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570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三、继续进行师徒结对,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

四、开展“达标课、示范课、优质课”教学研究活动,树立榜样和旗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了激励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也为了便于期末优秀教研组的评选,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听评课活动。

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应达到15节以上。

五、组织申报校本课程,确立其内容及方向。

六、请付教授知道英语教学,确立英语课型。

篇二:

教师发展部2013-2014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教师发展部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部立足校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这一总体思路,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紧密围绕“科研兴校”这一工作重点,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工作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工作重点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借助“教师讲坛”、“好学深思”等交流、汇报平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省、市级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求真求实,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推动我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发展。

4.加强常态科研的力度,切实开展“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5.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增强职业道德,遵循教育规律,拓展学科视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推动教师理论学习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

教师观念的转变

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

1.继续开展“教师讲坛”活动。

我们将邀请我校各部门领导以及教科研工作做的特别出色的教师代表走上讲坛,向全体教师传授他们的先进经验,共同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知识。

本学期将由张怀玉、陈太中、李小飞、黄松华四位老师向全体老师就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传授经验,普及专业化知识。

2.继续开展“好学深思”学习活动。

我们将成立编辑队伍,在每月下旬编辑“好学深思”学习活动材料。

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认真阅读每期学习材料,完成材料后“学习心得”。

可以写阅读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材料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心得感悟,每期一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由评委评选出每期的优秀心得,并及时公布优秀名单,在期末教科研积分上有相应加分。

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倡导读名著、读经典,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

本活动具体见后面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一节安排,本部门将在学期末进行考核,结果计入教师教科研积分。

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二)深化、细化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

在学期初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时,课题组要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落实研究方向。

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两个省级、四个市级共六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师发展部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本部门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

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

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

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课题研究的亮点。

继续推行教科研例会制度。

每个课题每月进行一次例会(具体安排见行事历),以制定研究计划,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论文、随笔交流、读书心得教研等为例会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

本部门将定期召开子课题进展交流会。

各课题要严格执行其相应的课题管理规定,实行课题管理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课题组内部的分工与预期成果。

做到有研究计划、有经验总结,每次活动有重点、有布置、有准备、有理论学习和探讨,有教学实践和总结、有评价反思和过程性资料积累以提高研究效益。

2.做好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会议记录本,要准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

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每人写好一篇个案分析或过程小结,学期末上交。

同时要求课题组长及时记录,及时总结,提高会议记录本记录的准确性,并以此作为期末教科研考核的依据之一(由课题组长记录分析、小结上交情况)。

课题组长记录课题组工作时应该要详细具体。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教学结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

教学演练场、组内汇报公开课等。

各课题组成员要将自己承担的演练场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

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4.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

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各位课题组长在学期末将本课题组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内成员研究小结(或个案分析)、会议记录、研究成果(获奖证书、发表文章杂志复印件)等材料上交到教师发展部,作为学期末先进课题组评选材料。

(三)构建有效平台,转化研究成果,促进交流推广。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等教科研成果上传展示出来。

学校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并进行投稿登记,力争多出成绩。

学校根据制定的教科研奖励条例,及时奖励。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积极参加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通过参加“教海探航”等论文评比活动,实现教师教学行为、课堂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师反思、总结和提炼的能力。

3.结合各级各类征文活动、市教研室论文、教案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设计等征文评比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每位教师本学期认真撰写好一篇论文,一篇教案设计,参加学期末的论文、教案评比活动。

(四)开展教学技能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本学期我们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

也打算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各兄弟学校组织的课题、公开课、教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2.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为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学技能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引领教师善于观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5.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活动。

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教学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推进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

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粉笔字”、“钢笔字”比赛。

粉笔字在每次年级组会议前10分钟练习,在第5周集中展示。

钢笔字在学期初发下字帖,请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在13周上交一份钢笔字作品(同时上交字帖)。

教师发展部将及时做好评审工作。

(五)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个人主动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每位老师针对自己的特点按照下列四个方面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1.读书活动。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

包括一本必读书目以及一本选读书目。

在学期末写一份本学期的读书小结上交。

2.公开教学。

在本学期争取上一节演练场课或组内公开课。

通过公开教学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3.课题研究。

参加学校一项课题研究,并以此为抓手,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4.论文发表、获奖。

在本学期认真完成一篇论文或教学设计,争取发表或者在比赛中获奖。

以上四方面要求学期末将由我们教师发展部逐项核对、考核,并计入教科研积分。

篇三:

福建江夏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2014年工作计划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根据《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2013-2017年)》(闽教人?

