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794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选修1 归纳Word下载.docx

(2)葡萄酒:

葡萄、蔗糖溶液(用于扩增酵母菌,标志是排出气泡CO2)

4、生产果醋:

果酒、水(醋杆菌吸附在锯末上、通入空气、测PH作为生产标志)

5、生产泡菜:

多种蔬菜均可、调味品、食糖、盐

6、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MS培养基):

水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如蔗糖、

甘氨酸、肌醇等)。

注意:

①蔗糖:

作为营养并维持渗透压②此时无植物激素和琼脂。

(1)MS发芽培养基:

MS培养基+BA溶液(多)+NAA溶液(少)+蔗糖+琼脂

(2)MS生根培养基:

MS培养基+NAA溶液+蔗糖+琼脂(注意:

此时不加入BA溶液是因为生根时所需的细胞分裂素少,丛状苗本身可产生少量的细胞分裂素)

【说明:

BA(苄基腺嘌呤)是细胞分裂素类似物,NAA(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

四、微生物的无菌操作要领:

(1)培养基要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2)所用的器皿要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3)操作环境(超净台)和双手要消毒(70%酒精擦拭)

(4)菌种的转移接种要在超净台中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

(5)实验结束时,培养用过的培养基一定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

五、几种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一般的培养基(耐高温)、器皿:

高压蒸汽灭菌(1210C、1Kg/cm2、15min)

2、培养基中含葡萄糖:

为了防止葡萄糖高温分解碳化,要用500g/cm2、900C、30min。

3、尿素固体培养基:

培养基经1210C下灭菌后,冷却至600C时,再将尿素溶液通过G6玻璃漏斗过滤加入。

G6玻璃砂漏斗过滤在使用前也要在1210C下用纸包好灭菌。

4、超净台灭菌:

打开紫外灯和过滤风,灭菌30min。

5、双手用70%酒精擦拭消毒。

6、无菌空气可以用通气管中塞上脱脂棉通入。

7、制果酒的葡萄:

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8、植物组织培养时的外植体消毒:

先在70%乙醇中浸泡30秒,再放入5%次氯酸钠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另一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分钟,最后在超净台中用无菌水清洗。

若外植体是取自进行过无菌培养的幼苗,则外植体不需要上述的消毒过程。

9、接种环灭菌:

在酒精灯外焰处灼烧

10、涂布器(即玻璃刮刀)灭菌:

保存在70%乙醇中,使用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等到刮刀上的火焰熄灭。

六、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问题:

1、划线分离法

(1)优点:

操作方法简单

(2)不足:

菌落不容易分开,分离效果较差。

(3)要领:

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灭菌(第一次灭菌是为了消灭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后面在每一区划线之前灼烧是为了保证接种的菌种只能来自前一次划线的末端。

划线的第一区与最后一区不能相连。

(4)说明:

此方法不能用于计数。

2、稀释涂布分离法:

单菌落更易分开,且可用于对微生物间接计数

操作复杂

将菌液稀释(10-4、10-5),取0.1mL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加在培养基的固体表

面,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然后进行倒置培养。

每种稀释度涂三个平板。

通常以每个培养皿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合适。

(4)溶液中微生物数目的换算:

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稀释倍数×

(溶液的体积除以0.1mL)

七、微生物分离的意义:

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杂菌污染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单方法之一。

八、选修1相关微生物:

1、大肠杆菌:

原核生物,革兰氏阴性、异养、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二分裂方式增殖。

2、含脲酶的细菌:

把尿素水解成氨和CO2。

3、黑曲霉和苹果青霉:

真核生物,产生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甲

4、枯草杆菌:

原核生物,产生ɑ-淀粉酶,该酶最适PH为5.5—7.5,最适温度50--750C。

5、酵母菌:

真核生物,异养、兼性厌氧型,无氧条件下利用糖类物质生产果酒。

6、醋化醋杆菌:

原核生物,异养、需氧型,有氧条件下利用将乙醇氧化成醋酸。

7、乳酸菌(原核生物,厌氧型)、假丝酵母(真核生物):

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菜中的糖和其

他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有机酸和醇类物质,也有少量HNO2。

【练习】

一、微生物的名称及培养的最适条件

1、大肠杆菌培养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__

2、有一些细菌含有_________,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取土样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取。

3、有些微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用于生产果胶酶。

4、α-淀粉酶可从______________提取。

其作用的最适pH为_________,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__

5、制作果酒时,___________(微生物)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发酵,该过程会产生___________

6、制作果醋时,____________(微生物)在_________条件下,将_________氧化为___________。

7、腌制泡菜时,是在_______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发酵,发酵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也有少量的__________。

二、写出下列器具或物品灭菌的方法

1、LB液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

2、接种环________________

3、无菌水________________

4、玻璃刮刀_______________

5、超净工作台_____________

6、尿素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

7、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不同灭菌方法的适用对象

1、高压蒸汽灭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灼烧灭菌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紫外线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过除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下列操作是否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1、外植体接种入培养基______________炼苗__________

