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创新0620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81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模式创新0620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式创新06201.docx

《模式创新06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式创新0620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式创新06201.docx

模式创新06201

 

 

文档编号:

xhp-2010-06-15

文档版本:

1.0.0

 

新项目组

文档控制信息

 

基本信息

文档标题

天年营销模式创新项目计划书

文档编号

xhp-2010-06-15

文档版本

1.0.0

关键词

项目计划,项目管理

修订人

邢和平

修订时间

2010-6-15

 

版本历史

版本号

修订人

修订时间

修订内容

1.0.0

邢和平

2010-06-15

创建

 

目录

文档控制信息i

1.项目概述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目标1

2.项目组结构1

3.会议营销当前困境背景分析2

3.1会议营销概述:

2

3.2会议营销的简要发展历程:

2

3.3会议营销行业面临拐点4

3.4天年会议营销市场困扰分析5

3.4.1天年产品的问题5

3.4.2顾客问题6

3.4.3竞争环境问题7

4.天年未来转型发展分析8

4.1健康管理模式8

4.2药品保健品批发及大物流8

4.3结合“会议”,以终端医药零售店为依托8

5.天年新模式操作构思框架11

5.1整合原有资源体系11

5.2创造天年营销新概念、新模式;1+1+111

5.3调整源头,掌握中间,控制终端。

12

5.4以点带面扩大范围;连锁销售,加盟经营。

13

5.5公司总部经营效益体现。

14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天年营销模式创新项目

1.2项目目标

A.健康管理:

B.药品保健品批发及大物流:

C.零售终端药店建设:

2.项目组结构

“天年营销模式创新”项目组的人员结构如下图所示:

3.会议营销当前困境背景分析

迄今为止,在我国健康产业恐怕还没有哪种营销模式,有着会议营销如此大的争议,却还能顽强的生存。

让不做广告投入,产品年销售数亿变为可能。

打破保健品行业各领风骚两三年的戏言,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到十年还生生不熄。

但同时也有人断言:

“会议营销将会成为健康产业的掘墓者”。

3.1会议营销概述:

会议营销属于单层直销,目前名称还不统一,也叫数据库营销、服务营销亲情(服务)营销或顾问营销。

有称科普(体验)营销的,不一而足。

会议营销是指通过寻找特定顾客,以会前邀约、会上专家讲解、免费检测、现场销售及跟踪服务为主要手段,通过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的销售方式。

会议营销的实质是对目标顾客的锁定和开发,对顾客全方位输出企业形象和产品知识,以专家顾问的身份对意向顾客进行关怀和隐藏式销售。

3.2会议营销的简要发展历程:

  

上个九十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医药保健品产业进入盘整期,以中脉、天年和傅山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保健品企业通过总结与创新,开始真正以会议营销模式进行市场运作,并迅速实现了年销售过百十亿的市场业绩,带动了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二次发展。

会议营销模式最早在1998年前后由珠海天年所创造。

最先在国有大商场设立专柜的天年,主要靠仪器科普打开了局面,一度在国内数百家大型商场进行微循环检测而成为商业奇观。

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序扩张,客源分流,直接造成大商场效益下滑,危机逐步被转嫁给厂家,商场扣点和各种促销费用日增,而且拖欠货款日益严重。

比较典型的是郑州市场,因为亚细亚挑起商战,几乎造成郑州大商场整体瘫痪,郑州天年100万元货款被拖欠以致流失,造成资金链断裂。

当时的局面是卖得越多,被商场积压拖欠的资金越严重。

迫于无奈,只好“跳出商场做市场”,“商场做品牌,市场抓效益”,具体说就是逐步摸索出了“走出去到社区搞科普,请进来召开联谊会”,这就是后来被称为会议营销模式的开端。

事实上会议营销是根植于诸多保健品营销方式土壤的一颗适时而出的奇葩。

 一、源自于三株的活动营销,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以三株为代表的保健品企业采用"义诊+小报"的方式成就了中国保健品产业的春天,并实现了年销售80亿元的市场奇迹,其中专家义诊体现的强大可信度和产生的有利说服效果功不可没。

