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445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docx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

采样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

一、大气及废气

1、环境空气

①定义

环境空气:

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PM10: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标准状态:

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无动力采样:

无动力采样是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监测

②点位布设要求(仅做了解)

a.监测点周围50米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

b.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口或监测光束高度差的两倍以上;

c.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口一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180°以上的自由空间;

d.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

e.监测点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③采样频次和时间

应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浓度水平监测分析方法的检出限来确定。

如要获得1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集时间应不少于45min;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8h,颗粒物累计采样时间不少于20h。

臭氧的日平均浓度值按8小时时均的平均值计算,最少采集6个时均样品。

时均的采样时间一般为2:

00-3:

00、8:

00-9:

00、14:

00-15:

00、20:

00-21:

00.

④采样

a.按方案布设监测点位

b.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

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拧紧螺丝,以不漏气为宜,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c.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

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

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时间、采样体积、标况体积、气样温度、压力、采样地点等参数。

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⑤标况体积计算

Vnd=Qn×n=Qs×n×(PT0/P0T)

Vnd———标准状况下采样体积,L;

Qn———标准状况下的采样流量,L/min;

Qs———采样时,实际的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气体温度,K;

T0———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温度,273K;

P———采样时气样的气压,Pa;

P0———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压力,101.3kPa;

n———采样时间,min。

⑥注意事项

1)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漏气现象后,方可进行采样。

2)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采样器。

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不大于5%;采样时流量应稳定。

3)使用气袋或真空瓶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和真空瓶应用气样重复洗涤3次;采样后,旋塞应拧紧,以防漏气。

4)在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向上。

5)滤膜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对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冷冻箱内保存至样品处理前,为防止有机物的分解,不宜进行称重。

2、无组织废气

①定义

无组织排放:

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无组织排放源:

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单位周界:

指单位与外界环境接界的边界。

通常应依据法定手续确定边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

②监控点位置和数目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

③采样频次要求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若污染物浓度过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

如果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高,仅须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在1h小时内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

无组织排放参照点的采样应同监控点的采样同步进行。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应相同。

为了捕捉监控点浓度最高的时间分布,每次监测安排的采样时间可多于1h

④被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a.被测单位的名称、性质和立项时间调查

b.主要原、辅材料和主、副产品,相应用量和产量

c.单位平面布置图

⑤参照点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

a.参照点

设置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参照点最好设置在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以排放源为圆心,以距排放源2m和50m为圆弧,与排放源成120°夹角所形成的扇形范围内设置,如图

当平均风速小于1m/s时,被测无组织排放源排出的污染物随风迁移作用减小,污染物自然扩散作用增强,此时污染物可能以不同程度出现在被测排放源上风向,此时设置参照点,既要注意避开近处其他源的影响,又要在规定扇形范围内比较远离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处设置。

b.监控点设置

一般情况设置监控点方法

“一般情况”指无组织排放源同其下风向的单位周界之间有一定距离,以至可以不必考虑排放源的高度、大小和形状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排放源应可看作为一点源,此时监控点应设置于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控点与无组织排放源所形成的夹角不超出风向变化的±S°(10个风向读数的标准偏差)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

在单位周界外设置监控点的具体位置,还要考虑到围墙的通透性

-------当围墙的通透性很好时,可紧靠围墙外侧设监控点。

-------当围墙的通透性不好时,亦可紧靠围墙设监控点,但把采气口抬高至高出围墙20-30cm,如图4中A点处。

-------围墙通透性不好,又不便于把采气口抬高,为避开围墙造成的涡流区,宜将监控点设置于距围墙1.5-2.0h(h为围墙高度),距地面1.5m处,如图4中B点所示。

3、污染源废气

①定义

污染源: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建筑构造(如车间等)。

固定源:

燃煤、燃油、燃气的锅炉和工业炉窑以及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筒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源。

颗粒物:

燃料和其它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气态污染物:

以气体状态分散在排放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

等速采样:

将采样嘴平面正对排气气流,使进入采样嘴的气流速度与测定点的排气流速相等。

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

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条件下不含水分的排气。

②采样位置与采样点

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5m/s以上。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

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上述方法选取。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m~1.3m。

采样孔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40mm。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采样方法

