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24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Word格式.docx

3.3各分项工程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评比办法》进行评分。

各项工程评分必须在97分以上。

达不到此要求的不准交工。

3.4底基层、基层质量控制的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频率

纵断高程(mm)

基层

±

15

20m测1个点

底基层

20

平整度(mm)

≤10

每200m测2处

≤15

厚度(mm)

10

1500~2000m2测6个点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定值

40m测1处

横坡(%)

0.3%且不反坡

每100m测3处

级配

4.75mm

与规定中值±

5%

每2000m2测1次

2.36mm

3%

0.075mm

1%

压实度(%)

每2000m2测6个点

水泥剂量(%)

0.5%

每1000m2测6个点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每2000m2取1组

集料压碎值、含泥量

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据观察,异常时随时试验

补充路基(因其中40㎝3%水稳属于路基部分)质量控制的项目和质量标准,底基层、基层质量控制的频率按市政规范填写,市政规范中没有的按公路规范

4施工工艺要点

  4.1水泥碎石的施工工艺详见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2.5-2.7条中的内容。

  4.2底基层检测及培土模

  4.2.1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一定要对底基层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平面位置、高程、横坡度、宽度(强度、厚度已验过)及表面清洁情况,达不到要求者,采用合理的办法进行处理(尤其厚度不足处),特别是底基层的松散及起皮材料要彻底清除,决不能留下软弱夹层。

开始摊铺基层前在底基层上洒一遍水,保持表面湿润(不留明水)。

  4.2.2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必须在两边培土模,土模宽度比设计宽度宽10—20cm,土模高同水稳虚铺高一致,土模必须拉线垂直切直,土模要有一定的密实度,一般在80%左右,具体数据以试验段来定。

  4.3施工现场负责人员(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试验人员)应选用事业心强、业务熟练、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担任。

现场负责人要始终盯在施工现场,观察摊铺情况、松坡情况、平整度、厚度、碾压遍数等。

  4.4基准的选用

  4.4.1放样前,测量人员和监理人员要对施工段技术员进行控制点、水准点交底,控制测量资料必需是监理认可的资料,并对测量、放样数据进行抽检。

  4.4.2选用Φ(2—3mm)的钢丝作为基线。

  4.4.3张拉长度100—200m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为1KN.

  4.4.4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

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

钢钎间距一般采用5—10m(直线段不长于10m,曲线段不长于5m)。

钢钎应打设在离铺设宽外30cm—40cm处。

  4.4.5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间。

  4.4.6钢钎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碰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

  4.4.7测量人员应紧盯施工现场,经常复核钢丝标高。

4.5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

  4.5.1拌和设备的选型

  拌和装置宜选用性能好、拌和质量高的设备,此设备配有电子计量装置(属重量比控制材料配比)。

拌和设备的台数、类型必须满足施工现场摊铺及施工进度的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5.2级配碎石集料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规格分料掺配成混合料的施工方法。

在拌和之前,应反复检试调整,使其符合级配要求,同时,每天开始拌和前几盘应作筛分试验。

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全天拌和料应按摊铺面积和规范要求检测频率(2000m2一次)进行抽检。

  4.5.3水泥剂量的控制

  施工用的水泥剂量考虑施工离散性的影响,较设计值增加0.5%,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颜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动。

按规定频度抽检水泥剂量,每工作班,根据所用水泥、集料量计算一下总的水泥用量是否满足要求。

  4.5.4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必须严格掌握。

在炎热的夏季施工,考虑到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可以在拌和时加大水量,水量加大值应由拌和出料时含水量和摊铺碾压含水量进行对比,损失多少补多少。

根据施工经验,在夏季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5点以后,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可增加0.8%——1.5%.在雨季施工期间,由于下雨的影响,砂石料中占有一定水分,因此,在每天拌和前应对砂石料进行含水量测定,加水量应按最佳含水量减去砂石含水量进行控制,在其他季节施工可不考虑增加或少量增加,增加量控制在0.5%以内。

  4.5.5防止碎石集料串斗和大于3cm料进入拌和机。

  国产稳定土拌和机料斗偏小,料斗间间距近,上料时常发生串斗现象,造成级配不准,为此,要将料斗用挡板隔开。

1—3cm的石料中经常含有3cm以上的石块,为了避免进入拌和机,在其出口处加设一层3cm方格网,小于3cm的料从网中漏下进入传送带,大于3cm的料则在筛网上及时剔除。

