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482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docx

中医诊断配套光盘图片文字说明doc

一、望神色

望神是指广义的神,不仅是心理活动,还包括人体的调节控制机能。

因此观察范围很广,凡是能反映人体机能状态的各个方面,如声、色、形、态等等,都包括在内。

不过主要的还是心理活动的神志以及面色两方面。

望色是指五色诊法,青赤黄白黑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纯粹的颜色。

健康人的常色应该明润而含蓄,是营养状态和机能状态正常的表现;由于种族、地域、遗传等因素而具有的一生不变的肤色称为主色,因生活条件正常变化(如气候、饮食、情绪等)而随时变化的色泽称为客色。

病色多明显暴露,或者晦暗、枯槁。

青主肝病、寒、痛、瘀、惊;赤主心病、火热实证、阴虚阳浮;黄主脾病、湿证、虚证;白主肺病、阳虚、失血、气血不足;黑主肾虚、血瘀、水饮。

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望色十法。

浮是色显,主表证,沉是色隐,主里证;清是色明,主阳证,浊是色暗,主阴证;微是色浅,主虚证,甚是色深,主实证;散是分散,主新病,抟是抟聚,主久病;泽是润泽,主病轻,夭是枯槁,主病重。

色诊原理不只是用于面部,也适用于其他可以观察色泽的地方。

1.得神(轻病有神)

形象:

精神良好,目光有神;面色浮红而清,明润而散;鼻旁有红点,眼角微红黄。

主病:

新病;轻病;阳证;热证。

2.无神(无神,意识障碍,昏迷)

形象:

目陷睛迷,双睑下垂露睛;面色黧黑,沉浊而甚;口开不闭,呼之不应;表情呆板,项强痉挛。

主病:

精气衰竭;神志不清;预后不良。

3.失神(重病)

形象:

两目呆滞无光,口开不闭,神情淡漠,面容消瘦,色虽不华,尚较明润。

主病:

阴阳俱衰,病重失神。

仍属善色。

4.失神(大肉已脱)

形象:

大小鱼际肌肉萎缩,指腹干瘪。

主病:

精气衰竭;津液耗伤,阴阳俱衰

5.失神(大肉已脱)

形象:

肉削著骨,大肉已脱,皮肤枯萎。

主病:

同上。

6.失神(大肉已脱)

形象:

乳房干瘪,肋骨突出,呈舟状腹。

主病:

同上。

7.少神(好转)

形象:

目稍生光,稍有灵活,面有血色。

主病:

同上,经治疗好转后的神色。

8.虚证少神(两目乏神)

形象:

目无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主病:

久病阳虚;气血双亏;思伤心脾。

9.虚证少神(睑废)

形象:

目光呆滞,精神不振,眼睑下垂,面色淡黄,沉微而散,头发作穗,肌肉松驰。

主病:

脾气虚弱;气血双亏。

10.虚证少神(舌痿软)

形象:

舌质淡红,胖嫩萎软。

主病:

脾气虚弱。

11.重病失神

形象:

两眼发直,目无神采;面容瘦削,萎黄晦暗,夭然不泽,口唇眼窝发黑。

主病:

脾肾俱衰;气血双亏;阴精耗伤;阳气不振。

12.病危假神

形象:

本来目无光彩,突然转亮;面色苍白沉浊,忽然微有红润;周身大肉已脱,腹大青筋气喘,突然言语响亮。

鼻衄血迹未干。

主病:

“回光返照,残灯复明”,阴不敛阳,虚阳浮越;预后不良。

13.神乱(痴呆)

形象:

两眼发直,内眥距宽,眼裂开大,呈倒八字型。

面色粉白(因反射强光而有失真),头发作穗。

主病:

神志痴呆,智能不全;气血不足,心神失养。

14.神乱(脏躁,精神抑郁)

形象:

泪眼模糊,哭泣面容,面色苍白,微黄而沉,但较明润。

仪表不整,抬上病床,数问不答。

主病:

肝气郁结,心肺气虚,神气不足。

15.神乱(癫狂,精神狂躁)

形象:

自言自语,喜笑怒骂,有如讲演,比比划划,口若悬河。

不分时间场合,完全丧失理智。

主病:

癫狂失神;痰火扰心。

16.常色,主色青

形象:

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

主病:

正常,属木型人

17.主色赤

形象:

同上

主病:

正常,属火型人

18.主色黄

形象:

同上

主病:

正常,属土型人

19.主色白

形象:

同上

主病:

正常,属金型人

20.主色黑

形象:

同上

主病:

正常,属水型人

21.主色黄(客色赤)

形象:

面黄明润,腮红含蓄,口角生疮。

主病:

胃热。

22.客色赤

形象:

满面通红,浮露而散,明亮润泽。

(左颧白色是反射强光之故)

主病:

酒力鼓动,气血上浮。

23.病色,善色

形象:

主色面黄而浊,左腮浮红而聚,但明润含蓄。

环口晦暗,鼻梁色浊。

主病:

肝火上炎;肾水侮脾;湿热蕴结。

24.病色恶色

形象:

面色萎黄黧黑,晦暗枯槁。

面容消瘦,目不欲睁,舌嫩肿胀,光红无苔,根部两条白浮垢苔。

主病:

肾热久蓄;阴火内伤;肾绝真脏色泛;寒证;痛证;水饮;瘀血。

25.山根(鼻梁)青黄耳前生瘤

形象:

面色不华,色浊而沉。

面颊青黄,印堂山根发青,下颏晦暗,耳前生瘤,耳轮发红。

主病:

惊风;瘀血;寒证;痛证;肾虚;水饮。

26.病色青黄

形象:

面色青黄而浊,夭然不泽,天庭泛起白屑,口唇暗红。

主病:

虚证;气虚;瘀血;寒证;痛证;水停;癥积。

27.病色青黄

形象:

面色青黄,天庭山根尤显,腮红沉浊而散,口唇色淡。

主病:

虚证;瘀血;寒证;痛证;肝强脾弱;气血不足。

28.下颏、口角青黑舌有红点

形象:

面色沉浊,准头明润,两颧略红,面颊青黑,口周下颏尤甚。

唇舌暗红,舌生红点,略带青紫,苔白腻微黄。

主病:

肾虚;瘀血;寒证;痛证;风证;痰饮。

29.色青黄面目虚浮

形象:

面色青黄,色沉浊暗,眼睑水肿,口唇略红。

主病:

脾气虚衰,湿邪内阻;肝木乘脾;脾肾阳虚,湿郁化热。

30.病色唇腮赤(内热烦躁神情,内伤发热面容)

形象:

皱眉迷眼,抓耳挠腮,一副烦躁神情。

面色沉浊润泽,口唇两腮发红,山根青黑。

主病:

内伤饮食发热;湿热内蕴;脾肺热盛;欲动肝风。

31.病色面红浮散外感风寒面容

形象:

鼻流清涕,口角流涎,湿润衣襟;面色浮露而散,右腮尤红,鼻黄唇红,下颏红斑。

主病:

风寒外束,肺热内蕴;脾经湿热。

32.病色唇腮红外感风寒面容

形象:

面色润泽浮露,天庭淡白,颧唇发红,色清而抟,涕泪横流,眉头紧锁,表情痛苦。

主病:

外感风寒发热,身有痛楚不适。

33.病色浮红色聚

形象:

腮红浮露抟聚,山根微显青脉,天庭青黑,色甚不夭。

主病:

肺热肝火,蕴积已久;木火刑金;木旺乘土;肾水乘心。

34.病色腮红而沉舌光莹

形象:

面色淡黄,腮红而沉,色清而散,明堂明润,白睛略红,舌淡红光莹。

主病:

肺热;肝火;脾虚;阴虚。

35.病色红黄吐弄红舌

形象:

面睑水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

舌红吐弄。

主病:

湿热内蕴;心脾蕴热;肾水上泛。

36.病色面赤色散

形象:

面色红黄浮散,明润不夭。

主病:

外感发热;脏腑实热;病近将解。

37.面赤色聚

形象:

主色面黄,两腮甚红,浮露抟聚,清而润泽,两目微赤,下唇肿起。

主病:

阳盛发热;脏腑实热;病久渐聚;脾湿肝热。

38.满面通红

形象:

满面通红,两腮、口鼻尤甚。

主病:

外感发热;脏腑实热。

39.右腮浮红唇红

形象:

面色明润,右腮浮红而散,口唇略红。

主病:

外感风热;肺热。

40.面色红黄目暗睛迷

形象:

面黄透红,色浊而沉,舌红唇暗,昏睡露睛,目暗睛迷,面目虚浮(鼻上白斑为贴橡皮膏痕迹)。

主病:

实热证;痰湿化热;痰火扰心。

41.面黄色散而沉

形象:

色散而沉,印堂准头色黄明润,面目虚浮,口唇略暗。

主病:

脾虚;肾水侮土;病退胃气来复。

42.面色萎黄口唇淡白

形象:

面色萎黄,色浊而散,夭然不泽,口唇淡白,准头明润,目睛清亮。

主病:

脾胃气虚,营血不荣;脾虚血亏。

43.萎黄色夭

形象:

面色萎黄,夭然不泽,两目圆睁,右额发黑,口唇暗红。

主病: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水气凌心;湿滞血瘀。

44.面色青黄

形象:

面色青黄,山根尤显,不浊不夭,舌尖红赤,苔薄白腻,满布红点。

主病:

痛证;湿证;瘀血;血热;脾虚肝旺。

45.面色萎黄

形象:

面色萎黄,暗淡不泽,口唇尚红,准头明润。

主病:

脾胃气虚;胃病虚寒;气血不足;胃气尚存。

46.色黄浊面浮胖

形象:

面目虚浮胖肿,色浊淡黄无光,鼻柱发黑,口唇色淡。

主病:

脾气虚衰;脾肾阳虚;气血不足;湿邪内阻。

47.面色淡白

形象:

面色淡白,唇舌淡红,唇生口疮,天庭明堂色黄,尚较明润。

主病:

血虚、夺血;气血双亏;脾胃虚寒。

48.面色(白光)白两目虚浮

形象:

面色白光白,面睑虚浮,隐约可见红色浮络,口唇独红。

伴有阴囊肿大。

主病:

阳气不足;气血不充。

49.面色苍白

形象:

面色苍白而浊,天庭、眼窠、山根、口角皆黑,口唇暗红。

主病:

夺气;失血;虚证;寒证;阳虚寒盛,血行不畅。

50.面色黄白

形象:

面色黄白而浊,夭然不泽,准头黄润。

主病:

血虚、夺血;脾气不足;胃气尚存。

51.面色淡白

形象:

面色淡白,准头明润,口唇淡红。

主病:

气血不足;脾肺气虚;阳虚。

52.色淡白舌红光莹

形象:

主色面黄,淡白不浊,夭然不泽,眼睑发黑。

舌红光莹,鼻管输氧。

主病:

气虚;血虚;夺气;脱血;阴阳俱虚。

53.(白光)白泛红颊有青斑

形象:

两目浮胖,面色晃白,时而泛红,色浮而散,面颊青斑,口唇暗红。

主病:

虚阳上浮;气阴两虚;虚火上炎,血热而瘀。

54.面白颧红

形象:

面白透出嫩红,眼圈发红,精神萎靡。

舌胖而红,边有齿痕,苔白有红点,根黄腻。

主病:

虚热;肾亏;气阴两伤;湿热入血。

55.面色萎黄而黑

形象:

面色萎黄而浊,天庭黧黑,眉上额角有圆形白斑,为灰白鳞屑,左鼻孔下有红斑,口唇发红。

主病:

脾虚湿盛;湿热蕴积;肾精久耗;虫积。

56.色黑红

形象:

面色黑红而沉,色浊而甚,右腮红色隐隐,眼角泪痕,鼻插胃管。

主病:

水饮内蕴;痰浊化热;肾虚;瘀血;痛证。

57.面色黧黑

形象:

面色黧黑,浊沉而散,山根青黑,鼻翼口角红斑,面目虚浮,鼻插胃管。

主病:

