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间经济.docx
《国家间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间经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间经济
国家间经济
论文摘要:
国内购买力货币比价;国内外购买力货币比价;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实物指标比较
论文摘要摘要:
以汇率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用于国际比较谬误巨大。
比较生产力水平应使用国内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实际国民收入应使用国内外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外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居民生活水平应使用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和消费品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具体经济指标不能混淆名义外汇价值和实物总量和结构的差异。
这样才能正确计量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分析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在我国,不少中国经济新问题分析经常以美元为计量单位,造成许多混乱和误导。
例如,一个颇有影响的说法是摘要:
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倍,德国和法国的倍,日本的倍。
但是假如不说创造1美元而说创造一产品,就会令人迷惑摘要:
我们制造一件产品耗费的能源怎么可能比人家多几倍?
而且美国怎么可能是日本的倍?
造成这一谬误的原因是以同一货币单位衡量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而不同国家的货币折合成同一货币是以汇率来折算,汇率却不由不同货币代表的实际价值或财富来决定。
一、国际比较经济分析中汇率法计量的错误及其矫正
货币比价对货币国内价值的偏离
汇率是在对外经济往来时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确定的是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价。
但世界上80%的产品并不参和国家间的交换。
那些在不同国家内部市场交换的产品,价格差异往往很大且和汇率没有关系。
因此用汇率法计算各国的经济活动,一般不能准确反映国家间经济状况的实际差异。
从理论上讲,市场汇率由外汇的供求关系而不是由货币代表的实际价值或财富所决定,均衡汇率就是使国际收支实现平衡的汇率。
现实的汇率还往往不是市场汇率而是由政府调控的汇率。
政府对汇率的调控目标都是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
政府为了维护经济稳定,不会也不应该考虑不同货币的购买力,甚至也不按外汇的供求关系去调节。
这使汇率水平和货币在国内代表的使用价值更加无关联。
所以,汇率是经济关系的调节器,它不是也不能用来进行国际比较。
购买力平价法对货币国内价值的反映
对一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做评价的时候,国际机构和一些学术探究通常使用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汇率约为∶1$。
两种方法相差倍。
购买力法和汇率法的计算结果差距悬殊。
IMF公布的2007年人均购买力GDP美国为45218美元,中国为8863美元,差距是1∶。
按汇率计算,2007年度美国人均GDP为45594美元,中国为2460美元,差距是1∶。
而在2005年,两种方法相差倍,中国GDP调高前相差倍。
中国现行汇率和购买力相差甚大,以汇率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用于经济分析必然掉入陷阱。
二、分析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正确方法
生产力水平和国内购买力货币比价、国内购买力增加值
IMF计算2007年购买力国别GDP,中国为11694184百万美元,而按汇率计算的GDP,中国为3250827百万美元,相差倍。
中心情报局2006年计算结果则差倍。
国际组织对各国购买力GDP的探究尽管不一定精确,但比起汇率法来,还是大致可信的。
2006年美国汇率GDP总额是中国的倍,但早在2000年,中国的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谷物、肉类、棉花、水果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纤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家用空调、彩电、洗衣机、冰箱分别占世界的32%、26%、23%、19%。
到2006年,手机产量占世界的37%,电脑、纺织服装产量世界第一,石油消费量世界第二,汽车产量占世界第三。
在绝大多数实物产品规模上,中国都居于世界前列,绝对不可能比美国经济规模小好几倍。
以在本国购买能力计算的价值才能代表一国的实物生产力水平即创造财富的能力。
实际国民收入和国内外购买力货币比价、国内外购买力增加值
用购买力计算的价值不能完全代表国民收入水平。
因为用货币国内购买力计算的价值不代表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
一国GDP要拿出一定比例到国外去购买,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口支付仍然需要按照名义汇率去核算。
假如GDP是按在国内的购买力计算出来的,就需要把花费在进口方面的支出仍按汇率核算为以外币表示的GDP。
即摘要:
实际国民收入GDP=×购买力比价+进口额所含增加值×汇率
其中,进口额中的物耗非增加值部分使用的不是GDP。
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消费品购买力增加值
由于不同国家生产资料差价和生活资料差价不一样,消费资料和服务业价格比较低的国家,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不仅小于汇率人均GDP差距,小于国内购买力人均GDP差距,也小于国内外购买力人均GDP的差距。
实际上,一些外国人和中国人都感到,我国发达城市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相比没有太大差别。
所以,使用购买力GDP也使中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被低估。
一项实验探究表明,纽约、东京、深圳三座城市的综合物价差别是摘要:
日本的中等城市为深圳的4倍,纽约至少为深圳的8倍[1。
按深圳和纽约的生活费用1∶8计算,前几年在深圳年收入8万元人民币折合1万美元的中上阶层居民,和纽约中上等收入者年收入8万美元的人生活水平相当。
武汉大学教授周怀北博士在美国生活了十三年,他指出摘要:
从购买力的角度考虑,最好的换算公式是摘要:
1元人民币和1美元是等价的。
也就是说,你在美国有10万美元和在中国有10万人民币,生活实际上是相当的[2。
当然纽约物价高于美国其他城市。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消费品物价一般是中国4~5倍的状况,也许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是一个美元相当于~个人民币。
最近,依据2005年的数据,以美国为基础,世行将人民币的购买力汇率PPP由2004年的修正为2005年的。
这和一些日常经验不甚相符,但不失为一家之言。
但即使这一分析有道理,也不改变本文所讲的基本道理,况且据探究,我国GDP统计总量在服务等诸多领域比发达国家严重低估[3。
有估算灰色收入漏记可达3万亿元。
名义外汇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
目前媒体、政界和学术刊物仍基本认同以下判定摘要:
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左右,但能源消耗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2005年,我国GDP占全世界GDP的5%,但石油、原煤、氧化铝,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和%。
由此可看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之低、浪费之严重。
这些计量的错误之一是,物耗是用实物计量的,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则是按名义美元汇率计量的。
假如用购买力GDP比较,2005年中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达%,2006年达%,2007年达%。
由此评价我国经济活动的效率,则能源消耗和世界平均水平15%持平。
因此,比较国家间经济效率,最好的方法是分子分母都以实物来计量,如吨钢能耗。
三、滥用“美元”和正确使用“美元”的不同影响
如何计量社会主义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有关我国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按汇率计算,过去有六七十倍的差距,到2005年近20倍,这无法理解。
据IMF的数据,2001年中国和排名2~9位的国家不加权人均GDP是7倍的差距,2005年和美国相差不到6倍。
类似地,说中国工资是美国的1/30,这只是成本差距,但把这说成是收入差距,则为荒谬。
人大教授顾海兵经过详尽的调查探究得出结论,北京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将在2008年完全等同于台北[4。
至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那就远远赶不上中国城市了。
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广州市人均GDP为9302美元,折合为购买力人均GDP,则为33766美元。
和比利时、澳大利亚、荷兰相当,高于英国、日本、德国、瑞典、法国和台湾地区。
不仅如此,由于消费品购买力人均总收入远高于一般人均GDP,广州实际人均收入实际上高于发达国家,但由于消费率低,消费水平和人均4万多美元的美国差距不会很大。
从工资看,2005年美国劳动者人均年收入4万美元。
广州2006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6273元。
按消费品1人民币近于1美元衡量,我国发达地区户籍居民和发达国家平均实际收入水平相差不大,已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006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以汇率为基础分析我国的经济活动效益,还会把我国的经济效率看得太低。
如有人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完全和现实脱节。
如何熟悉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西方绝不会因为中国采用汇率法而改变对中国的熟悉,恶意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人绝不会因为中国把国力说得小一点而放弃“中国威胁论”,霸权主义国家当然也不会因为中国把自己宣传得落后一点而放松对中国的遏制。
不管有没有“中国威胁论”,我们都应实事求是地熟悉自己的经济实力。
国际关系是实力的较量,在国际冲突中,霸权主义绝不会怜悯比较弱小的国家。
相反,实力是一种威慑,在台湾地区、日本、美国等新问题上都需要这种威慑。
低估实力则可能在重大事件和外交关系上做出不当的战略决策。
对担心“中国威胁”的善良人,则要使他们熟悉到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推动功能、多极化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的均衡、中国不可能称霸世界。
如何猜测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假如我们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2010年人均购买力GDP轻易超过10000美元,而按世行原标准,9361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假如我们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左右,到2020-2025年,很可能已初步实现现代化,城镇可能接近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村可能大部分会进入高收入阶段。
我们过去曾把上世纪末实现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显得超前,现在把21世纪中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则显得保守。
假如把自己的发展水平估计过低,就会为追赶发达国家而拼命追求发展速度,采取不恰当的调控办法。
其实,即使速度慢一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此外,一些地方官员也经常用人均多少美元谈论本地区发展规划,其实是不知所云。
如何分析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国际比较不准确,会对很多发展战略和政策造成误导。
比如,大集团战略。
以汇率美元为单位排名,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营业收入为世界企业500强的%,资产规模仅相当于后者的%,进入世界500强的刚刚超过20个,这样理解会不会诱导政府和企业盲目扩大企业规模呢?
吸引外资战略。
说中国年人均利用外资不过40多美元,这会不会引导我们不恰当地过分吸引外资呢?
外贸依存度分析。
按通常的计算,我国外贸依存度多年来很高,2007年达70%。
其错误,一是分子进出口总额用的是美元,分母GDP用的是人民币,二是分子进出口总额中大部分为物耗,只有少部分是增加值,而分母是增加值。
目前以购买力也就是以实物计算的外贸依存度中国也就是百分之十几。
非凡人群收入政策。
有人看到某某岗位在美国挣多少美元,合多少人民币,因此中国同类岗位的工资应当大大提高。
百万年薪聘教授就是这种观点的产物。
节能降耗目标。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付出的资源代价确实不小,但对资源人均消耗更多的是发达国家。
按现行计量把物耗估计过高从而制定过高的降耗指标,不仅达不到,而且会误事。
扶贫政策。
多年来直到2007年,不少学者主张用世界银行的日均1美元标准划分贫困人口。
这一标准相当于年收入2847人民币,前几年要3千元以上,而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越过3千元刚几年,岂非一少半农民都是贫困人口,而农村初步实现小康已经好几年。
也许我国目前执行的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标准人均年纯收入683元以下、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标准为684~944元更接近世界银行的标准,因为中国的此美元非发达国家的彼美元。
成本估算。
把中国物耗换算为汇率美元,有时会低估消耗。
有的报道称,中国整个神舟项目耗资约亿美元,而美国宇航局仅在2005年的预算就达到160亿美元。
换言之,中美两国每年的航天投入是亿美元对160亿美元,美国的投入是中国的69倍。
但中美两国在实物方面的投入差别肯定比这要小得多。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实际上每年的投入应在20亿美元左右[1(P73)。
此外,不少文章说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会怎么样,也非常不严谨。
国家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