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424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60t液压机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

1.1概述 1

1.2发展趋势 2

第2章液压机参数确定 3

2.1液压机基本技术参数 3

2.2工况分析 3

2.2.1外负载 3

2.2.2移动部件自重为:

3

2.2.3惯性阻力:

4

2.2.4密封阻力:

4

2.2.5背压阻力:

4

2.3绘制主缸的负载图和速度图 5

第3章液压机系统原理图设计 6

3.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6

3.2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8

第4章液压缸结构设计与校核 9

4.1液压缸的基本结构设计 9

4.1.1液压缸的类型 9

4.1.2钢筒的连接结构 9

4.1.3缸口部分结构 9

4.1.4缸底结构 9

4.2液压缸结构设计及参数确定 10

4.2.1液压缸的设计 10

4.2.2各缸动作时的流量:

13

4.2.3上缸的设计计算 14

4.2.4下缸的设计计算:

18

第5章液压机柱塞油泵及电机的选择 22

5.1快速空程时的供油方式 22

5.2确定液压泵流量和规格型号 22

5.3确定电机的型号 22

5.4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23

43

第6章液压机立柱、横梁设计计算 24

6.1立柱结构设计 24

6.1.1立柱设计计算 24

6.1.2连结形式 25

6.1.3立柱的螺母及预紧 26

6.1.4立柱的导向装置 26

6.1.5底座 28

6.2横梁参数的确定 28

6.2.1上横梁结构设计 28

6.2.2活动横梁结构设计 28

6.2.3下横梁结构设计 29

6.2.4各横梁参数的确定 29

第7章液压元件的计算、选型 30

7.1管道及管接头 30

7.1.1管道 30

7.1.2管子的内径和壁厚的确定 30

7.1.3管接头 32

7.2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32

7.2.1先导式溢流阀 32

7.2.2节流阀 33

7.2.3单向阀 33

7.2.4电磁换向阀 33

7.2.5顺序阀 33

7.2.6背压阀 33

7.2.7确定油箱容量 33

7.2.8过滤器的选用 34

第8章液压系统主要性能验算 37

8.1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37

8.2液压回路的效率 39

8.3液压系统的温升验算 40

8.4液压冲击估算 40

结论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

电机转子硅钢片压紧液压机装置及

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为电机转子硅钢片压紧液压机装置及液压系统,主要对液压机各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以及系统原理图的设计分析。

该液压机为三梁四柱液压机,零部件主要包括液压机主缸,滑块,横梁,立柱,充液阀,以及油箱。

液压机的主机主要由横梁、滑块、立柱、工作台、导柱、主缸和顶出缸组成。

通过对液压机参数计算分析,对横梁、滑块、工作台和导柱及其主要零件设计,进而可以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后进行液压缸的设计计算并校核,电机及泵的选择一系列的过程。

确定液压缸参数后对液压元件进行选型,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从而保证液压系统运行稳定。

最后对液压系统性能进行简单验算。

本设计的液压系统主缸能顺利实现快速下行,缓慢加压,保压延时,释压,快速上行。

顶出缸可以实现上顶,顶出杆回位等工作步骤。

关键词:

液压机;液压泵;液压系统;充液阀

MotorrotorofsiliconsteelpressurehydraulicpressdeviceandHydraulicsystemdesign

Abstract:

Thedesignofmotorrotorforsiliconsteelpressurehydraulicpresssystemandhydraulicsystemmainlytothehydraulicpressdesignandcalculatevarioussparepartsandsystemdiagramdesignanalysis.ThehydraulicpressforthreebeamfourpillarshydraulicpressPartsmainlyincludeshydraulicpressmaincylinder,theslider,beam,support,fillingvalve,andtank.Hydraulicpresshostmainlybythebeam,theslider,pole,workingplatform,guidepin,maincylinderandthetopofthecylinder.Throughtheanalysisofhydraulicparametersarecalculated,thebeams,theslider,tableandtheguidepinanditsmainpartsdesign,andcanbecompletedtheoveralldesign.Theoveralldesignschemeaftercompletingthedesignofhydrauliccylinderiscalculatedandchecked,motorandpumpselectionofaseriesofprocess.Determinetheparametersofhydrauliccylinderafterselectionofhydrauliccomponents,selecttheappropriatehydrauliccomponentstoensurethestableoperationofthehydraulicsystem.Thelastofthehydraulicsystemperformancecheckingthesimple.Thedesignofthehydraulicsystemmaincylindercanrealizesmoothlyfastdescending,slowcompression,therolling,discharging,rapidupward.Ejectorcylindercanrealizeontop,ejectorbarandstepsback.