2、倒平板_____________搁置斜面______________

3、划线分离__________涂布分离________________

4、果酒、果醋制作___________

5、制备固定化酶柱____________

6、泡菜的腌制________________

四、有关物质的组成及鉴定等

1、果胶起着_______________作用,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果胶可用___________鉴定,因为_______________。

2、α-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成_______,该产物在遇___________呈_________色。

该产物在____________催化下水解成_____________,后者在______________催化下水解成葡萄糖。

3、果酒发酵过程中,若_____________,则说明发酵停止。

4、若要监控醋酸发酵的情况,可用______________检测流出液的pH。

5、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甲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_______________色产物,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定量测定。

6、在加入_____的尿素培养基中,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会观察到_______色的环状区域。

五、有关培养基及成分

1.LB培养基(基础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配方----P21

①LB液体培养基: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②LB固体培养基: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尿素固体培养基: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_

④醋化醋杆菌扩增培养基配方(成分P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S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P60

①MS发芽培养基: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__

②MS生根培养基:

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_

3.如何证明培养基上菌落来自菌种而不是培养基本身?

答:

用相同的培养基不接种菌种(也叫空白培养基),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以该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为指标。

 

1、下表为山楂法制作实验的步骤和结果记录表。

请在下表的结果观察栏填上相应的实验现象,并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号

黑曲霉提取液

(mL)

沸水浴

(min)

蒸馏水

山楂

匀浆(mL)

37℃水

浴缓

慢振摇

30

min

结果

观察

95%乙醇(mL)

观察

1

5

10

2

3

黑曲霉是一种⑥核丝状微生物,其培养应在⑦氧条件下进行。

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酶将山楂匀浆中的⑧水解,提高了出汁率和澄清度。

上表中试管1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目的是⑨,这一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⑩。

2、近几年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实现农作物的大规模快速繁殖,植物组培培养基的类型有、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下图中,由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完整植物,这项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

图中A代表;

A→B过程表示。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关于消毒和灭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操作者的双手可以不消毒

B.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C.镊子等器械需用酒精灭菌D.接种后培养基需用高压蒸汽灭菌

(3)通常用来分离菌种的方法有和。

(4)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第一步:

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第二步:

制备选择培养基。

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还要添加,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第三步:

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第四步:

根据是否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

(5)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这些细菌能够将分解成氨,从而使培养基中加入的指示剂产生红色透明环。

3、请回答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培养酵母菌时,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

(2)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相同的是________(不定项)。

A.制作果酒B.由果酒制作果醋C.制作泡菜

(3)酵母菌菌种A能耐高温,但产酒精率较低,而菌种B不耐高温,产酒精率却较高。

为获得耐高温、产酒精率高的酵母菌(目的菌种),可以将两个菌种进行细胞融合,在融合前首先需要________,然后用PEG诱导融合,最后利用A、B两菌种对某一药物抗药性的差异,对融合子进行筛选。

实验中,应将含有融合子的培养液利用________法接种到含有相关药物的基本培养基上。

下表为A、B两菌种在几种药物的作用下,生长状况的实验结果。

由于A菌种不能独立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所以,据表可以判断,加入________(药物),可以筛选出融合子。

多菌灵

三唑酮

霜霉狂杀

放线菌酮

菌种A

菌种B

注:

“+”可以良好生长,“-”不能生长。

(4)上述(3)中筛选出的融合子还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需要进

行后续筛选,过程如下:

将配制好的麦芽汁分装到若干个如图

所示的装置中,再分别接种筛选出的融合子,在________条件

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并记录每个装置中________,可初步判断融合子的发酵能力;

进一步做________条件下产酒精能力的测定,以获得所需的目的菌种。

4、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果醋、泡菜和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均利用相应微生物的代谢特点进行条件控制,

其中始终需要提供氧气的是①的制作;

在杨梅酒的制备过程中,为了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其中果胶酶可来自②等微生物;

泡菜腌制过程中

和乳酸菌等主要微生物利用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发酵。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可以利用相应的培养基进行分离或培养,例如用仅以尿素为氮

源培养基可分离能产生

酶的微生物,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其中尿素用

灭菌,经培养后菌落周围会出现⑥色环带。

(3)与LB全营养培养基中的菌落相比,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⑨。

A.多B.少C.相等D.几乎为零

(4)利用固体培养基可以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两者的培养基明显不同的是

后者⑧A.需要添加琼脂B.需要添加有机物C.需要添加激素D.需要灭菌处理 

5、我国水果生产发展迅速,由于收获的季节性强,易造成积压,腐烂变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水果加工制作成果汁、果酒、果醋等。

在果汁生产中要用到果胶酶,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法:

按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操作。

实验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了相同时间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①图中自变量是温度,除此之外还可用____来表示。

A.酶的浓度B.苹果泥的量C.水的加入量D.pH

②图中的纵坐标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③实验小组改变了实验条件后重复做以上实验,得到曲线乙,苹果汁的澄清度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是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④步骤b中在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前,将两者分装在不同试管中,恒温的目的是_____。

(2)甲、乙两位同学将水果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下图所示。

①在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________。

②请找出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

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后期细胞生命活动减弱

B.产生酒精的同时也有CO2生成,所以发酵过程中需拧松瓶盖放气

C.产物积累使pH值下降,同时营养物质减少,种群数量下降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细胞中即无法合成ATP

6、墨菊是一种名贵的菊花品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对该品种进行大量繁殖,,流程大致如下: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为①,该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

(2)若使用自然生长的茎进行组织培养,则可取一段茎在70%的②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然后再用另一相同的溶液浸泡5min,最后在超净台中用③清洗,将茎的切段培养在④培养基中。

2~3周后,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转入到⑤培养基中。

在合适条件下可培养得到幼苗。

幼苗在定植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即逐渐降低幼苗生活环境中的⑥,以使幼苗能适应

自然环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⑦)

A.本实验使用激素类似物(如萘乙酸和苄基腺嘌呤),而不用植物中的天然激素

B.接种前需对外植体进行灭菌。

接种过程始终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C.茎切段在生芽时需要在日光灯下保持适宜的温度培养

D.生芽培养基中含有琼脂

(4)植物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不需的条件有⑧。

A.营养    B.激素C.CO2培养箱D.适宜pH

7、醋杆菌既可以用于生产果醋,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

下图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流程图:

(1)为提高苹果的利用率,可以在榨汁过程中使用纤维素酶和①酶,上述处理的效果可用②进行检测。

(2)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③。

A.用果酒为原料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将酒-水混合物pH调至7.0D.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

(3)醋酸发酵完成的标志是④。

(4)为了筛选优质醋杆菌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下图1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⑤法进行接种,通常根据⑥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将选取的菌种接种到⑦培养基中临时保藏。

(5)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将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图2。

图中表示细菌纤维素产量、残糖量和残氮量的曲线分别是⑧。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8、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作的实验,请回答:

(1)若以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可以制作食醋:

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①(填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②(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③。

用④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是否需要(是/否)⑤氧气。

(2)若以葡萄为原料。

将葡萄榨成汁后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下图所示

则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之处是⑥。

(3)借助显微镜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下列会影响计数准确性的操作是(⑦)

A.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酵母菌数

B.用滴管取1滴培养液到血球计数板的方格区,盖上盖玻片,进行计数

C.如果酵母菌有芽体,因没有分离成两个子体,要以一个计数

D.方格内酵母菌总数量应不少于300个

(4)根据微生物的特点,下列有关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⑧)

9、果酒果醋作为一种新型调味品或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某研究小组利用苹果进行果酒果醋的制作,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提高苹果的利用率,工厂化生产时,可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中果胶酶可来自

①等微生物。

由于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常将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制成②。

(2)下列有关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③

A.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为了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最好将瓶装满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果酒发酵菌种无具膜细胞器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3)醋化醋杆菌是严格好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能从野生菌群样液中更好的分离出菌种,常用④法,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⑤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分离得到的菌种可以在⑥进行扩大培养,再接种到发酵瓶中。

该发酵过程理论上⑦(填“有”、“无”)CO2产生。

(4)在上述细菌培养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⑧

A.涂布器用火焰灼烧进行灭菌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C.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分离得到的菌落应先接种在平板上,培养24h后,置于4℃冰箱保存

10、下图是某工厂设计的桑果加工工艺流程。

请回答:

(1)为提高出汁率,过程b可使用果胶酶和①酶水解果胶;

采用②技术则可以提高酶的利用率;

过程c通常接种的菌种是③。

(2)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果胶酶的微生物,应选用以④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通过⑤分离微生物,并将培养皿呈

⑥状态放置。

(3)果醋的制作需要醋化醋杆菌。

将醋化醋杆菌的培养物加在酒水混合物中混匀,倒入发酵瓶前需调pH至⑦。

A.6.0B.7.0c.8.0D.9.0

(4)桑果酒和桑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

的是(⑧)

A.桑果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酒精发酵

B.桑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02

C.桑果醋发酵过程中,需要用脱脂棉来过滤空气

D.桑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充气来调节发酵瓶中的pH

11、

(1)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

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

步骤2:

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和调低,加琼脂后进行,最后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

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进行接种。

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步骤4:

根据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

(2)

上述中A为70%溶液,B为5%溶液,再用无菌水清洗,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消毒;

而后面的E称之为。

12、宁夏是全国最适宜生产水果的生态区之一,生产的苹果浓缩果汁酸度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