义诊作为三株市场营销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保健品营销中,曾广泛应用。

把义诊从室外搬到室内,活动营销就是会议营销的前身了。

部分企业把重点转移到城市中的社区和主要零售终端,以仪器检测和买、赠优惠等形式进行现场销售,这些就是会议营销的雏形。

二源自于传销的产品、员工推介和培训会的灵感。

   

三源自于企业自身的老顾客座谈会。

最早出现会议营销是在1998年,地点也是天年公司郑州特许商,即“郑州天年”。

除了郑州商战之外,更直接的原因还是那次98媒体风波,负面影响太大了。

在商场里,产品卖不出去不说,而且还有许多顾客要求退货。

在这样的打击下,“郑州天年”为了安抚老顾客,在宾馆里召开了一次老顾客恳谈会,最初的用意并不在于销售,现场也本没有货物,也没有文艺表演节目,更没有什么产品介绍模板。

当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与老顾客沟通,向老顾客们解释危机发生的真相,争取博得老顾客的理解。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那些买过天年产品的老顾客们非常同情天年公司的遭遇,纷纷购买天年产品以表示对天年公司的同情,一下子就是几万元。

后来陆续举办了几次类似的恳谈会,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消息传到天年总部,引起了天年高层的重视,并派专人进行研究探讨,会议营销就这样产生了。

 会议营销模式既继承了以往科普营销的精髓,又在困扰发展的渠道梗阻上有所突破。

具体来说,就是把固定终端和流动终端相结合,这其实是嫁接了直销的经验,在科普营销和直销之间开创出一片“蓝海”。

因为绕过了中间环节——商场,减少了流通成本,并且直接掌控现金流,还能深度接触顾客,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因此,刚推出时,就是只给顾客打个九折,或者赠送一点点产品,顾客就已经乐开了怀。

  但会议营销模式的真正成型是在1999年。

那一年,天年把枕头、床垫、被子整合成了“睡眠系统”,才有了第一款真正适合这种模式的产品。

“主角”登台了,加上模版演讲、幻灯机(后来进化为手提电脑和投影仪)、专家咨询、专业化主持、灯光、音响、节目、抽奖等,一系列体验营销中常用的“剧场道具”逐步齐备了,大戏正式开锣。

不管会议营销起源于何种营销方式,可以肯定的是:

它是九十年代保健品市场恶性竞争的必然结果。

低廉的入门成本导致九十年代中期全国保健品企业一哄而上,数千家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的企业,开始如狼般啃食这块健康产业大蛋糕。

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在媒体投放力度的不断加码和终端成本的恶性提升。

对于广告的投放,不少企业甚至发出了做广告是找死,不做广告是等死的哀叹!

对于终端更是爱恨交加!

走货快的终端漫天要价,进场费、上架费、促销费、店庆费等要走了企业大部利润。

差的终端,货走不动不说,甚至三个月也结不到一次款!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逼迫厂家直接绕过各层通道寻找顾客,会议营销在实践中孕育而生。

 在1999年至今的近十年间,会议营销以“四大家族”企业为代表,成为与以安利为代表的直销、以史玉柱为代表的广告渠道并驾齐驱于中国保健行业的三大主要营销模式之一,在最为鼎盛的2005年,一度成为业界纷纷效仿的风向标。

从“四大家族”衍生出的保健品公司多如牛毛,联谊会、茶话会、座谈会、旅游,从大上海到富裕村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俨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

2007年的夏天,会议营销“四大家族”纷纷退潮,开始走下坡路了,而2010年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陆续出台,会议营销正经受生死考验。

3.3会议营销行业面临拐点

其实不仅会议营销,看看直销模式和广告渠道模式,同样每况愈下,前路渺茫。

因为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健品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粗放发展,今天已进入深度调整期,阶段性拐点正在来临。

是市场需求发生逆转了吗?

