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82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吉林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概况.docx

《吉林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概况.docx

吉林概况

吉林概况

吉林概况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从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之始,吉林省建置历经362年。

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

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51.28万人,占全国的2.03%;2014年GDP达到13803.81亿元,占全国的2.16%。

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

全省城镇化率54.2%。

省会长春市。

  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

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

  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

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

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44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96%。

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8%,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

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

地理位置优越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中国东北地区腹地。

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

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

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

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

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

主要平原有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在总面积中,山地占36%,平原占30%,台地及其他占28.2%,其余为丘陵。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年均气温为2℃~6℃,呈山地偏低、平原较高的特征。

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

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

生态环境优良

吉林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而且可恢复性和保护程度较好。

从生态区域分布看,由东向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生态区、中东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态区、中部松辽平原生态区和西部草原湿地四个生态区。

东部长白山区林海茫茫,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十分丰富,降水丰沛,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东中部低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较高,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江段,也是“三湖”(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东辽河的上游,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中部松辽平原沃野千里,一望无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农田防护林体系健全,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有着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优越条件,素有“黄金玉米带”和“黑土地之乡”的美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西部草原湿地是科尔沁草原的延伸带,草原辽阔,泡沼密布,湿地面积较大,地下水和过境水丰富,是生态系统从中湿润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带,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丹顶鹤的故乡。

区内地势低洼,光、热条件较好,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区域。

吉林省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21个,市县级7个,总面积24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13.31%。

  我省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强化生态安全、保护自然历史遗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1999年,国家批准吉林省为生态建设试点省。

2001年,实施《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2006年,吉林省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长白山实施统一管理与保护开发。

实施生态省建设以来,吉林省开展一系列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对东部长白山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重点保护长白山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森林碳汇,发挥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安全管理,保护野生动植物、珍稀、濒危生物和湿地资源。

深入实施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工程,开展天然林保护、农田防护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荒漠化治理等建设工程,全省森林面积达82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8%,森林植被、林相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

全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11个,省级生态镇30个,省级生态村94个,通化县成为首个省级生态县。

自然资源丰富

吉林省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耕地面积703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

与全国相比较,吉林省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耕地占全国的4.4%左右,基本农田占全国的4.4%左右。

吉林省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用地总面积929.9万公顷,现有活立木总蓄量9561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8%。

建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57个,面积223.98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5个,省级22个。

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

 吉林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矿产158种,其中具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15种(含亚矿种)。

油页岩、钼、镍、镁、硅灰石、硅藻土、膨润土、火山渣、陶粒页岩、矿泉水等是吉林省优势矿产资源。

东部长白山地区是矿泉水资源集中的区域,储量极其丰富,被誉为与阿尔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区齐名的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

中西部松辽盆地被确定为国家11个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

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全省草地总面积1037万亩,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源”的美誉。

全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万公顷。

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分别属于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五大水系。

吉林省有发育良好多样的生物种群。

已查明有陆生野生动物446种,其中两栖类15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5种,兽类80种。

吉林东北虎、豹、梅花鹿、东方白鹳、丹顶鹤、白鹤、大鸨等一批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国际濒危物种的拯救与保护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有野生植物3890种。

东部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三大天然药材宝库之一。

历史文化悠久

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

在汉朝时就设置了郡县,唐朝的渤海及后来的辽、金、元各代也都设立府、州、县。

明朝设立都司、卫所。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

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改称宁古塔将军。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于船厂(今吉林市)建吉林城,史称“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

公元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居吉林城。

公元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

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建制称吉林行省。

二十世纪初,东北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进行殖民扩张的角逐之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

将长春改为“新京”,定为伪满洲国“首都”。

1934年,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后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吉林大地上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四保临江”、“三下江南”等战役,成为扭转东北战局的关键。

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东北人民解放军兵围长春,在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国民党驻守长春部队向解放军投诚。

至此,吉林全境获得解放。

经济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3年10月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吉林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奋发进取,着力破解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全力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投资拉动、对外开放、扩权强县、民营经济腾飞和服务业跨越发展等重点工作,全省经济加快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明显改善,昔日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初步核算,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03.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287.2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991.99亿元,增长6.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GDP达到501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8166美元),比上年增长6.5%。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0:

52.8:

3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55.6%和37.6%。

2014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188.6亿元,增长4.9%,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203.4亿元,增长4.0%。

201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同比GDP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占GDP比重达到36.1%),投资增速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0.9%,物价总体平稳,CPI累计上涨1.4%。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中部地区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水平显著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已达到650亿斤新的阶段性水平。

