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21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docx

钓鱼技巧汇总章丘钓鱼网提供

秋季钓鱼技巧

秋季的气温开始到结束变化很大,由热向冷转换,立秋刚过,气温仍然很高;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温度宜人;过了霜降。

转入深秋,气温骤降。

钓鱼爱好者可根据这些变化来安排钓事。

  

  按气温变化可将秋季划分为四个钓鱼阶段。

  第一阶段:

自立秋开始。

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逗人。

可沿用夏季钓鱼的方法,如钓荫、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早晚,甚至仍可进行夜钓。

  第二阶段:

一般从处暑开始。

这是一年中又一个黄金钓季。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这是晋张翰笔下的秋钓写实。

钓友们将这段时间称为黄金钓季,绝非仅是佳景和鱼肥,而是因为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鱼儿摄食的旺季,当然也是钓友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此时钓鱼,除可继续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还可更多地采用具有秋钓特色的蚱蜢、油葫严及各种青虫和昆虫,用它们钓草鱼、鲇鱼、黑鱼和黄颡等,会获得满意的效果,有时鲤鱼也会对这些活饵感兴趣。

在钓法上还是要以钓边为主。

如在深水处钓鲢鳙草鱼,应离底钓浮。

钓鲤鲫鲇黑鱼,则应钓边钓底。

因为岸边草木籽实及昆虫,落入水中都是鱼儿的美食,会吸引鱼儿游向岸边,钓手追着鱼儿靠边下钩,定获车收。

  第三阶段:

始自寒露前后开始。

由于气温继续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温度较高的浅水区和向阳的岸边(这里浮游生物多,也是吸引鱼儿前来的原因)。

这正是“秋钓边”的时节,钓手最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顾忌近岸浅水处无鱼。

但因水浅钓点又近,所以要注意隐蔽和保持安静,以免惊鱼。

  在此阶段的后期,如下几场秋雨,随着气温再度降低,水温就会急剧下降,出现表层水温低于深水水温的情况,秋钓也就进入了后阶段。

  第四阶段:

大致始自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已靠近立冬,气温大降,北京地区已初见冰霜,水面温度已低到冰冷扎手的程度,鱼儿游向深水区。

这时仍可钓鱼,但钓点应选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区。

一天之中应避开早晚钓中午,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为最好。

鲢鳙已不咬钩,草鱼亦不进食,只有鲫鱼咬钩,偶尔也能钓到鲤鱼,所以这段时间应以钓鲫为主。

鱼儿吃食很轻,应采用细线小漂小钩。

这时小杂鱼抢食减少,可用蚯蚓、红虫当钓饵,以提高上钩率.

 

员工:

李龙辉

2012年10月31

钓鱼技巧

孟令茜

【钓鱼技巧

(一)】

钓鱼四要诀:

选好钓位,选准钓饵,备好钓具,练好钓技1.选好钓位常是收获好的关键。

常在同一个水域,有的地方上鱼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钩,钓位不当常是原因之一。

选好钓位主要凭经验。

鱼有鱼道,即其经常的游行路径,栖聚也有自己的习惯。

一般地说,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沟、湖泊、河流等等,应选择有水草、芦苇的地方下钩。

或在树旁、歪树下、乱石、桥桩附近垂钓,这些常是鱼儿集聚的地方。

人工挖掘的养鱼池一般为方型或长方形。

通常说:

“长钓腰,方钓角,圆池钓中央”,虽非绝对,但也是经验的总结。

事实上,人工养鱼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结鱼群的地方,特别是喂料时间的前后,道理不言自明。