并不是。

几乎没有人怀疑中国保健行业朝阳喷薄的灿烂未来。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老龄社会的深化,经济的高速成长和环境的迅速恶化,今日每年区区数百亿的销售额能是中国保健行业的未来吗?

显然不是。

如果以产业历史的视角来观察,20世纪后半期至今可以说是信息科技时代,第一大产业无疑是信息产业,但专家已经预言,21世纪的最大产业将是生物科技,对应的产业便是健康产业。

更有人预言,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将超万亿。

但为什么走到500亿,却压力重重,走不动了呢?

因为,我们的思维仍停留在过去,一直认为是“刀枪不利”,其实,造成今日之困局,“非战之罪也”。

从史玉柱“让一亿人聪明起来”的地毯式,脑黄金广告轰炸,到三株远至蒙古包的小报散发,以至会议营销的干爸干妈,营销之器都很锋利,锋利到割韭菜到根,半天都发不出来。

换句话说,保健行业截止至今的所有成型的营销手段,都是不可持续的。

也就决定了,先是大城市,富裕地区,再是小城镇、偏僻地区、农村,掘地三尺,闪电作战,一旦走完从城市到农村的全过程,便如强弩之末,灰飞湮灭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联谊会早就移到郊外开。

而在包头,随便在小区门口摆档量血压,还能收到高质量的真实档案。

但整体而言,会议营销高潮已去,颓势难挽。

会议营销虽有百利,但有一弊,那就是高成本。

一般而言,会议营销都不会卖单件或单盒,而是“推大单”,最低的月消费量也要300元,最少的购买量也要半年,这样一次成交的金额大约不会低于2000元。

一般都在4000-6000元,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也不少见,而且随着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单次成交的金额仍在攀升。

问题的核心是,就算你说的天花乱坠,就算消费者千般想买,但能够维持每个月都拿出三、五百元买保健品的老年人又有多少?

在中国目前特定的国情下,无论贫富地区,能够消费得起会议营销产品的老年人的比例大约就在总数的2%-5%,每年的自然增加率不超过5%。

这些人群,同样是直销、广告、体验营销(以喜来健为代表),以至“骗销”(十多年前起源于广东,以投资分红为诱饵,今年大有全国蔓延之势)争夺的对象。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重点争夺这5%不到的市场,自然日子越来越难过。

会议营销今天遇到的问题,是任何一种营销模式走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的,不过是整个中国保健行业困局的缩影。

盖言之,并非需求不足,而是缺乏有效的供给,如果不能突破5%不到的焦点人群限制,降低门槛,让更多人进来,中国保健行业就会一直在低谷徘徊。

看看手机产业的发展,大家就会明白,如果现在还是十多年前上万元一部的“大砖头”,断然不会有今天近5亿用户。

水宜生的600元的健康杯,让动辄几千,过万的电解水机相形见绌,扩大了消费人群也是实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改变这种局面,也非一日之功,整个中国保健品行业目前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盘整期,这个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八年。

只有突破瓶颈,中国保健行业才会有真正的质的飞跃,也才会迎来真正的爆发,万亿产业才可能成为现实。

否则,不过是在不同的营销模式间分饼,蛋糕并不会做大。

从“贵族”到“平民”的转化过程中,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因为它必然是一条逐步告别暴利,走上靠规模才能赢得效益的正途。

中国保健行业的暴利时代正在终结,一个“平民化”的保健时代正待来临,中国保健行业正面临历史性拐点。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3.4天年会议营销市场困扰分析

  展望未来首先我们要回顾现在,天年会议营销经历了历史车轮12年高速运转,模式已然成型,繁荣的背后,我们更多看见的是无奈,顾客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正困扰我们。

3.4.1天年产品的问题

  天年公司产品组合的宽度就是指天年公司有多少产品大类,第一大类就是“天年素”系列功能纺织品,包括天年睡眠系统和小件产品;第二大类就是水家电;第三大类是保健食品,如黄黑蜂胶、天年骨疏康等。