  4.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运输

  4.6.1为了节省倒车及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时间,一律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车,并要求车况良好。

自卸汽车的数量根据运距来定。

  4.6.2每天上班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排除故障,防止装好料后汽车不能自卸,使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费。

还要考虑运输距离的长短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用蓬布覆盖。

  4.6.3装车时,要不停地移动位置以使拌和楼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离析。

  4.6.4发料时应认真填写发料单,内容包括车号、拌和机出料时间、吨位以及采用的水泥品种。

由司机带至摊铺现场,应由收料人员核对查收,严格控制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小时。

否则,将全车料废弃。

4.6.5自卸汽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喂料斗时严禁撞击摊铺机。

为保证集料的质量及稳定,本工程水稳施工时,监理单位将安排专职人员于后场进行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能给予积极配合,如生产中出现不服从监理要求,私自调动生产配合比或水泥剂量,监理有权制止,或要求停止成产。

  4.7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摊铺

  4.7.1摊铺机的选型:

  1.优先选用ABG摊铺机全断面摊铺机,也可采用两台同种型号的摊铺机同时摊铺,即:

两台相距5—8米,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

  2.应根据摊铺速度、厚度、宽度等因素调整摊铺机夯锤频度,使其碾压前的密实度达80%以上。

  3.将螺旋送料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螺旋送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器直径的2/3埋设,以避免离析现象和大料在底面现象发生,一般情况螺旋器轮边距底基层面为15~17CM.

  4.7.2在摊铺机就位前必须是下承层清扫干净并且洒水保持湿润,横向接头必须洒水泥浆。

  4.7.3当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应马上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

开始摊铺前,应将两侧分料器接头处(约50—60cm宽)离析混合料清除。

摊铺中如有离析现象(尤其两侧边缘),应用人工进行找补,同时注意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和场进行适当调整。

  4.7.4开始摊铺3—6米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适当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

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米,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摊铺机的标高、横坡。

并做好虚铺厚度记录。

摊铺面上的泥块及大颗粒的石块应人工拣除。

  4.7.5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摊铺机的速度恒定,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中途不必要的停机,摊铺速度在1.0——3.0米/分钟。

另外,也要保证摊铺机的夯锤或夯板的震捣频率均匀一致,这些数据均可通过试验段总结出来,一旦得到可靠数据,就要恒定使用,不得随意调整。

  4.7.6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因故中断2小时或一天的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置横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未端。

  4.7.7横接缝的处理方式是将已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未端拉成一横向(与路中心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所有不满足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的端部混合料应予以铲除。

  4.8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4.8.1压路机的选择:

建议采用配备较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如YZ18)两台,三轮光碾及胶轮压路机各一台。

  4.8.2碾压顺序:

先用振动压路机,不开振动,稳压1-2遍,然后振动碾压3-4遍,再用三轮光碾(18T以上)碾压1-2遍,最后由胶轮压路机碾压1-2遍赶光成活(以上所述一遍指压路机在同一轨迹上一进一退为一遍)。

具体压实遍数以满足压实度为准。

  4.8.3碾压速度:

稳压阶段应控制在1.5KM/H.压实联合体速度控制在2KM/H,光面阶段行走速度应控制在2.5KM/H,起步和制动应做到慢速起动,慢速刹车,杜绝快速起动,紧急刹车现象。

  4.8.4碾压方式:

  碾压时,应遵循先外后内侧的原则,外侧碾压必须压在土模上10CM以上。

纵向应压成锯齿状(最小错开一米),不能在同一条线上压齐,压路机要在已压实的路面上开启振动碾压到稳压处前三米时返回,错半轴,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形状;

稳压和微振前后错一米,微震和重震错一半,光面和重震错一米,水稳碎石两侧应多压2—3遍;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也不准停放在未压实的路段上。

  4.8.5横向硬接头处理:

  每天开始施工前先在横向硬接头上洒水,在碾压前必须先处理硬接头,横向硬接头必须横压来保证平整度,硬接头横压也必须分稳压和微震,稳压和微震前后要错半米。

  4.8.6平整度控制:

  为了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要求,其平整度必须控制在0.8cm以内,在碾压过程中及时检查(设专人负责)及时处理不合格地方。

