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15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docx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篇一: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处理的方法:

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

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渗透点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网站资料。

板书设计见幻灯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

其结果如何?

创设情境:

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

回答的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进行革命等等。

教师:

总结:

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教师出示:

第7戊戌变法2.师生对白,演绎历史教师: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这次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教师出示幻灯片公车上书记(书影和第一页)学生:

观察、思索。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梁启超。

(了解: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

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

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

)教师:

康、梁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

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学生:

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大字归纳要点:

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

教师:

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

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

学生补充:

还创办了《时务报》,各地组织了学会、学堂等等。

教师总结:

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教师: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

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学生:

阅读教材33页中间部分小字。

师生分析总结论战的是议题:

要不要变法(还有: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教师:

通过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的论战及荣禄的拂袖而去,可以说明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

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

教师:

出示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

?

?

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

”“乱机遍伏,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师生分析总结: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

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

言辞恳切,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

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

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

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学生3: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教师:

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因,下面我们看看变法的具体措施: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百日维新主要内容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根据变法的内容,师生共同分析:

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主要有:

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

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教师:

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戊戌变法失败了。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

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永远的谭嗣:

出示幻灯片谭嗣同和他的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互动探究教师:

谭嗣同的: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

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

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

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

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

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

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

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

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

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

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

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

戊戌变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

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结论: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小结教师: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

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篇二: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精品教案师:

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对此,中国各派政治势力必将作出反应。

地主阶级的代表——清政府的态度(打出《时局图》,倡导学生从图中找出答案),中国人民、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的态度如何?

是第七节的内容。

(板书第七节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师: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

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

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

(讨论)师:

(引导学生从命题中找思路)生:

(思考,讨论回答)师:

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

(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师:

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

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

变什么?

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师:

什么是维新思想?

“新”指什么?

师:

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

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师:

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

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

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生:

(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师:

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

(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

(思考回答)师:

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

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

(阅读教材,了解学校名称,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师:

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生。

(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师:

(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

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

(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师:

(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师:

(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

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

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上书的内容被传抄,印刷,流行很广。

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开来,康有为由此取得了变法运动领袖的地位。

公车上书也成为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

生:

(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师:

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变法通议》,学生可朗读其主要内容)师:

(简单介绍梁启超文章的特点及作用)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师:

1898月24日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

荣禄首先发难,讲:

“祖宗之法不可变!

”康有为立即驳斥道:

“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

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

1.主要内容生:

(阅读教材的大、小字,了解论战的主要内容)2.实质与作用师:

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

(分析回答)师:

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师:

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

反应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生:

(思考、讨论回答)师:

(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

(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

(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师:

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

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生:

(讨论、思考、简单回答)师:

(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

(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

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

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

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

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

——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

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

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

(思考、回答)师:

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

(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师:

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

生:

(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师:

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1.开始的标志生:

(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师:

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生:

(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师:

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2.主要内容(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并对某些概念稍作解释:

如官民所指范围、预算决算等)师:

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

(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3.梁启超这样说,说明了什么呢?

生:

(思考、讨论回答)师:

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

(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师:

(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

(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师:

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

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

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

1898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

(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

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师:

(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1.性质生:

(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2.积极作用师:

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背景、目的、过程等方面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并落实在教材上)师:

(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

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

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

(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

)3.失败的原因生:

(阅读教材,了解原因)师:

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或者想一想,维新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生:

(回答)师: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

谭嗣同为变法而勇于流血牺牲,为什么还说他们软弱呢?

(停顿,解释阶级或阶层与个人的关系,说明谭嗣同献身的勇敢性和阶级软弱妥协性的不同)师:

(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

第一部分最后展示)精编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ourschool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playground、garden、teacher’soffice、library、canteen等新单词。

2.会运用句型thismycomputer/book.ourplayground/garden.来向别人介绍学校校舍的分布情况。

3.能简单说出学校每个场所的不同功能,例如:

gogardenwaterplaygroundplayfootball…技能目标:

1.能听懂let’sdo部分中所学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学会library、canteen、office等单词和golibrary,readstorybook.短语的正确读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单词teacher’soffice、librarycanteen、playgroundgarden。

学会单词librarycanteen的正确发音。

教学多媒体设计:

1.复习导入部分,通过倾听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let’slearn部分,通过直观的校园分布图来教学生学习playground、garden等新单词,真正的让英语单词与汉语意思相对应起来。

运用单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新单词的情况,既直观形象又能提高让学生对这些单词有更深的印象。

3.在let’sdo部分通过多媒体听听做做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愉快的掌握所学的新单词,也可以让学生从各种指令的相应动作中学习短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播放录音wordplay,让学生听着歌曲进入情景。

2.提问: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用英语问教室里有些什么?

大家还记得吗?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classroom?

4.学生根据教室实物进行回答,顺便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英语单词如:

aboard,fourlights,manydesks二、新课呈现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问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

也学习了应该怎样用英语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节课我们将认识的范围扩大,学习一下用英语问答我们学校有些什么场所,以及学校里一些常见物品的表达方式。

1.课件出示校园简易地图,提问:

lookourschool,whatcanyousee?

2.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抢答,可能他们只能用中文来回答,像操场,花园,等。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些场所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对于图中没有被观察到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来观察。

4.对于图中学生观察到的地方,一一进行教学;图中出现单词的同时,播放该单词的读音,让学生认真的听。

5.单词教学:

教师将单词写在黑板上,带学生认读。

6.以开火车头的形式让学生将单词读一遍。

7.提问:

wherecanteen?

doyouknow?

(8)让学生上前在图中指出,然后说明:

it’sfirstfloor.8.继续提问:

wherethe?

?

?

(师生进行对话练习)9.同桌间进行对话练习。

10.请一、两组同学站起来在班上演习。

三、趣味操练1.出示let’sdo里面的五福图片,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来找相应的图片。

2.提问:

lookpictures,whichgarden?

whichlibrary?

让学生举手回答。

3.再将这五幅图画一一的展现出来出,并出示每幅图画所对应的短语;4.进行短语教学:

goflowers.gocanteen,eatsomenoodles.等5.随意的指着其中的一幅图画,请同学来说说这些地方的功能,也就是读读刚刚所教的这些短语6.同桌间相互练习:

例如,一个人说goflowers.如此进行一一练习,请一、两组同学进行演示。

7.老师念指令(不按顺序),学

生做相应的动作,再一次熟悉这些短语。

四、扩展练习1.将这节课学到的有关学校场所的一些单词,短语说给自己的朋友听听2.平时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用英语问答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单词,短语。

【篇三: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

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