从产品组合方面分析,天年公司产品长度是够长的了,光功能纺织品就有几十个,产品宽度就是4,而产品深度则不一样,但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天年公司产品具有高度的关联性,这是制约天年公司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

产品关联度是指多元化产品之间销售事务的联系程度。

如果某些产品在品牌使用、销售模式、客户资源等方面完全一致,则关联度高,反之则低。

天年公司产品都是同一销售模式、同一销售渠道、同一群顾客群体,因此公司不但要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市场同质化竞争外,还将面临本公司自己产品线之间的竞争。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关联产品直接就构成需求的互补性,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就必然影响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天年产品的相互替代性,使天年永远长不大。

试想想,一个家庭或一位老年消费者,他不可能什么都买你的。

假如他有10000元,这时可以说他的资源是有限的,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人们在消费决策的选择时,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预算约束。

因钱受限制的机会集合被成为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他可能会买天年保健食品,也可能买天年多功能纺织品,他只能结合价格或其他要素在他可承受的预算约束线内选择。

3.4.2顾客问题 

  1、新顾客资源收集困难 

  天年会议营销主要针对银发人群,人群比较集中,前期采用科普教育等模式进行顾客资源收集,竞争加剧后,我们也创新了顾客收集方法,什么单位活动赞助法,陌拜法、转介绍法、免费体验法、广告收集法、同行购买,可以这么说到现在该用的方法都用了,但问题依旧存在,顾客资源匮乏,每个员工手中的顾客资源有限,如何去突破?

  2、老顾客深度挖掘的厉害

天年会议营销比较大的特色就是顾客忠诚度高,也就是品牌深度挖掘能力强,同样购买产品,顾客在OTC单次购买金额也就是在100多元左右,而会议顾客购买产品数千元都是不正常,一次购买产品一万元以上才正常,一个老顾客一年可以购买会销经销商五万元以上系列产品。

众多天年经销商到处找产品,忙着“洗顾客”,就是上个新产品把顾客再销售一遍。

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经销商手中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天年的产品,成为经销商挂的羊头,因为天年企业文化建设好,品牌支持管理力度高,但往往给的折扣也高,对于这些产品,经销商长期持有不放弃,甚至企业都冠以天年分公司或者下属机构经营销售,但未必做重点销售,做重点销售的是一些小众产品和品牌,虽然产品的支持力度小,但好在折扣空间大,企业利润高。

但这些产品经销商未必长期持有,也许过段时间就要换个新的了。

  3、顾客囤货风险大

  和以上问题相对应的就是顾客购买了一大堆不同企业的产品,如果是保健食品,那么顾客购买的产品足够自己使用一年甚至两年、三年的了。

如此多的产品顾客担心家里存放的地方有限,更担心产品过了保质期,囤货现场就出现了,就是顾客虽然购买了很多产品,但是大多数货不提走,以寄存的方式放在经销商手中,吃完了一盒再来拿一盒,这样顾客总能吃到最新批号的产品。

这种现在的风险性非常大,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好像是有利,但是一旦出了问题,受损最大的就是顾客,比如经销商公司倒闭,甚至恶意关门,剩余产品就无法要回。

对于企业,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本来经销商销售了10万,结果因为顾客囤货,经销商只需要向企业购买也许2万的货就可以头批送给顾客就够了,虽然后面也许还会进货,毕竟具有风险性和即时利润减少,而现实中往往还会出现这种现象,经销商不断上新产品,老顾客听完新产品的课后,很容易被所谓的新概念、新科技所诱惑,强烈要求经销商将原来购买的产品折算成新的产品,这个时候经销商为了新产品快速拓展市场,有证言顾客,为了取悦新厂家,往往还会适当引导。

表面上看经销商是最受益的,大量的款收回来了,卖出去的却是少量产品和承诺,但这不是正常的销售行为,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伤害的不仅是自己。

3.4.3竞争环境问题

  1、经销商忠诚度低

  原本是渠道才存在的问题,现在会销领域同样出现,初期的会销经销商忠诚度都比较高,但市场竞争加剧后,经销商都走上了产品系列化的道路,同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招商发展之路,经销商可选择产品越来越多,经销商对企业的经营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初长期经营产品,每个经销商手中都持有几个短线产品,多则两年,少则一年就更换。

一个经销商拥有三个以上企业的产品,但销售额并不会以三倍递增,其结果是三个以上产品瓜分经销商销售,大家都处于饥饿状态,赚不到钱就不愿意投入,对经销商扶持、支持力度就小,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经销商、对企业借损!

