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720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docWord文档格式.docx

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独立性审计准则第II号——分析性复核》指出:

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与此同时,规定分析性复核的目的:

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在审计报告阶段,对财务报表进行整体复核。

还规定了可使用的方法是:

简单比较、比率分析、结构百分比分析和趋势分析。

  在现代审计中,为与时俱进,我国财政部与20xx年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新准则为分析程序做了新的定义: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它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分析程序的目的为:

第一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目的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二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

在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的一种,单独或结合其他细节测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三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

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在已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作ZUI终把握,评价报表仍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便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新准则规定了可使用方法:

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合理性测试、回归分析法。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中运用审计分析程序,可以有效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成本,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但是没考虑到分析程序本身的存在的缺陷,很有可能会形成错误的审计结论。

在阅读了许多学者的建议之后,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首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分析程序时,明确分析程序适用的范围;

其次,在审计的各个阶段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再者,增加注册会计师关于分析程序实务运用及分析程序软件使用等相关的后续教育,并鼓励其多利用除企业之外的有用信息;

ZUI后,通过建立行业统计数据资料库及开发相关分析程序的设计软件工具,更好地为注册会计师服务。

  (三)选题依据和意义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欺诈案件及审计人员法律诉讼案的频频曝光,审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高审计质量,尽可能的地进行大范围的审计测试,收集审计证据,减少风险,但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审计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等残酷的现实。

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提高审计效率。

而分析程序可以有效地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成本,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

因此,许多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了分析程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帮助他们既准确又快捷的完成审计任务。

  然而,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尚不成熟,比如分析程序软件开发少、注册会计师对复杂分析程序方法运用能力有限及缺乏实务操作性。

在此情况下,希望能够在灵活运用分析程序同时,能够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以及个人概括整理来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更好的发挥分析程序降低审计成本及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方案)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分析程序的概述

  1.1分析程序的涵义及特征

  1.2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的必要性

  1.2运用分析程序应考虑的因素及方法

  2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

  2.1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运用

  2.1.1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运用目的

  2.1.2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2.2分析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的运用

  2.2.1分析程序在实质性程序中运用应考虑的因素及目的

  2.2.2各业务循环运用分析程序的具体实施方法

  2.3分析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的运用

  2.3.1分析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运用应考虑的因素及目的

  2.3.2分析程序在总体复核阶段具体实施方法

  3分析程序在A公司的运用

  4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5总结

  

(二)基本思路

  随着审计技术运用的不断深入,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分析程序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阐述了分析程序在财务报表中的运用,首先对分析程序总体以及分析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实质性程序和总体复核阶段三个阶段的运用进行了阐述;

然后,以A公司为分析程序运用对象,以趋势分析法和和比率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将上述的理论分析运用于实际;

ZUI后,针对分析程序在具体运用中存在的适用范围有限、对运用主体要求高及只能提高间接证据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

  

(一)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经验总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新准则下我国分析程序在财务报审计中运用具体情况做出分析。

  2、数据分析法。

通过搜集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经济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对本文而言,在探讨新准则分析程序在财务报审计中运用,必须适当地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问题显得明确和清晰。

  

(二)进度安排

  序号任务计划具体工作安排时间安排

  1论文选题①老师分专业出选题9月17日——22日

  ②分专业对老师出的选题进行审核10月7日——8日

  ③10月9日后网上公布选题、学生确定选题并按班级上交汇总选题意向统计表10月9日——15日(周五必须提交统计汇总表)

  ④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分专业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写作等相关讲座10月15日——25日

  ⑤公布ZUI终的论文选题及指导老师10月26日

  2下达任务书收集并阅读资料老师下达论文写作的任务书、学生收集并阅读相关论文写作资料、2篇与论文相关的外文10月27日——11月初

  3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写作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的写作11月1日——12月9日

  4开题答辩开题答辩12月10日——13日

  5论文写作及指导有论文初稿12月14日——1月15日

  6论文答辩分批次进行论文答辩20xx年3月——5月

  四、主要参考文献

  [1]SusanB.Hughes,JamesF.Sander,ScottD.Higgs,CharesP.Cullinan.Theimpactofculturalenvironmentonentry-levelauditors’ablitiestoperformanalyticalprocedur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andTaxation,20xx,(18):