移动采样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的采样时间相同,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定点采样每个测点上采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并可了解烟道断面上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

间断采样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采样前准备

a.滤筒处理和称重。

用铅笔将滤筒编号,在105-110℃烘烤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量,两次称量重量之差应不超过0.5mg。

当滤筒在400℃以上高温排气中使用时,为了减少滤筒本身减重,应预先在400℃高温箱中烘烤1h,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

放入专用的容器中保存。

b.检查所有的测试仪器功能是否正常,干燥器中的硅胶是否失效。

c.检查系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应再分段检查,堵漏,直至合格。

样品分析

采样后的滤筒放入105℃烘箱中烘烤1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量至恒重。

采样前后滤筒重量之差,即为采取的颗粒物量。

采样频次和时间

除相关标准另有规定,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小时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4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

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

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等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算平均值;

相关计算

污染物排放浓度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Cˊ——污染物排放浓度,mg/m3;

Vnd——标准状况下采集干排气的体积,L;

M-----采样所得污染物的质量,g。

工况下的湿废气排放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QS——测量工况下湿排气的排放量,m3/h;

F——管道测定断面面积,m2;

VS——管道测定断面湿排气的平均流速,m/s。

标准状态下干废气排放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Qsn——标准状态下干排气量,m3/h;

Ba——大气压力,Pa;

PS——排气静压,Pa;

ts——排气温度,℃;

Xsw——排气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数,%。

注意事项

颗粒物

a)颗粒物的采样必须按照等速采样的原则进行,尽可能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以保证等速采样的精度,减少采样误差。

b)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采样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3倍,以防仪器的响应跟不上流速的变化,影响等速采样的精度。

c)在湿式除法除尘或脱硫器出口采样,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气含水(雾)滴的管段。

d)采样系统在现场连接安装好以后,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e)采样嘴应先背向气流方向插入管道,采样时采样嘴必须对准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0度。

采样结束,应先将采样嘴背向气流,迅速抽出管道,防止管道负压将尘粒倒吸。

f)锅炉颗粒物采样,须多点采样,原则上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

或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不少于1m3。

每次采样,至少采集3个样品,取其平均值。

g)滤筒在安放和取出采样管时,须使用镊子,不得直接用手接触,避免损坏和沾污,若不慎有脱落的滤筒碎屑,须收齐放入滤筒中;滤筒安放要压紧固定,防止漏气;采样结束,从

管道抽出采样管时不得倒置,取出滤筒后,轻轻敲打前弯管并用毛刷将附在管内的尘粒刷

入滤筒中,将滤筒上口内折封好,放入专用容器中保存,注意在运送过程中切不可倒置。

h)在采集硫酸雾、铬酸雾等样品时,由于雾滴极易沾附在采样嘴和弯管内壁,且很难脱离,

采样前应将采样嘴和弯管内壁清洗干净,采样后用少量乙醇冲洗采样嘴和弯管内壁,合并在样品中,尽量减少样品损失,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i)采集多环芳烃和二噁英类,采样管材质应为硼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或钛金属合金,宜使用石英滤筒(膜),采样后滤筒(膜)不可烘烤。

j)用手动采样仪采样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和调整流量,普通型采样管法采样前后应重复测定

废气流速,当采样前后流速变化大于20%时,样品作废,重新采样。

k)当采集高浓度颗粒物时,发现测压孔或采样嘴被尘粒沾堵时,应及时清除。

L)滤筒(膜)的称量应在恒温恒湿的天平室中进行,应保持采样前和采样后称量条件一致。

气态污染物

a)废气采样时,应对废气被测成分的存在状态及特性、可能造成误差的各种因素(吸附、冷凝、挥发等),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适宜的采样方法(包括采样管和滤料材质的选择、采样体积、采样管和导管加热保温措施等)。

b)采集废气样品时,采样管进气口应靠近管道中心位置,连接采样管与吸收瓶的导管应尽可能短,必要时要用保温材料保温。

c)采样前,在采样系统连接好以后,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如发现漏气应分段检查,找出问题,及时解决。

d)使用吸收瓶或吸附管系统采样时,吸收装置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管出口,采样前使排气通过旁路5min,将吸收瓶前管路内的空气彻底置换;采样期间保持流量恒定,波动不大于10%;

