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50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世纪西方文学学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对文明、理性和信仰的否定。

二、对人性恶的揭示。

“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

”小说比较典型地代表了战后人们从那场旷古灾难中引发的对人性思考,旨在呼吁正视“人自身的残酷和贪婪的可悲事实”,医治“人对自我本性的惊人的无知”,从而建立起足够的对于人性恶的防范意识。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的描绘叙述和象征体系的巧妙结合。

2、法国:

主要作家作品有罗曼·

罗兰,其作品有《约翰·

克利斯朵夫》,《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另外他的传记文学《巨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等。

《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主题:

其一,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英雄主义精神;

其二,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时代状况,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的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

第三,小说描写了战争笼罩着欧洲上空的严重威胁。

通过和奥里维的友谊表达了他的民族和睦思想,企图以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

人物形象:

约翰·

克利斯朵夫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一个充满奋斗精神和追求精神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一个个人反抗的英雄,一个信奉精神独立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他热爱自由、忠于艺术,当德国社会庸俗习气蔓延的时候,他绝不人云亦云。

他敢于抨击被奉为经典的音乐大师和时下的媚俗音乐。

对于人人仰视的公爵,他也敢大声顶撞,这个“抗争的灵魂”孤独一人与整个社会作战。

一切阻碍都不能阻挡住他,相反,却激发了他的斗志。

阻力成就了他,奋斗成为他生命和快乐的源泉,作者将他塑造成一个生来就要攀登世界高峰、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人物。

克利斯朵夫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伟大的心的普通人”。

他富于人道主义情怀,对于社会问题深表关注,平民阶层的社会地位使他接近人民,尽管对人民的力量表现出一定的轻蔑态度,晚年他致力于为人类造福的事业,主张用爱与艺术沟通人类、改造人的灵魂,减少社会的悲剧,实现人类友爱和谐的理想境界。

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历程像大河般曲曲弯弯,他有过怀疑、动摇、失望、迷乱、过失、谬误,但他对理想的追求足忠贞不渝的。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遮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压倒罢了。

所以你在战胜你外在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你不必害怕沉沦和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和更新。

克利斯朵夫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

克利斯朵夫》艺术特征:

这是一部独树一帜的作品,首先是它的音乐性,它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

全书处处回荡着音乐的旋律,序曲、主旋律、变奏与协奏、长调与短调、尾声等应有尽有,小说的各卷有如交响乐的几个乐章一样,音乐和小说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魅力。

第二,它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体裁。

长河小说是比三部曲更大的体制,作品以主人公一生为主要线索,构成了基本情节。

次要的人物虽各自有其独特的命运和遭遇,但时时呼应主线。

整部作品就像一条由许多支流汇集而成的大河,气势磅礴。

第三,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

作家很少像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大师那样用许多具体的细节去描写主人公的外部特征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各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又奔腾的内心世界,和一生精神探索的曲折历程。

第四、语言优美,抒情性强。

3、德国:

主要作家作品有托马斯·

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等。

4、美国:

主要作家有:

德莱塞(《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的悲剧》等);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等

《美国的悲剧》主题:

这是一部具有重大典型意义的作品,通过克莱特·

格里菲斯从一个纯洁的青年到最后堕落成为一个杀人犯的故事,来揭示美国社会的功利主义盛行,克来特的悲剧,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对人的腐蚀毒害作用,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表明了悲剧的祸首就是美国的社会制度。

作者认为:

“这本书整个讲来是对社会制度的一个控诉。

小说之所以得到成功,并非因为它是悲剧,而正因为它是美国的悲剧。

”这决不是单纯的个人悲剧,它是整个美国的悲剧。

造成这个悲剧的罪魁祸首,当然不是克莱特,而是美国社会。

海明威:

理解海明威的三个关键词:

“迷惘的一代”,硬汉形象,冰山理论

“迷惘的一代”是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名称源于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她对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于是海明威把之作为《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台词。

