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433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docx

中考化学真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之反应后物质的成分

2017中考真题专题汇编

实验探究题之物质反应后所得溶液成分的探究

题型分析

通常为A+B====C+D↓(H2O)充分反应后形成溶液的溶质的猜想与探究。

该类型解题方法是:

从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和是否过量去考虑,而生成物是一定存在的。

因此一般猜想有三种:

(1)只有C(恰好完全反应);

(2)A和C(A过量);

(3)B和C(B过量)。

验证猜想时,一般不需要验证生成物,只需要验证过量反应物是否存在。

不合理猜想的判断方法:

(1)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

(2)猜想的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反应;

技巧方法:

①要围绕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

②要注意猜想的科学性,要符合化学规律、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设想。

如要猜想某个反应物,一定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③提出的猜想要有探究的价值、要有利于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④要充分运用题目提供的材料或信息,设计验证方案或解答方案中的有关问题。

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要根据物质的性质。

⑤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四个要求:

即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

⑥结论表达要简洁明了,切中问题要害。

真题演练

1.(2017天水)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废液。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化学式)。

【査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拓展与应用】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反应完全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

【答案】【作出猜想】HCl

【实验与结论】②不能,废液中有HCl时,酚酞也不会变色

③活泼金属(镁、锌),有气泡出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拓展与应用】①大理石②腐蚀下水道

2.(2017贵港)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做实验。

小明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然后向得到的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小杰做的实验和小明一样,但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他们为了查明原因,查阅资料:

①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少量CO2得到Na2CO3,过量CO2得到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②Ca(HCO3)2溶于水,溶液呈碱性;③CaCl2溶液呈中性:

④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与酸反应;⑤铝、锌、铁、铜的盐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会产生沉淀。

他们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Na2CO3;猜想②NaHCO3;猜想③Na2CO3、NaOH;猜想④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振荡;再加入______

无明显现象;有气泡产生。

猜想②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________。

猜想③成立

【继续探究】将4.0gNaOH固体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通入4.0g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

【答案】④NaOH。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稀盐酸

NaHCO3+HCl==NaCl+H2O+CO2↑。

(2)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继续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计算,4.0gNaOH可吸收2.2g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过量,有碳酸钠生成。

3.(2017六盘水)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B.Na2CO3、Ba(OH)2、NaOHC._______D.Na2CO3和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_____(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

_____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对应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

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_____对应

【答案】.【提出猜想】C.Ba(OH)2、NaOH;

【讨论交流】B;Na2CO3和Ba(OH)2能发生反应/Na2CO3和Ba(OH)2不能共存/Na2CO3+Ba(OH)2=2NaOH+Ba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沦

Na2C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浑浊

猜想C成立

【反思与评价】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沦

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与猜想A对应

加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猜想D对应

4.(2017鄂州)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

【猜想】猜想一:

可能是NaCl和NaOH;猜想二:

可能只有NaCl;

猜想三:

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答案】

(1)NaOH+HCl═NaCl+H2O

(2)【猜想】可能是NaCl和HCl

【进行实验】①溶液不变色②有气泡产生

5.(2017黄石)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①_________?

【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II.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III.②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③__溶液。

(填化学式,限填一种)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______④_______

猜想II正确

有气泡产生

猜想III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答案】①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②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③H2SO4④有白色沉淀产生⑤Ba(NO3)2+Na2CO3=BaCO3↓+2NaNO3

6.(2017荆州)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甲同学:

生成氢氧化钠

乙同学:

生成碳酸钠

丙同学:

生成氢气

丁同学:

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无现象

(2)______________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3)______________

有氧气生成

(4)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得出结论】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_______。

【答案】

(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反应后,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碳元素。

(2)说明无氢气生成(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5)2Na2O2+2H2O=4NaOH+O2↑(6)有气泡产生,有蓝色沉淀生成

7.(2017襄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

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________

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______________

小棋分析后认为:

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

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

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

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BaSO4(或硫酸钡)

NaCl(或氯化钠)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BaCl2+Na2SO4=BaSO4↓+2NaCl

8.(2017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

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  .(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

还含有Ca(OH)2

小方认为:

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

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答案】NaOH;

【交流讨论】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探究】有气泡产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交流谈论】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解释评价】小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先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9.(2017湘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

___;猜想二:

H2SO4和CuSO4

【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

体、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填序号)。

a、CuOb.Cu(OH)2c、Cud.Cu(NO3)2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

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124。

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

m=_________,N=_____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蓝色,CuO+H2SO4==CuSO4+H2O

【提出猜想】CuSO4

【实验探究】方案二:

红色物质生成

【讨论交流】A.CuSO4溶液也显酸性,同样会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B.ab

【拓展探究】

(1)4.9g,9.8g

(2)40%(3)35.5%

10.(2017宿迁)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l:

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

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

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l)Na2SO4;

(2)Na2SO4和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__产生

猜想

(2)成立

方案I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

(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溶液B.CuC.Fe2O3

【答案】I.红;小于或等于;2NaOH+H2SO4=Na2SO4+2H2O

II.H2SO4(或硫酸);方案1:

气泡;方案2: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12.(2017赤峰)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也可能呈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____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呈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____

溶液呈______

【答案】【猜想与假设】中性(或酸性)酸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变红;OH-;中性(或酸性)

【继续验证】酸性;Fe2O3+6HCl=2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中性

13.(2017西宁)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后,对反应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以下探究:

(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I:

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Ⅱ:

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只有________

猜想I正确

先______后________

猜想Ⅱ正确

【反思拓展】如果猜想Ⅱ正确,要使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氯化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答案】)(l)CaCO3+2HCl=CaC12+H2O+CO2↑

(2)【猜想与假设】猜想Ⅱ:

氯化钙和氯化氢或CaCl2和HCl;

【进行实验】①沉淀产生②产生气泡③产生沉淀

【反思拓展】碳酸钙或CaCO3

14.(2017临沂)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

只有CaC12

猜想II:

有__________

猜想III:

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

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答案】【演示实验】2HCl+Ca(OH)2=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CaCl2和HClHCl和Ca(OH)2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石蕊溶液变蓝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

(1)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

(2)反应物是否过量

15.(2017泰安)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下表实验现象中的①②③。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②7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①无现象;②<;③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

(1)方案C中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溶液中的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是否有硫酸存在;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反应后的溶液,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则猜想三正确。

16.(2017陕西)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