笑与痛苦。

因为,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是,从你对自己的生命真正有了感觉的那一刻起,“选择”便开始了对你的注目,而且颇有些紧追不舍的味道。

你无法推卸,你无法拒绝,你必须分分秒秒地做出抉择,从而积累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

于是,在你我“选择”之间,便开始上演了一出出有声有色有起有伏的悲喜剧。

有时,你是编导,有时,它是主角,可冥冥之中,人和它之间都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似乎可以摆脱所有的昭示和诱惑,可无法摆脱必须的选择。

因为,“我活着,因为我思索”,因为一个人立身于世,终究要走一条自以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之旅,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至于你选择此而非彼,这或许就是选择的真正魅力。

你有可能为选择付出一百次惨败的代价,但莫名其妙地鬼使神差,你仍然会第一百零一次地去叩响选择之门。

这个世界,“选择”在选择你,你也在选择“选择”。

只有高屋建瓴,只有高瞻远瞩,只有恒心常在,只有目标专一,选择才会报你以丰硕的成果。

人世间除了风花雪月,也有雷鸣电闪。

既然如此,你不能期盼“选择”与幸福常随,与幸运时时相侣。

但不能因为有了挫折,有了失意便自暴自弃,放弃选择。

否则,成功难以与你并肩前行。

人生,是一张单程车票,所以,你无法逃逸,你别无选择。

感谢生命

小时候,对基督教徒每逢就餐必向主谢恩的仪式大为不解:

我以我的努力,获得了享受食物的权力,为什么要谢恩于主?

渐渐我才明白。

原来这也是一种感谢生活、感谢生命的方式。

大自然赐我以空气、阳光、土壤、水分,赐我以劳动和享受,我难道还不应该向它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亨利·凡·戴克的这段话说得多好:

“要对生命感到喜悦,因为它给了你去爱的机会,去工作,去玩乐,并且能仰头看星星的机会。

”是的,尤其作为生命最高形式的人类,比其它生命享有更多的生趣,能够忧我忧,喜我喜,时时作生之漾动?

情之飞扬,这是造物主赐于我们多么美妙的体截。

纵然,生命的过程,不可能总是和风细雨,充满温馨:

纵然,生活的规律,也会有顿挫呜咽,幽怨凄凉,可能感受人生的风风雨雨、艰难坎坷,何尝不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人生专利?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生活,倘若/一味固守/稚嫩的欢乐/怎可能,亨有/秋的悲壮、夏的炽热……/一帆风顺,无忧无虑/未免,太是寡淡,太是无奇/凭什么,日后/细细品味/细细咀嚼

这也许不是我的矫情,我的偏见。

活着,能健健康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清晨,享有朝霞的抚慰;夜晚,沐浴月光的清辉;耳畔,清风流水,潺潺淙淙;眼前,繁花绿草,争奇斗妍;身边,亲朋好友,关爱无限;心中,爱的呼唤,和谐甜美,还怨什么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还您怨什么除了欢笑,还有眼泪,除了满足,还有遗憾?

心平气和,心满意足地享有生命吧!

不要时时以自己的缺憾比较他人的完美;不要处处以自己的弱点比较他人的长处:

不要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尽善尽美;不要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凌驾他人,否则,生命就没有轻松欢畅的时刻。

卡耐基曾说道:

“你几曾见过一匹不快乐的马?

你几曾见过一只会忧郁的鸟?

马儿和鸟儿不会不快乐的理由之一是,它们并不想要别的鸟儿和马儿看重自己。

”生命之甘泉,全靠自己细细品味,细细欣赏,与他人何干?

君不闻:

人比人,气死人。

此言不谬。

还是时时心怀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对自然,对生命。

或许这样,我们的内心,总能一派清澈,一派明亮。

善待他人

孔子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本意也就是:

将心比心,善待他人。

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言行寻找千般的理由,却很少设身处地地替人想一想。

其实,你不愿他人将其意愿强加于你,他人又怎么会任你颐指气使,甘心情愿地听从你的安排?

倘若他人也如你一样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实之身”地强奸你的意志,你又将如何面对?

