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5383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保护技术培训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般将侵染过程划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及综合防治方法

所有植物和其他生物一样都可以被另一些生物寄生,为害或一些非生物因子的影响面发生病害,最后导致产量降低,质量变劣,使物质上和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因此,人们要求能控制病害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尽量减少损失使农作物得到高产丰收,获得优质的农产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认识病害。

栽培植物的病害种类十分繁多,据调查,吉林省栽培植物仅真菌病害就有1600种之多,若加上其他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则病害种类可达3000多种。

病害虽多,但总起来说不外乎属于二类,即由生物因子引起的病害,它能互相传染,不断蔓延称为侵性疾病,另一类是由非生物因子引起的,它不能相互侵染,称为非侵染病害。

前一类是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寄生性植物引起,后一类是不适宜环境条件所造成的,如碱害、盐害、缺素、肥害、药害等,这二类病害的发生发展条件都迥然不同,因而防治策略、方法都不同。

一般来说二者比较容易区别,然而也有很多情况二者容易混淆,以致诊断错误,结果防治无效。

正确的诊断方法就是田间诊断和室内诊断相结合,但由于条件所限,现简介一下田间诊断。

在田间诊断首先看病害有无典型的有规则的症状,所谓症状就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病症就是病原物在植物上出现的现象,如白粉状、霉状物、小黑点、小黑粒、脓状物等,而病状是植物受病后所出现的病态,如产生花叶、斑点、萎蔫、腐烂等,由于很多受病的植物既有病状又有病症,因此常统称为症状,但也有不少受病植物只有症状没有病症的。

若在田间诊断中发现病害有典型的、规则的病状,还有病症就可以初步确定是侵染性病害。

一、侵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  

(一)真菌引起的病害  

病状:

常有坏死(在叶上为圆形、多角形、梭形……的坏死斑,在枝条上为椭圆形、梭形溃疡,果实上是圆形斑点等)畸形(如果实肿大、颖片叶化等)萎蔫,退色;

疱状(整个隆起);

腐烂(组织软化呈湿腐或干腐)。

病症:

病斑在发病后期都出现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有的发病时可长出绵丝状、绒毛状的菌丝。

以西瓜为例简介真菌病害发病症状及防治  

1、猝倒病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生出黄色至黄褐色水渍状缢缩斑,致幼苗猝倒,一拔即断,一经染病,叶片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死亡,湿度大时,在病部或其周围的土壤表面生出一层白霉。

2、立枯病西瓜出苗期间,立枯丝菌核主要侵染根尖及根茎部的皮层,有些植株子叶凋萎,拔出病菌可见茎基部生有黄褐色水渍状凹陷斑,有的扩展至环茎一周,呈蜂腰状缢缩,病株矮小,座果少,严惩的全株萎蔫或倒伏。

(以上两种病害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在育苗或直播地发展很快,若在直播地,苗眼周围与垄相平,防积水发病,苗期立枯病易导致后期的枯萎病。

3、枯萎病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瘃,中午尤为明显,但旱晚可恢复,3-6日后,植株叶片枯萎下垂,不能复原,茎蔓基部缢缩,病根变褐色腐烂,病茎纵切面上维管束变褐。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出粉红色霉层。

4、炭疽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

叶片和瓜蔓受害重,苗期子叶边缘现出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具一黄褐色晕圈,其上长有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粘状物。

近地表的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收缩变成细致苗猝倒,叶柄或染病,初为水浸状淡黄色圆形点,稍陷,后变黑色,病菌环绕茎蔓一周后全株枯死,真叶染病,初为圆形至纺缍形或不规则水浸状斑点,有时现出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进,叶面生出粉红色粘稠物;

成熟果实染病斑多发生在暗绿色条纹上,果实染病初呈水浸状陷形褐色病斑,陷处常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质物,严重的病斑连片腐烂。

5、疫病(阴皮),苗、成株均可发病,危害叶、茎及果实,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或不整形病斑,迅速扩展,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茎基部染病,生纺缍形水浸状暗绿色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患部以上全部枯死。

果实染病,形暗绿色圆形水浸状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至果实腐烂,发出青贮饲料的气味,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病健部边缘无明显病斑。

6、蔓枯病主要侵染茎蔓,也侵染叶片和果实,叶片染病,现出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小黑点;