Keyword:

Hydraulicpress;Hydraulicpump;Hydraulicsystem;prefillvalve

第1章绪论

1.1概述

本次设计题目是电机转子硅钢片压紧液压机装置及液压系统设计,液压机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压力的液压设备,液体在密闭的容器中传递压力时是遵循帕斯卡定律。

液压机的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机构、控制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工作介质组成。

本机器采用三梁四柱结构形式,机身由工作台、滑块、上横梁、立柱、锁母和调节螺母等组成。

四柱式结构为液压机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四柱式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工作空间宽敞、便于四面观察和接近模具。

整机结构简单,工艺性较好,但立柱需要大型圆钢或锻件。

液压机在一定的机械、电子系统内,依靠液体介质的静压力,完成能量的积压、传递、放大,实现机械功能的轻巧化、科学化、最大化。

液压机械具有重量轻、功率大、结构简单、布局灵活、控制方便等特点,速度、扭矩、功率均可做无级调节,能迅速换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快速性能好,工作平稳、噪音小.适用于金属材料压制工艺,如冲压、弯曲、翻边、薄板拉伸等。

也可从事于校正、压装、砂轮成型、冷热挤压金属等同样适应于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钢、粉末冶金、绝缘材料等压制成型,以及有关压制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等。

已经广泛应用到医疗、科技、军事、工业、自动化生产、运输、矿山、建筑、航空等领域。

本次设计尽量做到按照液压系统规定的动作图表驱动电机、选择规定的工作方式,在发讯元件的指令下,使有关电磁铁的动作以完成点动和半自动循环指定的工艺动作。

设电气控制箱,除依据机器部分的需要必须分散安装于各处的电器元件(如:

电动机、电磁铁、接近开关、压力继电器)外,其它电器均集中安装在电气控制箱内,操作人员只需操纵相应的开关按扭,即可对机器进行操作。

图1.1四柱液压机

1.2发展趋势

1.高速化,高效化,低能耗,提高液压机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机电液一体化。

充分合理利用机械和电子方面的先进技术促进整个液压系统的完善。

3.自动化、智能化。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液压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自动化不仅仅体现的在加工,应能够实现对系统的自动诊断和调整,具有故障预处理的功能。

4.液压元件集成化,标准化。

集成的液压系统减少了管路连接,有效地防止泄漏和污染,标准化的元件为机器的维修带来方便。

5.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6.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第2章液压机参数确定

2.1液压机基本技术参数

160吨液压机设计要求

1.主缸公称压力1600KN

2.主缸回程力320KN

3.顶出缸公称压力200KN

4.顶出缸回程力120KN

5.滑块距工作台最大距离1150mm

6.滑块行程600mm

7.顶出行程200mm

8.主缸工作压力25Mpa

9.滑块速度空程速度80mm/s

挤压速度8mm/s

回程60mm/s

10.顶出速度顶出70mm/s

回程80m/s

2.2工况分析

液压缸的负载主要包括:

外负载、惯性阻力、重力、密封力和背压阀阻力。

2.2.1外负载

压制时外负载:

=160KN

快速回程时外负载:

=32KN

摩擦负载

静摩擦阻力:

动摩擦阻力:

2.2.2移动部件自重为:

N

2.2.3惯性阻力:

式中:

g——重力加速度。

单位为。

G——移动部件自重力。

单位为。

——在t时间内速度变化值。

单位为。

——启动加速段或减速制动段时间。

单位为。

2.2.4密封阻力:

一般按经验取(F为总负载)

在未完成液压系统设计之前,不知道密封装置的系数,无法计算。

一般用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加以考虑,。

2.2.5背压阻力:

背压阻力位液压缸回油路上的阻力,初算时,其数值待系数确定后才能定下来。

其中: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一般取=0.9-0.97。

根据以上分析,可计算出液压缸各动作阶段中负载,见表2.1

表2.1各运动阶段负载表

运动阶段

计算公式

负载F/N

液压缸负载(N)

4020

4467

4782

5313

4510

5011

工进

1595490

1772767

快退

325490

361656

2.3绘制主缸的负载图和速度图

图2.1主缸负载图

图2.2主缸速度图

第3章液压机系统原理图设计

3.1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3液压系统原理图

1、油箱2、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恒功率输出液压泵),3、三相异步电动机,4、20单向阀,5、减压阀,6、8、9、13、14、23、溢流阀,7、15、16、22、电磁换向阀,10节流阀,11、26、压力表,12、顶出缸,17、27、液控单向阀,18、顺序阀,19行程开关,21、可调节流阀,20、主液压缸,25、压力继电器,26、补油油箱

1.启动:

电磁铁全断电,主泵卸荷。

主泵(恒功率输出)→电磁换向阀15的M型中位→电磁换向阀7的K型中位→油箱

2.液压缸24活塞快速下行:

1YA、5YA通电,电磁换向阀15右位工作,道通控制油路经电磁换向阀16,打开液控单向阀17,接通液压缸24下腔与液控单向阀17的通道。

进油路:

主泵(恒功率输出)→电磁换向阀15→单向阀20→液压缸24上腔

回油路:

液压缸24下腔→液控单向阀17→电磁换向阀15右位→电磁换向阀7的K型中位→油箱

液压缸活塞依靠重力快速下行:

大气压油→吸入阀27→液压缸24上腔的负压空腔。

3.液压缸24活塞接触工件,开始慢速下行(增压下行)。

液压缸活塞碰行程开关2ST使5YA断电,切断液压缸24下腔经液控单向阀17快速回油通路,上腔压力升高,同时切断(大气压油→充液阀27→上液压缸24上腔)吸油路。

进油路:

主泵(恒功率输出)→电磁换向阀15右位→单向阀20→液压缸24上腔

回油路:

液压缸24下腔→顺序阀18→电磁换向阀15→电磁换向阀7的K型中位→油箱

4.保压:

液压缸24上腔压力升高达到预调压力,电接触压力表26发出信息,1YA断电,液压缸16进口油路切断,当液压缸16上腔压力降低到低于电接触压力表26调定压力,压力继电器25会使1YA通电,动力系统又会再次向液压缸24上腔供应压力油……。

主泵(恒功率输出)→电磁换向阀15的M型中位→电磁换向阀7的K型中位→油箱,主泵卸荷

5.保压结束、液压缸24上腔卸荷:

保压时间到位,时间继电器发出信息,2YA通电(2ST断电),主泵1→电磁换向阀15的大部分油液经溢流阀23流回油箱,压力不足以立即打开充液阀27通油箱的通道,只能先卸荷,实现液压缸24上腔(只有极小部分油液经卸荷阀口回油箱)先卸荷,后通油箱的顺序动作,电磁换向阀6YA通电,对主缸上腔压力进行卸荷,此时:

主泵1大部分油液→电磁换向阀15→可调节流阀21→油箱

6.液压缸16活塞快速上行:

液压缸24上腔卸压达到充液阀27开启的压力值时,电磁换向阀22复位,实现:

进油路:

主泵1→电磁换向阀15→液控单向阀17→液压缸24下腔

回油路:

液压缸24上腔→充液阀27→副油箱

7.顶出工件:

液压缸24活塞快速上行到位,碰行程开关1ST,2YA断电,电磁换向阀15复位,3YA通电,电磁换向阀7左位工作

进油路:

主泵1→电磁换向阀15的M型中位→电磁换向阀7→液压缸12下腔

回油路:

液压缸12上腔→电磁换向阀7→油箱

8.顶出活塞退回:

4YA通电,3YA断电,电磁换向阀7右位工作

进油路:

主泵1→电磁换向阀15的M型中位→电磁换向阀7→液压缸12有杆腔

回油路:

液压缸12无杆腔→电磁换向阀7→油箱

3.2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表2.1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动作名称

电磁换向阀

电动机

1YA

2YA

3YA

4YA

5YA

6YA

1M

电机启动

-

-

-

-

-

-

+

快速下行

+

-

-

-

+

-

+

减速压制

+

-

-

-

-

-

+

保压

-

-

-

-

-

-

+

卸压

-

+

-

-

-

+

+

回程

-

+

-

-

-

-

+

顶出缸顶出

-

-

+

-

-

-

+

退回

-

-

-

+

-

-

+

静止

-

-

-

-

-

-

-

第4章液压缸结构设计与校核

4.1液压缸的基本结构设计

4.1.1液压缸的类型

图3.1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液压缸选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活塞在行程终了时缓冲。

因为工作过程中需要往复运动,从图可见,油缸被活塞头分隔为两腔,侧面有两个进油口,因此,可以获得往复的运动。

实质上起到两个柱塞缸的作用。

此种结构形式的油缸,在中小型液压机上应用最广。

4.1.2钢筒的连接结构

在设计中由于缸筒壁厚较厚所以上、下缸都选择螺钉法兰连接的方式。

这种结构简单,易加工,易装卸。

4.1.3缸口部分结构

缸口部分采用了Y形密封圈、导向套、O形防尘圈和锁紧装置等组成,用来密封和引导活塞杆。

由于在设计中缸孔和活塞杆直径的差值不同,故缸口部分的结构也有所不同。

4.1.4缸底结构

缸底结构常应用有平底、圆底形式的整体和可拆结构形式。

平底结构具有易加工、轴向长度短、结构简单等优点。

所以目前整体结构中大多采用平底结构。

圆底整体结构相对于平底来说受力情况较好,因此,在相同应力,重量较轻。

另外,在整体铸造的结构中,圆形缸底有助于消除过渡处的铸造缺陷。

但是,在液压机上所使用的油缸一般壁厚均较大,而缸底的受力总是较缸壁小。

因此,上述优点就显得不太突出,这也是目前在整体结构中大多采用平底结构的一个原因。

然而整体结构的共同缺点为缸孔加工工艺性差,更换密封圈时,活塞不能从缸底方向拆出,但由于较可拆式缸底结构受力情况好、结构简单、可靠,因此在中小型液压机中使用也较广。