何况,即使“己所不欲”,也应该“勿施于人”。

人各有志,你有你的理想,他有他的追求:

你有你的意趣,他有他的爱好,岂能以“我”的一己之念规范他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生活的自由,倘若以“我”划一,岂非太是专横霸道,匪夷所思?

人与人能相逢,能交往,也是一种缘分,否则,人海茫茫,偏你我能骤然相逢?

因之,必须珍惜这份出自天然的机会,学会善待他人。

今天,我们是同学、同事、朋友,可明天也许就有可能各奔东西,天各一方。

所以,尽管我们之间并不一定有十分和谐的共同语言,尽管我们并不十分地了解对方,欣赏对方,甚至彼此还有一定的隔阂,可只要我们每个人有一份真诚,一份爱心,那么,在湛蓝的天空下,在无尽的宇宙间,我们就可以拥有一颗颗共同跳动的心;那么,我们的一生便是快乐的一生,我们便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人有时其实是十分脆弱的;一分真诚的宽容,也许就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一分苛刻的指责,也许就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既然如此,善待他人就应该成为我们为人为事的基本准则,“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是流传千百年的颇有益处的人生心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

”(《礼记》)“己所能者”也还需宽容、善待他人,何况普天之下,真正能称得上能者的又有几人?

平常百姓,能得“平凡”二字,便足可自慰。

因之,还是少一些自我,多一些他人,为自己,为他人多营造几分甜蜜和温馨。

说到底,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宝贵的生命。

凡人真好

世上没有任何相同的绿叶,自然也没有任何相同的人。

人与人确定不同,起码可以分为二类:

一类是平凡的人,一类是不平凡的人。

不平凡的固然可以细分:

流芳百世的,遗臭万年的;轰轰烈烈的,默默无闻的;以名闻世的,以利闻名的……但不管怎么说,不平凡者在整个社会群体中,毕竟只是少数。

社会上大多数还是平凡的人。

作为凡人,首先具有非凡人所不能持有的“凡福”。

因为,凡人大多处于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而不像不平凡的人那样,时时处于“作秀”的状态。

比如,一个凡人去搭乘公共汽车,去商场购物,去公园游玩,去饭店小酌,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来说,他必定是松驰的、随便的,可以任自己的面目、自己的性格、自已的心情、自己的目的、自由自在地想怎么就怎么,用不着刻意地去“做”。

自己本来就是活生生的,干嘛要专门去“做人”呢?

可不平凡的人就不同了。

或许他们也并非愿意总是以不平凡的面目出现,但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必须承受那些不平凡的符号(如首长、名流、明星等等),赋予他们的不可回避的让公众观赏品评的义务。

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片言只语,既可能使他们的不平凡升值,也可能令他们的不平凡贬值。

因而,他们不得不在公众面前战战兢兢地“做人”;因而,也就完完全全地失去了自我。

当然,大多数不平凡的人,都逐渐练就了一种不平凡的应变能力,得以支撑住疲惫的心灵,而在公众面前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但因心理失衡,而终于失态乃至失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于是,便有人站出来提醒他们:

“不要忘了学会‘做人’。

凡人怎么活?

我以为,首先得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不要去和不平凡的人比一些可望而不可即或根本不屑一顾的东西。

其次应该庆幸自己不必像不平凡的人那样去费心费力地“做人”,任自己自然而然地生活,保持永久的平稳和轻松。

当然,凡人也会面临“做人”的压力,那便是社会网络中的他人对你是否满意。

换言之,你的价值取决于你是否是父母的孝子或孝女,邻里的好邻居,领导的好下属,乃至配偶的佳夫贤妻,子女的严父慈母,自然,还应取决于是否是国家的好公民。

不过,这一切的压力与不平凡的人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既是凡人,也不需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完完全全活出凡人的滋味。

说到底,只要注重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只要注重自己生活的内涵,就能享受到作为一个凡人的乐趣,就能获得“我就是我,并且不愧在世为人”的内心愉悦。

凡人,真好。

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

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人,甘于汲取,不愿奉献;甘愿接受,不愿施予,且因此沾沾自喜,津津乐道,把这当作是他的一大快乐,奉献、施予,何尝不是乐事?

