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740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浮头式换热器课程设计.doc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计算 2

2.1确定设计方案 2

2.11选择换热器类型 2

2.12管程安排 2

2.2确定物性数据 2

2.3估计传热面积 3

2.31热流量(忽略热损失) 3

2.32冷却水的用量 3

2.33平均传热温差 3

2.34初算传热面积 4

2.4工艺结构尺寸 4

2.41管径和管内流速 4

2.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4

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5

2.45壳体直径 5

2.46折流板 5

2.47接管 6

2.5换热器核算 6

2.51传热面积校核 6

2.52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8

三设计结果汇总表及图 9

一设计任务书

某生产过程中,需将6000kg/h的原油从175℃冷却至130℃,压力为0.4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3MPa,循环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为55℃。

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二设计计算

2.1确定设计方案

2.11选择换热器类型

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原油进口温度175℃,出口温度130℃;

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5℃。

考虑到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12管程安排

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速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降,故总体考虑,应使循环冷却水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2.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

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故壳程原油的定性温度为:

管程循环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

已知原油在定性温度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820kg/m

导热系数        =0.128W/m℃  

定压比热容   =2.20kJ/kg℃   

粘度          =0.665mPa﹒s   

循环冷却水在40℃下的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992.2kg/m

导热系数        =0.634W/m℃  

定压比热容   =4.1744KJ/kg℃  

粘度          =0.656mPa﹒s 

2.3估计传热面积

2.31热流量(忽略热损失)

2.32冷却水的用量

2.33平均传热温差

先按照纯逆流计算得:

2.34初算传热面积

由总传热系数的选择表可得:

K的取值范围为290~698,在K的取值范围内,取K=320。

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

2.4工艺结构尺寸

2.41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较高级冷拔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

2.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较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可取传热管管长L=1.5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传热管总根数

2.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计算如下:

按单壳程温差校正系数应查有关图表,可得:

平均传热温差℃

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故取单壳程合适。

2.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取管心距;mm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按式计算:

2.45壳体直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壳体直径可按式估算,取管板利用率,则壳体直径为

圆整可取。

此时符合要求。

2.46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取h=100mm。

取折流板间距则:

可取B=150mm

折流挡板数

2.47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原油流速为,则接管内径为:

圆整后可取管径为6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则接管内径为:

圆整后取管径为60mm。

2.5换热器核算

2.51传热面积校核

(1)管程对流传热系数,按式计算:

管程流通截面积:

管程流体流速和雷诺数分别为:

普兰特准数:

(2)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于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当量直径由正三角形排列得:

壳程流通截面积: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粘度校正

(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管壁内侧)=0.00035

(管壁外径)=0.0003

已知管壁厚度b=0.0025m

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

(4)总传热系数K

(5)传热面积校核,依式可得所计算传热系数面积为: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传热面积裕度适合,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2.52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1)管程阻力

由,传热管相对粗糙度,查莫狄图得。

流速:

管程流动阻力在允许范围内。

(2)壳程阻力

F=0.5

为折流挡板数,=9

总阻力

壳程流体也比较适宜。

三设计结果汇总表及图

换热器形式:

浮头式

管口表

传热面积():

5

符号

尺寸

用途

工艺参数

a

名称

管程

壳程

b

物料名称

循环水

原油

c

操作压强,

0.3

0.4

d

操作温度,℃

25/55

175/130

e

流量,kg/h

4743.2

6000

f

流体密度,

992.2

820

流速,

0.47

0.23

传热量,

165

总传热系数,

357

对流传热系数,

3825.3

602.2

污垢系数,

0.00035

0.0003

阻力降,

4718

1324

程数

5

1

推荐使用材料

碳钢

碳钢

管子规格

管间距,

折流板型式

壳体内径,

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