2、选准钓饵。

主要指所钓的鱼种最喜欢吃的食物。

如鲫鱼之于蚯蚓、红虫,鲤鱼之于玉米面,草鱼之于芦苇芯和蚂蚱,梭鱼之于海蚕,罗非鱼之于小虾等等。

市场上现有科学配制的针对不同鱼类爱好的合成饵料也都很有效。

但据笔者体会,最易上钩的饵料,莫过于所钓鱼塘经常喂鱼的饵料。

用来浸透合以粘性较好的面食,常是鱼群最爱抢食的饵料。

总之。

垂钓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钓的鱼种与其习性。

如果不清楚,可多带几种饵料,到时选用。

3.备好钓具。

钓具的准备也必须针对所钓场所与鱼种、大小精心选择。

最好事先了解清楚。

如无条件则应考虑多种可能,适当准备几种不同钓具。

4.练好钓技。

包括气候、风向、钓法、各种技巧,可多请教别人,看书籍,但最根本的还是实践。

【钓鱼技巧

(二)】

1、勤提勤动,诱鱼上钩鱼钩下沉至水底,并不是完全处于理想的位置。

由于水体下地质比较复杂,有时恰好沉在岩石缝隙、水草上或枯叶底下,有时被木柱所遮盖、杂物所隐蔽、小坑或淤泥所埋没,鱼看不到钓饵便不合摄食。

因此,在钓鱼活动中,一经发现鱼漂久无动静,就该勤提钓竿,不断变化鱼钩位置,增加鱼的视觉机会,诱鱼上钩。

2、机动灵活,声东击西一般地说,钓鱼目标不可死守。

即使鱼的数量稀少,或等候大全的时候,也不能固守不动。

一个窝点钓上几条鱼,就该在另一个窝点上下钩;而且在一个窝点上还要照顾到前后左右的位置。

如果几个喂窝点暂时都不出鱼,应在喂窝点近处、远处或其它草丛里试钓游动的鱼,不断变换钓鱼地点。

钓鱼流传着“打一枪换个地方”,“东一锒头,西一棒子”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3、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许多钓鱼者勇于开拓,善于历险,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穿过茂密森林,淌过荒漠河滩,大胆实践,敢于试钓别人不敢触及的“禁区”;荷叶密匝的空隙,芦苇丛生的地带,水草蔓生的地方,倒树斜枝的旁边,往往收获较多。

并且能丰富钓鱼知识,锻炼身体,体会大自然之妙,真是一举多得啊!

 

钓鱼技巧

王中政

我们项目经理为丰富我们的生活,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举行了一个又一个的比赛活动,在这十一月初我们又要进行钓鱼比赛。

我以前没接触钓鱼,所以和大家一起学习以下钓鱼的一些技巧。

仲秋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气温宜人,是一年中第二个垂钓黄金时期。

虽是多种鱼可全天垂钓,钓者可大显身手,但因气温、水温仍然偏高,仍不是钓浅水最佳时节,唯有过了寒露天气渐渐转凉时,近岸钓浅水才是有利时机。

仲秋,随着气温和地温的不断下降,此时钓鱼不能总在深水处守钓了,如继续在深水处钓,钓获量势必受影响。

浅水处在阳光照射和地温的共同影响下,水温上升比较快,此处就能聚集大量浮游生物,也就吸引了大量的鲫鱼来此觅食嬉戏。

2010年9月5日,我早饭后轻车熟路来到濉河常钓鱼的地方,选了几个钓点,水深都在3米以上,此次多数钓友都没钓到鱼。

因浅水湾处路途较远又不太好走,钓手都不愿来此钓鱼,我只好独自一人驱车1小时来到这里。

在一片水草比较茂盛,中间有稀疏水草的地方做窝。

水深只有1米左右,只撤了些许丁香酒浸泡的小米,因水清小米依稀可见,我自己都怀疑能否有鱼咬钩。

本来就是打算钓着玩的,挂上小红蚯蚓开始钓起来。

谁知,奇迹就在这里发生,不到10分钟,一个黑糊糊的东西从草缝处向饵钩处靠近,此时浮漂缓缓上抬,提竿中了一尾250克重的大鲫鱼。

接下来更富戏剧性,不长的时间里,却接二连三有大鲫鱼前来光顾,咬钩动作清晰可见,让我很开心。

钓鱼能看见鱼咬钩对我来讲并不稀奇,加上这次已是第三次了。

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窝点,却钓出了20多尾大鲫鱼,总重达4千余克,却着实让人惊讶。

晚秋时节,由于气温持续下降,光照强度减弱,深水区太阳已不易晒透,鱼类便本能地游向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或背风向阳处的岸边;由于浅水区水温上升,水域中浮游生物亦十分活跃,故而也吸引了众多鱼类前往这一“风水宝地”,此时正是秋钓近岸的大好时机。