29~43

  [2]KennyZ.Lin,IanA.M.Fraser.TheuseofanalyticalproceduresbyexternalauditorsinCanada[J].Joure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andTaxation,20xx,(18):

153~168

  [3]赵红英.分析性程序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xx,(07):

69~71

  [4]李岩.分析程序在识别财务舞弊风险中运用[J].财会研究,20xx,(36):

275~276

  [5]沈丽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实施障碍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xx,(11):

97~99

  [6]廖义刚,陈春香.浅析影响分析程序绩效的环境因素[J].会计之友(中旬刊),20xx,(02):

38

  [7]杨新华,陈海燕.审计分析性程序质量控制对策探[J].商业会计,20xx,(04):

66~67

  [8]张丽华.舞弊审计的方法与技巧[J].商业会计,20xx,(04):

45~46

  [9]余涛.浅析分析程序的应用效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3):

134~135

  [10]季光伟.浅谈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2):

80~81

  [11]卫伟峰.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S1)

  [12]唐建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的历史进程[J].审计研究,20xx,(02):

59~60

  [13]陈华良.浅析现代风险审计[J].财会月刊,20xx,(16):

20~21

  [14]谢盛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整合与改进[J].当代财经,20xx,(11):

51~52

  [15]陈艳秋.谈风险导向审计中分析程序的实施[J].商业时代,20xx,(20):

104~105

  [16]王丽卿.财务分析法在审计分析程序中的应用[J].经济师,20xx,(03):

183~184

  [17]陆迎霞.审计中分析程序的应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xx,(02):

72~73

  [18]李靖.分析程序在审计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xx,(08):

38~39

  [19]胡亚敏.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运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xx,(04):

62~63

  [20]廖义刚.审计是主体因素与分析性程序绩效[J].财会月刊,20xx,(22):

20

  [21]胡运会.新审计准则下审计分析程序的运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xx,(14):

  [22]李忠安.我国新旧准则审计分析程序中的应用[J].财税科技,20xx,(22):

271~272

  [23]章惠娣.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审计中的具体运用[J].冶金财会,20xx,(01):

66~68

  [24]李宁.分析程序在识别审计风险的运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xx,(08):

42

  [25]任富强,王红蕊.分析程序的应用误区及改进建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xx,(12):

43~44

  [26]李铁群.分析程序审计准则的特点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思考[J].审计刊,20xx,(03):

10~11

  [27]锁琳.浅谈分析性复核程序在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中的运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5):

52~53

  研究背景

  虚假会计信息是一个国际性和历史性问题。

在我国一个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与供给的载体,所有者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经营者用来反映其受托责任的情况。

然而,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会计造假,它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还会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

而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应该充分反映其代表的上市公司的资本价值。

但是当虚假的会计信息向投资者传递关于上市公司资本价值的错误信息时,投资者会过分高估或低估上市公司的资本价值,导致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资本价值的严重背离,市场泡沫就会过度膨胀,ZUI终导致巨大的市场风险,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甚至导致全球的经济衰退。

而民营企业造假也不想博众,从20xx年8月公布的会计信息显示:

大部分私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白条抵库、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入、粉饰报表、乱用发票、假票平账问题十分严重,这一现象大多发生在营业额为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会计造假就等于会计工作丧失生命。

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使股民啜饮会计造假带来的太多苦涩。

“银广厦”之流在会计报表上一再造假,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股市的骗局”,让广大的投资者愤怒悲伧,欲笑无泪,从而导致股民对股市丧失了信心,以致股市跌落由史以来的ZUI低点;

作为造假企业的债权人,则可能因此而坏帐,血本无归。

而企业会计秩序紊乱、造假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私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和调查过程中,我们深感这一问题较之国有企业会计问题更为严重。

帐目混乱零散、帐实不符;

内控制度虚设、交接不清;

乱摊乱支等问题较为普遍,由此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同时也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大了业主的经营风险。