  2、产品价格严重虚高

  健康产品的营销成本较高,这个是行业共识,但产品价格虚高,却越演越烈。

众多小经销商从小厂家以低折扣拿到产品,自己又擅自提高零售价30%以上,这样也逼迫品牌厂家降低产品折扣,厂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也只有虚高产品价格。

整个行业的价格虚高导致行业竞争力减弱,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3、平价模式冲击

  2007年益生康健等电子商务企业,以超低的产品价格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2009年可以说是电子商务模式大战之年,众多的企业在08年崛起,在09年恶性竞争,这些企业背景皆雄厚,动则上千万投入,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会销这边价格继续虚高,那边同样产品价格奇低,尴尬的是我们。

  4、非法投资冲击

  不知何时起,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非法投资模式悄然兴起,投入10000元购买产品,每个月返还1000元,返还12个月,就是说不但吃产品不要钱,而且还能获得2000元利润。

个别会销企业在进入市场的前期,产品顾客不认可,没有新顾客资源,就是靠这个方法,获得了第一批顾客,获得了市场资金,后来急时刹车,但很多企业却刹不住车,越演越烈,最后演变成非法集资,甚至非法传销。

通过与参加非法投资的顾客交流,他们也知道这个总有崩盘的一天,但总认为自己是能够拿到利润的第一批。

  5、缺乏领袖品牌

08年众多会销品牌没落之后,09年也未见有新的领袖企业崛起,可以说整个行业缺乏领袖品牌,这是个很可怕的事情,没有领袖品牌整个行业就如一只无头苍蝇,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更没有资本愿意投入,即使赚到钱的企业,小富之后,也会把资金流离于行业之外。

大家都在挣扎!

大家都在彷徨!

行业需要成功的神话。

6、保健品相关法规出台影响

2012年世界毁灭的谣言依旧在耳畔,2010年会销涅槃的残酷却真实在眼前。

即将过去的5月,从国家药监局严厉整顿保健品市场的通知到央视经济频道《迷失的健康》系列报道,我们守候在电视机旁猜测,今天将会是谁“中奖”!

A:

5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通过保健食品安全整顿,依法打击保健食品违法行为,规范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全。

整治保健食品夸大宣传功能和利用公益讲座等方式变相销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的行为;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行为;查处普通食品宣称特定保健功能的行为。

从下发的内容来看,仿佛就是针对保健品会议营销领域不规范经营而来。

5月已经有省级药监系统开始行动,从各地经销商反馈信息来看:

山东、广东、湖北等省份已经开始清查行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B:

5月13日到5月21日央视经济频道《迷失的健康》连续报道,直指保健行业销售不规范行为,这种以点扩面行为直接在消费者心中把保健行业打击至深渊。

央视曝光后各地方媒体也会跟进,整个舆论导向十分不利的情况。

(5月13日至5月21日央视经济频道《迷失的健康》系列视频)

会议营销从诞生以来就没有平静过,一直备受质疑,受人非难,这段时间更有风雨欲来之势,连国家监管部门也出台一系列规范会议营销的条例,并且有人建议取缔保健品会议营销。

国家相关政策在扑朔迷离中,三易其稿,尚未出台。

各种小道消息纷飞,会议营销是否能逃离此劫?

