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00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docx

无水印《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辅导提纲

 

《航空工程检测技术》课程辅导提纲

 

军区空军自考办

 

第一章检测与转换技术的理论基础

一、内容提要

1、检测与转换技术的概念:

是指自动检测技术和自动装换技术的总称,是研究工程检测技术中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

信息提取是指从自然界众多的被检查与测量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信息转换是将所提取的有用的信息进行电量转换。

信息处理是将变换后的电信号进行变换处理以获得最终的检测结果。

2、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

是指自动测量、自动诊断、自动计量以及信号自动处理等多单元的总称。

包括被测物理量、敏感元件、电子测量电路、及其输出单元。

3、传感器的概念:

从被测参量中提取有价值信号的专用器件。

4、传感器的类型:

A型结构——电量传感器;

B型结构——电参数传感器;

C型结构——电参数传感器;

D型结构——差动结构型传感器。

5、差动结构型传感器与简单结构型传感器的区别:

(1)差动电路所接受的信号是取+△y和-△y之差。

(2)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

6、误差的基本概念

(1)等精度测量

所谓等精度测量,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重复测量。

这里强调的是二点,一是同一条件,二是不只一次的测量。

(2)非等精度测量

与等精度测量相比,所谓非等精度的测量,指的是在检测过程中,其客观条件不能维持不变,使得多次测量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测量的精度。

(3)真值

真值指被测量的本身所具有的真正值。

这种量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含义,比如行星之间的相对运动等。

(4)实际值

实际值是为了区别于真值、算术平均值的近似值而命名的。

工程上常把挡次更高的标准量器具所测得的值,当作“真值”。

为了使大家都明白这种值并非是真正的“真值”,所以给它命名为实际值。

7、示值

由测量器具读数装置所指示出来的被测量的数值。

8、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实际值与用测量器具所测出来的数值之差,其大小与测量器具的精度等级有关。

9、误差的分类

(1)按表示法分类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实际上就是示值和被测量真值的差值。

修正值:

绝对值与△X大小相等但符号与恰好相反的值,称其为修正值。

相对误差:

实际相对误差γA是用绝对误差△X与被测量的实际值。

示值相对误差γx是用绝对误差△X与量器具的示值X的百分比值来定义的。

引用误差:

是用绝对误差△x与量器具的满度值Xm百分比值来定义的。

容许误差:

某一具体的量器具的误差值所不应超过的最大范围。

(2)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类

系统误差:

包括恒定系差和变值系差。

变值系差包括:

累进性的系差、周期性的系差、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差。

系统误差产生原因:

材料属性,零部件及其加工工艺有缺陷;环境温度、湿度或压力参数不恒定;外界干扰;观测者技术不熟练或有孤僻动作。

随机误差:

是指在同一条件下若进行多次测量,发现测量结果的绝对值及其符号以不能预见的方式发生变化。

粗大误差:

有时即使测试条件一定,但测量结果却会显著地偏离其实际值,这种显著偏离后所造成的误差,简称粗差。

粗大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测量方法不妥当;随机因素的影响;测量人员粗心大意。

10、随机误差

(1)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的特点:

集中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2)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

算术平均值X;

均方根误差σ;

算术平均值X的均方根误差σX。

11、系统误差

(1)系统误差的削弱或消除方法:

引入修正值法;零位式测量法;替换法;补偿法;对照法。

(2)系统有无误差的判断及其检查的方法:

恒定系差的检查;校准和比对;改进测量条件;理论计算及分析。

(3)变值系差的检查方法:

累进性系差的检查;周期性系差的检查。

二、重点内容

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检测系统、传感器、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分类、评定、判断及其检查的方法。

三、典型例题

1、填空题

(1)检测与转换技术是研究工程检测技术中、以及的理论和技术。

答案:

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信息处理

(2)传感器的概念是指:

答案:

从被测参量中提取有价值信号的专用器件

(3)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类可分为、和。

答案: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4)变值系差的检查包括和。

答案:

累进性系差的检查周期性系差的检查

2、选择题

(1)传感器类型中的D型结构是指( )。

A)电量传感器B)电参数传感器

C)差动结构型传感器D)非电参数传感器

答案:

C

(2)按( )来分,误差可分为基本误差、附加误差。

A)误差的来源B)被测量随时间的变化速度

C)使用条件D)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

答案:

C

(3)下列哪种( )方法属于系统误差的削弱或消除的一种方法?