《圣经》有言,“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是很有些道理的。

试想,一个人有能力,有机会施与他人,奉献社会;给他人以关怀,给社会以关心;让他人绽露微笑,让社会充满欢欣,岂能是一般的快乐和福分能比拟的?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的说法,并将它把“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并称为人间三乐,其理如同一辙。

它的原意并非仅局限于今天的理解:

帮助他人获得快乐,而是通过施与、奉献使自己内心拥有一种难言的快乐。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每个朝代,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些大侠、义士,共劫富济贫,解民于悬,自然给百姓带来许多幸福快乐,可谁又能说,他们没有从中品位到那充满豪气,充满满足的乐趣?

无庸置疑,当你遭受挫折时,当你身处逆境时,当你深陷不幸时,当你沉沦孤独时,无论来自何方,无论来自谁人的同情安慰帮助激励,都能给你以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但是这种感情与你施与时所滋生的感觉是完全不同质的。

前者出于谢意,后者出于自豪;前者难以持久,后者可以永恒。

比如说,能有幸享有绵锦无绝,温醇无边的母爱,自然是人间最为宝贵的珍藏;然而对母爱的施与者母亲来说,能将出自衷心,无私无我的母爱甜施与儿女,让他们因为自己的爱而微笑成长,才是最大的幸福。

至于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付之一笑,在所不惜。

所以有人说,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幸福又最为痛苦的爱,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如此看来,幸福的真滞不在于人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人施与了多少;不在于人享有了多少,而在予人创造了多少。

“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不应是西方人独有的理念。

信任

一个人渴望信任,甚至胜过渴望同情、渴望尊重,因为只有信任,才能真正体验到“我”的存在。

可信任偏偏是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植物。

你必须有耐心、有诚意地等待它的渐渐成熟,永远也别指望它一朝一夕就长成参天大树;假如想拔苗助长以求得速成,它反而会早早枯萎,以至死亡。

正因为信任是一株生命体,所以它必须享有必要的阳光、雨露和空气,这便是友善、忠诚及没有任何功利主义的付出。

只有心与心地真诚地交流,才能滋长信任这种珍贵的情愫,倘若只有汲取,没有奉献,它不夭折,又能何如?

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是信任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料,只有抛开一切欲望,只有诚心诚意地敞开心扉,信任有可能扎根、生长。

可一旦长成枝繁叶茂,长成一片森林,信任这种植物便会永远茂盛而不衰老,从远古长至现在,并将一直长至遥远的未来。

君不见,有的信任之树,尽管主人早已死去,可它仍然春华秋实,以自己甜美的硕果,让人品味它的无私,它的高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是因为有了信任,才有了温暖,才有了热情,才有了绚丽多彩的滋味。

孟子说: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所谓知心,信任为先。

倘若失去信任,“纵是相逢应不识”,再是相遇百年,也只能如同陌人。

为什么“天涯”竟如“比邻”?

为什么“咫尺”却成“天涯”?

别无它因,只是因为有无信任,有无知心。

“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并非专指心灵的感应,或许更是朋友间“信任”的呼唤。

自然,那种想靠他人的赐予,或者靠花言巧语骗得他人的信任的想法是既不现实,又极为危险的,到头来只能伫立寒风,望洋兴叹,或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信任既不可能在他人的怜悯声中茁壮成长,也不可能从诺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任何想不通过自己的培育,来沐浴信任的恩泽的努力,只能以失败告终。

要知道,信任是一种植物,由梦想和虚伪来催生,它至多为你开几朵随风而逝的谎花,但永远品尝不到信任之果的芳香和甘甜。

学会宽容

只要是活在世上,谁都有可能遭遇来自方方面面的误解和责难,有时甚至还得承受他人的以怨报德。

无端地遭遇这一切,自然谁都难以做到心理平衡,毫无怨言,可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喜欢,不喜欢的东西还是会不期而至。

既然如此,我们决不能耿耿于怀,怨天尤人,怨怨相报,而应该尽可能对一切不公平的“优待”报以宽容。

因为,正像艾特伦所说的那样:

“只有宽容,才能治愈我们内心的创伤。

”否则,老是让不良情绪缠绕于心,岂不是太和自己过不去?

感情的创伤,也像身体的创伤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