除此之外,晚秋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是因为多风,不断将岸边的草屑、草籽及昆虫等食物吹落水中,近岸水域中就成了食物较丰富的饵料区;二是近岸在阳光照射下快速升温,加之鱼类趋温性较强,纷纷从较深处向岸边浅水处游动。

因此,这些地方便成了理想的钩点。

   晚秋时节,由于常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鱼群栖身点也常会发生变化。

2011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午饭后的一次出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天是多云天气,风力3级,按说正是出钓的好天气。

但因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本地气温骤降至150C,当到达钓场后,我和往常一样依然在浅水区做2个窝点,结果近2小时却无鱼咬钩。

无奈,2时30分我在2米左右深水区做2个窝点,让我始料不及的是,不到20分钟就有鱼频频咬钩。

由此可见,晚秋选点务必要依据天情、鱼情的变化而变才可能有好的鱼获

 

钓鱼技巧

谢云龙

选用小蚯蚓。

所谓“小蚯蚓”这里是指如精细牙签大的蚯蚓,适应垂钓寒冬和早春至仲春鱼儿。

这时的鱼儿觅食动作轻微,张口小.吞食缓慢迟钝。

在钓具上应选用细线小钩:

主线l号,脑线为0.8号,钩是丸七5—6号。

小钩挂穿小蚯蚓不会阻塞钩门,适应块头小点的鱼儿吸饵吞钩。

要求:

①蚯蚓要鲜活,②挂钩蚯蚓后钩尖或钩体不能裸露,③钩尖上的蚯蚓不要掐断,保留1厘米左右长让其蠕动,逗引鱼儿来咬钩。

④垂钓宜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忌钓早晚天时。

秋天到了,鱼儿为了储存能越冬.就到处觅食.食量很大.是鱼儿活动地又一个高峰.也是钓鱼人地第二春天。

一,精心准备钓组。

1.线要细。

在保证拉力地前提下,钓线越细越好。

线越细越有隐蔽性,越不易惊鱼。

线地颜色以墨绿色或灰黑色为好,有好地保护色。

2.钩要小。

鱼钩宁小勿大,晚秋鱼地活动力和挣扎力较夏天弱。

因此可以用较小地钩,提高钓组地灵敏性。

3.漂要对。

可以根据自己地爱好选用蜈蚣漂或台钓漂。

漂体应大小合适,调漂以灵敏为佳。

4.坠合适。

坠用铅皮卷制,要做到大小合适。

可以台钓,也可用传统坠在底钓法。

但坠在底时,坠不可太重,否则浮漂不灵敏。

5.竿要轻。

竿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6~5.4米地手竿一支,不要用双竿。

以碳素竿为佳,竿子要轻,要轻拿轻放,提高上鱼率。

二,精心选好钓位。

由于草塘中有较多水草,而且鱼也都是身经百战地“滑鱼”,它们在屡屡经历危险之后形成条件反射,见钩就怕,见饵就回避,所以在此钓鱼,必须选好钓位,不要选那些经常有人垂钓地“老窝”,也不要选在水草中。

“老窝”里,即使有鱼,也很难钓获,而如果把饵放在水草中,则鱼看不到,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应选在水草地旁边,选在进出水口,选在流水和稳水地结合处,这样就会有所收获,会出现意想不到效果。

另外,也可根据渔谚来选择:

“秋钓雨蒙蒙,晴钓早雾中”,“静水钓犁尖,流水钓凹湾”,“早秋钓阴,晚秋钓阳”等,也可大有所获。

三,窝食要少。

在草塘面积小时,切勿打重窝,窝食一定要少,甚至不打窝,由于草塘中经常有人垂钓,鱼已形成了条件反射,见窝就跑。

打窝往往作用不大,反而会引起小鱼闹窝子,得不偿失。

四,钓饵要精。

常言道:

“三分钓技七分饵”,饵料在钓鱼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

在草塘钓鱼,贵在天然,天然不惊鱼。

面饵要用谷物味大地如豆饼,玉米面,红薯等(有时可加入少量商品饵但不要太多,以免惊鱼)。

荤饵宜用蚯蚓,直接上钩垂钓,效果很好。

五,上饵要小。

在草塘钓鱼,其中地鱼“久经沙场”表现出极强地警觉性,因而常出现窝中有鱼,但鱼就是不吃饵地情况。

如何对付这种“滑鱼”,不仅要在钓组上下功夫,而且钓饵要做得小,麻痹鱼地警觉性,提高上鱼率。

 

