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6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docx

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篇核心笔记

音乐篇第一章音乐的基本概念以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但它采用的声音材料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区别于口头语言艺术。

音乐是一门非描绘性的艺术,不可能描写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和场景,而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以直接激发和呼唤听者的情绪、情感和意志。

与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相比,音乐艺术更注重严谨的形式和结构,因此有人称其为形式的艺术。

音乐的几种社会功能:

认识、教育、审美、实用(可能出论述题详见书5页)第二章音乐的声音材料音乐建立于特殊的音响——乐音。

乐音是有规律振动的声音,它是人类有意识创造出来的。

乐音是音乐构成的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主要有两个来源:

声乐和器乐(人的嗓音和乐器发出的乐声)节奏、速度与旋律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构成了音乐的生命,任何音乐都具有节奏。

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拍循环往复、不断交替。

不同的速度直接影响着音乐的性格。

音高和节奏构成了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几个不同高度的乐音和某种样式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即获得了最简单和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旋律。

对于传统的音乐概念来说,旋律是音乐的根本。

曲式涉及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

曲式的最小完整单位被称为乐段,一个乐段内部可以包含若干个乐句。

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详见书10页)第三章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远古中国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有物证可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上个世纪8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了18支用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

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骨哨和陶埙证明中国的音乐文明不仅产生在黄河流域,同样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

原始时代的音乐往往是与生产劳动、巫术联系在一起的。

夏代的乐舞《大夏》和商代的乐舞《大濩》成为昭显统治者功德的工具。

求雨的《無舞》、驱鬼逐疫的《魌舞》。

音乐教育始于周代“大司乐”,产生于春秋末期的《诗经》是当时的一部音乐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的各类音乐作品。

其中的《国风》160篇,包括了当时北方15国的民歌,音乐结构多样,表演形式新颖。

《楚辞》所收集的是以屈原辞赋为主的楚国音乐作品。

先秦时期的中国音乐成就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

中古乐府始建于秦朝,在汉武帝时得到极大的加强。

代表性的音乐体裁是鼓吹乐、相合歌和歌舞百戏。

清商乐是南北朝时期在南方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总称,其中民间音乐吴歌和西曲多数为爱情题裁,风格清新自然,后来为隋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现阮籍、嵇康等著名琴家,琵琶是此时由印度传入华夏。

宫廷燕乐是隋唐时期音乐成就的代表。

燕乐大曲结构复杂多变、艺术精细,代表作《霓裳羽衣》。

唐朝政府建立多种音乐管理机构,梨园(创始人唐玄宗)是由艺术水平最高的音乐舞蹈家组成。

近古南宋词人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的宋代歌谱。

宋元时期最重要的说唱体裁是鼓子词和诸宫调。

杂剧在元朝达到鼎盛。

南戏在北宋形成,元末达到高的艺术水平。

宋代郭沔创作古琴曲《潇湘水云》元代反映少数民族狩猎生活的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昆山腔经过魏良辅改良创造了被称为“水磨调”的清丽委婉唱腔,风靡全国。

昆曲明末清初趋于衰落,“梆子腔”和“皮黄腔”影响最大18世纪末四大徽班艺人进京,以皮黄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近代西方音乐的大量传入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催化剂。

戊戌变法倡导废科举、兴学堂,导致学堂乐歌的诞生。

梁启超主张借西洋音乐创造中国的“新乐”,当时留日学习西洋音乐的有沈心工、李叔同和曾志忞,采用西洋去掉填配新词创作《送别》。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以萧友梅为首的留学生在北京成立了多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随后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音乐院。

萧友梅、赵元任开始进行专业的音乐创作活动《教我如何不想他》《问》。

黎锦晖创作《可怜的秋香》、刘天华创作《光明行》、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黄自创作《旗正飘飘》、贺绿汀创作《牧童短笛》、冼星海1939年创作《黄河大合唱》,1945年鲁迅艺术学院的革命艺术家们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

