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20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30027基础兽医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课程简介:

基础兽医学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一般疾病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包括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和诊断学基础三大部分。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基础兽医学是为动物科学、动物营养等非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介于专业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在学好动物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家畜饲养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的。

其中病理学基础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基本变化(基本病理过程)以及认识疾病的基本观点(疾病论)和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发病学)的学科;

药理学基础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诊断学基础是研究畜禽疾病的临床诊断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通过对病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认识动物的患病过程,懂得动物患病时功能、代谢和结构三方面变化的基本表现及其原因与机理,理解这三方面变化的关系及其和症状与体征的关系,为学习后期的临床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使学生掌握病理诊断的基本技能和病理分析能力;

药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熟悉根据药理作用的药物分类及每类药物的共性,掌握重点药物作用原理及适应症,并与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及鉴别,掌握药物促进动物生长、生产的性能,为畜牧业经济服务;

诊断学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整体及一般检查、各系统检查和常规检验等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运用各种临床检查方法和检验技术,发现和辨认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综合分析,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断。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依据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下列理论知识和技能:

1.病理学基础:

(1)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认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疾病转归的一般规律。

(2)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类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和病理的概念、特征性表现、病因与发病机理、发生发展规律。

(3)能够掌握病理学研究方法和病理临床诊断方法,特别是动物尸体剖检法与病理组织学检验方法。

(4)能够初步运用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解释疾病的症状、并能诊断和评价医疗措施,提出建议。

2.药理学基础:

(1)正确认识兽医药理学的作用,随时掌握和了解兽医药理学所取得的成绩及发展动态。

(2)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适应症、禁忌症、用法与用量及应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3.诊断学基础:

(1)能熟练掌握临床检查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一般检查及各系统检查中。

(2)熟练地掌握整体及一般状况的检查,了解它们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3)全面掌握五大系统中各器官的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及诊断意义。

(4)通过临床检查,能认识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阐明疾病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机理,揭示各种症状出现后的临床意义。

对一般疾病作出诊断,并通过防治措施,验证诊断的正确性。

本课程实践性强,内容丰富、学时少,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应有机将另外课程的内容与本课程结合在一起,突出知识性、科学性、连贯性、逻辑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诱导式、提问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的各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营养

四、先修课程:

动物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家畜饲养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该课程应安排在学习了动物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家畜饲养学等课程后进行学习。

为学习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等后期课程打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病理学基础

第一节疾病概论(1.5学时)

1.疾病的概念(A)。

2.疾病发生的原因(B)。

3.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A)。

第二节基本病理过程(3.5学时)

1.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变化(A)。

2.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A)。

3.炎症反应(A)。

4.肿瘤(C)。

第三节常见症状病理学(4学时)

1.发热(A)。

2.黄疸(A)。

3.水肿(A)。

4.应激(A)。

5.休克(A)。

6.虚脱和昏厥(C)。

7.败血症(A)。

第二章药理学基础

第一节概述(2学时)

1.药理的概念(A)。

2.药理的作用(A)。

3.药理制剂与处方(B)。

4.影响药效的因素(B)。

5.药理的保存和使用(C)。

第二节常用药理(7学时)

1.抗微生物药(A)。

2.抗寄生虫药(A)。

3.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理(A)。

4.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药理(A)。

5.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的药理(A)。

6.作用于传出神经末梢的药理(A)。

7.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理(A)。

8.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药理(A)。

9.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理(A)。

10.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理(A)。

第三章诊断学基础

第一节诊断学概论(1学时)

1.诊断学的概念(A)。

2.诊断的基本过程(A)。

3.诊断学的任务(A)。

4.诊断学的内容(A)。

5.诊断学在兽医学中的地位(B)。

第二节临床检查的方法与程序(1学时)

1.基本临床检查方法(A)。

2.特殊检查方法(C)。

3.临床检查程序(A)。

4.群体检查(B)。

第三节整体及一般检查(2学时)

1.体格发育及营养水平检查(A)。

2.精神状态检查(A)。

3.姿势与体态检查(A)。

4.运动与行为检查(A)。

5.皮肤被毛的检查(B)。

6.眼结合膜检查(A)。

7.淋巴结的检查(A)。

8.体温检查(A)。

第四节系统检查(5学时)

1.心血管系统检查(A)。

2.呼吸系统检查(A)。

3.消化系统检查(A)。

4.泌尿生殖系统检查(A)。

5.神经系统检查(A)。

第五节建立诊断的方法与原则(1学时)

1.获得正确诊断的条件(A)。

2.建立诊断的方法(A)。

3.验证诊断的方法(A)。

4.建立诊断的指导思想与原则(A)。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及机体的保护性反应

操作型

基本病理过程的标本观察

3

畜禽尸体剖检技术及病料的采取、包装和运送

4

畜禽给药法

5

家畜的接近、保定与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综合实验)

注:

实验类别指:

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一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及机体的保护性反应

实验目的:

通过高温对机体的局部和全身作用以及吸氨试验,加深理解病因在发病学上的作用和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重要意义。

达到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结合的目的。

实验内容:

1、高温对机体的局部作用

2、高温对全身的影响及疾病的分期

3、机体的保护性反应

实验要求:

按实习指导书的具体步骤进行操作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习二基本病理过程的标本观察

使学生能加深对充血、淤血、出血、梗死、萎缩、变性、坏死、炎症和肿瘤等病理形态变化特点及其发生机理的认识。

1.皮肤充血,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2.肝淤血,标本和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3.皮肤及肾出血,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4.脾脏梗死,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5.肺水肿,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6.脾萎缩,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7.肾脏颗粒变性,标本和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8.肝脂肪变性,标本和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9.肺干酪样坏死,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10.浆液性炎,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11.纤维素性肺炎,标本和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12.固膜性肠炎,标本、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13.间质性肾炎,标本和切片和多媒体教学片。

实习三畜禽尸体剖检技术及病料的采取、包装和运送

检查尸体的变化以达到诊断和研究疾病的目的,以及正确地掌握病料采取、保存及运送方法。

1.尸体剖检:

尸体剖检的目的和要求,尸体剖检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2.畜禽尸体剖检方法:

家禽尸体剖检,尸体剖检的病理诊断。

3.病料采取、保存及运送方法:

病料的采取,病料的保存,病料的运送。

 

实习四畜禽给药法

掌握畜禽常用药剂的给药方法。

了解畜禽常用给药法的应用原则的注意事项。

1.灌药法,示教、操作。

2.片剂、丸剂、舐剂的投药法,示教、操作。

3.胃管投药法,示教、操作。

4.注射法,示教、操作。

5.胸、腹腔注射法,示教、操作。

6.气管注射法,示教、操作。

7.瓣胃注射法,示教、操作。

8.乳房注入法,示教、操作。

实习五家畜的接近、保定与一般检查、系统检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了解家畜的接近与保定,掌握畜禽一般检查的基本方法和临床意义;

掌握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1.家畜的接近,示教、操作。

2.家畜的保定,示教、操作。

3.畜禽的一般检查,示教。

4.心血管系统检查,示教、操作。

5.呼吸系统检查,示教、操作。

6.消化系统检查,示教、操作。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高作信主编.兽医学[M](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高作信主编.兽医学实习指导[M]北京:

参考书

1.林曦主编.家畜病理学[M](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陈可毅主编.兽医病理解剖学实验指导[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冯淇辉主编.兽医药理学[M].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

4.史言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学[M](第二版).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1。

5.史言主编.兽医临床诊断实习指导[M].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0。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

采取笔试方式。

实验课考核方式:

基本操作和实验报告评分。

执笔:

张寿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