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52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docx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实施计划

社区是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创建文明社区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

紧紧围绕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总体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根据西城社区在创建县级、州级文明单位的实践,特制定西城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工作计划:

 一、创建文明社区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活动,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工作思想,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西城社区基本情况

双柏县妥甸镇西城社区党总支于2002年10月28日挂牌成立,是妥甸镇下设的18个村(居)委会之一,有国土面积11.9平方公里。

共辖20个居民小组,其中农村居民小组12个,机关居民小组8个,总户数2928户,其中农业户547户,非农业户2381户,总人口11768人,其中农业人口2244人,非农业人口8524人。

农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粮食总产量70万公斤,人均产粮335公斤。

现有党员88名,下设4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

三、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计划

1、社区组织建全

(1)西城社区党支部组织建全,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十二个党小组,建立了党建协调委员会,西城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点、拟定了《西城社区党支部工作计划》、《党支部廉正工作计划》、《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大行动计划》、《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制度、职责》。

(2)成立了西城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妇联、文明公民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工作委员会、社区治保会、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爱卫领导小组、科普协会,文化活动室,等组织并拟订工作制度。

2、努力改善社区环境,为社区单位、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广泛动员社区单位和居民,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社区的群众性治理活动。

巩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整治成果,把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环境整治的力度延伸到楼院、家庭、逐步向花园式小区、绿色社区迈进。

(1)居民住宅要达到无乱吐痰、无乱扔垃圾、无乱张贴、无乱搭建、无乱堆物,无乱晾晒。

居民群众对卫生有较高的满意率。

社区楼道内外环境整洁,卫生制度落实。

(2)成立清扫楼道志愿者服务队,进一步扩大环境优美,逐步实现社区、楼道、家庭三位一体的社区环境、卫生、美化文明。

3、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创建活动中,着力加强六项教育,即:

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

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加强社区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加强科学教育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

加强形势必政策和维护稳定教育。

形成崇尚科学、团结互助、扶正去邪、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2)社区内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网络,运用各种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

组织双体学习,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总结社区在未成年人教育上的成果,创新建立社区青少年“假日学校”。

(3)建立社区外来务工的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健全组织机构,经常开展普法教育和计划生育教育、宣传先进典型,重视示范引路,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建设,并努力为他们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4)根据不同人群,因人施教,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知识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意识,自觉养成“讲文明、树新风”行为规范。

(5)开展各种知识讲座,如计生、科普、法律、卫生保健知识。

(6)实行电化教育,每月组织群众观看反腐倡廉、革命故事、党员电教、儿童教育、法律知识记录等影片。

4、加强社会治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居民群众有一个满意的安全感。

(1)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社区治安防范体系,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单位、无毒社区。

严格杜绝“法轮功”的活动和宣传,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咨询、民间调解工作,确保社区的稳定。

(2)建立和健全外来人口的管理机构,做到即管理有序、又关心帮助,做好服务工作。

(3)认真开展社区帮教,对帮教对象从思想、生活上予以关心,帮助落实就业问题,使他们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4)认真抓好消防进社区各项工作,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齐全,制度措施落实。

能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漏洞,消防知识普及,社区单位、居民中有业余消防队伍,无重大火灾事故发生。

消防器械、人员落实,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破坏的宣传教育,使人人知法、守法、依法办事,自觉地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提高社区居民的“四防”能力。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度落实,群众治保组织健全,社区志愿者巡逻队伍落实,值班、巡逻人员到位,活动正常,“四防”措施落实。

社会综合治理措施有力,各类帮教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社区内公共场所秩序良好,不发生重、特大治安灾害事故,不发生影响全市社会稳定的事件。

社区居民自觉抵制毒品,建成“无毒社区”。

(6)建立社区纠纷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调解网络健全,遇有问题调处时,能有效地防止因民事纠纷激化而酿成的恶性案件和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发生群体上访事件。

(7)积极开展“打黄打非”活动,抵制和禁止黄色、淫秽的文化制品。

青少年、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措施有力,出现侵权情况,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5、拓展社区服务

以社区为依托,依靠社区力量,充分挖掘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解决社区问题。

做到四个方面的工作:

增加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

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广泛开展社会互助活动。

大力发展社区福利事业,增强社区实力。

明确职责、大力扶持,形成服务门类齐全的局、楼、院三级服务网络,使社区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1)社区便民利民设施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开展好社区服务,多渠道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问题。

(2)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大力开展“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与实施“家庭文明工程”、“再就业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求真务实,见实效。

(3)关心孤寡老人、优抚对象、残疾人、特殊群体等有困难的群体,在生活上、经济上给予帮助。

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和“红十字会捐助”活动。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制度完备。

积极组织开展与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6、开展社区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努力建设和开展更多面向广大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公益性文化体育场所。

大力发展广场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经常组织有社区文化特色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经常组织居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和群众参与的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2)社区居委会有活动室,并有图书报刊和一定的文体活动用具,能基本满足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3)组织健身文艺团队,成立绿色楼院、绿色家园

(4)组织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各种小型活动,如舞会、旅游等。

7、社区科普

(1)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四科”(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他们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歪理邪说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的良好社区氛围。

(2)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科学健身和健康卫生教育,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科学、有益的健身活动。

(3)健全科普宣传阵地,确定科普活动示范基地,定期开展科普周活动,提高居民和青少年的科普素质和创新能力。

(4)重视社区科普资源的开发,把社区内的科普人才、信息等优势集中起来,再次对社区进行入户调查,发掘社区人才,达到资源共享,相互联动,以适应提高社区科学文明程度需要。

(5)积极开展“科普周”活动、“科普月”活动把科普活动融合、渗透到社区科普文化宣传中去:

融合、渗透到学法、懂法、守法、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去。

融合、渗透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搞好卫生、绿化、美化社区环境中去;融合渗透到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去,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树立敢闯、敢干的开拓进取精神,使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更畅通、纽带更牢固。

 8、社区风尚良好

(1)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三个主义教育活动进楼院、入家庭。

(2)广泛组织各类社区公益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水平,居民自觉遵守“七不”规范。

(3)社区内组织居民群众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新风。

(4)社区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文明楼院”、“五好文明家庭”、“学习性示范家庭”。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列,融为一体,落到实处,发挥综合效应。

居民团结友爱、互办互助、文明礼貌、家庭和睦、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四、创建文明社区的具体措施

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

是推进社区建设和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因此,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必须要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团结鼓励、增强信心、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创建社区工作抓紧、抓好。

2、把社区党组织建成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在社区的各项建设中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管理好社区党员,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文明社区的建设中起好带头作用,做好社区内后进群体的转化工作,带领社区群众积极向上,增强党群关系,扩大党员队伍。

3、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本立足点,也是保持创建活动的关键。

要以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带着深厚的感情多做的得民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强烈的“急、难”问题,每年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事实,把工作做到群众中去,使群众得到实实再再实惠。

 4、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要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

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美好心灵,宏阳社会正气。

积极推动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向社会延伸,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以及志愿者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5、坚持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主要目标,切实加强对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领导,把创建文明社区纳入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发展其主导作用,要一个单位一个楼院地创建、拓展,一年一个台阶向前推进,为“培育昆明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西城社区居委会

                                                          2006年3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