采样结束,应先切断采样管至吸收瓶之间的气路,以防管道负压造成吸收液倒吸。

e)用碘量法测定烟气二氧化硫,采样必须使用加热采样管(加热温度120℃),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以提高吸收效率。

f)对湿法脱硫装置进行脱硫效率的测定,应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同时测定洗涤液的pH值。

在报出脱硫效率测定结果时,应注明洗涤液的pH值。

g)采样结束后,立即封闭样品吸收瓶或吸附管两端,尽快送实验室进行分析。

在样品运送和保存期间,应注意避光和控温。

h)用便携式仪器直接监测烟气中污染物,为了防止采样气体中水分在连接管和仪器中冷凝干

扰测定,输气管路应加热保温,配置烟气预处理装置,对采集的烟气进行过滤、除湿和气

液分离。

除湿装置应使除湿后气体中被测污染物的损失不大于5%。

i)用便携式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烟道负压

的仪器,否则会使仪器采样流量减小,测试浓度值将偏低,甚至测不出来。

j)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应在仪器显示浓度值变化

趋于稳定后读数,读数完毕将采样探头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

20mg/m3以下时,再将采样探头插入烟道进行第二次测试。

在测试完全结束后,应将仪器置于干净的环境空气中,继续抽气吹扫传感器,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

k)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进行烟气监测,仪器应一次开机直至测试完全结束,中途不能关机重新启动以免仪器零点变化,影响测试准确性。

二、水

1、定义

瞬时水样:

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混合水样

等比例混合水样:

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等时混合水样:

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

的混合水样。

排污总量:

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2、地表水

采样位置

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4—1和表4—2,湖(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表4—3。

采样方法

a.采样器

(1)聚乙烯塑料桶。

(2)单层采水瓶。

(3)直立式采水器。

(4)自动采样器。

b.采样数量

在地表水质监测中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所需水样量见表4—4。

此采样量已考虑重复分

析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c.在水样采入或装入容器中后,应立即按要求加入保存剂。

d.油类采样:

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质容器安装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将其放到300mm深度,边采水边向上提升,在到达水面时剩余适当空间。

e.注意事项

(1)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2)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必要时使用定位仪(GPS)定位。

(3)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4)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5)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6)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

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7)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8)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9)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

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10)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α、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

(11)测定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注意事项

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

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

用船只采样时,采样船应位于下游方向,逆流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采样人员应在船前部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

在同一采样点上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不同层次水体混扰。

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DO、BOD5、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

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存样品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

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

和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

3、污水

布设原则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采样方法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按要求进行。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

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1m时,在水深的1/2处采样。

注意事项

a.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

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

b.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

c.用于测定悬浮物、BOD5、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d.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

e.采样时应认真填写“污水采样记录表”(表12—3),表中应有以下内容:

污染源名称、监测目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样品编号、污水性质、污水流量、采样人姓名及其它有关事项等。

具体格式可由各省制定。

f.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

其它注意事项可参见地表水质监测的采样

部分。

原始记录

水和污水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样品传输、样品交接、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栏目认真填写。

原始记录表(本)应有统一编号,个人不得擅自销毁,用毕按期归档保存。

原始记录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园珠笔书写,做到字迹端正、清晰。

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以斜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亦可将其画以框线,并添加“作废”两字,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

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或撕页。

监测人员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各项记录负责,及时记录,不得以回忆方式填写。

每次报出数据前,原始记录上必须有测试人和校核人签名。

站内外其他人员需查阅原始记录时,需经有关领导批准。

原始记录不得在非监测场合随身携带,不得随意复制、外借。

三、噪声

1、定义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等产生的、在厂界处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社会生活噪声:

指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产生的噪声。

厂界和边界:

由法律文书(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场所或建筑物边界。

各种产生噪声的固定设备的厂界为其实际占地的边界。

2、测量条件

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

不得不在特殊气象条件下测量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测量准确性,同时注明当时所采取的措施及气象情况。

测量工况:

测量应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同时注明当时的工况。

3、测点位置

根据工业企业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以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

测点位置一般规定: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企业厂界外及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4、监测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