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706.56亿斤,总产量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位列全国第1位。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迅速壮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迈出重大步伐,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现已形成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纺等优势产业为主体的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型工业体系。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以来,吉林省针对国有企业比重大,发展活力不足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实施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攻坚任务,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任务,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和国有资本控制力明显增强,全省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汽车、轨道客车、农产品加工业、医药等支柱优势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9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997.18亿元,增长7.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495.75亿元,增长6.0%。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1361.56亿元,增长5.2%,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4.44亿元,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706.06亿元,增长2.3%。

教育文化发达

  吉林省高等院校聚集,人才济济,教育优势突出。

全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58所,全日制在校生6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每百万人口拥有高等学校数约2.08所,居全国第9位;每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280人,居全国第7位;本科生占在校本专科生的75.4%,居全国第2位;研究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91%,居全国第4位;博士生占在校研究生的16.53%,居全国第9位。

2014年末,全省小学4806所,招生19万人,在校生126.9万人。

初中1195所,招生20.9万人,在校生62.3万人。

普通高中学校240所,招生13.2万人,在校生41.6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29所,招生4.4万人,在校生15万人,毕业生7.7万人,其中,获得职业技术证书的人数为4.5万人。

另有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549所,注册学生数46.2万人。

学前教育机构6266个,其中,独立设置幼儿园4039所,入园(班)幼儿为24.5万人,在园(班)幼儿为46.2万人。

特殊教育学校47所,在校生5403人。

2014年末,全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1个,全年招收研究生1.9万人,在学研究生5.8万人。

有普通高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6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1所;全年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17.4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

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9.6万人,在校生19.6万人。

2014年末,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3406所,在校生56.7万人。

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6所,在校生13.8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3所,在校生3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75所,在校生1.4万人;民办初中37所,在校生7.2万人;民办小学21所,在校生5.4万人;民办幼儿园3234所,在园儿童25.9万人。

此外,另有其他非学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063所,注册在学人数约13.7万人。

吉林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以长白山和黑土地文化为代表的吉林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散发着浓郁的关东气息。

  吉林省是著名的“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马头琴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松花砚之乡”和“中国萨满文化之乡”等。

“吉剧振兴工程”全面启动。

截至2014年末,全省拥有文化馆78个(包括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40个,公共图书馆66个,博物馆77个,全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950万人次。

2014年全年出版图书2.01万种(套),其中,新出1.22万种,定价总金额37.85亿元。

报纸全年总印数9.21亿份,定价总金额9.02亿元。

期刊全年总印数0.98亿册,定价总金额5.94亿元。

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8.6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8.75%。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为574.8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达到512.9万户。

  

对外交流活跃

吉林省已经与世界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官方交往和经贸合作关系,同24个国家的52个省(州)、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关系。

与欧盟商会、英中贸易协会等国际知名商协会以及菲律宾华商会、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等海外重要华侨华商组建了密切联系。

美国嘉吉、沃尔玛、百事可乐,德国大众、奥迪、西门子,日本丰田、丸红,韩国大宇、锦湖轮胎等一大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落户吉林。

吉林省是全国9个边境省份之一。

现有各类口岸、通道20个。

其中,以口岸类型划分,有国家一类口岸9个、国家二类口岸7个、地方二类口岸3个、公务通道1个;以口岸通行方式划分,有航空口岸2个,公路口岸11个,铁路口岸5个,界河口岸1个,内河口岸1个。

根据海关统计,2014年全省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63.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

其中,出口总值57.78亿美元,下降14.3%;进口总值206.00亿美元,增长7.9%。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53亿美元,增长13.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9.66亿美元,增长8.1%。

全年实际利用外省资金5880.93亿元,增长21.2%。

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是国家第一个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吉林省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1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3个,省级开发区62个,工业集中区37个。

  国家级开发区有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珲春出口加工区)、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近年来,开发区创造的GDP已接近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65%,成为吉林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点。

重要的对外经贸合作平台和展会有中国—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国际电影节、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等。

  

自然风光秀美

吉林省具有丰富、优越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

长白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神奇壮观的火山地貌景观和山水风光;典型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种类繁多、品种齐全的动植物资源;北国独特奇异的冰雪风光;分布广泛的火山矿泉、瀑布与河湖;独居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和民俗文化风情。

吉林雾凇冰清玉洁,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吉林雾凇仪态万方、独具丰韵的奇观,让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

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森林面积逾1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是国内唯一的城市中的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富有30多个树种构成的完整森林生态体系,林相完美整齐,森林覆盖率达96%,享有“绿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誉,被誉为长春市的生态绿核和城市名片。

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面积达700平方公里。

吉林还有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伪皇宫)、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长影世纪城等著名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