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整齐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的,病斑环茎皮分杈处。

果实染病,初产生水渍状病斑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稍发黑后腐烂。

2、病原主要越冬场所  

(1)未腐熟的农家肥(产生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有些真菌通过动物消化道不死)

(2)病残体及带病菌的田间枯草在土壤中越冬  

(3)种子内外带菌。

3、发病的主要原因  

(1)重茬

(2)种子带菌(3)土壤带菌(4)光照不足(5)地势低洼,排水不良。

(6)高温高湿(7)肥料比例不合理,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8)田间管理粗放,对虫害防治不及时。

4、主要传播途径  

(1)借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

(2)害虫传播。

(3)不合理的田间操作。

5、防治措施  

(1)轮作一般轮作年限5年以上,发病地块7年以上。

(2)选种选抗病品种。

今年黑水西瓜主要品种为飞龙2000、双虎、京抗系列、抗病先锋等。

(3)种子处理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种30分钟;

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

用多菌灵或百菌清500倍液浸种60分钟;

或用霜消等其它药剂浸种。

浸种后用清水洗净放在 30℃ 左右温水中浸泡7—8小时。

每隔1-2小时搅动一次。

(4)土壤处理  

a、土壤处理:

200斤苗床土中,加1斤代森锰锌或多菌灵等杀菌剂,混拌均匀,播种后在苗床上敌克松水溶液。

b、大田土壤处理大田坐水种时,往水中加入地菌清或敌克松,顶水覆土后播种。

(5)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及微量元素施用量,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风透光。

(6)加强病虫害防治  

(7)在发病前打保护剂。

可用杀毒矾、代森锰锌、瑞毒霉等杀菌剂,两场雨中间必须用药,为防止雨淋,打药时可加入诺康。

(8)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将病株拿到田外深埋,在得病部位加大施药量,然后全田用药。

(9)发病初期用药防治真菌病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敌克松、瓜克宁、枯可菌、代森锰锌、新万生、霜霉疫净、杀毒矾等杀菌剂。

(10)其它措施保护地也可用喷粉法或烟熏法等其它方法。

(二)细菌引起的病害  

症状:

常在叶上先形成油浸状斑点,以后逐渐变成多角形、条形、圆形坏死斑,在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另外还有腐烂(都是湿腐型)起疱(病斑边缘隆起)畸形(根上长瘤状物)  

湿润叶病斑上有粘液状、颗粒状……菌脓出现。

1、  

1、辣椒的病害很多,下面简介一下辣椒的细菌性病害。

(1)辣椒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

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粘液溢出。

(2)辣椒青枯病发病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萎蔫,后扩展至整株,地上部叶色较淡,后期叶片变褐枯焦。

(3)辣椒疮痂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果实、果柄也可受害。

叶征染病,初现许多圆形或不整齐水浸状斑点,黑绿色至黄褐色,有时出现轮纹,病部具不整形隆起,呈疮痂状,病斑大小0.5 -1.5mm ,多时可融合成较大斑点,引起叶片脱落;

茎蔓染病,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或纵裂为疮痂状;

果实染病,出现圆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墨绿色,后期木栓化。

(4)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该病在田间点片发生,主要为害叶片。

成株叶片发病,初呈黄绿色不规则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变为红褐色或深褐色至铁锈色。

该病一经侵染,扩展速度很快,一株上个别叶征或多数叶片发病,植株仍可生长,严重的叶片大部脱落。

细菌性叶斑病闰健交界处明显,但不隆起,别于疮痂病。

2、病原越冬场所  

(1)病菌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地中越冬

(2)未腐熟的农家肥  

(3)种子带菌  

(1)重茬

(2)种子带菌(3)土壤带菌(4)土温20以上,气温30以上,(5)大雨或连阴雨后骤晴,气温急剧升高、湿气、热气蒸腾量大。

(6)肥料比例不合理,密度不大,通风不良(7)田间管理粗放,对虫害不及时防治(8)地势低洼,排水不良,(9)酸性土壤等。

(3)不合理的田间操作  

5、防治措施  

(1)轮作一般轮作年限3年以上。

(2)选种选抗病品种金塔等。

(3)种子处理一般种子都已包衣,甜椒可用清水浸泡10-12小时,再用0。

1%CuSO4溶液浸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

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再催芽。

(4)培育壮苗。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雨季及时排水,尤其下水头不要积水。

(5)保护地栽培要加强放风,防止棚内温度过高。

(6)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防蚜虫和烟青虫  

(7)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  

(8)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及时深翻  

(9)发病初期用药防治14%络氨铜水剂、77%可杀得硫酸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60%琥磷铝、新枯霉素、或50%敌枯双80-100倍灌根。