2013?

105号)文件精神和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秉承“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营造特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宗旨,以“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己任,努力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做出应有贡献。

本年度的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

本年度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程灵教授、学校督导组等校内外专家将深入各二级学院(部),面对各学院(部)的广大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开展应用型教育教学理念系列宣讲活动,向一线教师详细阐述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专业调整优化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向、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等,使广大教师领会学校的内涵建设,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并自觉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二、举行不同类别教学比赛和评比活动

1.中心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经验,争创教学先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拟于4月—5月举行首届“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2.中心为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融合,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展示优秀教师教学风采,拟于4月—5月举办首届“微课教学”比赛。

三、实施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1.开展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指导活动。

10月—11月,中心组织检查组,全面检查二级学院(部)对新进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培训工作,督查二级学院(部)对新进教师的规章制度、教学规范、教学技能等进行系统培训。

对检查组认定课堂教学存在较大问题的新进教师,学校要求二级学院(部)对其实行减课或停课处理,并进一步加大指导帮扶力度,促进帮助新进教师适应岗位工作。

2.开展教学反思与诊断活动。

10月—11月,中心组织专人进入新进教师课堂,真实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状况;

新进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及

时进行教学反思;

召开专题课堂教学诊断研讨会,组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评议专家对新进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细致分析和深入研讨,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新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3.中心鼓励教师申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潜能;

推荐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参与省级青年教师科研计划项目。

四、举办专题教学讲座与培训

为解决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本年度将邀请校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开展3~5场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教学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培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动力,促进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五、举办教师教学沙龙活动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开展“我与优秀教师面对面”教学沙龙系列活动,各相关学院(部)负责承办,中心选派专家和学校督导组参加活动,并对沙龙进行指导与监督。

通过与新进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和新进教师分享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分享优秀教师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各学院(部)应将沙龙举办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上报中心,中心鼓励学校相近学院、专业的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六、指导和督促二级学院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工作

1.实施教育厅关于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中的青年教师访问学者项目,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具有竞争力的“985”、“211”高校、重点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学研究1年,提升青年骨干教师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

2.为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中心将分期分批选送优秀教师到国内重点高校进修。

2014年9月—2015年1月选派若干优秀教师赴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全脱产进修。

3.督促二级学院(部)制定新进教师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方案,不定期指导、检查二级学院(部)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并

结合工作实际,向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各相关二级学院(部)提出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意识,建立和形成良好的教风,使全校教学尽快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中心指导和督促各学院(部)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组织近3年新进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并将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讨论记录、学习总结等资料建档存查,作为学院(部)和教师年度考评的依据之一。

篇四:

教师发展中心2012-2013工作总结

时庄街道中学2012-2013学年度教师发展工作总结本学年以来,教师发展中心坚持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较好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积极推行“发展教师,成长教师”的科学机制建设,积极创设“教师共同成长”团队实践平台,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

1、构建教师发展平台,制定教师发展长远规划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

实行人本化教师管理制度,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长远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考核方案》,构建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同时以“名师培养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发挥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我校把济宁市杏坛名师——孔晓菁老师聘为学校首席教师,把济宁市优秀班主任---颜梅老师聘为学校首席班主任,成立了以曲阜市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加强名师对全校教师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2、围绕新课标进行学习、研讨、考试

学校确定3月份为新课标学习月。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讨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理论知识考试,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掀起了一轮“学课标、考课标、用课标”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潮。

