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79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docx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同名47563)

第三单元20世纪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沿革

第一讲从“癸卯学制”到国民教育的历史课程

一、清末的历史课程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的国家,2000多年来史书的编写从未中断,连绵不绝,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历史教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部落长辈向晚辈讲述部落的历史与神话是当时历史教育的形式。

进入文明社会,历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孔子编纂的教材中有《春秋》,讲述鲁国的历史,可见历史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历史教育,但独立的历史课程从未出现,历史教育与文字教育、道德教育综合在一起。

这种情况要到近代才有所改变。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紧缩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面临着2000年未遇的大变局。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后,腐朽的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被迫实行“新政”。

“新政”中教育改革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当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规定在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程。

但“壬寅学制”因故未及实行,即被废止。

1904年,张之洞的主持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了,因那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

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

由此,历史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中国学校,时至今日,屈指算来也有百年了。

1909年,清朝政府将中学分为文科与实科,历史在二科中都有设置。

晚清历史课程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它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历史课程有着重要地位。

从初等小学堂阶段到中学堂阶段每一学年都开设有历史课程。

每星期有2~3个钟点的授课量,在课时数上不可不谓多,足见历史课程的重要。

第二,课程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

清朝政府如此重视历史课,并不是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历史对个体成长的意义,而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控制,培养效忠清王朝的愚民,维护它的封建历史

2

本国史

(上古中古近古)

2

本国史

(近代现代)

2

东亚各国史

西洋史

2

西洋史

1922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中学阶段实行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各年级都开设历史课。

由此,1923年出台了新的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这一轮的历史课程颇具新意,在民国历史课程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初中的课程纲要由常乃德起草,其最大特点为打破了以往中国史、世界史分开设置的状况,代之以中外史合编。

合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该课程标准按时间顺序将历史分为四部分:

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自人类起源始,至一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共30章。

虽然这次中外史合编的课程内容安排还显得生硬,具有拼盘式的痕迹,但它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课程设计思路。

1923年的课程改革,高中的历史课程被称为文化史课。

它并不是对初中历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从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世界数千年文明史,把重点放在世界各大文明的思想文化艺术成就,在层次上比初中的课程提高了一步。

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历史课程体系为螺旋式课程。

所谓螺旋式课程是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可是,如何对初中和高中的课程作出区分是编制螺旋式课程的一大难点。

1923年历史课程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中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叙述历史,类似于专史,与初中的课程内容区分开来,自成一格,值得我们借鉴。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政局较先前有所改善,教育体制也逐步稳定与步入正轨。

1928—1949,历史课程标准分别在1929、1932、1936、1940、1948经历了5次修订,大约每隔三、四年修订一次(抗战时除外)。

虽然课程标准被如此频繁地修订,但历史课程的设置状况还是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大。

国民政府时期,历史课程设置的变迁状况,可见下表:

 

设置年级

每周课时

内容分配

1929

初一~初三

2

初一、初二中国史,初三外国史

1932

初一~初三

2

初一中国古代史,初二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外国史

1936

初一~初三

2

初一中国古代史,初二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外国史

1940

初一~初三

2

初一、初二、初三上中国史,初三下外国史

1948

初一~初三

2

中外史合编,以中国史为主

初中

 

设置年级

每周课时

内容分配

1929

高一~高三

3

中国史一学年,外国史一年半

1932

高一~高三

高一上4课时,其他5学期2课时

高一、高二上中国史,高二下、高三外国史

1936

高一~高三

2

高一、高二上中国史,高二下、高三外国史

1940

高一~高三

2

高一、高二中国史,高三外国史

1948

高二~高三

2

中国史占3/5,外国史占2/5

高中

资料来源: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这段时期,历次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也大同小异。

现以1936的历史课程为例,其目标为:

初中:

(一)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别说明其历史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二)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说;特别说明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了我先民伟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三)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养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别注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

(四)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别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

高中:

(一)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以说明我国现状之由来,而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

(二)注重近代外交失败之经过,及政治经济诸问题之起源,以说明我国国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后本国民族应有之努力。

(三)过去之政治经济诸问题,其有影响于现代社会者,应特别注意;使学生得由历史事实的启示,以研讨现代问题,并培养其观察判断之能力。

(四)叙述各重要民族之发展,与各国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使学生对于世界之趋势,获得正确的认识与了解。

(五)说明近世帝国主义之发展,民族运动之大势,与现代国际重要问题之由来,以研讨我国应付世界事变之方策,而促使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实现。

(六)叙述各民族在世界文化上之贡献,及其学术思想演进之状况;应特别注重科学与工程对于现代文明之影响,以策进我国国民在文化上急起直追之努力。

从课程目标看,当时的历史课程非常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课程的长期稳定固然说明当时的历史课程已规范化,但也说明国民党政府在教育上缺乏进取革新精神,因循守旧。