  私营企业会计控制薄弱之原因除具有同国有企业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目前银行有多少贷款非但收不回本金,甚至连利息也无着落;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若造假可以为其升官发财提供机会,就可能毫无顾忌而主动造假。

新民谚“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说的正是这种现象。

再看国家审计署20xx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发现,虽然企业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但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亏实赢,可想而知,造假已成了企业的常用手段,它们通过这些虚假会计信息“对财政报穷帐,对税务报亏帐,对银行报富帐,对主管部门报赢帐,其实只有领导手里的才是真帐”,以达到自身的目的。

对这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认识它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

也告诫广大的会计信息造假者提高认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让更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真实的信息。

  文献综述

  蒋义宏: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年。

本书主要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为研究对象。

它首先以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其次,研究了IPO公司盈利预测信息失真问题;

接下来研究的是从亏损到扭亏会计信息失真的两个极端;

再次是研究配股管制下的会计信息失真;

ZUI后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

  杨克泉、吉星华、王丽伟:

《会计信息透明度一种理论分析模式》,财会文摘卡20xx年第5期。

作者认为透明的信息要满足:

首先,从质量方面来说,这种信息对于双方来说是共同知识;

其次,从数量方面看,披露方愿意提供信息供求的缺口。

虽然完全的信息透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此为分析问题的参考点,就如同在解析数学中的坐标原点。

  吕坚:

《全面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具体措施》,财政监督,20xx年第11期。

本文对在实践中,对不对外披露而没有受到制度的规范和约束的内部会计信息对外部会计信造成的一定影响,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这个重要方面所形成的会计控制盲点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控制内部会计信息以达到规范全面会计信息的目的。

  蒋尧明:

《会计信息真实性:

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xx年第5期。

本文阐述的是如何正确界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不仅是一个基本的会计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的核心。

但是怎样把握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判断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些根本问题上法律界和会计界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本文就是对这种分歧进行理性思考ZUI后得出: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本质是一种法律真实,它以客观真实为基础,但又有别于客观真实;

它侧重于程序真实,是遵循程序理性的结果。

因此,会计标准是衡量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直接依据,而客观真实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判断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

法律真实是客观真实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体,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有制度原因和非制度原因,也有法律原因等,都是影响信息透明度的原因。

对其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会计造假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两个因素所引起的,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我们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分析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其治理的对策。

  写作思路及提纲

  引言

  虚假会计信息是指造假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财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从而为小团体或个人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所形成的会计信息。

  一、虚假会计信息的表现

  

(一)原始凭证造假。

是指有意识的篡改、伪造、窃取、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或利用废旧原始凭证,将个人所支出的生活费用伪装成单位的经营开支,伺机在企业单位报销,化工为私。

更有甚者干脆制造、购买发票、凭空贪污等。

根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即使是按照正常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一定是虚假的。

  

(二)会计过程造假。

会计过程包括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这是会计造假的主要表现。

企业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诱使他人投资而掩盖企业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或是为了偷税、骗税,逃避国家有关部门监督,或是为了粉饰管理人员政绩,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或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共同串通舞弊而故意造假。

  二、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

  

(一)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误导投资者,使股民啜饮会计造假带来的太多苦涩。

作为造假企业的债权人,则可能固此而坏帐,血本无归。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

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信息全面、系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

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正确运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而是在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做出合理预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企业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因此,采用谨慎性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防范风险。

采用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真实考核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当时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

经济危机之后,谨慎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扩大到对收益的确认和会计报表披露。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从报告经管责任向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转化,谨慎性原则也逐渐成为对披露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会计规范中关于谨慎性原则有以下几个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存在的基础是不确定性,所处理的是“可能发生”的事项。

  

(二)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项,特别是费用和损失,在会计上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是“合理核算”,对可能发生的费用、负债既不视而不见,又不计提秘密准备。

而对“合理”的判断则事实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三)运用谨慎性原则的目的是在会计核算中充分估计风险的损失,避免虚增利润、虚计资产,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开始于1992年,在近十年的应用中,可以按其运用程度和范围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

  

(一)1992年至1997年。

1992年发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同时,在行业会计制度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1998年至20xx。

1998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

  1、在1992年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了资产项目计提准备的范围,即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时,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在提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