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95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 9页.docx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试试题(doc9页)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考题

一、填空题(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内容,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国标,绘制齿轮图时,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粗实线绘制,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线绘制。

2.热处理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有、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3.刀具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刃磨或更换新刀,需要规定一个合理的磨损限度,即。

4.以零件的表面进行找正或定位,称为自身定位,它可以保证加工时具有均匀的加工余量。

5.单一实际要素的的形状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形状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

6.铰孔时对孔的精度的纠正能力较差。

7.因为毛坯表面的,所以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8.液压传动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的。

9.加工中心与数控铣床的主要区别是。

10.与闭环伺服系统相比,开环伺服系统没有装置和装置。

11.伺服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两大部分。

12.数控机床每次接通电源后在运行前首先应做的是。

13.数控分度工作台与数控回转工作台的不同之处是它只能完成分度运动,而不能实现。

14.主轴准停的目的之一是便于减少被加工孔系的。

15.为了保证数控机床能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并能够获得最佳切削速度,主传

10.为减小工件淬火后的脆性,降低内应力,对工件应采取的热处理是()。

(A)退火(B)正火(C)回火(D)渗碳

11.调压回路的重要液压元件是()。

(A)减压阀(B)溢流阀(C)节流阀(D)换向阀

12.若电动机在启动时发出“嗡嗡”声,其可能的原因是()。

(A)电流过大(B)轴承损坏(C)接触器故障(D)热继电器动作

13.数控机床加工调试中遇到问题想停机应先停止()。

(A)冷却液(B)主运动(C)进给运动(D)辅助运动

14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减小运动件的摩擦阻力和动静摩擦力之差,是为了提高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

(A)传动精度(B)运动精度和刚度

(C)快速响应性能和运动精度(D)传动精度和刚度

15.全闭环进给伺服系统的数控机床,其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

(A).伺服单元B.检测装置的精度C.机床传动机构的精度D.控制系统

16.影响卧式加工中心调头镗二孔不同轴度的主要原因是()。

(A)机床的几何精度(B)机床的定位精度

(C)机床的切削精度(D)转台分度精度

17.执行下列程序的轨迹图形是()。

G90G00X200.0Y40.0

G03X140.0Y100.0I-60.0F300

(A).半径为R60的1/4圆(B)半径为R60的1/2圆

(C)直径为R60的1/4圆(D)直径为R60的1/2圆

18.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A)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B)机床的加工精度

(C)脉冲当量(D)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19.在“机床锁定”方式下,进行自动运行,()功能被锁定。

(A)进给(B)刀架转位(C)主轴(D)冷却

20.在加工中心上铣一个圆形零件(内轮廓),如果使用的铣刀直径比原来小2mm,则加工后的圆形直径()。

(A)小2mm(B)小1mm(C)大2mm(D)大1mm

21.位置检测元件从检测方式来分可分为()。

(A).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B)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C)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D)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

22.G17、G18、G19指令可用来选择()的平面。

(A)直线插补(B)曲线插补(C)刀具半径补偿(D)刀具长度补偿

23.()数控机床只允许在各个自然坐标轴上移动,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加工。

(A)点位控制(B)点位直线控制(C)轮廓控制(D)开环控制

24.编程人员在数控编程和加工时使用的坐标系是()。

(A)右手直角笛卡尔坐标系(B)机床坐标系

(C)工件坐标系(D)参考坐标系

25.在编制加工中心的程序时应正确选择()的位置,要避免刀具交换时碰工件或夹具。

(A)对刀点(B)换刀点(C)零点(D)参考点

26.旋转型检测元件有旋转变压器、脉冲编码器和()。

(A)感应同步器(B)光栅尺(C)激光干涉仪(D)测速发电机

27.加工变斜角零件的变斜角面应选用()。

(A)面铣刀(B)成形铣刀(C)鼓形铣刀(D)立铣刀

28.数控机床加工位置精度高的孔系零件时最好采用()。

(A)依次定位(B)同向定位(C)切向进刀(D)先粗后精

29.数控机床加工调试中遇到问题想停机应先停止()。

(A)冷却液(B)主运动(C)辅助运动(D)进给运动

30.常用的CNC控制系统的插补算法可分为脉冲增量插补和()。

(A)数据采样插补(B)数字积分插补(C)逐点比较插补(D)硬件插补

三、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30分)

1.硬质合金是一种耐磨性好,耐热性高,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都较高的一种刀具材料。

()

2.过盈配合的结合零件加工时表面粗糙度应该选小为好。

()

3.对于同时具有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了保证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4.螺旋夹紧装置的优点是在夹紧和松开工件时比较省时省力。

()

5.液压系统的输出功率就是液压缸等执行元件的工作功率。

()

6.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或机械原理或电子技术来延迟触头动作时间的自动控制电器。

()