我们谁也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议营销企业目前将面临又一次涅槃。

4.天年未来转型发展分析

4.1健康管理模式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虽然第一批从事健康管理的会销企业已了无声息,但后来学习的企业却蓬勃发展,会销的健康管理从营销模式上来看没有大的变化,但从营销理念上却发生了大的改变,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真正把服务也作为一个产品来销售,同时现有的产品也合理地整合进去,从健康体检、健康产品、健康疗养、健康咨询和健康干预过程协调进去。

2010业绩会有井喷。

4.2药品保健品批发及大物流

随着医改的深入,国家、各个省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标准和管理办法》,药品的批发行业可能遭遇洗盘,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将越做越大,而其他中小企业或者退出市场,或者配合全省医改政策,成为大企业的“药品配送站”以获得发展。

同时保健品目前混乱的OEM现况,也蕴含了一系列的商机,通过统一采购,同一贴牌,统一配送的保健品新的渠道模式也将横空而出。

4.3结合“会议”,以终端医药零售店为依托

传统会销对“会议”有极大的依赖性,员工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会议”精心准备的。

而“会议”也确实给员工们长脸,别看有的人平时萎靡不振,到了月底大会一下子来个十箱八箱,扬眉吐气得很。

很多经销商依靠会议尤其是大型会议出销量,离开了会议,就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好。

会议的优势在于气氛好,容易造势,在促销政策和铁杆顾客的引导下,很多人头脑一热就买了单。

这套方法和传统模式中的报纸、电视、电台里面的虚假广告没有任何区别,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质,并且有过之无不及。

前几年,会议营销还是地下工作,还不被外界知晓,由于会议营销操作简单,利润丰厚,现在很多企业都希望趟这趟浑水,用会议营销来拓展市场。

因此,会议营销就从地下转到了地方,从隐秘变成了公开,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也被大众和媒体知晓,最终引起争议和指责。

会议营销的会场不固定,经常更换场所。

虽然我们大多数会销商素质是高的,经常更换会议场所是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会场感觉,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会销的特点,也在宾馆像模像样地弄个会议,赚了一票后拍屁股走人,再到另外一个地方行骗,所到之处皆留下一片骂声。

在商业化的社会,会议营销的“会议”已经被大量地利用,如果不进行适当地制约,必定会给社会带来深层次的伤害。

主动摒弃已被社会非议的会场式会议营销,向有固定场所和可信度的终端医药零售店转型,是升华会议营销的主要途径。

从表面上来看,增加了前期投入,又没有办法制造大的销售氛围,好像不利于产品销售,业绩会下滑,其实不然,由于有固定的场所,公司的可信度会增加,顾客的疑虑会减少,销售额会逐步提高。

4.3.1终端医药零售店的规划和管理

单纯做会议的会议营销团队,在一个城市一般只有1-2个销售中心。

如果决定转型做终端医药零售店营销,需要重新对队伍进行布局。

建议以一个大店加若干个小店的模式运作,规模大的团队大店10个人左右,规模小的团队5-6个人,小店则统一为3个人。

大店作为营销中心,营业面积可适当大一些,100-200平方都可以,根据公司实力而定。

小店也不要太小,50平方大小。

店面不见得要在繁华街道,只要交通便利,靠近公交站、顾客容易找到就可以。

店面装修不要太简陋,不求高档,但也要舒适美观,最好是公司统一设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终端医药零售店比较分散,没办法和传统会销团队一样集中管理。

需要培养员工单兵作战的能力,终端医药零售店较小,如果效益不好,员工很容易动摇。

同时,由于远离总部的直接掌控,员工也很容易偷懒,管理不好的话,有的员工就会混日子,得过且过。

所以任命终端医药零售店的店长首先要考虑能不能吃苦耐劳,够不够诚实。

建立终端医药零售店之后,由于很少开大会,员工用在和顾客沟通上的时间就比较充裕,要鼓励员工多走出去,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去家访。

虽然不开大会了,但是会议营销服务的本质没有任何改变,时间充裕了,可以把服务做得更细致一点。

我们很多员工以前总是抱怨离顾客较远,拜访一次很费时间。

终端医药零售店的建立,帮助员工解决了这个难题。

终端医药零售店主要为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工到顾客家里方便,顾客到店里也比较方便,在终端医药零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