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753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今天的月饼,通过材料、皮质的选择,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的月饼。

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

这是为了让八月十五不能及时赶回家的亲人吃上月饼,并且制作过程中还要用到十年以上的陈猪油等,有一系列复杂的方法,所以月饼久放不坏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防腐剂超标。

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和口味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并更多地被年轻人所接受。

1.关于中秋吃月饼起源的传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凯旋而归,一位商人送来圆饼庆祝,高祖李渊分给众人吃,并笑指空中明月说了一句话,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此开始。

B.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见月而改名“月饼”。

C.朱元璋抗元朝起义,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天,以互赠月饼来传递消息。

后来朱元璋推翻元朝,吃月饼的习俗也由此流传开来。

D.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中秋吃月饼的一种说法。

1.D【这是讲月饼的起源,而非中秋吃月饼的起源。

2.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时的问题,人们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B.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诗》中的一些诗句详细地记叙了月饼制作、亲友间互赠,以及设家宴及赏月的全过程。

C.月饼在北宋宫廷食谱中就有记载,而且苏轼的诗词中也提到了月饼,可见月饼一词在当时已非常流行。

D.现在除了传统的月饼,冰皮月饼、水晶月饼、冰淇淋月饼等新花样的月饼不断出现,并更多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2.C【由“这是否就是月饼,现在已难以考证”可知“月饼”一词在当时并不一定真的出现过,更别说流行了。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明朝,关于民间中秋吃月饼的记载有很多,这表明中秋吃月饼这种习俗在当时已开始流行。

B.南宋的吴自牧《梦粱录》一书中,已有“月饼”一词。

由此可以推知,“月饼”一词应该出现在《梦梁录》一书写成之前。

C.现在的月饼,由于材料、皮质选择的不同,使月饼具有特殊的地域风味,已经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不同风味的月饼。

D.有专家指出,真正的传统中国月饼,能够从八月十五保存到正月初一还不腐坏。

这是由于月饼中使用了陈猪油的缘故。

3.D【不腐坏的原因很多,不能只归于陈猪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

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

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

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

“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

向死者赠衣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

撤军

B.策其马谢世充曰谢:

告别

C.即斩关纳外兵纳:

容纳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

使……走,击退

4.【答案】c【解析】“纳”应理解为“迎接”。

5.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⑤

5.【答案A【解析】②是说李密得秦琼后很高兴,厚待秦琼。

④是说秦琼在秦王府做事,镇守长春宫,做马军总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攻打卢明月时,张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

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

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C.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

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

后来秦琼上书称病,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6.【答案】B【解析】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才改投唐高祖门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7.【答案】

(1)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

“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请让我现在告辞吧。

”(“因”、“策其马”、“自顾”、“请”各1分,大意1分)

(2)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

(“恤”、“妻子”、“使”、“啖”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秦琼字叔宝,是齐州历城人。

他最初在隋将来护儿手下做事,他的母亲死了,来护儿派遣使者向他的母亲赠衣被来凭吊她。

不久,秦琼跟随通守张须陀在下邳攻打敌人卢明月。

敌军有十余万人,而张须陀所统帅的兵马只有敌人的十分之一,只能加固壁垒而不敢进攻。

最后粮食吃完了,便想引兵退去。

张须陀说:

“敌人看到我们退兵,一定会用全部的人马来追我们,如果我们用精锐的士兵去袭击他们的营寨,一定能胜利,谁愿意为我去?

”众人没有答话的。

只有秦琼与罗士信自告奋勇愿意前往。

于是分了一千精锐的士兵埋伏在草丛中,张须陀弃营撤军(假装)逃走,卢明月用全部的军队追击。

秦琼等人骑马快速攻打敌营,城门关着进不去,于是爬上城楼拔下敌人的旗帜,杀了几十人,敌营中开始混乱,秦琼等人便砍断门闩迎接外面自己的军队,放火焚烧了三十多个屯。

卢明月返还,张须陀回击,大败明月。

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秦琼第一个登上城楼。

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升为建节尉。

(秦琼)跟从张须陀在荥阳攻打李密。

后来张须陀死了。

秦琼率领剩下的部队归附裴仁基。

裴仁基投降了李密,李密得到秦琼后很高兴,封他为帐内骠骑,待他非常好。

李密和宇文化及在黎阳打仗,李密中箭落马,快要死了,追兵到,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后来秦琼又归附王世充,代理龙骧大将军。

他和程咬金商量说:

“王世充很狡诈,多次与下属诅咒发誓,简直就是巫婆,不是能改变乱世的主人!

”于是相约一同西去,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说:

”王世充不敢逼迫他,于是秦琼来投奔高祖。

高祖让他在秦王府做事。

秦琼镇守长春宫,官拜马军总管。

在美良川打仗,他打败了尉迟敬德,功劳很多,皇帝赐给他黄金瓶,慰劳他说:

“你不顾念妻子儿女而来归附于我,并且又立了大功,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财物、美女呢!