A)理论计算及分析B)校准和比对

C)改进测量条件D)补偿法

答案:

D

(4)下列哪种( )方法属于系统有无误差的判断及其检查方法的一种方法?

A)理论计算及分析B)零位式测量法

C)替换法D)补偿法

答案:

A

3、简答题

(1)简述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

答案:

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是自动测量、自动诊断、自动计量以及信号自动处理等多单元的总称。

包括被测物理量、敏感元件、电子测量电路、及其输出单元。

(2)简述系统误差的削弱或消除方法。

答案:

引入修正值法、零位式测量法、替换法、补偿法、对照法。

(3)简述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的特点。

答案:

集中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4)什么是等精度测量?

答案:

同一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重复测量。

(5)自动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

敏感元件、测量电路、输出单元或显示部分。

4、计算题

已知:

测量标称值为15.0mm的圆棒直径d,直径独立进行了n=15次测量,结果如下:

试计算其算术平均值X及算术平均值X的均方根误差σX。

测量

序号

测量结果

测量

序号

测量结果

1

15.014

11

14.999

2

15.004

12

15.004

3

14.997

13

15.002

4

15.008

14

14.994

5

14.993

15

15.019

6

14.999

16

14.993

7

15.013

17

15.009

8

15.009

18

14.983

9

14.989

19

15.003

10

15.001

20

15.007

答案:

[解:

先计算算数平均值:

由算数平均值可以得到残差为:

测量

序号

测量结果

测量

序号

测量结果

1

0.012

11

-0.003

2

0.002

12

0.002

3

-0.005

13

0

4

0.006

14

-0.008

5

-0.009

15

0.017

6

-0.003

16

-0.009

7

0.011

17

0.007

8

0.007

18

-0.019

9

-0.013

19

0.001

10

-0.001

20

0.005

根据贝塞尔公式,标准差:

mm]

四、思考题

1、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的异同点是什么?

答案:

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的相同点在于:

一是两者都是测量;

二是都属于多次测量。

等精度测量和非等精度测量的不同点在于:

等精度测量是在同一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重复测量,而非等精度测量在检测过程中,其客观条件不能维持不变,使得多次测量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测量的精度。

2、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有哪些?

答案:

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有:

算术平均值X、均方根误差σ、术平均值X的均方根误差σX。

3、差动结构型传感器与简单结构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案:

差动结构型传感器与简单结构型传感器的区别:

(1)差动电路所接受的信号是取+△y和-△y之差;

(2)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度好。

4、系统误差的判断及其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系统有无误差的判断及其检查的方法:

恒定系差的检查;校准和比对;改进测量条件;理论计算及分析。

第二章特殊传感器

一、内容提要

1、霍尔效应:

若静止载流体位于磁场中,当电流I的方向与磁场强度H的方向有一夹角α时,则在平行于H、I方向的载体两侧面之间产生电动势。

一块长为l,宽为b,厚度为d的半导体,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外磁场中,当有电流I流过时,半导体中电子所受到的洛仑兹力为:

F=evBsinα

式中v——半导体中电子运动的速度;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e——电子的电荷量,e=1.602×10-19C。

2、霍尔元件的材料主要有:

硅、砷化铟、锑化铟

3、霍尔元件的符号:

4、霍尔元件的电路连接方法:

串联:

在直流激励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大的霍尔电势,可以将几块霍尔元件串联,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将霍尔元件的激励电极并联,霍尔电极串联。

在交流激励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大的霍尔电势,可采用下图的连接方法:

还可以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5、霍尔元件主要技术指标:

(1)输入、输出电阻;

(2)额定激励电流和最大允许激励电流;

(3)不等位电势与不等位电阻;

(4)霍尔电势温度系数。

6、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是磁电转换元件。

7、磁敏二极管结构:

包括P+区、r区、N+区和I区。

结构图如下:

表示符号为:

8、磁敏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

当磁敏二极管没有受到外加磁场作用时:

由于有外加有正向偏压,所以大量的空穴从P区通过I区进入N区,大部分电子通过I区进入P区,从而形成电流。

这时,只有很少的电子空穴对在I区复合掉。

当磁敏二极管受到外界磁场H+作用时:

电子和空穴都受洛仑兹力的作用而向r区偏移。

在r区,电子和空穴高速复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显然比没有磁场作用时要大的多,导致I区的载流子密度减小,使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减小。

当磁敏二极管受到反向磁场H-作用时:

电子和空穴受到洛仑兹力使电子和空穴都向I区偏移,即载流子在I区停留时间变长,由于I区的复合率很小,所以电子空穴对在I区复合的机会很少,同时载流子继续注入I区,I区载流子的密度增加,使二极管的电流增大。

9、磁敏三极管结构:

表示符号为:

10、磁敏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

当磁敏三极管不受磁场作用时:

由于基区的宽度大于载流子有效扩散长度,所以注入的载流子只有很少数会扩散到集电极,大部分的载流子都会通过流到基极,形成基极电流。

这样由于基极电流大于集电极电流,所以电流放大系数β=Ic/Ib<1。

当磁敏三极管受到H+(正向磁场)作用时:

由于洛仑兹力的作用,载流子将向发射结一侧偏转,从而使集电极电流显著下降,所以电流放大系数β下降。

当磁敏三极管受到H-(反向磁场)作用时:

载流子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向集电结一侧偏转,使集电极电流增大,所以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

11、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的应用:

测量弱磁场;测量电流;测量转速;漏磁探伤。

12、激光的定义:

利用某些物质原子中的粒子受激发而发出的光。

13、激光的特点:

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相干性好的特点。

14、激光器的组成:

工作物质,激励能源和谐振腔三个部分。

15、激光器的分类:

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16、激光的应用:

激光测距与激光雷达;激光测速。

17、三自由度陀螺传感器的典型特性是稳定性和进动性。

18、磁栅传感器由磁尺、磁头和检测电路组成。

19、磁头有两种形式:

动态磁头、静态磁头。

20、影响磁栅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因素:

磁尺磁性涂层的均匀程度和磁信号录制的均匀性;磁头和磁芯的剩磁效应;对外磁场干扰的敏感性;磁尺上磁信号的尺寸误差和磁头的间距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激磁绕组的平衡。

二、重点内容

霍尔效应,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

三、典型例题

1、填空题

(1)霍尔元件的材料主要有、、。

答案:

硅砷化铟锑化铟

(2)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是转换元件。

答案:

磁电

(3)磁敏二极管结构包括、、和。

答案:

P+区r区N+区I区

(4)磁栅传感器由、和。

答案:

磁尺磁头检测电路

(5)磁头有两种形式、。

答案:

动态磁头静态磁头

(6)三自由度陀螺传感器的典型特性是和。

答案:

稳定性进动性

2、简答题

(1)简述霍尔效应的概念。

答案:

霍尔效应是指若静止载流体位于磁场中,当电流I的方向与磁场强度H的方向有一夹角α时,则在平行于H、I方向的载体两侧面之间产生电动势。

(2)简述在直流激励情况下霍尔元件的串联电路连接方法。

答案:

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将霍尔元件的激励电极并联,霍尔电极串联。

(3)磁敏二极管和磁敏三极管有哪些应用?

答案:

测量弱磁场、测量电流、测量转速、漏磁探伤。

(4)简述激光的定义。

答案:

利用某些物质原子中的粒子受激发而发出的光。

(5)激光有哪些特点?

答案:

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相干性好的特点。

(6)简述激光器的组成。

答案:

工作物质,激励能源和谐振腔三个部分。

(7)激光器按照工作物质分有哪几种?

答案:

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

四、思考题

1、影响磁栅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影响磁栅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因素有:

磁尺磁性涂层的均匀程度和磁信号录制的均匀性;磁头和磁芯的剩磁效应;对外磁场干扰的敏感性;磁尺上磁信号的尺寸误差和磁头的间距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激磁绕组的平衡。

2、画出在交流激励情况下霍尔元件的电路连接方法。

答案:

在交流激励情况下,为了获得较大的霍尔电势,可采用下图的连接方法:

还可以采用差分放大电路:

3、画出霍尔元件的表示符号。

答案:

霍尔元件的符号:

4、霍尔元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案:

霍尔元件主要技术指标有:

(1)输入、输出电阻;

(2)额定激励电流和最大允许激励电流;

(3)不等位电势与不等位电阻;

(4)霍尔电势温度系数。

5、画出磁敏二极管结构图和表示符号。

答案:

磁敏二极管结构:

包括P+区、r区、N+区和I区。

结构图如下:

表示符号为:

6、画出磁敏三极管结构图和表示符号。

答案:

磁敏三极管结构:

表示符号为:

 

第三章温度测量

一、内容提要

1、温标:

温标及符号

温标的物理基础

单位及符号

定义的固定点及分度

与摄氏温标的换算

摄氏温标

t

根据水银的体积随温度呈线性变化的特性

度(℃)

1个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的冰点是0℃、沸点是100℃

华氏温标

F

根据水银的体积随温度呈线性变化的特性

度(℃)

1个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的冰点是32F、沸点是212F

列氏温标

R

根据水与酒精的混合物的体积随温度呈线性变化的特性

度(℃)

1个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的冰点是0R、沸点是80R

R=0.8t

热力学温标

T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理想的可逆循环中,测量热量而测知温度

开尔文(K)

1个标准大气压力下的水的三相点是273.16K

国际实用温标

T、t

对热力学温标所采用的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

开尔文(K)

度(℃)

化学纯净物质的平衡态温度,即三相点,它们是:

平衡氢三相点:

13.81K氧的三相点:

54.361K

水的三相点:

0.01℃

金的三相点:

1064.43℃

2、热电偶测温元件的特点:

测温的准确度较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测温范围较广;信号传送较远,便于集中检测及自动控制;可能制造出热容量较小、动态响应快的测温元件。

3、热电偶:

由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

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热电效应。

4、热电效应:

由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势。

两个接点温度差别越大,所产生的电势也越大;组成回路的导体材料不同,所产生的电势也不一样,这个现象称为物体的“热电效应”。

5、热电偶的基本规律

均质导体定律:

用均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则不论此导体是否存在温度梯度,均不产生电动势,即回路中无电流;反之,此导体一定是非均质的。

中间导体定理:

在热电偶的任一部位接入第三根导体,只要保持两接入点温度相同(图中为t0),则导体C的接入对回路电势没有影响。

参考电极定理:

任意两导体A、B分别与第三根导体C组成热电偶,而且这两热电偶的接点温度对应相同。

如果知道了这两热电偶的热电特性EAC(t,t0)和EBC(t,t0),则由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特性EAB(t,t0)为:

中间温度定理:

热电偶的热电势只决定于热电偶的材料和冷、热接点的温度差,而与温度沿热电极的分布以及热电极的参数和形状无关。

6、普通型热电偶的结构特点:

气密性能好;具备一定的抗压和抗湾能力;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热导性能好。

7、铠装热电偶的结构特点:

一般来说,铠装热电偶的外径、热容量都比较小,适合用于测量热容量较小的物体的温度;时间常数小,响应速度快;可以在小范围弯曲变形;长度最多可达100米;绝缘性能较差;由于加工工艺较为特殊,热电极在不同程度上留有残余应变;电阻高,机械强度较差。

8、热电偶参考温度有三种情况:

用冰点器使参考端温度恒定在0度;若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不是0度,而是处在某一恒定值时的修正方法;参考端温度Tn为波动值时的修正方法:

(1)用补偿导线将参考端的温度移到温度较为稳定的地方,再按上例进行修正。

(2)用冷端温度补偿器直接进行补偿。

9、热电偶的显示仪表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用补偿法来进行测温,例如电子电位差计等;另一类显示仪表是动圈式仪表。

10、热电偶的测量线路有三种:

热电偶串联测量线路:

热电势大、精度比单热电偶高。

热电偶并联测量线路:

热电势小、当部分热电偶断路时不会中断整个并联线路的工作,其测量结果基本有效。

温差测量线路。

11、传热误差:

辐射传热误差、导热误差。

12、新型温度传感器:

PN结和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直接以频率输出的温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

二、重点内容

温标和热电偶测温

三、典型例题

1、填空题

(1)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基于物体的。

答案:

热电效应

(2)热电势包括有和两部分。

答案:

温差电势接触电势

(3)热电偶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和。

答案:

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参考电极定律

2、选择题

(1)热电偶按照()情况来划分,又可分为标准化热电偶和非标准化热电偶。

A)工业标准化B)热电偶的结构类型

C)电极材料D)测温范围

答案:

A

(2)()热电偶分为棒形热电偶、树枝形热电偶、耙形或梳形热电偶。

A)标准化B)非标准化C)多点式D)高温

答案:

C

(3)热电偶串联测量线路的特点是()。

A)热电势小、精度比单热电偶高。

B)热电势大、当部分热电偶断路时不会中断整个并联线路的工作,其测量结果基本有效。

C)热电势大、精度比单热电偶高。

D)热电势小、当部分热电偶断路时不会中断整个并联线路的工作,其测量结果基本有效。

答案:

C

(4)传热误差包括辐射传热误差和()。

A)附加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D)导热误差

答案:

D

3、简答题

(1)热电偶测温元件有哪些特点?