  4.9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

  养生工作设专人负责,监督洒水车经常洒水,并覆盖土工布,使水稳表面保持潮湿状态,不受遍数和用水量的影响,另外洒水时要注意洒匀洒足,特别上边缘一定要注意洒到位,养生5天后,可洒布透层油或封层油,否则应一直养生至透层油喷洒后。

5有关要求

  5.1摊铺及辗压过程中,专职质检员跟班作业,及时检测并反馈标高、横坡、平整度、厚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试验检控与指导施工

  水稳碎石检测的主要指标:

集料的压碎值、含泥量、水泥初终凝时间、水泥剂量、施工集料组成级配、施工含水量、成型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指标。

试验人员应跟班作业,按频率检测,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5.3对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施工单位要及时申请水稳碎石的阶段鉴定。

(一般完工后7天以内)市局质监站将对水稳碎石作详细检测(标高、横坡、平整度、宽度、外观等,用钻孔方式)对于钻孔松散、各项指标达不到质量目标的,一律进行处理或返工。

6质量管理点

  6.1施工单位要配备业务熟练,素质高的技术人员担任拌和、摊铺、检测等工序负责人,并落实责任,制定责任制奖惩制度,严格奖惩,及时检查及时处理,水泥稳定碎石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坚决返工,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2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要由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制,制定奖惩制度,检查制度。

具体管理点如下:

  

(1)、原材料试验:

①水泥②碎石集料。

  

(2)、施工中矿料级配偏差控制。

  (3)、施工中水泥用量偏差控制。

  (4)、拌和站及料场管理。

  (5)、水稳集料出厂拌和均匀性控制。

  (6)、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压实度试验、平整度等质量指标控制。

  (7)、路面清扫控制

  (8)、中线平面偏位控制。

(9)、各种所用机械日检查情况及保养加油情况,特别是关键机械如拌和站、发电机、摊铺机、压路机等。

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

7.1、下承层质量不达标,影响基层摊铺质量

 

7.1.1 

原因分析:

(1)、下承层(级配碎石或水稳)施工质量较差,存在大面积“起皮”、“深度裂纹”以及平整度较差等现象;

(2)、下承层使用的原材料不合格或不达标,影响下承层质量;

(3)、施工人员施工质量意识淡薄,各项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7.1.2预防措施:

监理工程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工程技术交底范围和力度,有针对性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减少人为质量问题出现;

(2)、严格控制下承层使用的各类原材料进场质量,加大混合料及各类原材料试验检测频率,保证原材料质量,从而保证混合料质量;

(3)、及时提示或要求提高厚度控制;

精确控制级配碎石或水稳碾压前标高,对于少范围的标高偏低的情况,不得使用松散的级配碎石或水稳进行补充,防止出现“起皮”现象;

解决路拌期间拌合设备轮迹产生的夹层;

(4)、及时检查确保混合料含水量满足碾压要求,减少裂缝;

(5)、加强碾压,确保级配碎石或水稳施工质量;

(6)、加强养护,减少裂缝出现。

7.2、配合比级配控制不稳定

7.2.1原因分析:

(1)、进场石子原材料生产厂家较多,石质和规格有所差别;

(2)、粗集料内含有较多石粉或各种规格集料出现混掺现象;

(3)、进场石粉粗细程度不均匀;

(4)、拌合站内存储区域面积小,进场集料堆积存储较高,不是分层使用;

(5)、拌合机械计量不准确。

7.2.2预防措施:

加强以下几点控制:

(1)、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复的生产厂家进料,不得随意从其他生产厂家进料;

(2)、严格原材料存储区域间隔材料质量,防止原材料在存储期间出现混掺;

加强试验检测和收料人员检查巡视,对于进场的各种规格的集料出现混掺现象的坚决清除料场;

(3)、严格和重视进场石粉的质量,特别是含泥量较大、粗细不均匀或常年在生产厂家存储的旧石粉等不得进入生产场地;

(4)、对于在拌和站内存储较高的料堆应采取分层使用的办法或集中翻拌的办法解决集料离析问题,防止影响混合料质量;

(5)、经常性对拌和站的计量准确性进行检查,凡是雨后、对拌和站计量有影响的行为以及较长时间生产后应及时进行拌和站的重新标定,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7.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差

