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987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体充装应急预案Word下载.doc

充装时与氢气混装可发生爆炸。

在储存、充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有害因素。

2.2.2液氮、液氩储罐原料为液态氮和液态氩。

管道压力较高,一旦管道容器爆裂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

在储存、充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物理爆炸、中毒等危险有害因素。

2.2.3液二氧化碳储罐原料为液态二氧化碳。

液二氧化碳管道压力较高,一旦管道容器爆裂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

2.2.4氮气钢瓶、氧气钢瓶、氩气及二氧化碳钢瓶使用到一定年限由于钢瓶壁减薄或腐蚀等原因造成强度不足,可导致钢瓶物理爆炸。

体大量泄漏可引起静电摩擦着火而发生火灾或人员窒息或冷灼伤。

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

序号

名称

危险、危害情况

存在场所

1

液氧

蓝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与可燃物能导致火灾事故,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与油脂接触,当压力超过2.94Mpa时,易产生燃、爆危险;

容器受热、剧烈撞击有爆炸危险。

液氧储罐及输送管道、汽化器、储存、装卸

2

液态二氧化碳

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是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小,但在空气中出现会排挤氧气,使空气中含氧量降低。

人吸入CO2含量高的空气时,会由于缺氧而中毒窒息。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及输送管道、储存、装卸

3

氮气

氮气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色、无味、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直至死亡;

液态氮储罐、及输送管道、储存、装卸

4

氩气

氩气为惰性气体,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色、无味、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直至死亡;

液态氩储罐、及输送管道、储存、装卸

3预防与预警

3.1危险源监控

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及其监控方式、方法、预警措施列表如下: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危险源

监控方式

监控的方法

采取的预防措施

氮气充装、储罐、气瓶库

现场检查、

压力表、安全阀数值变化

检查记录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救援预案定期演练,摆放符合规范要求,配备消防设施,按规定定期对各类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防雷防静电的检测。

对压容器定期校验,安全附件定期检测,进行巡检。

氧气充装、储罐、气瓶库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测定

巡检记录

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存量不超过设计存量,摆放符合规范要求,配备了消防设施,按规定定期对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每年定期防雷、防静电检测。

氩气充装、储罐、气瓶库

装卸

现场检查

记录备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液二氧化碳充装、储罐、气瓶库

超重报警仪监测

3.2预警行动

3.2.1事故预警条件

根据本公司可能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将应急预警划分为以下二级:

一级预警:

(严重)

槽车卸车时,压力在正常环境中大幅度升高且超过设计值的10%、通过正常的安全泄压、效果又不太显著,有可能发生爆炸;

设备、设施(液氧、二氧储罐、液氮、调压间及仪表、附件出现老化,管道断裂、钢瓶泄漏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等,可能造成液氧、二氧储罐、液氮的泄漏,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的;

上风口的周边处(或公司区)出现火情,而有可能危及我公司,特别是危及我公司的充装间、罐区等,造成我公司发生火灾爆炸的;

二级预警:

(一般)

储罐的进出液管(阀门前)出现大量液体泄漏、可能引发中毒窒息及低温冷灼伤;

槽车卸车时软管破裂,液体大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中毒窒息、低温冷灼伤;

雷雨、大风天气,或大雪封道、道路状况变坏,路面积雪、结冰、有可能发生车辆事故。

3.2.2事故预警方式

1)当达到二级预警条件时,当班领导、带班员工、有权处置,停止作业,关闭阀门和电源,组织撤离人员并及时报告指挥部领导。

2)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指挥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发布二级预警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并采取下列措施。

⑴启动应急预案

⑵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预测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级别。

⑶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⑷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措施,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③当预警级别扩大为一级时,除采取前四条应急措施外,还应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事件危害人员并与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3.2.3预警方法、信息的发布程序

预警方法

信息的发布程序

电话、呼叫、

发现者本公司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上级部门

3.3信息报告与处置

3.3.1信息报告

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0851-28653438

3.3.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在一小时内向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

3.3.3信息传递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以最快的时间按报告程序向应急救援组长或应急办公室报告,报告必须准确,并立即开展自救。

(2)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正、副组长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预案启动后,由通讯组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应急救援全体人员按预案要求,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工作。

(3)正、副组长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决定是否向上级报告和社会救援机构请求专业救助。

(4)当事故有可能扩大波及周边单位时,由组长判明情况并指令通讯组与上述单位联系,通报情况。

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4.1.1当事故响应为二级时,遵义市三聚能能源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根据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4.1.2当事故响应为一级时,在组织本公司应急力量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的同时,由现场指挥指令通讯组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联络,请求援助。

4.1.3扩大应急:

当二级响应的事故有可能扩大或通过现场观察公司内部力量不能控制事故发展时,由现场指挥决定将二级响应行动扩大为一级响应。

5应急处置

5.1储罐、气瓶物理爆炸处置

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1)一旦发生爆炸事故,经理立即将事故概况用电话或其它快速方法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机构,逐级上报。

2)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人员抢救伤员及财产、抢险没有被破坏的气瓶及设备移至安全地带。

3)保护好现场、布置好警戒,组织专业人员察明原因进行补救。

4)通知周边场区说明事故原因,请求援助。

5)组织专业人员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情况爆炸原因、爆炸程度、人员是否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6)总结爆炸经验教训,拿出整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核

5.2中毒窒息处置

2)现场无法救助,应立即联系车辆,送往就近医院救护。

3)伤者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外部救援。

4)死亡者应根据总指挥命令进行现场临时处置。

5)根据总指挥命令,及时向上级各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伤亡情况。

5.3火灾、爆炸处置

1)发现着火,应立即将车停在无人区的路边安全地带,而后查明是车辆电路着火还是车装气瓶着火,有的放矢地用干粉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同时发出警示标志。

2)同时报告公司经理,说明事故情况及原因。

3)当事态严重,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外部电话求救。

4)若判断个别气瓶着火,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将该气瓶迅速移至离车辆远一点的安全区域,不致使事态扩大。

5)当将火势控制后,认真检查有无隐患,及时排除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6)当事态严重,请求外援,消防车赶赴现场时,主动配合消防人员施救。

7)火情全部扑灭,确保安全后,重新行驶车辆。

5.4液氧、氮、二氧化碳泄漏灼伤处置

1)冷灼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伤员尽快脱离现场,尽量缩短冷灼伤时间,较轻者应就地展开救助。

2)对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3)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4)对受外力骨折、皮外伤人员,应临时消毒、固定。

根据情况严重性,决定就地医治或送往医院。

5)受伤较严重者,及时拨打120,及时寻求外援救护。

6应急结束

6.1应急终止的条件

当事故现场得到全部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批准,现场应急行动结束。

6.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

1)应急救援小组将事故情况上报至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应开展事故调查时,本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提供相应的资料并全力配合上述部门工作。

3)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应急行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应急行动过程简述、经验和教训等内容。

6.3信息发布

6.3.1事故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或指定人员发布。

6.3.2发布原则:

发布及时,信息准确,不得隐瞒任何事实真相,实事求是。

7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污染物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申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明确向社会、员工、有关单位发布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在事故中采取的各种措施,消除事故造成对员工、社会的影响。

7.3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

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要投到运营恢复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运营。

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7.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评估,明确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进行培训和演练执行。

7.5应急预案的修订:

根据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成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