(10)其它  

(三)病毒引起的病害  

病状:

由病毒引起的症状大都是花叶(一般叶片黄色绿色相互混杂,细分还有各种类型的花叶,有的同时出现皱缩现象)坏死斑(有环状坏死、条状坏死、点状坏死、闪电状坏死等和真菌、细菌所引起的坏死斑不同);

畸形(枝条带状、扁化、叶片变细、变小等到);

丛生。

没有任何病症  

1、西瓜病毒病主要表现为花叶型,从顶部叶片开始出现浓淡相间的绿色斑驳,病叶细窄皱缩,植株矮小,萎缩,花器发育不良、不易座果,不易座瓜即使座瓜,瓜也很小。

2、辣椒病毒病常风有花叶、黄化、坏死、和畸形、花叶分为轻型和重型花叶两种类型:

轻型花叶病叶初现明脉轻微褪色,或现浓、淡相间的斑驳,病株无明显畸形或矮化,不造成落叶;

重型花叶除表现褪绿斑驳,叶面凸凹不平,叶脉皱缩畸形、坏死,病株部分组织变褐坏死,表现为条斑,顶枯,坏死斑驳及坏斑等;

畸形:

病株变形,如叶片变成线状,即蕨叶,或植株矮小,分枝极多,呈丛枝状,严重易引起落花、落果。

3、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传播途径虫传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苜蓿花叶病毒。

接触传染(及伤口)烟草花叶病毒。

主要发病条件:

(1)带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叶蝉等。

(2)不合理的田间操作。

(3)定植晚,连作地。

(4)低洼地。

(5)缺肥地。

4、防治  

(1)选抗病品种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3)种子用10%Na3PO3浸种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苗前,或花期分别喷洒0.1-0.2%ZnSO4溶液。

(4)发现蚜虫及时防治。

西瓜在压第一遍蔓和坐果时先打杀虫剂防止蚜虫发生。

(5)植株根系发达,早栽早结果,提高抗病力  

(6)田间操作合理,防病毒从伤口侵入。

(7)遮荫栽培及时防治蚜虫,可与高梁、玉米等高秆作物间作,减轻病毒病发生。

(8)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采收期。

(9)用药防:

20%病毒灵、1.5%植病灵等。

(10)其他  

(四)线虫引起的病害  

幼苗大都黄化、矮缩,生长后期有畸形(如叶片扭曲,根局部肿大),坏死斑或腐烂(干腐型)等。

大部分的线虫病无病症,有的则在须根具有白-褐色芥子粒大小的虫体。

1、发病条件  

线虫病在田间常成块发和,一般在重茬地发病重,在碱性土壤,沙质土和有机肥料少的地块发病重,也有的用带线虫的播种材料致使用发病重。

2、发病条件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虫多在土壤5 -30厘米 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地、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

一般可存活1-3年,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琪巨型细腻或虫瘿,或称根结,在生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呈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

适温25 -30℃ ,田间土壤温度是影响孵化和毓的重要条件,土壤温度适合蔬菜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中常较粘土地重,适宜土壤PH值4-8。

4、防治方法  

(1)水淹法:

有条件地氏对地表 10厘米 ,或更深土层淤灌几个月,或在多种蔬菜上起到防止根结线虫侵染,繁殖和增长的作用,要命结线虫虽然未死,但不能侵染。

(2)轮作:

芹菜、黄瓜、番茄是高感菜类,大葱、韭菜、辣椒是抗耐病菜类,病田种植抗耐病蔬菜可养活损失,降低土壤中线虫量,减轻下茬受害。

(3)用药:

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每亩 5公斤 ,或用呋喃丹。

(五)寄生性植物  

植株瘦小,生长不良,产量锐减。

肉眼可看到寄生性植物各种形态,寄生性植物在连作地经常发生,在使用带有寄生性植物的种子的播种材料发病重。

1、向日葵列当又叫毒根草,双子叶植物,直立、单生、肉质、淡黄色,被细毛,高度不等,最高的约40厘米左右,没有真正的根,利用短须式的吸根(吸盘)钻入向日葵的根中吸收汁液而营寄生生活,种子落入土中,遇到向日葵的根即萌发,寄生在根上,在向日葵根外首先发育成膨大部分,然后在此长出不分枝的茎秆,在向日葵琪花盘时,地列当最早出土期,大量出土是在向日葵普遍开花期,列当种子在土训中能存活5-10年。

除为害向日葵外,也为害烟草、番茄、瓜类等。

防治:

①加强植物检疫②培育抗列当的③轮作6-7年④向日葵开花后期种子成熟前,坚持进行2-3次中耕锄草,在向日葵后期增加锄草次数。

⑤在列当开花之前,连根拔除销毁,不是其结籽。

⑥向日葵花盘直径超过 10cm 时(早了会有药害),在地面上喷0.2%以下的24-D溶液,每亩600-700斤。

2、菟丝子又叫无根草。

茎细花簇生,绕在植物上吸取营养,主要危害豆科作物,一株产300粒种子,休眠期5年以上,20年内都可发芽,一般年份4月中旬-6月份发病重。

①植物检疫②化学防治:

拉索、毒草胺、地乐胺③生物防治:

鲁保1号。

二、非侵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  

(一)药害  

1、对农药本身不了解,用药时间不对,比例不合理。

2、间隔期短  

例如:

西瓜田打药,天热时应在下午4点以后,若温度高(尤其含锌、锰)打在西瓜上易产生药害,若发现及时可用刀片轻轻刮去,然后涂抹一些农用链霉素等药。

若已冒白浆,药已渗入,则无救。

(二)冻害  

1、早春水稻育苗时常在寒潮后稻苗出现立枯病。

2、黄瓜低温障碍黄瓜遇到低温,表现出多种症状,轻微者叶片组织虽未坏死但呈黄白色,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多不表现局部症状,往往不发根或花芽不分化,有的可导致弱寄生物侵染,较重的引致外叶枯死或部分真叶枯死,严重的植株呈水浸状后干枯死亡。

低温是黄瓜或晚秋受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寒流侵袭或突然降温或降雨,会出现上述症状。

冰点以上的低温成为寒害。

黄瓜耐寒力弱,0 -10℃ 就会受害,低于3 -5℃ 生理机能出现障碍,湿冷比干冷危害更大。

①选用耐低温品种②低温锻炼③选择晴天定植,霜冻前浇小水④地面覆盖,植物上盖报纸,棚室用草帘子⑤烟熏或临时补温⑥喷洒链霉素500ppm,可使冰核细菌数量明显减少⑦喷洒27%高脂膜乳剂⑧冻后解救措施,特别注意冻后缓慢升温,日出后用报纸或草帘遮光,使黄瓜生理机能慢慢恢复,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三)强光、高温引起的生理病害  

辣椒的日灼病和脐腐病  

日灼是强光照射引起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果实向阳面上,发病初期被太阳晒成灰白色或浅白色革质状,病部表面变薄,组织坏死发硬,后期腐生菌侵染,长出灰黑色霉层而腐烂。

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被害果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迅速扩到近半个果实,患病组织皱缩,表面凹陷,常伴随弱寄生菌侵染而呈黑褐色或黑色,内部果肉也变黑,但仍较坚实,如遭软腐细菌侵染,引起软腐病。

病因:

日灼主要是果实局部受热,灼伤表皮细胞引起,一般叶片遮荫不好,土壤缺水或天气干热过度,雨后暴热,均易引起此病。

脐腐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水分供应失常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当植株前期土壤水分充足,但在植株进入生长旺盛时水分骤然缺乏,原来供给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致使果实突然大量失水,引起组织坏死而形成脐腐,钙素不足也易引起该病,土壤中氮肥过多,营养生长旺盛,果实不能及时补充钙也会发病。

①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分稳定,防止钙损失②适时灌水,在结果后及时均匀浇水防止高温为害,浇水应在9-12小时进行③选抗病品种④双株合理密植或与高杆作物合适比例间作⑤根外追肥,着果后喷洒1%过磷酸钙防2-3次⑥及时防治三落病⑦用遮阳网覆盖。