通过测试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把握与应用。

考卷内容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和案例论述题,从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特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新课程标准变动情况诸方面,全方位对教师学习与实践情况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专业素质和全面把握新课标精髓的能力。

3、积极开展教师六艺展风采活动和加强教学通识培训学习

为展示教师个人风采,锻炼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学校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与师资培训活动:

开展了教师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展示大赛、优秀备课展等活动。

各项活动有计划、有效果,资料详实。

另外,除了活动的开展,学校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理念学习上,加强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相关课程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容,提高中小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和进程。

4、多方面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提高和培训的机会。

①开学以来,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到中医药学校参加高效课堂研讨会,先后组织教师100余人次到济宁、泗水、金乡、滕州、宁阳等周边县市参加教学研讨会及1751片区活动,进行观摩学习,以获取先进的课改及考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②组织老师参加在杏坛中学、实验中学举行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在曲阜市各校举办的教研员大讲堂活动,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各项省市级培训报名工作

①按照《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及中心中学的指示要求,对我校教师信息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的教师信息的补充采集和修订工作,补充新增或遗漏的教师信息,修订有错误的教师信息并填写变动教师信息表,同时上报中小学暑期远程研修报名单。

②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全市第三期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的通知》,按照名额收集信息并缴费。

③统计教师参加普通话考试报名工作,进行填写报名模板、照片采集并上报教研室。

④组织2013年度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报名工作。

⑤组织“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报名工作及信息统计。

⑥组织关于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参训人员信息确认的工作落实。

6、进行小组建设调研,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发展

从所交材料及本学年小组建设实地查看:

我校小组建设基本成

型,整体小组建设思路清晰、方法明确,设立“你追我赶争上游”的个人军衔等级制,同时实行“军师旅团营”的小组集体等级评价。

在过程性记录中有专门设置的级部统一的班级日志和学习小组记录评价表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组内排名,级部有统一的小组加分方案,突出表现在各科优秀加分、级部进步加分、级部总分名次加分、单科状元加分,所交材料能体现出这学期的内容,而且对于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成员进行了表彰,这学期七年级组织了部分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组员进行了外出爬九龙山、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这些都能对小组建设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7、实施“教师读书工程”,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本学年,围绕学校提供的推荐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郑立平《优秀教师成才之路》),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明确读书内容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

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

开辟读书论坛,交流学习体会;

充分利用校园网,让教师在网上交流读书体会;

鼓励教师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这些都为教师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8、进行档案材料整理,较好的迎接了济宁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验收。

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要把正确的理念融入团队管理,要爱护、尊重、依靠广大教师,设置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重视团队温

暖、正确引导和激励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用多元化评价来促进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2、小学部虽然已建立学习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能通过小组进行帮扶,有学困生辅导成绩跟踪,但是,由于缺乏过程性材料,小组建设尚不成规模,小组文化建设氛围有待加强,学习小组评价有待完善,这是下学期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小组建设的引领及指导工作,利用质量监控手段,促进科学评价的研究,引领新课程向科学、高效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3、围绕打造各各学科教学科研领军人物、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通识培训制定方案,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研修活动。

篇五: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规划(2013-2016)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规划(2013年-2016年)

一、中心规划1.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医药类教师发展培训服务体系。

基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使命,中心将对未来教师(研究生助教)、新入职教师、职业早期的教师、职业中期的教师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实施分期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对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对新入职教学系主任、教学秘书开展教学管理方面的培训。

中心将开办各种高层次高水平教学建设和改革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

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

5.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平台,建立科研潜质向教学能力的转化机制。

利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吸引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教师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推动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研潜质向实际教学能力转化。

中心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密切联系教育技术部门同教师的合作,就教学和课程设计为教师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中心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包括“精品课程”、“精品网络教材”、“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彩一课”等一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把师资队伍中的智力储备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育。

6.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依托,建立医药专科教学质量自我评估的预警机制。

中心将在前期有效开展教学质量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