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58.面黑而浊

形象:

面色黧黑,色浊而夭,两目无神,口唇亦黑。

主病:

寒证;痛证;水饮;瘀血;肾虚。

59.面色黧黑

形象:

面色黧黑,眼窝口角尤甚,下唇黑斑,印堂明润。

主病:

肾虚;寒证;水饮;瘀血;痛证。

60.黧黑阴黄

形象:

面色萎黄晦暗,近于黧黑,两颧下颏尤甚,两目淡黄,口唇色暗。

主病:

脾虚湿盛;脾胃寒湿;肾亏;瘀血。

61.面黑而沉

形象:

面黑而沉,多处黑斑,色浊不夭,口唇暗红。

主病:

寒证;痛证;水饮;瘀血;肾虚。

62.天庭黧黑

形象:

主色面黄,黑色浮露,不浊不夭,天庭独黑一块,右有黑痣,山根亦然。

唇舌淡白,舌胖嫩而有裂纹。

主病:

寒证;痛证;水饮;瘀血;肾亏;肾水凌心;气血不足。

63.两颧紫绀额角青黑

形象:

面色青黄,两颧紫红,额角青黑,口唇溃疡结痂,颈胸皮肤紫黑。

主病:

肝肾阴火上炎;肝经郁火;气滞血瘀;脾经湿热蕴毒。

64.天庭紫红

形象:

主色黄,病色赤,天庭尤甚,色紫而浮,两目圆睁,神色呆滞。

主病:

心火亢盛;头面有疾;虚热上浮。

65.颧唇紫绀

形象:

面色黄泽而散,两颧紫红,浮露抟聚,准头明润,口唇紫绀,下颏晦暗,面目虚浮。

主病:

肝经湿热;脾虚肝郁血滞;脾肾阳虚,血瘀水停;肝肺郁热。

66.黑斑黑痣

形象:

面色萎黄色暗,两颧略红,黑斑黑痣,口唇黑斑。

舌暗红,苔薄白。

主病:

脾胃气虚;肾亏虚寒;寒凝血瘀。

67.面蝴蝶斑

形象:

面色萎黄,两颧、鼻柱有蝴蝶斑,环口黧黑(因反射强光略有失真)。

主病:

脾虚土不制木;肾亏气阴两虚。

68.面颊血丝红缕

形象:

面白微红,两颊浮现血丝红缕。

主病:

瘀血阻滞;气虚血热。

69.眼周青痣

形象:

主色面白,隐隐微红,明润不夭,眼眶周围有青痣数处,左颧有瘢痕。

主病:

肝郁血瘀。

二、望形态

形是形体,指体型、体质;态指姿态,包括姿势、体位、动态。

简言之,体强易患实证,体弱易患虚证;肥人多气虚,易患痰湿、中风,瘦人多阴虚,易患痨嗽、虚火。

仰卧喜动多属阳热实证,蜷卧喜静多属阴寒虚证。

70.愈后体强

形象:

面色黄而明润,隐隐透红,行动活泼机灵,嬉戏如常人。

主病:

先天禀赋体质强壮,易患实证、热证。

愈后得神(观察动态亦为望神的重要方面)。

71.病中体弱

形象:

水肿虚胖,贪玩易疲,喜卧懒动。

主病:

气虚,阳虚。

脾肾两虚。

72.胖瘦

形象:

太极拳师,年老体胖,曾患中风已康复,其弟子年轻体壮,较瘦。

主病:

肥胖多脾虚、阳虚,痰湿阻络,易患中风。

消瘦多阴虚,易患痨嗽。

青年多阴精不足。

73.体弱懒动

形象:

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手足不温,喜卧懒动。

主病:

气虚,脾失健运,肺气不足。

74.躁动不安

形象:

面赤水肿,恶热喜冷,躁动不安。

主病:

热证,阳证,实证。

75.倦卧嗜睡

形象:

畏寒肢冷,蜷卧喜暖,神疲乏力,嗜睡懒言。

主病:

阳虚;气虚。

76.跛行

形象:

扶仗维困难,左右摇摆,举步维艰。

主病:

肝肾不足,筋骨受损。

77.平脏人正面

形象:

身体强壮,胖瘦适宜。

主病:

也称阴阳平和人,指整体功能平衡协调的体质。

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不易感受外邪,较少生病,即使患病可自愈或易于治愈。

若后天调养得宜,无意外伤害,易获长寿。

78.平脏人侧面

同上

79.平脏人背面

同上

80.阳脏人正面

形象:

形体偏瘦,但较结实,面色多偏红。

主病:

指具有偏热、亢奋、多动等特点的体质。

平时畏热喜冷,耐寒力较强,动作敏捷,反应较快。

对暑热阳邪易感,皮肤易生疮疡,患病容易发热,多为实证、热证,并易化燥伤阴,形成阴虚阳亢、血耗神乱等病理变化。

81.阳脏人侧面

同上

82.阳脏人背面

同上

83.阴脏人正面

形象:

形体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青而少华。

主病:

指具有偏寒、抑郁、多静等特点的体质。

易感寒湿邪气,冬天易生冻疮,感邪后多从寒化,病程中不易发热或热势低,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产生湿阻、水肿、痰饮、血瘀等病理变化。

84.阴脏人侧面

同上

85.阴脏人背面

同上

三、望舌

舌诊虽包括舌觉(味觉)问诊和扪擦揩刮之切诊,但是以望舌为主。

望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神色形态。

临床上舌象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但是总不外乎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苔色、苔质等五方面情况的组合,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就可一通百通,灵活运用。

古人云:

“多诊识脉”、“知常达变”,望诊也是如此,反复浏览图谱,不放过任何实践机会,就会在头脑中建立起模糊识别的标准。

再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就能提高辨证的准确率。

86.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有神

形象: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体大小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舌面荣润有光泽。

主病:

正常人;或外感风寒初起。

87.荣舌

形象:

舌质滋润,红活鲜明,灵动自如。

主病:

气血充盈、精神健旺,善候。

88.枯舌

形象:

舌质干枯,色泽晦暗,缺少血色,活动不灵。

主病:

气血大亏、精神衰败,恶候。

89.淡红舌

形象:

淡红舌、薄白苔。

主病:

常人,病轻。

90.淡红舌薄白苔

形象: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中根部略厚,运动灵活,舌面荣润。

主病:

正常人;或外感风、寒、湿邪。

91.淡白瘦薄舌薄白苔

形象:

舌质淡白,舌体瘦薄,苔薄白略滑。

主病:

阳虚;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92.淡白舌

形象: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

主病:

阳虚水湿内停。

93.枯白舌

形象:

枯白无华。

主病:

脱血夺气,病情危重。

94.红舌

形象:

舌尖红赤破碎。

主病:

心火上炎热。

95.绛舌

形象:

舌色红绛而无苔,有裂纹

主病:

热病后期胃肾阴液受损;久病阴虚火旺。

96.绛舌

形象:

舌色绛紫而无苔。

主病:

久病阴虚火旺。

97.青紫舌

形象:

淡紫而润

主病:

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气血不畅,血行瘀滞。

98.青紫舌

形象:

全舌青紫。

主病:

全身血行瘀滞。

99.青紫舌

形象:

舌有瘀斑瘀点。

主病:

局部瘀血阻滞。

100.青紫舌

形象:

绛紫而干枯少津。

主病:

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101.老舌

形象:

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或皱缩,舌色较暗。

主病:

实邪亢盛,充斥体内,而正气未衰,邪正交争,邪气壅滞于上。

102.嫩舌

形象:

舌体浮胖娇嫩,纹理细腻,舌色浅淡

主病:

气血不足,舌体脉络不充,或阳气亏虚,运血无力,寒湿内生。

103.胖大舌

形象:

舌色淡白,舌体胖大

主病:

脾肾阳虚

104.胖大舌

形象:

舌体胖大而色红

主病:

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或酒毒上攻。

105.齿痕舌

形象:

舌体不胖而有齿痕,舌质娇嫩。

主病:

气血两虚。

106.齿痕舌

形象:

舌质淡红而舌边有齿痕,舌体胖大。

主病:

脾虚湿泛。

107.肿胀舌

形象:

舌体肿胀,舌色红绛。

主病:

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108.瘦薄舌

形象:

舌体瘦薄,舌色淡白。

主病:

久病气血两虚。

109.瘦薄舌

形象:

舌体瘦薄,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

主病:

阴虚火旺

110.点剌舌

形象:

舌尖生点刺。

主病:

心火亢盛。

111.点剌舌

形象:

点刺绛紫。

主病:

热盛而气血瘀滞。

112.裂纹舌

形象:

舌色红绛而裂。

主病:

里热亢盛、阴虚火旺;或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液亏虚,舌体失养,舌面萎缩。

113.裂纹舌

形象:

舌淡白而裂。

主病:

血虚。

114.萎软舌

形象:

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

主病:

外感热病后期,邪热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115.强硬舌

形象:

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

主病:

风痰阻络。

116.歪斜舌

形象: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主病:

风痰阻络之中风。

117.薄白苔

形象:

舌苔白,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

主病:

常人;或疾病初起在表;或内伤病病情轻浅。

118.厚白苔

形象:

舌苔白而厚,中根部尤甚,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

主病:

食积;或痰浊;主病在里。

119.润苔

形象: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主病:

正常人;或风寒表证;或湿证初起;食滞;瘀血。

120.滑苔

形象: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而滑。

主病:

脾阳不振,寒湿内生,或痰饮恋肺。

121.燥苔

形象: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

,秽浊盘踞中焦

主病:

热盛伤津重症;大汗;吐泻过多;过服温燥药物。

122.白腻苔

形象: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厚边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

主病:

食积;或脾虚湿困,阻滞气机。

123.黄腻苔

形象:

舌苔黄厚而腻。

主病:

痰热;湿热;暑湿等邪气内蕴。

124.积粉苔

形象:

舌苔厚腻如积粉。

主病:

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125.腐苔

形象:

苔质颗粒粗大,根底松浮,如豆腐渣堆铺舌面,边中皆厚,揩之可去,或成片脱落,舌底光滑。

主病:

食积;或湿困。

126.剥落苔

形象: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

主病:

胃气衰败,胃阴枯竭。

127.镜面舌

形象:

舌苔全部剥脱,舌面光洁如镜。

主病:

胃阴干涸;或阴虚火旺。

128.薄白而干

形象:

苔薄白而干

主病:

风热表证

129.薄白而滑

形象:

苔薄白而滑

主病:

外感寒湿,或脾阳不振,水湿内停。

130.白厚腻苔

形象:

舌苔白而厚腻。

主病:

湿浊内困,痰饮内停,食积。

131.白苔

形象:

舌苔白而燥裂。

主病:

燥热伤津。

132.浅黄苔

形象:

是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多由薄白苔转化而来。

主病:

热轻。

133.深黄苔

形象:

苔色黄而略深厚。

主病:

热重。

134.焦黄苔

形象:

是深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

主病:

热极。

135.黄腻苔

形象:

舌苔腻而略黄。

主病:

主湿热蕴结;痰饮化热;或食积热腐。

136.黄燥苔

形象:

舌苔干燥粗糙,苔色发黄。

主病:

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137.黄滑苔

形象:

舌苔干燥粗糙,苔色发黄。

主病:

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者,感受湿热之邪。

138.灰黑苔

形象:

舌苔白腻,灰黑而润。

主病:

阳虚寒湿内停重症。

139.灰黑苔

形象:

舌苔黄腻,灰黑而干燥。

主病:

湿热内蕴,日久不化之重症

140.焦黑干燥苔

形象:

舌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

主病:

热极津枯。

141.舌面分区

142.舌下络脉

143.刮舌示意图

144.揩舌示意图

145.红舌黄腐厚裂苔

形象:

舌质红而苍老,舌中布满裂纹,舌苔由白转黄化腐,厚而干裂。

主病:

热盛伤阴;痰火;食积。

146.绛舌黑干苔

形象:

舌质红绛,舌尖有许多红点,舌苔焦黑而干。

主病:

热入营血,热极伤津;阴虚火旺;血瘀。

147.绛紫舌光莹舌浮垢苔

形象:

舌质绛紫而娇嫩,光莹无苔,舌根部有少量淡黄浮垢苔(无根苔、假苔)。

主病:

热盛伤阴,阴液枯涸;瘀血内阻;酒毒内蕴;湿浊余邪未尽。

148.青紫舌白腻苔

形象:

舌质青紫,舌中有许多裂纹,舌苔白而厚腻滑润。

主病:

脾虚湿浸;寒湿内停;阳虚血瘀。

149.淡紫舌腻干苔

形象:

舌质暗红淡紫,略显胖大和齿痕,舌边尖有散在的红点,舌苔腻,淡黄而干。

主病:

气虚血瘀;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150.胖大、齿痕淡白舌白腻苔

形象:

舌体胖大,舌色淡白略暗,舌两边有齿痕,舌尖部有少量黑点,舌苔白腻而润。

主病:

脾阳亏虚;心血瘀阻;痰饮内停。

151.苍老齿痕舌

形象:

舌苍老,色淡红紫暗,舌边、尖部齿痕明显,舌苔白腻而润,中部厚腻。

主病:

脾虚湿盛;痰饮内停;痰湿阻络。

152.淡嫩齿痕舌

形象:

舌体胖大,舌色淡紫,舌边有齿痕,舌根部有少量红点,舌苔白腻而润。

主病:

脾阳亏虚;心血瘀阻;痰饮内停。

153.淡红瘀点舌白腻淡黄苔

形象:

舌面散在许多瘀点,中根部尤多,舌质淡红偏暗,舌苔白腻,根部淡黄。

主病:

湿蕴化热,湿阻血瘀。

154.淡紫红点舌白腻淡黄苔

形象:

舌质淡紫,边尖有点状溃疡出血,布满暗红点,舌体胖嫩。

苔白腻,微笼淡黄。

口角血疱流血。

主病:

湿热内蕴,气血壅滞;热毒乘心,心肝火旺。

155.芒刺舌黄腻苔

形象:

舌前半部有散在突起的点刺,边尖部有许多红点,舌红瘦薄,根部苔腻,淡黄而干。

主病:

心肝火盛;湿热伤津。

156.芒刺舌

形象:

舌面有散在的红点,舌尖部有许多红点突起,属于芒刺,舌红瘦,根部苔白腻而干。

主病:

心肝火旺;湿郁化热;热伤津液。

157.裂纹舌薄白苔

形象:

舌面布满裂纹,舌尖部裂纹尤深,舌色淡红偏暗,舌体娇嫩略胖,苔薄白而润。

主病:

脾虚湿浸;阴血不足;热极伤津。

158.强硬舌霉酱苔

形象:

舌体强硬,舌质嫩红,边尖光莹。

舌苔黄腐燥裂,呈现褐色。

主病:

外感热入心包;肝风夹痰,痰火伤阴;湿热宿食内蕴,风痰阻络。

159.痿软舌

形象:

舌体痿软难伸,口难张开,舌色紫暗,舌尖有散在白点。

主病:

心脾两亏,气血虚极;阴液亏损;气虚血瘀。

160.痿软舌

形象:

舌体痿软难伸,舌色紫暗少苔。

主病:

心脾两亏,气血虚极;风痰阻络;阴液亏损;气虚血瘀。

161.歪斜地图舌(花剥黄腻苔)

形象:

舌苔白腻转黄,花剥,呈地图样。

舌质偏红,舌尖向左侧歪斜。

主病:

湿热伤阴;风痰阻络;气阴两虚。

162.歪斜舌中剥苔

形象:

伸舌向左偏斜,舌色淡红,中部舌苔剥落,两边有厚腻苔。

主病:

胃之气阴两虚;气血两虚,湿浊未化;风痰阻络。

163.短缩舌

形象:

舌体短缩,不能伸出,舌红娇嫩。

主病:

气血虚衰;寒凝筋脉;热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