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677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docx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

一、历史背景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这本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1914年春写成的。

列宁在这个期问写这部著作同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俄国国内的情况有直接关系。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垄断集团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仅加紧剥削国内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而且极力扩大殖民地势力范围,残酷的掠夺和奴役被压迫民族。

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已被列强瓜分完毕,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使原来实力较差的帝国主义国家很快赶上和超过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它们要求对殖民地要重新分割。

由于争夺殖民地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二十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争夺霸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这两大帝国主义集团。

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双方都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迫近,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终于导致1914年8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了准备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各帝国主义大国都进一步加强了对殖民地的奴役和掠夺,这就使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了,因而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起来。

这样一来。

民族殖民地问题就成为当时世界政治当中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摆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行民族自决是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唯一出路。

从俄国内部的情况看,沙皇俄国是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殖民大国,它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

在这里不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十分尖锐,而且各少数民族同大俄罗斯主义的矛盾也很尖锐。

沙皇俄目是各民族人民的监狱,占总人口百分之五十七的非俄罗斯各族人民在俄国处于无权的地位,受尽了侮辱和欺凌。

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受歧视和迫害,而且民族文化也遭到无情地摧残,许多民族被禁止用本民族的语文出版书报和对儿童进行教学。

沙皇政府还故意挑拨和煽动民族仇恨,极力使俄罗斯民族鄙视非俄罗斯民族,怂恿阿尔巴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互相残杀。

各少数民旅人民对大俄罗斯主义,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可靠的同盟军。

国际环境和俄国国内的情况都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促进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沙皇制度,夺取革命的胜利。

可是在对民族解放运动抱什么态度、采取什么政策的问题上,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同取消派、崩得分子等机会主义者之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原则分歧。

分歧的焦点就是承认还是否认被压迫民族的“自决权”。

在1913年,俄国的取消派分子谢姆柯夫斯基,崩得分子李普曼和乌克兰民族社会党人尤尔凯维奇等分别在他们自己的报纸和刊物上群起攻击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的第九条,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

这些机会主义者一方面抄袭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民族文化自治纲领》,另一方面又利用著名左派卢森堡在1908一1909年间写的《民族问题和自治》一文中反对民族自决权的论点。

为了批判右派.帮助左派改正错误,阐明解决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列宁在1914年2月到5月写了《论民族自决权》这本书。

1914年4月到6月在《启蒙》杂志的第泗、五,六期上陆续发表。

二、主要内容

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这部著作中,具体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严肃地批评了卢森堡用“左”的革命词句反对民族自决权的种种论点和论据;打退了机会主义者对民族自决权的进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

这部著作共有十一个部分,是由前言和十个问题组成的。

前言着重指出,俄国的取消派分子、崩得分子和乌克兰民族社会党人一起对俄国党纲领中的民族自决权条款大举进攻,这同“现在一般民族主义偏向有密切联系”.我们要“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由于这些机会主义者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论据,都只是重复卢森堡的论点,所以本文对这种论点“也要给予最多的注意。

l、什么是民族自决?

列宁从研究民族运动的历史经济条件中得出结论说:

“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同时批评了卢森堡有关的错误论点。

2、历史的具体的问题提法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我们要具体的历史的研究问题,把这个要求运用到民族问题上,首先要区分民族运动所处的两个资本主义时代,当然还要估计到具体国家的条件。

卢森堡攻击我们民族自决权的纲领,说它“笼统”“死板”,是“形而上学的”等等,但它却丝毫没有谈到,俄国究竟处在什么历史时代?

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的民族问题和民族运动究竟有哪些具体特点。

3、俄国民族问题的具体特点和俄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

卢森堡攻击民族自决权“纯粹是老生常谈”,它的论据就是它也适用于西欧各国,但在这些国家党的纲领内“都找不到这个原则”。

争取民族自决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的任务,在西欧大多数国家里这个问题早已解决。

列宁说:

“在西欧各国的纲领里寻找对不存在的问题的答复,这是可笑的。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没有完成,俄国的民族问题的具体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当时承认民族自决权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4、民族问题上的实际主义

卢森堡攻击民族自决权没有包含一点“实际的东西”。

任何资产阶级在民族闻题上都打算使本民族取得特权,他们把这些叫作“实际精神”。

无产者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要求取消任何特权。

让无产者讲“实际主义”等于迁就资产阶级陷入机会主义。

5、自由资产阶级和社会党机会主义分子对民族问题的态度

俄国的自由资产阶级反对泌压迫民族的自决权,是捍卫大俄罗斯资产阶级国家的特权。

而机会主义者,即取消派分子谢姆柯夫斯基、崩得分予李普曼、乌克兰小资产者尤尔凯维奇等实际只是跟着自由资产阶级跑,用民族自由主义思想腐蚀工人阶级。

否认自决权或分离权,实际上就必然是拥护统治民族的特权。

6、挪威从瑞典的分离

卢森堡引用了挪威从瑞典分离的例子,大叫大喊反对《前进报》,但对问题的实质却不置一词。

列宁首先说明了挪威从瑞典分离出去的具体历史特点,其次阐述了这两国的无产阶级在分离时所担负的任务。

7、1896年伦敦国际代表大会的决议

这个决议写道:

“代表大会宣布,它主张一切民族有完全的自决权,……”一方面,它完全地直截了当地不容曲解地承认一切民族都有完全的自决权;另一方面,它又毫不含糊地号召工人建立他们阶级斗争的国际统一。

8、空想的卡尔·马克思和实际的罗莎·卢森堡

罗莎·卢森堡说,波兰独立是一种“空想”。

还用讽刺的口吻感叹道:

为什么不提出爱尔兰独立的要求呢?