(四)肥料  

1、过多或不均衡如:

西瓜裂蔓冒淡黄色液体,若没发现病斑是氮、磷、钾供应不均衡导致的。

若氮肥过多,西瓜不易坐果。

2、缺素

(1)水稻缺氮下位叶黄化叶尖枯萎“V”字型向外延伸。

(2)茄果类缺钙易得脐腐病。

(3)玉米缺锌易形成花白苗。

(4)豆类缺Mo根瘤发育差。

(五)多种原因共同作用  

总之,植物病害多而复杂,很多病害相似,只有室内检验和田间观察相结合,才能准确无误。

二、虫害基础知识

甘肃省农业害虫发生特点和现状

甘肃省特殊的生态、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害虫种类在省内的多样性。

纵观80年代以来我省农业害虫发生也防治的历史,近年来我省农业害虫的发生有一下特点:

1.害虫种类多、发生面广;

2.常发性害虫此起彼伏,连年发生,为害日趋严重;

3.区域性害虫长盛不衰,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增加;

4.地下害虫遍地开花,危害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5.检疫对象随时都有被引入的危险;

6.曾一度被控制的害虫又再度回升,发生范围和受害面积逐步扩大;

7.新害虫种类不断出现或原有害虫的寄主范围不断扩大。

蔬菜害虫概述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蔬菜害虫的防治在蔬菜栽培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涉及蔬菜的数量、更涉及蔬菜的质量。

为提供优质无污染的蔬菜,必须掌握蔬菜害虫的防治技术。

一、蔬菜害虫的种类

我国蔬菜害虫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蔬菜害虫20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30~40种,列表如下:

蔬菜种类

害虫种类及为害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萝卜、甘蓝、甘蓝、小白菜、

大白菜、芥兰、

花椰菜(菜花)等

菜粉蝶类、菜蛾、菜螟、甘蓝夜蛾、

斜纹夜蛾、菜蚜类、黄条跳甲、菜叶蜂、

菜蝽、大猿叶甲、小猿叶甲等。

葫芦Cucurbitacese

南瓜、丝瓜、冬瓜、西瓜、

葫芦、苦瓜、甜瓜、西葫芦

守瓜类、瓜实蝇、节瓜蓟马、瓜蚜、

红蜘蛛

豆科

Lagminosae

菜豆、绿豆、豌豆、蚕豆、

大豆、扁豆、金花菜(苜蓿)

豆天蛾、豆荚螟、银纹夜蛾、豆野螟、

豆蚜、豆芫青类、碗豆潜叶蝇。

百合科

Liliaceae

金针菜(黄花菜),百合、

洋葱、大蒜、大葱、韭菜

葱蝇、葱蓟马、韭蛆、蚜虫等

藜科

Chenopodiaceae

甜菜、菠菜

甜菜潜叶蝇、甜菜夜蛾

茄科

Solanaceae

马铃薯、番茄、茄子、

辣椒、枸杞、酸浆

马铃薯瓢虫、棉红蜘蛛、黄斑螟、烟青

虫、棉铃虫、马铃薯块茎蛾、蚜虫

多科多种蔬菜

地下害虫:

蝼蛄、蛴螬、地老虎、地蛆

保护地栽培

各种蔬菜

红蜘蛛、温室白粉虱、蚜虫

 

二、无公害蔬菜

蔬菜栽培的特点是集约(主要栽培在城镇附近)、管理精细、生产周期短及直接食用、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对病虫害防治要求及时有效。

蔬菜栽培方式不同(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大棚)、温室栽培及无土栽培),主要虫害的种类也不同,防治技术也有所不同。

但共同的特点是施用化学药剂较多,“无公害”(无农药污染)蔬菜生产就成为当务之急。

在蔬菜的4项污染源(工业三废、卫生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中,农药的污染是最严重、最频繁和最易引起公众注意的。

对于这些污染现阶段只有采取躲避的办法,即主要组织生产无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

三、蔬菜害虫的防治的指导思想

即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提倡用微生物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讲究科学用药、把农药的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量、协调化防、生防和其它物理防治手段的矛盾。

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农药的残留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以下。

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措施(相当于蔬菜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虫丰产品种

要针对当地生产中的主要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