7.一件产品的生产时间定额,是完成这个零件的各个工序时间定额的总和。

()

8.用量规检验工件,只能判断实际被测要素合格与否,而不能获得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具体数值。

()

9.由于高温合金材料的切削温度较高,因此,最好采用耐高温的YT30硬质合金作铣刀材料。

()

10.定位误差是指工件定位时,被加工表面的工序基准在沿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变动范围。

()

11.积屑瘤的产生在精加工时要设法避免,但对粗加工有一定的好处。

()

12.气动动行元件就是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

13.数控机床按控制系统的特点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系统。

()

14.直线控制的特点只允许在机床的各个自然坐标轴上移动,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加工。

()

15.全闭环的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

16.不同结构布局的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无论何种形式,编程时都认为工件相对于刀具运动。

()

17.因为数控加工零件的尺寸一致性好,所以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均采用完全互换性进行装配。

()

18.刀具补偿功能包括刀补的建立、刀补的执行和刀补的取消三个阶段。

()

19.主轴上刀具松不开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系统压力不足。

()

20.数控铣床加工时保持工件切削点的线速度不变的功能称为恒线速度控制。

()

21.加工中心通电后手动回参考点时,若某轴在回零前已在零位,这时此轴可不必再手动回零。

()

22.主轴准停的三种实现方式是机械、磁感应开关、编码器方式。

()

23.对于孔系加工要注意安排加工顺序,安排得当可避免反向间隙影响位置精度。

()

24.轮廓加工中,在接近拐角处应适当降低切削速度,以克服“超程”或“欠程”现象。

()

25.数控机床进给传动机构中采用滚珠丝杠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丝杠精度。

()

26.自动换刀装置的形式有回转刀架换刀、更换主轴换刀、更换主轴箱换刀、带刀库的自动换刀系统。

()

27.数控机床的反向间隙可用补偿来消除,因此对顺铣无明显影响。

()

28.数控机床因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高,所以除了刀具的进给运动外,对于零件的装夹、刀具的更换、切屑的排除均需自动完成。

()

29.插补运动的实际插补轨迹始终不可能与理想轨迹完全相同。

()

30.插补法加工圆周时,如椭圆度与坐标轴成45°,则表示系统增益不一致。

()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何谓周铣?

何谓端铣?

试比较这两种铣削方式的主要优缺点。

 

2.箱体零件为什么通常选择装配基准作为加工时的定位精基准?

 

3.简述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

 

4.什么是对刀点和换刀点?

加工中心的对刀点和换刀点一般应设置在何处?

 

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点划2.最高加热温度3.刀具的磨钝标准4.待加工5.位置公差6.位置7.重复定位精度差8.运动9.有无自动换刀系统10.位置反馈、速度反馈11.执行机构12.机床各坐标轴回参考点13.圆周进给运动14.尺寸分散度15.无级变速16.法向切入和法向退出17.运动方向18.G9219.C20.切削精度检查

二、单项选择题

1.B2.D3.C4.D5.B6.B7.B8.D9.A10.C11.B12.A13.C14.C15.B16.B17.A18.C19.A20.A21.B22.C23.B24.C25.B26.D27.C28.B29.D30.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⒗×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四、简答题

1.答:

周铣是利用分布在铣刀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来形成平面(或表面)的铣削方法。

端铣是利用分布在铣刀端面上的切削刃来形成平面的铣削方法。

端铣与周铣相比,其优点是:

刀轴比较短,铣刀直径比较大,工作时同时参加切削的刀齿较多,铣削时比较平稳,铣削用量可适当增大,切削刃磨损比较慢,能一次铣出较宽的平面。

缺点是:

一次的铣削深度一般不及周铣。

在相同的铣削用量条件下,一般端铣比周铣获得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大。

评分标准:

第一问、第二问各1分,答对得全分,答错不得分;第三问题3分,回答全面得全分,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2.答:

这样选择不仅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这时可减少定位误差,同时可避免因基准转换而带来的安装误差,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亦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

评分标准:

答对5项得全分,答错或少答一项扣1分

3.答:

①工序集中②加工精度高③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④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⑤生产效率高⑥经济效益良好

评分标准:

答对5项得全分,答错或少答一项扣1分

4.答:

对刀点是工件在机床上定位(或找正)装夹后,用于确定工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位置的基准点。

换刀点是为了保证换刀时刀具与工件或机床不发生碰撞,换刀时使刀具快速运动到的一个指定的点。

加工中心的对刀点一般应选在工件坐标系原点上,这样有利于保证对刀精度,减少对刀误差;一般换刀点应设在工件或夹具的外部,对加工中心而言,换刀点往往是固定的点。

评分标准:

第一问3分,答对得全分,答错不得分,回答不全面扣1分。

第二问2分,意思答对得全分,答错不得分,回答不全面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