在设计中选用的是圆底结构。

4.2液压缸结构设计及参数确定

4.2.1液压缸的设计

4.2.1.1计算液压缸尺寸

选用液压缸,应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应从占用空间的大小、重量、刚度、成本和密封性等方面,比较各种液压缸的缸筒、缸盖、缸底、活塞、活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油口连接方式,密封结构、排气和缓冲装置等。

2.应根据负载特性和运动方式综合考虑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使液压缸只受运动方向的负载而不受径向负载。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有法兰型、销轴型、耳环型、拉杆型等安装方式,在选定时,应使液压缸不受复合力的作用并应考虑易找正性、刚度、成本和可维护性等。

综合考虑液压缸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后,即可确定所需液压缸的规格。

液压缸由缸筒、活塞、活塞杆、端盖和密封件等主要部件构成。

液压缸可作成缸筒固定活塞杆运动形式和活塞杆固定缸筒运动形式。

本设计所采用的是缸筒固定活塞杆运动形式。

为满足各种机械的不同用途,液压缸种类繁多,其分类根据结构作用特点,活塞杆形式、用途和安装支撑形式来确定。

按供油方式可分为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

单作用缸只往缸的一侧输入压力油,活塞仅作单向出力运动,靠外力使活塞杆返回。

双作用缸则分别向缸的两侧输入压力油,活塞的正反向运动均靠液压力来完成。

所以本液压系统选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如图3.2

液压执行元件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把输入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活塞直线移动或叶片回转摆动的机械能予以输出。

所谓输入的液压能是指输入工作液体所具有的流量Q和液力P,输出的机械能对活塞杆缸是指叶片轴摆动时所具有的速度V和扭矩M。

这些所有参数都是靠工作容积的变化来实现的,所以说,液压缸也是一种容积式的执行元件,它具有容积液压元件的共性。

图3.2液压缸计算简图

本设计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当无杆腔为工作腔时

(3.1)

有杆腔为工作腔时

(3.2)

当用以上公式确定液压缸尺寸时,需要先选取回油腔压力,即背压P2和杆径比d/D.表3.2所列为根据回路特点选取背压的经验数据。

表3.2背压经验数据

回路特点

背压(MPA)

回路特点

背压(MPA)

回油路上设有节流法

0.2~0.5

采用补油泵的闭式回路

1~1.5

回油路上有背压阀或调速阀

0.5~1.5

根据上表选P2为0.6

杆径比d/D一般下述原则选取:

当活塞杆受拉时,一般取d/D=0.3~0.5,当活塞杆受压时,为保证活塞杆的稳定性,一般取d/D=0.5~0.7。

杆径比d/D还常常用液压缸的往返速比i=(其中分别为液压缸的正反行程速度)的要求来选取,其经验数据如表3.3所列。

表3.3液压缸常用往返速比

i

1.1

1.2

1.33

1.46

1.61

2

d∕D

0.3

0.4

0.5

0.55

0.62

0.7

一般工作机械返回行程不工作,其速度可以大一些,但也不宜过大,以免产生冲击。

一般认为i≤1.61较为合适。

如采用差动连接,并要求往返速度一致时,应取=,即d=0.7D.即d/D=0.7,即i=2。

由表2.1可知最大负载为工进阶段F=172767N,有工进时的负载计算液压缸的面积

表3.4液压缸内径尺寸系列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320

400

500

630

根据上表,将所得液压缸尺寸圆整到标准值为D=320

表3.5活塞杆直径系列

4

5

6

7

8

10

12

14

16

20

22

25

28

32

36

40

45

50

56

63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280

320

360

400

由上表圆整到标准值为d=220

以上两表分别选自(GB2348-80),圆整到此标准值,是为制造时采用标准的密封件。

由此,液压缸内径与活塞杆直径变为已知,所以又可求出液压缸无杆有效面积。

4.2.1.2主缸实际压力:

(3.3)

4.2.1.3主缸实际回程力:

(3.4)

4.2.1.4顶出缸的直径:

由于顶出缸工作负载比主缸小很多,所以在此取顶出缸压力为10Mpa

(3.5)

考虑到负载的力有时可能偏大,所以按标准取整=0.2m

4.2.1.5顶出缸的活塞杆直径

d=0.7D=0.14(3.6)

按标准取整=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