第二讲新中国的历史课程

一、50年代初—70年代末的历史课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它结束了中国100多年屈辱的历史,中国社会从此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学的历史教育也不例外。

建国之初(1950—1953),全国初高中所有年级都设置历史课程。

初高中实行双循环,为螺旋式课程。

初一年级教中国古代史,初二年级教中国近现代史,初三年级教世界史;高一年级教,高二年级教中国近现代史,高三年级教世界史。

各年级课程每周都是三节。

与解放前的历史课程比较,近现代史和世界史比重有所增加,课时也多了。

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缺乏经验,全面向苏联学习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这个情况也反映在历史教育上。

1953年7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这一教学大纲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模式。

首先,它采用了直线式课程。

初中讲授中外古代史,高中讲授中外近现代史,从古至今,一线到底,没有重复。

而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条件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这样他们将失去完整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

第二,课程内容安排“先外后中”,先教世界史,后教中国史。

世界史与中国史内容比例也大致相等。

这显然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这种对外来经验的生搬硬套并不成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是先教中国史后教世界史。

二、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

改革开放又把中国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历史课程又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路程。

20年来,历史课程设置几经改变。

其具体变迁状况请见下表: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1980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史

中国史

世界史

 

 

课时

 

2

2

3

 

 

1986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史

中国史

 

世界史

 

 

世界史

课时

3

2

 

3

 

 

1990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选修)

世界史

世界史

课时

3

2

 

2

2

6

1992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史

中国史

世界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时

2

3

2

2

2

6

1996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限定选修)

中国古代史(限定选修)

课时

 

 

 

3

2

3

2000年课程

课程内容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选修)

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时

2

2

2

3

2

2.5

资料来源:

《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

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较前有以下特点:

第一,清除了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极“左”痕迹。

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了。

像儒法斗争、路线斗争这样的极左内容彻底消失。

农民起义的内容比重也大大降低。

第二,明确划分历史课程的三大目标领域:

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

在80年代初期,有专家学者提出历史教育的三大任务:

知识教学、智能培养、思想政治教育。

三者有着辨证统一的内在联系,即“知识教学是基本,智能培养是核心,思想教育是灵魂”。

经过几年的讨论,“三大任务”说已成为历史教育界的共识。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历套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都明确按这三个目标领域划分。

第三,重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

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针对当时的实际状况,致信李铁映、何东昌同志,强调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与国情教育,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从1992年起,中国近现代史一直是高中的必修课。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侮辱的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孜孜探求救国之道的历史。

加强近现代史的教育,有利于学生认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课程趋于多样化,出现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分别。

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一直实行统一课程,全国各地各校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所有课程都是必修课。

课程结构单一,十分僵硬,缺乏弹性。

1990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首次将历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一种突破。

1990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高三开设中国古代史选修课。

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

它只为高考文科生设置,其他学生并无资格选修。

这明显体现了高考本位的倾向。

到1996年,又将高中历史课程分作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类。

限定选修就相当于原来的选修,专为高考文科考生开设。

而任意选修课有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两门,面向全体学生。

这种课程体系部分修正了原有体系的不足,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开设出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程。

最后,在90年代,打破了原来的全国共用一套教学大纲的局面。

在90年代以前,我国课程设置高度统一,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是课程编制的唯一指导。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居住着56个民族,各地经济状况不平衡,文化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再好的教学大纲也不可能照顾到各地的具体情况。

显然这种课程体制有着巨大缺陷。

进入9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地方根据自身具体状况编制自己的课程。

如上海有自己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浙江省也有自己的《义务教育初中各科教学指导纲要》。

同时,各地也有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编写自己的历史教科书,由此,历史课程呈现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

课程体制的开放,为各地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课程创造了条件,也为日后课程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80、90年代的历史课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那就是课时不足,课程结构不平衡。

80、90年代的课时总量从未达到50年代的水平。

高中的必修课的课时量还不如50年代的一半。

课时量不足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课程结构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高中阶段。

自90年代以来,高中重视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这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出现了忽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情况。

中国古代史只在初一开设,高中只作为选修课供高考文科考生修习。

这样,相当部分的学生没有机会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国古代史。

我们知道,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正好经历一个青春期,在这段时期,学生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对事物、世界的理解大大加深。

可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学生却无法在课堂上进一步学习祖国古代悠久灿烂的文化,他们对我们五千年文明的认识只能限于初中水平。

这对学生是一大损失,其后果也是严重的。

据一项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座城市的青少年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按满分100分计算,全体受访者七成不合格。

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说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无关。

世界史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90年代以前,世界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占重要位置,但近十年形势每况愈下,即使有也以近代史为主。

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相符合。

在世界进入全球化的今天,了解世界与了解祖国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不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我们如何与国外交流合作?