(作者和作品曲目详见第五章)现代1950年无锡民间艺人华彦均(阿炳)《二泉映月》,通过打谱和录音使《碣石调幽兰》、《广陵散》复现。

“十二木卡姆”和“侗族大歌”被挖掘。

歌剧:

《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舞剧:

《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大型声乐套曲:

《红军不怕远征难》管弦乐:

《瑶族舞曲》交响诗:

《嘎达梅林》《长征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详见书15页)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简况古代与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4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中最长的时段。

中世纪音乐主要是基督宗教礼拜音乐,广泛传播的音乐是教堂礼拜唱歌的格里高利圣咏、赞美诗等。

12世纪左右,复调音乐开始广泛传播,记谱法、唱名法以及调式体系也逐渐成熟,音乐开始逐渐脱离宗教礼拜仪式走向艺术化发展的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两百年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属于文艺复兴时期。

起点不是意大利,而是英国和欧洲大陆偏北地区。

文艺复兴音乐是一个声乐的时代,这一时期主要是声乐复调,尤其是无伴奏的多声部歌唱是这一时期的音乐的主要风格样式。

早期有布艮第乐派以及更加重要的弗兰德乐派,弗兰德乐派成员主要来自尼德兰地区和法国北部,盛行于15世纪下半叶和16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有:

J·奥克冈、约斯堪,成就:

弥散曲、经文歌和世俗复调歌曲。

16世纪是文艺复兴音乐成就最高时期,世俗音乐得到很好的发展,世俗音乐的典范:

法国尚松和意大利牧歌。

晚期文艺复兴,音乐中心转向意大利,罗马乐派的帕勒斯特里那的无伴奏声乐复调将文艺复兴宗教音乐推向顶峰,威尼斯以圣马可教堂为中心的宗教音乐则发展庄严宏大的带有乐器伴奏的合唱音乐。

巴洛克时期17世纪开始,1600—1750年,记谱法以完全成熟,调性体系得到确立,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复调音乐达到巅峰,代表新趋势的主调音乐正在兴起,标志:

歌剧、清唱剧、康塔塔。

歌剧产生于佛罗伦萨,经过早期歌剧大师蒙特威尔第,以及威尼斯和那坡里的众多作曲家的努力,意大利歌剧在18世纪前后发展成型,并传播到整个欧洲。

巴洛克时期器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一次与声乐处在了平等的地位。

这一时期器乐的重要体裁有:

奏鸣曲、协奏曲、组曲等。

提琴成为主导乐器,取代了文艺复兴弹拨乐器的地位;键盘乐器也有长足进展,管风琴、古钢琴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

科莱里、维瓦尔第是这一时期弦乐艺术杰出代表,法国古钢琴代表人物:

弗朗索阿·库泊兰。

巴洛克晚期,向德奥转移,巴赫和亨德尔,他们在1750年左右先后去世,标志一个时代结束。

(作者和作品曲目详见第五章)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时间只有半个世纪,但影响非常大。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成果:

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这些都是主调化风格、大型的多乐章器乐套曲体裁,奏鸣曲式达到空前成熟。

莫扎特的歌剧和海顿的清唱剧是古典主义声乐最成功的作品,贝多芬实现了最大的突破,把音乐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交响乐之父”是海顿,不是贝多芬!

