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524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doc

目录

1. 引言 -1-

2.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1-

3. 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2-

4. 电路仿真及分析 -3-

4.1 双极性SPWM波形的产生 -3-

4.2 三相SPWM波形的产生 -5-

4.3 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仿真及分析 -6-

5. 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比较分析 -11-

6. 结论 -12-

7. 参考文献 -12-

1.引言

PWM技术的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中小功率的逆变电路几乎都采用了PWM技术。

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WM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常用的PWM技术包括:

正弦脉宽调制(SPWM)、选择谐波调制(SHEPWM)、电流滞环调制(CHPWM)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

2.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PWM(PulseWidth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

PWM控制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面积等效原理,即:

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下面分析如何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一个正弦半波。

把正弦半波分成N等分,就可以把正弦半波看成由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序列所组成的波形。

如果把这些脉冲序列用相同数量的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波部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的正弦波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可得到图1所示的脉冲序列,这就是PWM波形。

像这种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

O

w

t

U

d

-U

d

图1单极性SPWM控制方式波形

上图所示的波形称为单极性SPWM波形,根据面积等效原理,正弦波还可等效为图2中所示的PWM波,这种波形称为双极性SPWM波形,而且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

O

w

t

U

d

-

U

d

图2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波形

3.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PWM逆变电路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目前实际应用的几乎都是电压型电路,因此本节主要分析电压型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要得到需要的PWM波形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计算法和调制法。

根据正弦波频率、幅值和半周期脉冲数,准确计算PWM波各脉冲宽度和间隔,据此控制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通断,就可得到所需PWM波形,这种方法称为计算法。

由于计算法较繁琐,当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幅值或相位变化时,结果都要变化。

与计算法相对应的是调制法,即把希望调制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信号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

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在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所得到的就是SPWM波形。

下面具体分析单相和三相逆变电路双极性控制方式。

图3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的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图3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双极性PWM控制方式:

在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有正有负,所得PWM波也有正有负,其幅值只有±两种电平。

同样在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的交点时刻控制器件的通断。

正负半周,对各开关器件的控制规律相同。

当>时,给V1和V4导通信号,给V2和V3关断信号。

如>0,V1和V4通,如<0,VD1和VD4通,=。

当<时,给V2和V3导通信号,给V1和V4关断信号。

如<0,V2和V3通,如>0,VD2和VD3通,=-。

这样就得到图2所示的双极性的SPWM波形。

图4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的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图4三相PWM逆变电路

当时,给V1导通信号,给V4关断信号,;当时,给V4导通信号,给V1关断信号,。

当给V1(V4)加导通信号时,可能是V1(V4)导通,也可能是VD1(VD4)导通。

、和的PWM波形只有两种电平。

波形可由、得出,当1和6通时,=,当3和4通时,=,当1和3或4和6通时,=0。

、的波形可同理得出。

4.电路仿真及分析

4.1双极性SPWM波形的产生:

仿真电路图如图5所示。

在Simulink的“Source”库中选择“Clock”模块,以提供仿真时间t,乘以后再通过一个“sin”模块即为sin,乘以调制比m后可得到所需的正弦波调制信号。

三角载波信号由“Source”库中的“RepeatingSequence”模块产生,参数设置为【01//43//41/】和【01-10】,便可生成频率为的三角载波。

将调制波和载波通过一些运算与比较,即可得出图6所示的双极性SPWM触发脉冲波形。

图5双极性PWM逆变器触发脉冲发生电路

图6双极性SPWM波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于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在正弦调制波半个周期内,三角载波在正负极性之间连续变化,SPWM波也是在正负之间变化。

4.2三相SPWM波形的产生:

仿真图如下所示。

图7三相SPWM逆变器触发脉冲发生电路

本文中采用单三角载波和三个幅值、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度的三相交流波形作为调制波。

同上,在Simulink的“Source”库中选择“Clock”模块,以提供仿真时间t,乘以后再通过一个“sin”模块即为sin,乘以调制比m后可得到所需的正弦波调制信号,通过设置即可产生三相正弦波信号。

三角载波信号由“Source”库中的“RepeatingSequence”模块产生,参数设置为【01//42//41/】和【-101-1】,便可生成频率为的三角载波。

将调制波和载波通过一些运算与比较,即可得出三相SPWM触发脉冲波形。

三角载波与调制波的波形如图8所示:

图8三相调制波与三角载波波形

4.3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仿真及分析

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主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9单相桥式PWM逆变器主电路图

为了使仿真界面简洁,仿真参数易于修改,通用桥(UniversalBridge)的触发脉冲是图5所示部分封装成的子模块。

对于单相SPWM控制方式的逆变电路,有如下重要参数:

载波比N——载波频率与调制信号频率之比,即N=/。

调制度m――调制波幅值与载波幅值之比,即m=/。

输出电压基波幅值=,其中,为直流侧电源电压。

将调制度m设置为0.9,调制波频率设为50Hz,载波频率设为基波的30倍(载波比N=30),即1500Hz,仿真时间设为0.04s,在powergui中设置为离散仿真模式,采样时间设为1e-006s,运行后可得仿真结果,建立m文件,程序如下所示:

(示波器名称设置为inv)

subplot(2,1,1);

plot(inv.time,inv.signals

(1).values);

title('输出电压波形');

subplot(2,1,2);

plot(inv.time,inv.signals

(2).values);

title('输出电流波形');

运行此文件后,可得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10所示:

图10 双极性SPWM方式下的逆变电路输出波形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输出电压为单极性PWM型电压,脉冲宽度符合正弦规律变化,交流电流接近于正弦波形,直流电流含有直流分量。

利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对上图中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FFT分析,得图11、图12所示结果:

图11 双极性控制方式单向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FFT分析

图12 双极性控制方式单向桥式逆变电路输出电流的FFT分析

由图11可知:

在=300V,m=0.9,=1500Hz,=50Hz,即N=30时,输出电压的基波电压的基波幅值为=269.5V,基本满足理论上的=(即3000.9=270V)。

谐波分布中最高的为30次谐波,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达到121%。

由图12可知:

输出电流基波幅值为246.8A,谐波分布中最高的为30次谐波,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9.47%,输出电流近似为正弦波。

4.3.1SPWM控制方式下的三相逆变电路

SPWM控制方式下的三相逆变电路主电路如图13所示:

图13三相逆变电路主电路

设置参数使之与单极性SPWM方式下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参数相同,即将调制度m设置为0.9,调制波频率设为50Hz,载波频率设为基波的30倍(载波比N=30),即1500Hz,仿真时间设为0.04s,在powergui中设置为离散仿真模式,采样时间设为1e-006s,运行仿真图形,然后建立m文件,程序如下所示:

subplot(3,1,1);

plot(inv.time,inv.signals

(1).values);

title(Uab'线电压波形');

subplot(3,1,2);

plot(inv.time,inv.signals

(2).values);

title('A相输出电压Ua波形');

subplot(3,1,3);

plot(inv.time,inv.signals(3).values);

axis([00.04-300300]);

title('A相输出电流波形');

运行此文件后,可得输出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如图14所示:

图14 SPWM方式下的三相逆变电路输出波形

分析上图可知,输出线电压PWM波由±Ud和0三种电平构成负载相电压PWM波由(±2/3)Ud、(±1/3)Ud和0共5种电平组成。

利用MATLAB提供的powergui模块,对上图中的输出相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FFT分析,得图15、图16所示结果:

图15 SPWM控制方式三相逆变电路输出相电压的FFT分析

图16 SPWM控制方式三相逆变电路输出电流的FFT分析

由图15可知:

在=300V,m=0.9,=1500Hz,=50Hz,即N=30时,输出相电压的基波电压的基波幅值为=134.7V,谐波分布中最高的为28和32次谐波,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达到79.74%。

由图16可知:

考虑最高频率为4500Hz时的THD=5.15%,输出电流近似为正弦波。

5.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比较分析

经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调制比和载波比都相同的情况下,三相逆变电路比单向桥式逆变电路的谐波含量小得多,因此,从谐波含量的角度考虑,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

同时,从SPWM触发产生电路可以看出,三相逆变电路的触发产生电路要比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复杂。

通过设置适当的m和N的值,就可以很好的实现逆变电路的运行要求。

6.结论

通过适当的参数设置,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要求,选择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的控制方式,运用PWM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可以很好的实现逆变电路的运行要求。

7.参考文献

[1]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MATLAB仿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

[2]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3]汤才刚,朱红涛,李莉,陈国桥,基于PWM的逆变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1期总第264期。

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