7.3.1、原因分析:

(1)、拌和站混合料不够均匀,碾压过程不均匀沉降;

(2)、机械碾压过程不规范,未及时人工消除碾压接茬部位的高岗或压路机停在刚碾压完的混合料上的低洼带;

(3)、混合料摊铺过程使用机械不一样,碾压过程控制不严格,造成局部低洼;

(4)、下承层平整度差,影响基层摊铺质量。

7.3.2预防措施:

(1)、加强混合料拌和过程的规范性,加强拌和站巡视力度,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

(2)、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的规范性的检查,严格按照批复的碾压组合进行碾压,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

(3)、及时提示现场管理人员安排专人对压路机碾压接茬部位进行人工整平处理,防止出现平整度较差现象;

(4)、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碾压好的基层面上;

(5)、采用拉线控制松铺厚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摊铺前及时填补;

(6)、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

7.4、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粗细料分离,出现离析

7.4.1现象:

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

7.4.2危害:

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

7.4.3原因分析: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搅拌时间不充分,混合料的均匀性差,或搅拌机计量不准确,细集料少下或未下,致使粗集料集中;

(2)、混合料装卸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3)、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4)、摊铺机不良收料斗造成的集料集中产生离析。

7.4.4 

预防措施:

在控制过程中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控制:

(1)、加强对拌和站拌合质量的控制,加强拌和站巡视力度,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

(2)、定期或不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

(3)、按照本文第2的相关要求进行原材料控制,防止材料产生的离析;

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保证含水量满足要求;

控制不良收料斗的行为,防止因此产生的离析;

(4)、如果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要求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

7.5、基层裂缝较多

7.5.1原因分析:

(1)、混合料水泥剂量偏大,产生收缩裂缝;

(2)、混合料含水量不均匀或含水量偏大,产生基层的干缩裂缝;

(3)、混合料中使用的细集料用量偏多,产生基层的干缩裂缝;

(4)、基层养护质量不到位,特别是洒水养生时间控制不当,出现温缩裂缝。

7.5.2预防措施:

(1)、在有效范围内较少水泥结合料的使用量,减少因水泥剂量过高产生的收缩裂缝;

(2)、适当减少细集料的使用量,在满足要求的范围内减少4.75mm筛孔的通过率,加大粗集料的使用比例,加强基层的抗裂性;

(3)、在施工过程中及时了解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确保摊铺的基层混合料含水量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含水量不均匀和翻浆现象,影响基层的干缩裂缝;

(4)、进行基层预切缝处理,并对预切缝进行热沥青灌缝。

(5)、加强控制力度,从配合比批复,细集料、含水量控制以及养护、预切缝质量等方面进行现场旁站或巡视,及时提醒或提示;

7.6、基层表面出现松散现象

7.6.1原因分析:

(1)、基层碾压成型后不养护或养护不规范;

(2)、交通管制或封闭不严,过境车辆或施工车辆在基层面上通行,致使基层顶面遭受破坏;

(3)、基层碾压过程不规范,压路机在刚碾压成型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破坏已成型的基层。

7.6.2预防措施:

(1)、加强技术交底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

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筑上层面层时为止;

(2)、加强控制施工区域封闭交通,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

(3)、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

(4)、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

(5)、加强对已完成基层的封闭或养护的检查力度,对于不按照要求进行养护的及时提醒或采取措施进行制止,防止影响基层成型质量。

7.7、标高控制差

7.7.1原因分析:

(1)、下承层平整度差,基层虚铺厚度不易掌握影响基层标高;

(2)、高程控制点密度不够或高程控制点标高错误;

(3)、松铺系数不准确,施工过程中未及时总结经验;

(4)、采用拉线控制高程时,拉线位置本身错误。

7.7.2预防措施:

(1)、加强技术交底教育,验收时严格控制下承层的平整度;

(2)、加强基层顶面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复核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对控点的密度则考虑为:

有竖曲线段每5~10m放样一点;

(3)、按照规范再根据施工经验以及试验段确定基层的松铺系数,基层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并及时调整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4)、及时检查和复核拉线后的校对工作,确保摊铺拉线的挂线高度复核设计标高的要求;

(5)、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强调拉线后的校对工作。

7.8、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

治理方法:

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7.9、压实度较差

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

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

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

安徽省恒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恒兴路项目监理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