)进入19世纪社会思潮开始变得主观,追求个性,音乐中往往回荡着一种夸张的激情,充满幻想和富于想象,这就进入了音乐的浪漫主义时代,贯穿整19世纪。

这一时期人才辈出、作品繁多。

“标题音乐”风行一时。

音乐与文学、戏剧、美术甚至哲学、宗教发生关系。

发端:

德奥作曲家德奥:

舒伯特、韦柏、门德尔松、舒曼法国:

柏辽兹波兰:

肖邦匈牙利:

李斯特(交响诗之父)意大利:

歌剧大师威尔第德国:

布拉姆斯、瓦格纳西欧之外的所谓“民族乐派”兴起。

代表人物:

俄国的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捷克的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

晚期浪漫主义,要求强烈的音响,作品篇幅庞大而复杂,最有影响的仍是德奥作曲家:

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此外还有俄国的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芬兰的西贝柳斯。

(作者和作品曲目详见第五章)20世纪音乐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重要流派有法国印象主义、德奥表现主义、泛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民族主义。

50年代后情况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在西欧产生了先锋派音乐,出现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简约派音乐。

另一方面在英美地区和俄罗斯沿着传统道路向前发展。

总体说与传统音乐观念有很大差别,出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音乐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体裁中国传统音乐通常是指在清代就已经基本成型的音乐。

大致可分为:

宫廷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大类别我国的民间音乐是其他类型传统音乐的基础,数量占最大的比重,对人民生活影响最广泛,主要有:

民间歌曲、歌舞、说唱、戏曲和器乐五大类别组成。

民间歌曲的主要体裁:

汉族民歌的主要类型:

号子、山歌、小调号子劳动号子,协调与指挥动作,激励劳动者热情的实用功能,音乐风格粗犷豪迈,句副短小,律动性较强,反复出现固定的、周期性的节奏型,一领众和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

音乐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带有即兴山歌高亢嘹亮、自由悠长,风格坦率直露、热情奔放、直抒胸臆,伴有装饰音和较长的拖腔。

信天游(陕北宁夏甘肃山西内蒙,上下句,曲调上百种,情歌诉苦歌)山曲(陕西西北陕西榆林,上下句)花儿(甘肃宁夏青海,音域广起伏大,上下句)客家山歌(音域窄,起伏小)西南山歌(四川云南贵州,悠长连绵)小调又叫小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曲调委婉、细腻,感情表达含蓄、节制。

节拍比较规整,旋律环绕曲折形态。

小调可分吟唱调、谣曲和时调,容易被戏曲和说唱吸收。

孟姜女调:

离情别怨《月儿弯弯照九州》《尼姑思凡》《送情郎》《盼情人》、《白娘子》、贺绿汀《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剪靛花调:

欢快喜悦《放风筝》《丢戒指》《回娘家》鲜花调:

“茉莉花”绣荷包:

西北华北的时调,缠绵哀婉《走西口》《绣金匾》少数民族民歌:

蒙古族长调:

气息宽广、巨幅较长伴有颤音和装饰音,历史的沧桑感藏族的箭歌:

西藏东南部,夸耀箭术是所唱,《北京的金山上》朝鲜族的抒情谣:

表现爱情,旋律流畅,特有三拍子节奏《阿里郎》《道拉基》苗族的飞歌:

山歌,音调高亢,气息悠长节奏自由,常有滑音,句尾惯用甩音民间歌舞的主要体裁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类型:

秧歌、采茶、花鼓、花灯少数民族的歌舞与乐舞: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朝鲜族的象帽舞、彝族的阿细跳月说唱音乐的主要体裁:

京韵大鼓:

骆玉笙(小彩舞)苏州弹词:

蒋月泉和徐丽仙,琵琶、三弦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

江南丝竹《行街》《四合如意》《三六》《中花六板》广东音乐《步步高》《下山虎》《平湖秋月》《雨打芭蕉》《赛龙舟》山东鼓吹十番锣鼓西方音乐的重要体裁歌剧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容纳舞蹈、舞台美术。

包含了器乐、声乐,声乐中分独唱、重唱、合唱。

独唱分为朗诵化的宣叙调和歌唱化的咏叹调,宣叙调用来叙事,对话,用于发展剧情,咏叹调旋律优美,用于抒发主人公内心感情。

歌剧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最早以古希腊传说为题材,表现形式简陋。

第一部歌剧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创作《奥菲欧》。

18世纪上半叶,发展定型,称之为意大利正歌剧。

A·斯卡拉蒂的那坡里歌剧乐派代表此时最高成就。

正歌剧一般三幕、美声唱法、采用快—慢—快结构的意大利式序曲。

歌剧最丰硕的收获在19世纪,作曲家有:

意大利的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威尔第、普契尼《图兰朵》,德国的韦伯《自由射手》,瓦格纳,俄国的柴可夫斯基。

(作者和作品曲目详见第五章)音乐剧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现代舞台剧。

特点:

1、综合了音乐、舞蹈、舞台表演,把传统歌剧、轻歌剧以及近代流行音乐整合在一起

2、具有强烈现代都市时代气息,百老汇

3、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起源于英美,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美国音乐剧《音乐人》《魔棍》、,90年代《猫》《西区故事》、。

中国自己的音乐剧《香格里拉》《日出》。

清唱剧由独唱、合唱和乐队共同完成,没有舞台布景,没有服装表演动作。

产生于音乐巴洛克时期。

巴赫和亨德尔有重要贡献。

作品:

海顿《创世纪》、《四季》门德尔松《以利亚》、《圣保罗》柏辽兹《基督的童年》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普斯王》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康塔塔17世纪出现,最伟大的作者是巴赫,写有200多首教堂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他的康塔塔突出合唱的作用。

20世纪康塔塔又恢复,普罗科菲耶夫的《亚历山大-捏夫斯基》,巴托克的《世俗康塔塔》,斯特拉文斯基的《康塔塔》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情趣,艺术歌曲的出现与新兴阶层(中产阶级)的崛起有关,发源地在德奥,一般是特指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起来的歌曲形式。

一般形式为独唱曲,钢琴伴奏,抒情。

旋律及风格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德奥的舒伯特、舒曼、布拉姆斯、马勒法国的柏辽兹、福莱东欧的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交响曲18世纪下半叶以后古典时期确立起来的一种大型管弦乐体裁,通常为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

乐器组分为四个: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短笛、英国管)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小军鼓、镲、钹、铁三角、锣)古典交响曲的典型范式是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核心),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典雅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活跃急板)奏鸣曲18世纪下半叶古典时期以来,奏鸣曲这个概念一般指钢琴独奏,或钢琴与小提琴或长笛等合奏的乐器演出形式,三或四乐章的大型套曲结构,第一乐章大多为奏鸣曲式快板。

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巴洛克时代,巴洛克时期以弦乐为主体,产生于意大利。

18世纪中叶发生变化,钢琴出现,成为主角。

协奏曲一般指独奏乐器与大型管弦乐队合作的表演方式,18世纪以后发展成熟,产生于意大利。

协奏曲之父是意大利的G·托莱里,之后,意大利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和德国的巴赫把协奏曲推向顶峰。

协奏曲分三个乐章,具有炫技要求,“华彩”段落室内乐一般指几个独奏者合奏,每个乐器担任一个独立声部,各个声部地位均等的乐器演出形式,多为大型套曲结构。

海顿、莫扎特对其有重要推动作用。

交响诗19世纪产生的新的管弦乐体裁,性质上属于标题音乐,形式上是单乐章的,与交响曲区别。

创始人是匈牙利的李斯特,他在19世纪下半叶创作了13首交响诗。

其他的还有捷克的斯美塔那、芬兰的西贝柳斯、德国的理查-施特劳斯。

20世纪走向衰落组曲一般指一种结构自由的多段并置乐器体裁,常见的是古钢琴演奏。

法国的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库泊兰,德国的代表人物是巴赫《法国组曲》、《英国组曲》。

序曲管弦乐形式,最早是歌剧、清唱剧等的乐器引入段,后产生独立的音乐会序曲产生。

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布拉姆斯的《学院庆典序曲》。

狂想曲盛行于19世纪,具有鲜明民族性,情绪强烈和外露,一般没有固定形式结构外貌。

李斯特19首《匈牙利狂想曲》即兴曲多为钢琴独奏,盛行于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1827年创作了8首即兴曲,肖邦创作了4首即兴曲,最著名的是第四首《即兴幻想曲》。