这一派指的是一批生于十九世纪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逐渐成熟的作家们,他们在战争中断饱受创伤,失去了理想和生活目标,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精神抑郁,心灵空虚,消极苦闷,通过作品来表现战后的幻灭感。

如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硬汉形象:

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冰山理论)。

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

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这样形成一种简约的艺术风格,并能充分调动读者的经验参与。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分析:

桑提亚哥跟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是个不幸者,是人生角斗场上的失败者。

对于海明威来说,失败与不幸无关紧要。

他认为重要的是人物对待自己的不幸的态度。

他笔下的人物都不是祈求怜悯的“可怜虫”,不是渴望别人保护的“小人物”,而都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些“硬汉子”。

桑提亚哥也是这样,是个绝不肯向厄运屈服的人。

连遭失败之后,他又独驾孤舟,一个人到茫茫的大海里去寻求他要捕获的鱼类。

他蔑视死亡,在任何危险面前都无所畏惧,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降服了那条比他的船还大的马林鱼。

他尽管已经筋疲力尽,并且明知同鲨鱼搏斗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到底。

桑提亚哥崇尚强者,但他更为能够战胜强者而感到骄傲。

他最后事实上是被战败了的,但他在精神上始终是个胜利者。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条。

他坚信,人在精神上是不可战胜的。

海明威在这里通过桑提亚哥形象的塑造对人类这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唱出了一首热情的赞歌。

他实际上是以富有寓意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前景的看法。

他认为人类在其发展的现阶段遭受种种苦难,但由于具有这种精神力量,完全可以战胜这些苦难,获得美好的未来。

因此,作家对未来抱有信心,能在失败中歌颂胜利。

桑提亚哥是被战败了的,但他毫不气馁,准备重新投入战斗。

最后,他又睡着了,“正在梦见狮子”。

这是对未来胜利的热烈向往。

但海明威所歌颂的人类精神力量是抽象的,就其实质来说乃是一种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

这种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始终与孤独、绝望密不可分,最终必然导致失败。

桑提亚哥是勇敢和坚毅的化身,但却始终只是一个人战斗,孤零零地一个人漂泊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

他孤军奋战,感到无限孤独和力量单薄,不断地呼唤着伙伴的支援。

但他终究没有得到这种支援,最后在同鲨鱼的搏斗中遭到失败。

这也还是个人主义英雄的悲剧。

三、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是西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一类文学思潮或流派的总称,它们否定传统的文学审美价值观点与经验,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

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具体的文学流派。

兴起的渊源:

1、复杂动荡的社会造就复杂的文学(战争与社会的飞速发展);

2、非理性主义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

非理性主义汇聚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哲学、社会学说,其中主要包括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其主要观点是否定或限制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往往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等对立起来,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一方面认为存在本身就具有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性质,同时在本体论上否认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整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

3、对传统文学的传承与反驳在继承和超越西方传统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

包括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

另外,传统文学的不少作家的创作经验为现代主义提供了借鉴,比如霍夫曼、爱伦坡、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福楼拜等。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现代主义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其思想特征表现为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

这种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流派纷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现代派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它的中心就是危机意识:

表现在信仰的危机、精神的危机。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所体验到的危机意识。

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西方人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种极度的价值危机。

大战以前,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鼓动下,人们对人本身充满了无限的乐观的信心,人是万物之灵,人依靠理性掌握着外部世界,也把握着自己的未来,但战争使所谓有“自由”、“平等”、“博爱”变得非常不现实,此前,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的逐渐显现,人们对曾经支持西方人的信念已经有所怀疑,战争彻底地摧毁了它,信仰崩溃,于是普遍陷入了一种精神的迷茫,理想的真空。

文学表现出了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的危机意识。

比如《地洞》

第二,现代派文学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

“异化”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全面展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四种基本关系的异化:

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3、人与自然以及人自我的异化。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现代派表现出人个与社会的游离,个人全面地、无目的地反对社会的倾向。

在现代主义作家笔下,整个社会有两大特点:

一是与人为敌,二是力量强大。

社会不再是人诗意的栖居之地,它成为一种人的异已力量,它剥夺人的尊严、无视人的价值,戏耍人,把人看作它的玩物,而且强大到人无法抗衡;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的文学揭示出了一幅冷漠无情、自我中心、人与人无法沟通的可怕图景;

人和人之间就是一种互为仇敌的关系、关系冷谟。

人与人之间只有陌生、无法沟通,所以现代人感到极度的孤独;

在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大自然,人与现存的物质世界的关系上,现代派同样表现出深刻的怀疑和全面的否定态度。

在现代派文学笔下,美丽的大自然消失了,物质占据了人的精神空间,使人的精神空间变得单调和狭窄;

前面三种关系的异化,最后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变成了非人。

第三,深层心理的探索。

现代派文学不再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而是充斥着大量的人物内心活动。

他们在深入探索人类的心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开拓;

他们所要表现的主要是为现代心理学所阐述的内心,即以人的本能为主导和变化多端的异常复杂的内心、潜意识。

他们主张为写内心而写内心,而不是为了写人而写内心。

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不同的表现方法。

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法代替再现法。

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和印象,挖掘深层的、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怪诞、荒唐、反理性、反逻辑的描写方法。

1、象征性。

现代派作家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

2、怪诞变形。

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变形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

3、意识流。

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

象征主义:

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人物有法国作家波德莱尔(《恶之花》),还有诗坛三杰(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

后期象征主义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有:

诗歌中有瓦雷里(《海滨墓园》)、里尔克(《豹》)、爱尔兰的叶芝(《驶向拜占庭》、《基督教重临》)、美国的艾略特(《荒原》、《四个四重奏》)、俄国的勃洛克等;

戏剧中有比利时的梅特林克(《青鸟》)、德国的霍普特曼(《沉钟》)等。

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

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令读者回味深思。

后期象征主义作品往往能涉及重大社会题材,更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人和社会的命运与前途,更具主观性;

技巧上更富有实验性。

象征主义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第一个潮头,无论是思想倾向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表现出了它与古典文学的传统绝然不同的独特处,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恶之花”,即用丑恶的事物来创造所谓美好的东西。

诗人是以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社会的阴暗面,将现代人精神的贫乏和道德的堕落用可感的丑恶的意象描写出来。

第二,将“怪诞”引进文艺美学领域。

诗人有意将自己的主张感觉强加在外在事物上,使之产生变形、扭曲,或是加以夸张,漫画化,以此来表现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的怪相。

第三、轻视外部物质世界,重视内心精神领域的表现;

第四、象征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1、寻找能暗示某种隐蔽思想和情绪的“对应物”。

要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哲理,在象征主义诗人看来,必须寻找一个能沟通二者的桥梁,这个桥梁庞德称之为“对应物”,也叫“准确的物质关系”。

2、用“自由联系”是沟通“对应物”与人的精神情绪。

第五、对诗歌的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表现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派别,首先兴起在本世纪20年代的绘画界,逐步形成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思潮。

表现主义强调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反对对外部世界作细致描绘,要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

不注重个人特征,人物往往是某种类型的抽象象征;

创作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和哲理性问题;

在艺术手法上广泛使用象征手法,情节荒诞离奇,变化突兀。

戏剧成就最高,代表作家有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奥尼尔(《琼斯皇》、《毛猿》等)。

卡夫卡被认为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

卡夫卡: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等等。

卡夫卡的创作特色:

1、抽象:

小说往往没有明确的人物人性、时间、地点等,使得明晰流畅的叙述中蕴含了多重的解读空间;

2、荒诞:

表现在情节与人物的行为上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而卡夫卡在表现荒诞时,总是把怪诞放在日常生活之中,放在最平庸的环境里,把它当作丝毫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加以表现,就象是这个世界的一种固有属性一样。

3、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纯客观叙述。

4、深刻的哲理性和寓意。

卡夫卡的小说蕴含了多重主题,揭示了人的生存的荒诞、孤独与痛苦,也揭示出了现代社会的人的异化的主题。

5、象征手法的广泛使用。

《城堡》主题的理解。

超现实主义:

一战之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派别。

代表人物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等,他们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后一世界比前一世界更真实。

强调诗人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写梦境,幻境,事物的巧合;

提倡自动写作法,把梦幻和一刹那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

作品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有些作品想象丰富新颖,但大多晦涩难懂,语言缺乏逻辑性,规范性。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发端于意大利、随后传播到俄、法、英、德诸国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派别,主要成员有意大利作家马利内蒂、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等。

艺术主张:

第一、文学艺术要表现现代精神。

即对都市化、工业化和高速度的赞美,他们歌颂机器文明,赞颂力量。

第二,抛弃全部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

未来主义者为创造属于未来的艺术,对文化遗产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

第三,将作家的心灵状态外化为幻象。

第四、表现与速度、动感相适应的“狂乱情绪”。

第五、“打倒作为工具的文字”,用自由不羁的字句来创作诗歌。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20、30年代兴起的又一个重要的现代派文学流派,兴起于英法等国,遍及欧美各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许多现代派文学流派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广泛使用于现代主义各流派中。

意识流文学的主要创作主张:

(一)“作家退出创作”,采用“内心独白”,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

“意识流”作家认为创作的目的不在于从外部去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不能靠作者来叙述人物的思想情感活动,在创作中,作家要退出小说,为此,“意识流”文学要求作品取消传统小说申所必不可少的故事情节,让人物自已直接去展现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通过“自由联想”汇成意识之“流”。

人物的意识活动能够汇成斩不断的“流”,是人物“自由联想”的结果,意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跳跃性,都不遵从形式逻辑的规律,只服从想象的需要。

(三)运用心理时间,在叙述上时序颠倒、交叉、相互渗透。

(四)大量运用各种象征、隐喻、暗示、寓意手法。

(五)语言与文体上的大胆创新实验。

代表作家有乔伊斯(《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达罗卫夫人》等)、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等。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意识流文学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

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主人公布卢姆是一位匈牙利裔的犹太人,他在都柏林的报社做广告推销员。

布卢姆的生活饱经沧桑,他幼子夭折,妻子不贞,人到中年却一无所成,十分自卑。

一方面他心地善良厚道、乐于助人,对妻子宽容,不失热情;

但布卢姆另一方面又胆小猥琐,卑微,内心不满却不敢表达,只能安于现状;

他苦闷彷徨,充满矛盾。

他对现实迷茫但又充满希望,无奈但又期待奇迹。

他即非英雄又不是恶棍,他的颓废与平庸正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市民的孤独,迷茫和绝望,也是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现代人心态的写照。

这一形象成为现代文学人物形象中的反英雄的代表。

《尤利西斯》的史诗对照模式:

《尤利西斯》每一章的内容,都采取了与《奥德修记》平行的结构,乔伊斯独具匠心,巧妙构思,使整部《尤利西斯》的结构与寓意都和《奥德修记》相照应。

乔伊斯用史诗对照来对照揭示当代社会的真实、人的精神世界的空虚。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主要流行于二战后的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主题上表达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人有权对人生和社会进行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

一是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本来就是不可分的,文学往往是存在主义思想家用来表达他们哲学思想的方式,所以鲜明的哲理性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最显著特征。

二、特定的境遇的设置,从而让人物进行自由选择。

第三个特征是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存在主义文学一方面敢于直面现实,干预生活,另一方面又重个人、重主观,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图,成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

存在主义主要的作品有萨特的《恶心》、《存在与虚无》、《禁闭》、《死无葬身之地》、《苍蝇》等,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西蒙娜·

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客人》。

《局外人》的主题与人物理解。

境遇剧:

萨特对自己戏剧的称谓,也有人叫做“自由剧”,其剧作不按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给人物提供一定的环境,强调人物在环境中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剧实际上是在演绎萨特自己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等存在主义哲学观点。

由于常设置自由选择的极限境遇,所以吸取了传统戏剧“集中”的特点,另外强调戏剧冲突,使其具有较强的戏剧感染力。

代表作有《禁闭》等。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彻底的反传统。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

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