鲁小龙

到了秋天,鱼儿为了准备过冬会疯狂的进食。

此时是鱼儿活动的又一高峰期,也是钓鱼人的第二个春天。

但到了晚秋,鱼儿活动量减少,钓鱼就要改变方法和技巧了。

一、精心准备钓组

1.线要细。

在保证拉力地前提下.钓线越细越好。

线越细越有隐蔽性.越不易惊鱼。

线地颜色以墨绿色或灰黑色为好.有好地保护色。

2.钩要小。

鱼钩宁小勿大。

晚秋鱼地活动力和挣扎力较夏天弱.因此可以用较小地钩.提高钓组地灵敏性。

3.漂要对。

可以根据自己地爱好选用蜈蚣漂或台钓漂.漂体应大小合适.调漂以灵敏为佳。

4.坠合适。

坠用铅皮卷制.要做到大小合适。

可以台钓.也可用传统坠在底钓法.但坠在底时.坠不可太重.否则浮漂不灵敏。

5.竿要轻。

竿子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6~5.4米地手竿一支.不要用双竿。

以碳素竿为佳.竿子要轻.要轻拿轻放.提高上鱼率。

二、精心选好钓位

由于草塘中有较多水草.而且鱼也都是身经百战地"滑鱼".它们在屡屡经历危险之后形成条件反射.见钩就怕.见饵就回避.所以在此钓鱼.必须选好钓位.不要选那些经常有人垂钓地"老窝".也不要选在水草中。

"老窝"里.即使有鱼.也很难钓获.而如果把饵放在水草中.则鱼看不到.也不会取得好成绩。

应选在水草地旁边.选在进出水口.选在流水和稳水地结合处.这样就会有所收获.会出现意想不到效果。

另外.也可根据渔谚来选择;"秋钓雨蒙蒙.晴钓早雾中"."静水钓犁尖.流水钓凹湾"."早秋钓阴.晚秋钓阳"等.也可大有所获。

三、窝食要少

在草塘面积小时.切勿打重窝.窝食一定要少.甚至不打窝.由于草塘中经常有人垂钓.鱼已形成了条件反射.见窝就跑.打窝往往作用不大.反而会引起小鱼闹窝子,得不偿失。

四、钓饵要精

常言道;"三分钓技七分饵".饵料在钓鱼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

在草塘钓鱼.贵在天然.天然不惊鱼。

面饵要用谷物味大地如豆饼,玉米面,红薯等(有时可加入少量商品饵但不要太多.以免惊鱼)。

荤饵宜用蚯蚓.直接上钩垂钓.效果很好。

五、上饵要小

在草塘钓鱼.其中地鱼"久经沙场"表现出极强地警觉性.因而常出现窝中有鱼.但鱼就是不吃饵地情况。

如何对付这种"滑鱼".不仅要在钓组上下功夫.而且钓饵要做得小.麻痹鱼地警觉性.提高上鱼率。

只要你能把握以上要领.那么在晚秋也能钓好鱼.在较冷地季节里.同样可以获取比较满意地钓获。

 

颜多

环境方面我认为要选择有水草的地方,那里通常有鱼群,天气方面,最好是晴天,因为阴天或者雨天气压低,鱼会游到水面上。

时间方面,最好是早上5点到8点,还有傍晚时分。

鱼饵方面,蚯蚓适合各种鱼,煮熟的玉米粒适合鲤鱼,草鱼。

如果你是娱乐的话,蚯蚓最好了。

在钓鱼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渔具和携带的用品(食品,雨具,饮水)是否齐全。

到达垂钓地点后,不要急于撒窝垂钓,而要先观察地形,选择一个较好的钓点。

如果是湖泊,水库,一般应选择港汊,狭窄地带,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湾内。

如果是塘口,应选在进水处。

看看水面水中有无杂草和藻类植物;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水草,荷叶,菱角叶是否被鱼咬食而残缺等等现象。

此外,还要站在下风处,闻闻水上吹来的气味,从鱼腥味浓淡有无来判断塘中鱼类的多少。

根据观察所得来判断,选择好的钓点。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窝:

选择好钓点后就要下诱饵打窝。

一般水面大的,窝子打远些,水面小的,窝子打近些。

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浅水区,夏天应打在荫凉的深水区,秋天可打在较远的深水区,冬天则要打在向阳背风的地方。

投饵:

一般来讲,投饵多少要看诱饵质量,水面大小和深浅而定,质量好的要少投些,质量差的要多投些。

水深水面宽的宜多投,水浅水面小的可少投。

诱饵投放要适量,过多则鱼只吃诱饵,咬钩率差,过少则鱼聚集的时间太短。

装饵:

钓饵有荤素之分,以蚯蚓为例,正确的装钩方法有二:

一是用钩尖从其一端穿入,剩下约0.5-1cm长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摆动,以引鱼抢食;二是用钩尖从背部中间穿入留头尾不穿,在外摆动,这样更显活蹦乱跳的效果。

特别

应该注意的是,钩尖都不能外露。

下钩:

正确下钩要注意四个字:

“轻,准,动,避”。

轻就是不要有太大的声响,否则不但惊跑鱼群,而且容易使饵脱钩。

准就是要把钓钩抛在窝点上,不要偏离。

动就是要轻轻抖动钓线,引起鱼儿的注意。

避就是要避开小鱼的干扰。

看钩:

鱼的咬钩动作因鱼的种类而异。

例如鲫鱼吞饵一般是头朝上,尾朝下,这时浮子的现象是先下沉1-2cm,然后浮子上送。

青鱼,草鱼游动快,吞饵也快,浮子浮沉1-2次后就出现“拖漂”现象。

黑鱼吞饵凶猛,咬钩拖劲奇大……

提杆:

鱼咬钩后应该及时提杆,提杆有很多技巧,是垂钓中的硬功夫,这也是能否钓到鱼的最关键一环。

提杆首先应该掌握正确的姿势:

一般是杆透出30-40cm,提杆时;提杆时,手腕向上一翘,同时肘部往下一压。

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翘大压。

在鱼杆处只需上翘5cm左右,就能使鱼钩钩住鱼嘴内的软肉。

提杆要顺着鱼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后提。

提杆时还须注意的问题是:

提杆时不能用力过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鱼线想强行使鱼上岸。

这样做,会把鱼嘴拉裂或只钩了个鱼唇上来,或者造成线断,钩断,鱼逃走的后果。

 

秋季钓鱼技巧

姚志超

一、秋季钓鱼的特点

秋季,水库的钓鱼环境与春、夏季不同,表现在:

一是水位下降。

秋季雨水少,水位明显下降;二是水中的水草、水生植物老化,鱼吃不动;三是秋季水中的小昆虫、小软体动物也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过渡。

另外,秋季,尤其是早秋,气温仍高,鱼怕热。

  秋季的另一个特点是鱼的食欲增强,有些鱼在秋季还会产卵,所以秋季的鲫鱼特别贪食,活动范围比夏季大,不只是在深水区,也会游到浅水区,尤其是深水区与浅水区的结合部、过渡地带。