小夜曲初始意义是夜歌,中古骑士在情人的窗下唱的情歌。

谐谑曲17世纪产生了许多声乐谐谑曲。

前奏曲原本是其他乐曲的导入段落。

19世纪获新的含义,脱离赋格的独立小型器乐体裁。

世界音乐多元性亚洲日本歌舞伎,日本民谣,朝鲜盘索里,印度尼西亚甘美兰,印度古典音乐,阿拉伯马卡姆音乐拉丁美洲墨西哥的“松”,古巴的伦巴,阿根廷的探戈,巴西的桑巴第五章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古典歌曲《阳关三叠》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作的琴歌,全曲分三大段,同一曲调作变奏反复叠唱三次。

《扬州慢》作者为南宋词人姜夔。

描写昔日繁荣的扬州遭金兵入侵,劫后萧条的景象。

采用古音阶的宫调式。

《满江红》词作者岳飞,20年代由杨荫浏将元代古曲与这词相配,是词调音乐典型结构。

民间歌曲《小白菜》河北民歌,讲述丧母的女童悲惨命运,全曲仅12小节,曲调带哭腔,《沂蒙山好风光》、《白毛女》中《被风吹》根据它衍生。

《绣荷包》山西,表现少女绣荷包送情人的内心活动《蓝花花》陕北民歌,讲述姑娘蓝花花牺牲性命反抗封建礼教《走西口》山西陕西内蒙,男人外出打工与妻子惜别《康定情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西南情歌《小河淌水》云南弥渡山歌,描绘月下小河男女之情《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茉莉花》流传最广在江苏和河北,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收到《图兰朵》《凤阳花鼓》安徽,明代淮河流域遭水患,人民身背花鼓远走他乡卖唱《嘎达梅林》蒙古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是民族英雄民族器乐独奏曲《梅花三弄》古琴曲,齐桓伊所作的笛曲,唐代颜师古改编为琴曲。

《流水》古琴曲,俞伯牙与钟子期《广陵散》古琴曲,流传于安徽广陵一带,气势磅礴,悲壮的英雄气概,载录明代《神奇秘谱》《潇湘水云》古琴曲,作者宋代浙派郭沔,元兵南侵亡国情怀《喜相逢》原为内蒙民曲,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改为梆笛独奏曲《百鸟朝凤》山东河南河北,后改为唢呐独奏《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均(阿炳)创作《光明行》二胡独奏,刘天华1931年作《十面埋伏》琵琶独奏曲,在清代华秋萍《琵琶谱》,以楚汉相争战争场面《彝族舞曲》琵琶独奏曲,王惠然根据“海菜腔”改编《渔舟唱晚》古筝独奏曲,娄树华根据古琴改编《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雨打芭蕉》广东名曲,初见丘鹤俦《弦歌必读》,南国情调《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柳尧章改编近现代名曲及作曲家声乐作品《问》独唱歌曲。

易韦斋词,萧友梅曲。

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初《教我如何不想他》独唱歌曲。

刘半农词,赵元任曲,创作于1926年《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电影《桃李劫》主题曲,1934年《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1935年。