她显然不知道马克思在1876年11月2日给思格斯的信中就曾指出:

“过去我认为爱尔兰从英国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分离以后还会成立联邦。

”按她的说法卡尔·马克思完成了“不实际的”“空想”。

9、1903年的纲领及其取消者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的第九条是民族自决权。

会议代表没有一个人反对。

而且认为自决权就是分离权。

10、结束语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自决权只能了解为分离权,组织独立民族国家是一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趋势,这都是不容争辨的。

我们的任务是要坚持各民族无产阶级在争取社会主义斗争中的统一,反对一切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影响。

“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融合起来”,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教导给工人的民族问题纲领,也是全世界经验和俄国经验教导给工人的民族问题纲领。

三、学习重点

(一)关于列宁主义的民族自决权的纲领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的第九条规定:

“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民族运动的纲领。

对于民族自决问题的解释,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和列宁主义是根本不同的。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通常都把民族自决的原则加以曲解,往往把它缩小为民族自治权,甚至是民族文化自治权。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奥国社会民主党人鲍威尔和伦纳尔等人就曾提出了“民族文化自治”的改良主义的纲领。

这个纲领主张各被压迫民族只限于在学校、教会、宗教等文化事业问题上享有自治权,而让全部政权仍旧掌握在统治民族手中。

鲍威尔和伦纳尔所持的原则是,保存奥匈帝国的完整。

把各被压迫民族束缚在以德意志人为首的帝国“整体”的范围之内,永远保持奥匈帝国内一个民族即德意志民族对其他各民族的统治,不允许各被压迫民族有建立自己独立国家的权利。

俄国的取消派分子、崩得分子、民族主义分子和托洛茨基分子都替“民族文化生活”的观点作辩护。

德国、波兰的社会民主党左派卢森堡也攻击民族自决权的口号是“不实际的”和“不可实现的”,“必须加以拒绝”。

列宁揭露并彻底批判了这些错误的“理论”,精辟地阐述了民族自决权的纲领。

应该怎样了解自决昵?

对此列宁不是从法权的各种“一般概念”得出的法律定义中去寻找答案.而是对民族运动的历史和经济条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他指出:

“在全世界上,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的时代,是同民族运动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运动的经济基础就是;为了使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资产阶级必须夺得国内市场,必须使操着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形式统一起来,……因此,建立最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这些要求的民族国家,是一切民族运动的趋势(趋向)。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08~509页。

以下再引该文只注页码。

)列宁研究了民族运动的历史经济条件得出结论说:

“所谓民族自决,就是民族脱离异族集体的国家分离.就是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第509页)又说:

“从历史的和经济的观点看来,马克思主义者的纲领上所谈的‘民族自决’除了政治自决,即国家独立,建立民族国家以外,不能有什么别的意义。

”(第512页)被压迫民族有了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各民族之间才能信任和友好,才能消灭民族压迫,确立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

民族自决权的口号是针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提出来的。

列宁从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已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这个基本情况出发,把民族问题与殖民地问题联结起来了。

于是这个问题就由局部的和国内的民族问题变成了一般的和国际的民族殖民地问题。

他并把民族殖民地问题与推翻帝国主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联结起来,使民族殖民地问题由孤立自在的问题变成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总问题的一部份。

民族自决权,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纲领。

列宁说:

“无产者联台的利益,他们的阶级团结的利益,都要求承认民族分离权”。

(第555页)无产阶级承认各民族平等,承认各民族都有成立民族国家的平等权利,把各民族无产者之间的联合看得高于一切.它反对压迫民族的特权和暴力,同时丝毫也不纵容被压迫民族要求特权的趋向。

谈到挪威从瑞典分离时,列宁指出.瑞典工人阶级要坚持挪威分离的自由,而挪威的工人阶级则要坚持与瑞典工人阶级的团结。

谈到俄国无产阶级的时候,列宁强调说,俄国无产阶级负有两方面的任务:

“一方面要反对一切民族主义,首先是反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不仅要一般地承认各民族完全平等,而且要承认建立国家方面的平等,即承认民族自决权,民族分离权;另一方面。

正是为了同一切民族中的各种民族主义胜利地进行斗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组织的统一,使它们不顾资产阶级的民族隔绝的倾向而极紧密地磁合为一个国际整体。

”(第666页)

(二)历史地,具体地对待民族问题

列宁指出:

“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国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