”后来又封他为秦王右三统军,他在介休击退宋金刚,官拜上柱国。

跟从秦王讨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三个叛贼时,他没有不冲锋在前,在战场上激战的,战场上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进封为翼国公。

每当敌军有勇猛的将士在军前出入来炫耀,秦王就命秦琼前去击败他。

秦琼跃马挺枪在万军中(奔驰),没有不取胜的,因为这秦琼颇为自负。

平定隐、巢后,他因功升官为左武卫大将军。

后秦琼逐渐多病,他曾经说:

“我从小长在军队,经历二百多次战争,多次受重伤,出血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

”死后,秦琼被追赠为徐州都督,他的灵柩被葬在昭陵。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锦江在四川成都市的南面;

由成都向东北方向行进,首先到达绵州(今四川绵阳);

再继续东北行,便可到达绵谷(今四川广元)。

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8.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

请作具体分析。

(5分)

答:

9.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8答:

.①首联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②颔联和颈联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③尾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次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写出感情2分,具体分析3分。

(先写游览锦江之喜悦,次写离别友人之怅恨,再写与朋友之深情和对锦江之留恋。

(2分)诗歌开始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

接着取景寄情,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末联回首远望,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

(3分))

9.

(1)表现手法: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拟人。

(2)①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

②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有答“移情”“虚实结合”手法并做分析的也可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3),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5) 

,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三、实用类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南科大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

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

朱清时说:

“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

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

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

”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

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

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

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

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

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也听不懂。

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

“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

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

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

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

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

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

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的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

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

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

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

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

”朱清时说。

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

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

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得教育部的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2)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

(3)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4)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8分) 

11.(25分)

(1)答A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答C和E不给分。

(B项表述不准确,应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

C项理解错误。

“实施书院式管理制度”只是一种设想,没有实现。

E项中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说法绝对化,不符合文意。

(2)①随时做好准备,祖国需要人才,自己能有所作为。

这从他平时坚持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上可以看出。

②能够抓住机遇。

这从他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急需物理人才时朱清时前去自荐可以看出。

③对科学研究孜孜以求,全身心投入,有一种拼搏的力量。

这从他初到美国从事相关研究时的表现可以看出。

(3)①为保证教学质量,中科大实行不扩招政策。

②在治校期间,提出“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传统,拟在学校实施“书院式”改革。

③在任南科大校长任上,未经教育部批准,自主招生。

④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观点一:

朱清时是学者。

①学识与治学方面:

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是物理化学领域的翘楚;

具有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努力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展现出学者的本性。

②为人方面:

主动放弃省部级待遇,体现了一个学者不慕名利的清高操守,具有书生气质。

③做事方面:

秉持知识分子的良心,把匡正中国教育积弊当做终生使命,敢于坚持真理,具有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

观点二:

朱清时是理想主义者。

①拥有崇高理想,一心想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并不断付诸实践。

②在教育方面,他总是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理想办学,并能忠于理想不退缩。

③他的理想并不完全契合中国教育实情,有理想化的一面。

观点三:

两者都是,两面兼顾,言之成理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边城”,是个下里巴人。

B.“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面对家乡父老的大力吹捧,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是微微一笑,他谦逊地表示:

“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D..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措施将使金融危机下本已严峻的经济形势更加困难。

各国不应以邻为壑,而应加强合作和磋商,这才符合各国的利益。

12、【答案】D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把祸害推给别人。

(A.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

B.项“擢发难数”:

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

C.别无长物,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形容除此以外空无所有,多指很贫困。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汉中市构建了以低保为核心,以帮困助学等为配套,以其他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需要。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一个真诚的知识分子只要没有僵化,就必然会不断地“变”,不断地打破自我、时代的框架和高度,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D.大选前18个月,奥巴马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13、B(A成分残缺,“构建”缺宾语,如“体系”;

C项搭配不当,“打破”可以与“框架”搭配,但不能与“高度”搭配;

D“部分原因……引起的”句式杂糅,可将“引起”去掉.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说,语文是 

的气势,语文是 

的激情,语文是 

的雄浑,语文是 

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子“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注解。

①春江潮水②大江东去③春意阑珊④浪遏飞舟⑤大漠孤烟⑥铁马秋风⑦春花秋月⑧小桥流水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⑧ 

C.②③⑥⑦ 

D.①④⑥⑧

14、答案 

B。

做本题时只要抓住“气势”、“激情”、“雄浑”、“婉约”这四个关键词,再联系选择项诗歌的出处,就可得出答案。

15、改写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

(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3分)

 

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

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

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

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

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