答案:

测温的准确度较高;

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测温范围较广;

信号传送较远,便于集中检测及自动控制;

可能制造出热容量较小、动态响应快的测温元件。

(2)简述热电偶的结构组成。

答案:

热电偶是由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

组成热电偶的导体称为“热电极”。

热电偶所产生的电势称为“热电势”。

热电偶中温度高的一端叫“热端”,也叫“热接点”;另一端则叫“冷端”,也叫“冷接点”。

(3)什么是热电效应?

答案:

由两种不同的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势。

两个接点温度差别越大,所产生的电势也越大;组成回路的导体材料不同,所产生的电势也不一样,这个现象称为物体的“热电效应”。

四、计算题

已知:

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关系如下:

现已知当前华氏温度为77F,试计算当前摄氏温度值t。

答案:

已知

可知:

当前摄氏温度值t为25℃。

]

五、思考题

1、什么是均质导体定律?

答案:

用均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则不论此导体是否存在温度梯度,均不产生电动势,即回路中无电流;反之,此导体一定是非均质的。

2、什么是中间导体定律?

答案:

在热电偶的任一部位接入第三根导体,只要保持两接入点温度相同(图中为t0),则导体C的接入对回路电势没有影响。

3、简述普通型热电偶的结构特点。

答案:

气密性能好;

具备一定的抗压和抗湾能力;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

热导性能好。

4、简述铠装热电偶的结构特点。

答案:

一般来说,铠装热电偶的外径,热容量都比较小,适合用于测量热容量较小的物体的温度;

时间常数小,响应速度快;

可以在小范围弯曲变形;

长度最多可达100米;

绝缘性能较差;

由于加工工艺较为特殊,热电极在不同程度上留有残余应变;

电阻高,机械强度较差。

5、在利用PN结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在利用PN结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时应采用定电流或定电压电源,而且如果温度范围拓宽,要注意其特征(电压与温度的关系)的分数性。

第四章压力测量

一、内容提要

1、压力的定义:

在物理学中,将流体介质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压强,而在工程上把它称为压力,经常以符号P表示:

P=F/S(8-1)

式中F——流体介质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N);

S——承受力的面积(m2)。

2、压力的分类

(1)在工程技术中流体压力又分为:

表压力(相对压力):

当绝对压力大于大气压时,该绝对压力与大气压之差。

绝对压力:

相对于零压力(即绝对真空)所测得的压力,它是表压力和大气压力之和。

差压:

两个相关压力之间的相对差值。

(2)在工程上,还按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为:

静压:

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的压力。

动压:

随时间作快速变化的压力。

总压:

流体运动方向垂直面上的压力,为静压、动压之和。

3、压力的单位

(1)物理大气压(atm):

当温度为0℃、重力加速度为9.80665m/s2、高度为0.760m、密度为13.5951×103kg/m3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力。

工程大气压(at):

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均匀作用有一公斤力时所产生的压力。

(2)毫米液柱

以液柱如水银、水或其它液体的高度来表示压力的大小。

常用的有毫米汞柱(mmHg)和毫米水柱(mmH2O)。

1毫米汞柱压力又称为1托(1Torr)。

在标准情况下,即在温度为0℃、密度为13.5951×103kg/m3,重力加速度为9.80665m/s2时

而对于水柱来说,在其标准情况下,即温度为4℃、密度为1000kg/m3、重力加速度为9.80665m/s2时

(3)CGS制单位(bar):

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均匀作用有106达因力时所产生的压力,单位是巴。

巴是厘米·克·秒制中的压力单位,曾常用于气象学和航空测量技术中,它的千分之一是mbar或mb。

(4)国际单位制(Pa):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作用有一牛顿的力,即帕斯卡。

它是国际单位制(SI)中规定的压力单位,也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