”(第512页)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绝对要求用到民族问题上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必须把从民族运动观点看来根本不同的两个资本主义时代严格区别开来。

一个时代是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崩溃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社会和国家形成的时代。

另一个时代就是我们所处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全形成、宪制早巳完全确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大大发展的时代,印帝国主义时代。

当然,这两个时代没有被一堵墙隔开,而是由许多过渡环节联系了起来,同时各个国家还因民族的发展速度,居民的民族成份、居民的分布等等差异而各不相同。

如果不估计到一个国家的所有这些一般历史条件和具体国家条件,就根本无法考察这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纲领。

卢森堡攻击民族自决权“纯粹是老生常谈”,她宣称这个条文同样适用于德国和奥地利、瑞士和瑞典、美洲和奥洲的各个民族。

并认为,在这些党的纲领里没有民族自决权的条文,俄国党的纲领里也就不应该有。

列宁指出,这个纲领是有关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的。

既然如此,它仅仅是指这种民族运动实际存在的场合来说的。

在这里罗莎-卢森堡恰恰忽视了一件最主要的事情:

“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早已完成的国家和没有完成的国家之间的区别。

”在西欧大陆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并且形成了资产阶级国家体系,而且通常是些单一民族的国家体系。

民族自决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正在兴起,所以我们需要在我们的纲领上提出民族自决权。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必须联系社会发展的进程,考虑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情况,历史地具体地来解决民族问题,倘若不估计到各国和各民族人民的具体条件及其历史发展阶段,而把适用于某一国家的解决办法机械地搬用到其他国家,就一定要发生错误。

(三)不要忘记东方被压迫民族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通常都把民族问题限制在主要同“文明”民族有关的问题的狡隘范围之内。

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爱尔兰人、匈牙利人、波兰人、芬兰人、塞尔维亚人以及欧洲其他一些民族的没有充分权利的民族命运。

而对那些遭受最粗暴最残酷的民族压迫的千百万亚洲人民和非洲人民,通常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

他们不敢提出白种人和黑种人,“文明人”和“不文明人”之间的民族平等的问题。

卢森堡在观察民族时也没有冲破这个界限,她把视野同样也限止在这个圈子里,认为西欧、各国社会党的纲领里没有民族自决权的条款,其他党的纲领里也就不应该有。

实际上认为西欧大陆上民族自决问题解决了,其他地方就不用解决了,这是完全错误的。

列宁指出,在西欧大陆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大约是从1789年起到1871年止。

这个时代恰恰是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建立的时代。

这个时代结束后,西欧便形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体系,而且通常是些单一民族的国家体系,因此现在到西欧社会党的纲领里去寻找民族自决权,就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起码原则。

在东欧和亚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是在1905年才开始的,俄国、波斯,土耳其和中国的革命,巴尔千的战争等,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东方”所发生的一连串有世界意义的事变。

“只有瞎子才不能从这一串事变中看出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的兴起,看出建立民族独立的和单一民族的国家的趋向。

正是因为而且仅仅是因为俄国及其邻邦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所以我们需要在我们的纲领上提出民族自决权这一条。

”(第518页)

列宁针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统治提出民族自决权的原则,它拆毁了白种人和黑种人,欧洲人和亚洲人,“文明民族”和“不文明民族”的界限,把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联结起来了。

于是民族问题就由局部的和国内的问题变成了一般的和国际的问题,变成了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桎梏的世界问题。

四、现实意义

列宁的《论民族自决权》一书出版已经七十多年了,但它的基本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列宁在这部著作中着重论述了《民族自决权》的问题,但他并没有把它当作解决一切国家民族问题的普遍原则。

恰恰相反,列宁认为,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一般的普遍原则是“民族自治”而实行民族自决建立联邦则是把这一原则运用于俄国特殊条件的结果,他反复强调必须历史的、具体的对待民族问题。

与俄国的情况不同,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虽然有过几次分裂,但都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因此我国各民族心向祖国,反对分裂。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彼此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任何一个相当于省的地区内都不是单一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中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

一个民族巳不是一个经济单位,按地区形成了经济体系。

我国各民族在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的长期共同斗争中结成了血肉相连不可分离的关系。

总之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汉族和备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因此我们党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这种政策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自治地区,由少数民族人民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互助合作,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

(二)坚持民族团结,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论民族自决权》一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加强各民族无产阶级的阶级团结,反对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提出的反对一切民族主义首先是反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坚持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任务的基本精神,对今天中国的无产阶级也是适用的。

今天我们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此就要反对一切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既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也反对大汉族主义,特别要反对大汉族主义。

(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一切霸权主义

“民族自决权”是支持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纲领。

无产阶级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被压迫民族。

为了解放全人类,不仅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而且全世界无产者还要同一切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当今旧的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由于近百个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先后取得独立而瓦解了,但是它的残余还远远没有扫除干净。

我们要坚决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

一第三世界国家过去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超级大国又力图对这些国家进行剥削,渗透和控制。

所以,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具有相似的苦难经历,面临着共同的同题和任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也有助于冲破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资料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选介释义/赵曜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