1982年定为国歌《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聂耳曲,《风云儿女》插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1936年《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1937年7月《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1937年《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1943年《歌唱祖国》王莘词曲,1950年《我的祖国》乔羽词,刘炽曲,《上甘岭》插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劫夫词曲,1963年《红星照我去战斗》邬大为词,傅庚辰曲,1973年《闪闪的红星》插曲《祝酒歌》韩伟词,施光南曲,1976年《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1980年《海外赤子》插曲《长恨歌》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韦瀚章词,黄自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论述题)《长征组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1965年歌剧《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1945年首演《洪湖赤卫队》朱本和等五人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作曲,1959年首演《刘三姐》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集体创编,1960年首演《江姐》闫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1964年首演,根据《红岩》改编器乐剧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曲,1934年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钢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曲,1959年首演《草原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1973年管弦乐《春节组曲》李焕之创作于1955—56年间外国音乐名家名作J.S.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音乐世家,他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一代宗师,近代音乐之父《布兰登堡协奏曲》巴洛克协奏曲的经典之作《马太受难乐》、《约翰受难乐》、《b小调弥散》亨德尔(1685—1759)巴洛克后期德国作曲家清唱剧《弥赛亚》海顿(1732—1809)出生于奥地利,交响乐之父《伦敦交响曲》第93—104交响曲总称,又称《扎诺蒙交响曲》,包含《惊愕交响曲》、《军队交响曲》、《时钟交响曲》《巴黎交响曲》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神童19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41部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德国波恩《第三“英雄”交响曲》词曲原题献给拿破仑《第九“合唱”交响曲》最后一部交响曲,其中包含《欢乐颂》歌词作者席勒,主题宣传“人人平等”的启蒙思想。

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创作600多首歌曲,《魔王》《野玫瑰》《鳟鱼》,声乐套曲《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钢琴曲《即兴曲》《音乐瞬间》,9部交响曲,《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最著名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使巴赫被人们重新认识17岁写下《仲夏夜之梦》序曲成名,《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5部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管弦乐《芬格尔山洞》,钢琴曲《无词歌》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浪漫主义钢琴套曲《狂欢节》、《童年情景》、《蝴蝶》、《大卫同盟舞曲》,声乐套曲《桃金娘》、《妇女的爱情生活》、《诗人之恋》,刊物《新音乐杂志》柏辽兹(1803—1869)法国作曲家1830年《幻想交响曲》成名,《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责罚》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

交响诗之父。

《钢琴超级练习曲》、《帕格尼尼练习曲》、《匈牙利狂想曲》,交响诗《前奏曲》。

肖邦(1810—1849)出生于波兰华沙,“肖邦风格”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领域,对钢琴体裁的开发。

《玛祖卡》、《波罗乃兹》、《夜曲》、《前奏曲》、《谐谑曲》、《叙事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又名《华沙陷落》瓦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文学家。

26岁歌剧《黎恩济》成名,《漂泊的荷兰人》、《唐豪塞》、《罗恩格林》。

改革传统歌剧称为“乐剧”,戏剧第一,音乐

第二。

创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反潮流”。

合唱《德意志安魂曲》,《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人29岁《纳布科》成名,三幕歌剧奠定歌剧地位:

《茶花女》、《弄臣》(又名《利哥莱托》)、《游吟诗人》。

中期《唐卡洛斯》、《命运的力量》,标志着高峰《阿伊达》,晚年《奥赛罗》,绝笔《法尔斯塔夫》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跳蚤之歌》,交响诗《荒山之夜》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歌剧《黑桃皇后》、《奥涅金》,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

交响曲六部,《第六“悲怆”交响曲》尤其感人。

钢琴组曲《四季》、《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12序曲》。

马勒(1860—1911)奥地利籍犹太人一生9部歌剧。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青年魔角》,《大地之歌》按序应为第九交响曲,歌词采用唐诗。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德国作曲家,指挥家管弦乐主要作品为交响诗,分两类:

严肃题裁:

《死与净化》、《查拉图施特拉如是说》,肖像描绘题裁:

《蒂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堂吉诃德》《英雄生涯》。

德奥现代歌剧先行者,代表作:

《埃勒克特拉》、《玫瑰骑士》、歌剧《莎乐美》。

德彪西(1862—1918)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管弦乐《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三首》、《大海》,钢琴作品《版画集》、《意象集》、《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交响诗《牧神午后》。

勋伯格(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