若水库岸边有庄稼地,鱼也会到近岸的水域吃植物种子、小虫等。

早秋,钓点应选在背阴、无阳光照射的水域,及有2~3级风的水域。

在水库钓鱼可"凑热闹",即在人多的地方下钩。

因为钓鱼的人多,投入水中的饵料多,对鱼的引诱力大。

若发现岸边有人设过钓位,完全可以在此继续投竿施钓。

二、秋季钓鱼技巧

(1)宜钓深水

秋季钓鲫鱼时宜选择水位相对较深的水域,水库钓可选深水湾,水深以2~3米为宜。

可事先用钩线多测试几个钓位,从中选择合适的钓点

(2)选择有树荫的水域

秋季,有树荫的水域水较凉爽,鱼有避强光的习性,喜聚集到光线较暗的弱光区。

有树荫,树上的果实、种籽、小昆虫被风吹落到水中,这些种子、小昆虫是鱼的好食料,鱼会习惯地游到树荫处觅食。

"秋钓荫",道理就在于此。

(3)早秋钓风头,晚秋钓风尾

早秋,气温依然很高,有了风,水中溶氧量增加,所以应在水浪处设钓点,在风头处下钩。

同时,风可降低水温,鱼感到舒适,食欲增强。

到了晚秋,水温下降到10度以下,风使水温变得更低,而背风处,水面平静,较为暖和,鱼常游到此处活动。

因此,晚秋宜选向阳的背风处设钓位

(4)早秋可用半水悬钓

早秋气温较高,深水区溶氧量不足,鱼儿游到水的中上层活动。

所以,早秋钓鲫鱼,宜用半水悬钓法。

(5)怎样用饵

早秋以素饵为主,如各种面团饵,傳料的气味可淡一些。

晚秋,鱼需要贮存营养,食量增加,因此,晚秋以荤饵为主,饵料的气味可重一些,以增强诱鱼效果。

红蚯蚓、红虫、蛆芽是首选的钓饵。

(6)钓具的选用

秋季鱼多在深水区生活,用海竿钓比用手竿钓有优势。

既可用炸弹钩,也可用单钩,宜选用5~6号中型钩。

若用串钩,竿梢上可夹铃铛。

 

钓鱼技巧

殷进超

深秋,又一个野钓的黄金季节。

湖泊水库深秋野钓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鱼的食性改变。

严冬即将来临,草鲤鲫开始积攒过冬的能量,特别是大野鲫饭量不减,但对素饵已经不感兴趣,逐渐喜食红虫、蚯蚓等荤饵。

二是鱼的摄食动作与春夏迥异。

作为冷血动物,低温下,鱼的摄食动作缓慢,漂相轻微,中钩时鱼的挣扎的力道明显降低,因此得换上细线、小钩了。

三是鱼基本停止大范围洄游,喜欢停留在水温合适的水层和区域。

一味地重窝诱鱼已经不行了,找鱼钓才是硬道理。

河道型水库,近岸浅水水温低,鱼主要会集中在远岸的深水,海竿串钩红虫蚯蚓是好办法。

山谷型水库,背风的陡坡下和有障碍物的水域是好地方,细线小钩大鲫连口。

反正2米以下的水深可不好钓鱼呀。

四是鱼的摄食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黄昏一段时间。

同志们,让我们穿好衣衫,套上水靴,背上钓具,到有大鱼出没的水域去吧。

曹文佩

秋季的气温开始到结束变化很大,由热向冷转换,立秋刚过,气温仍然很高;处暑之后秋高气爽,温度宜人;过了霜降。

转入深秋,气温骤降,北京地区有时已见冰霜。

钓鱼爱好者可根据这些变化来安排钓事。

  按气温变化可将秋季划分为四个钓鱼阶段。

  第一阶段:

自立秋开始。

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逗人。

可沿用夏季钓鱼的方法,如钓荫、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早晚,甚至仍可进行夜钓。

  第二阶段:

一般从处暑开始。

这是一年中又一个黄金钓季。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这是晋张翰笔下的秋钓写实。

钓友们将这段时间兽为黄金钓季,绝非仅是佳景和鱼肥,而是因为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鱼儿摄食的旺季,当然也是钓友们大显身手的时刻。

此时钓鱼,除可继续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还可更多地采用具有秋钓特色的蚱蜢、油葫严及各种青虫和昆虫,用它们钓草鱼、鲇鱼、黑鱼和黄颡等,会获得满意的效果,有时鲤鱼也会对这些活饵感兴趣。

在钓法上还是要以钓边为主。

如在深水处钓鲢鳙草鱼,应离底钓浮。

钓鲤鲫鲇黑鱼,则应钓边钓底。

因为岸边草木籽实及昆虫,落入水中都是鱼儿的美食,会吸引鱼儿游向岸边,钓手追着鱼儿靠边下钩,定获车收。

  第三阶段:

始自寒露前后开始。

由于气温继续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温度较高的浅水区和向阳的岸边(这里浮游生物多,也是吸引鱼儿前来的原因)。

这正是“秋钓边”的时节,钓手最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顾忌近岸浅水处无鱼。

但因水浅钓点又近,所以要注意隐蔽和保持安静,以免惊鱼。

  在此阶段的后期,如下几场秋雨,随着气温再度降低,水温就会急剧下降,出现表层水温低于深水水温的情况,秋钓也就进入了后阶段。

  第四阶段:

大致始自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已靠近立冬,气温大降,北京地区已初见冰霜,水面温度已低到冰冷扎手的程度,鱼儿游向深水区。