而且,许多问题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只有站在国际视野,才能对这些问题有全面的认识。

中学世界史教育分量不足的情况已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

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原宣传部长蔡义江先生在2002年两会期间,建议恢复高中阶段世界史为必修课。

从目前看,课时不足是历史课程结构不平衡的关键所在,上海在一期课改中采取高中中外史合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也只限于近现代史,仅仅完成半个循环,最理想的结果是高中能与初中一样,中外史都有一个循环。

在课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课程编制者的巨大努力。

195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开始准备制订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1956年下半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早在1954年,这套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开始准备制订了。

它在颁布之前,经过了中央历史问题委员会的审查。

这套大纲不仅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56年课程改变了原来的不恰当的做法,恢复了螺旋式课程,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的比例也调整到合理的2:

1。

1956年课程标志着新中国历史课程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毕。

1956年历史课程设置的情况如下表: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课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课时

3

3

3

3

3

3

50年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课程体系的形成期。

这段时期肃清了解放前其他史学思想对中学历史课的影响,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课程。

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按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这在1956年历史教学大纲的说明部分有明确表述。

50年代历史课程另一大特点是课时相当充足。

从初一到高三所有年级都设置历史课,一周三课时。

历史课时占课时总量的近10%,仅次于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

这是建国以来历史课课时最多的时期,从这个角度说,50年代可以称的上历史课程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虽然出现过盲目照搬外国经验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成绩还是主要的。

好景不长,1957年以后连续的政治运动也影响到了历史教育界。

1958年,康生、陈伯达之流在史学界掀起了“打倒帝王将相”“打倒王朝体系”的极左思潮,再加上同时开展的“教育革命”,历史教育界受到了冲击。

1959年,中学历史从每周三课减到二课时,此后,历史课时一减再减。

到1963年,历史课程只在初二、初三和高三开设,初二、初三每周2课时,高三每周3课时。

同时,课程内容也不断“左”转,中国现代史还开创了专目介绍毛泽东著作的体例。

十年动乱,中国教育事业遭到空前的摧残。

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在教育部《关于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中批示:

“历史课暂停开设”。

历史课尽管后来因为政治需要而复课,但这只不过成为“四人帮”搞“影射史学”“儒法斗争”的工具罢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历史课程得到恢复。

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是文革后推出的第一个历史教学大纲。

70年代末的历史课程力图清除“四人帮”“影射史学”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仍留有许多极“左”的痕迹。

如教学大纲仍把提高学生的路线斗争的觉悟列为教学目的之一,此外课时也严重不足。

第三讲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及展望

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步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

只有拥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对各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

“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个重要文件为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了。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历史与义务教育阶段其他17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一起推出。

新课程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新课程于2001年在全国38个实验区启动实验工作,按计划,到2005年秋,全国中小学各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这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还隐含了价值取向的变化。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其一,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或谓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如教学大纲)。

其二,课程标准主要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

这种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其三,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其四课程标准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

总之,这次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其根本出发点。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改革后的初中历史课程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

新的历史课程改变了原来课程“繁、难、深、旧”的现象。

传统的历史课程是学科本位,注重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头绪众多,知识点密集,概念多,难度大,中学的历史课程无非是大学历史课程的精简版或缩小版。

本次课程改革首先明确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

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它培养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打下基础。

初中的历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史学人才,而“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这就决定初中历史课程并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避免了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

新课程打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王朝体系结构,构建了主题式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将所有内容整合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学习板块。

每个学习板块有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以中国古代史板块为例,有9个学习主题:

1.中华文明的起源;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统一国家的建立;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科学技术;9.思想文化。

这种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改变了“繁、难、偏、旧”的现象,减少了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同时它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做到了两全其美。

新课程改变了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倾向。

传授历史知识无疑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

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历史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本次课程标准在降低知识难度的同时,首次在课程目标中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替代了传统的“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涵盖了原来“思想教育”的内容,而且对其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与细分。

它包括学生应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这些内容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充满了对现实的真切关怀。

新课程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这对他们日后在人生路上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

与过去接受式学习方式相对,本次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经过独立思考,最终得出自己的见解。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加深情感体验,培养起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由上可见,新的历史课程体现了全新的课程观念,以学生为本,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新的初中历史课程已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行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可以想见,新的历史课程必然会把我国中学历史教育带到新的阶段。

二、对历史课程发展的展望

在回顾了我国历史课程的演进过程,并参考了国外历史课程的发展状况以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课程综合化

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属于分科类型的。

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史课程出现了综合化的动向。

小学阶段普遍开设了包括“历史”在内的“社会”课。

初中阶段,浙江省开设综合型的“社会”课,取代了原来分科的“历史”和“地理”;上海也在部分地区(杨浦区10所中学,后增加了闸北区4所中学)试点开设综合“社会”课。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小学设“社会”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