这时仍可钓鱼,但钓点应选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区。

一天之中应避开早晚钓中午,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为最好。

鲢鳙已不咬钩,草鱼亦不进食,只有鲫鱼咬钩,偶尔也能钓到鲤鱼,所以这段时间应以钓鲫为主。

鱼儿吃食很轻,应采用细线小漂小钩。

这时小杂鱼抢食减少,可用蚯蚓、红虫当钓饵,以提高上钩率。

我国幅员辽阔,虽同属秋季,但南北温差甚大,然而不论各地气候如何,秋季毕竞表现为由热向冷转变的过程。

因此,在钓鱼特点和安排上既有不同之处,又有共同之点,本文所述均系共同之点,供钓友参考.

 

刘宝德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钓鱼人来讲,熬过了烈日炎炎的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金秋季节。

天凉了,水温下降了,人觉得舒服了,这时的鱼也显得格外活泼,它们自由自在地戏水。

由于气候水温适中,这时的它们胃口大开,要好好地饱餐一顿,积攒脂肪,准备越冬。

虽说秋季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我们也要了解掌握秋季鱼类的觅食习惯和规律,才能不失良机,过饱这把钓瘾。

依据笔者近年秋钓用饵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供钓友们参考:

一、依据气候变化开饵

秋天的气候与夏天相比,明显变得凉多了,特别是早晚。

依据秋天气候早晚反差较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秋季开饵时,最好多开一款饵料,(一款素饵,一款荤饵)随气候变化选用。

具体做法是,早晚天凉水冷时,小杂鱼不太闹漂,饵料入水后其味散发的也慢,针对以上情况,建议钓友早晚先选用荤饵试钓。

到午时,天气变暖,水温升高,我们就可以用素饵垂钓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这时小杂鱼的活动极为猖獗,用素饵小杂鱼不太闹漂。

这样不但可以避开小杂鱼,又迎合了天热大鱼喜欢清淡素饵的习惯。

二、分段开饵(初秋、中秋、秋末)

初秋的气候早晚较凉,而午时的气候和夏天相比区别不是很大,常言说:

“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火老虎”,所以,初秋早晚应以秋钓的配方开饵,具体地说,就是饵料中可以添加少量腥味的商品饵。

到午时天气变热,水温升高,我们就要以夏钓的配方开饵,也就是饵料要以清淡的素饵为主了。

到了中秋时节,早晚的天已经明显的有些冷了,这时我们开饵时就可以大胆的往饵料中加腥味的商品饵了,而不是初秋的少量了,这时中午的天已不是很热,最高气温也就十几度,小鱼已不再闹漂了,用荤饵的效果要比用清淡的素饵好得多。

秋末,这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北方的一些浅滩已结了一层薄冰,我们的饵料配方就耍以荤腥味为主了,我们开饵时可以用纯荤腥味的商品饵,也可以在糟食中添加大量虾粉、蚕蛹粉、血粉增加其腥味来诱钓。

依据今年到处发洪水,淤泥和淤泥层较厚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开饵时要谨记饵料的比重一定要轻,如我们的饵料的比重太大,饵料一入水就会扎入淤泥层,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鱼获。

三、选用粮食类饵料

收获的金秋季节,农民们忙着收获一年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粮食,在我们北方,玉米高梁的秸秆大都用来晒干烧火,这时的鱼塘承包人就将这些秸秆买来喂鱼,玉米秸秆上尚未成熟的小包米棒,其颗粒小、色泽明显、鲜嫩、味甜,就成了这时鱼类的上等佳肴,鲤、鲫、草鱼都喜欢吃。

为了应对鱼对嫩玉米粒的喜好,人们就在每年的秋季选用嫩玉米粒和颗粒饲料拌在一起打窝,再用嫩玉米粒挂钩垂钓,鱼获相当好。

除此之外,钓鱼人用酒泡小米,酒泡玉米粒,小麦等作为钓饵,在秋钓中有很好的效果。

四、昆虫类饵料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凉,这时的鲤鱼、草鱼、鳊鱼都已陆续进入冬眠状态,饵料的味道入水后散发极慢,诱鱼就很困难。

用昆虫类饵料的效果就明显比面食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