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16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5 生物技术实践.docx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5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实践

1.(2016江苏卷.7)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

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答案】D

【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不宜直接食用,D正确。

【考点定位】腐乳制作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腐乳制作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腐乳制作的过程:

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是让豆腐长出毛霉,后期发酵包括加盐腌制、加香辛料、密封,理解加盐、加料酒、加香辛料的作用,尤其是理解选项中主要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2.(2016江苏卷.10)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

A.海拉细胞悬液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D.蛙卵

【答案】A

【考点定位】血细胞计数板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应用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应用,血细胞计数板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计数,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或不需通过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均不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

3.(2016江苏卷.21)(多选)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下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在仿旧中的作用机理与其在洗衣粉中去污的机理相似

B.在上述工艺中,为重复使用纤维素酶,可选用适当的包埋剂固定化酶

C.在上述工艺中,通过调节温度、酸碱度、处理时间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D.纤维素酶催化葡萄糖残基间磷酸二酯键的水解分解纤维素

【答案】BD

【考点定位】纤维素酶,固定化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纤维素酶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图示理解仿旧的过程,理解纤维素酶的作用;同时正确分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方法;另外理解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机理,了解磷酸二酯键的存在部位。

4.(2016江苏卷.25)(多选)漆酶属于木质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答案】BC

【解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在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分离,微生物保存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微生物筛选方法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筛选微生物时应加入相应的物质,如筛选产漆酶菌株,需向培养基中加入漆酶的底物;另外根据图示分析分离菌株的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保存菌株有两种方法:

斜面保存(低温)和甘油管藏。

5.(2015·江苏卷.1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

B.溶解氧交换受阻是固定化酶应用的重要限制因素

C.固定化细胞用于生产能分泌到细胞外的产物

D.凝胶与被包埋细胞之间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

【答案】B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技术的相关应用,需要学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全面掌握进而形成相同的知识结构,尽可能排除与之相关的干扰知识。

6.(2015·江苏卷.13)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答案】B

【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有1mm×1mm×0.1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旨在考查学生的平常实验中对相关动手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作为教师应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的实验操作,不仅是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更是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和结果的分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7.(2015·江苏卷.24)右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D.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答案】ABC

【考点定位】果酒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果酒制作”的装置图,考查了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种群增长规律以及发酵过程的分析,目的在于学生既要理解相关知识要点,更要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8.(2015·江苏卷.25)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2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答案】BCD

【解析】图1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其中的核物质,图2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的浓度,使DNA的溶解度降低析出,A错误;由于DNA溶于水,所以图1中完成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需保留滤液,B正确;图2中DNA析出,则过滤后弃去滤液,保留黏稠物,C正确;在图1中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蛋白质水解形成肽和氨基酸,溶于水,不利于去除杂质,D正确。

【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操作过程,由于本身实验过程的复杂性,学生全面地掌握只要存在错漏,再加上是多选,所以容易犯错。

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该实验操作流程主线和每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

9.(2015·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实验操作。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实验操作”的具体内容考查,目的在于体现广大学生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由操作“是什么”逐渐向”为什么”转变,这样不仅解决了对知识难记忆的困惑,也提高自己实验的动手操作技能。

10.(2015·江苏卷.20)下图为制备人工种子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状体是外植体在培养基上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愈伤组织

B.该过程以海藻酸钠作为营养成分,以CaCl2溶液作为凝固剂

C.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

D.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能够隔绝空气,有利于人工种子的储藏

【答案】C

【解析】胚状体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结构,A错误;该过程中海藻酸钠是包埋剂,CaCl2溶液是凝固剂,B错误;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添加蔗糖,为胚状体提供碳源和能源,C正确;包埋胚状体的凝胶珠可与空气相通,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种子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人工种子制作的图解流程,考查学生组织培养的过程、培养基成分以及人工种子的构成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由于选修三中现代生物技术部分在中学阶段学生基本无法实现动手的操作,从理论上分析、理解结合图解流程来抓住知识主线,记忆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11.(2015·江苏卷.17)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C

【考点定位】生物技术实践——腐乳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选修一中“腐乳的制作”的有关微生物的知识,重在考查学生对生物技术实践中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更希望学生能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否则整个流程的主线知识难以建立,对部分知识容易遗忘。

12.(2015·广东卷.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

C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答案】C

【解析】兔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用其提取DNA,A项错误;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步,B项错误;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C项正确;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只有细胞核呈绿色,D项错误。

【考点定位】DNA的粗提取和鉴定、PCR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PCR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13.(2014·考江苏卷.24)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答案】ABD

【考点定位】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4.(2014·天津卷.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实验,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微克/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答案】C

【解析】知道细菌的结构及实验设计的原则等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逐项分析如下:

细菌无细胞核,且细菌死亡与否要通过检测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改变与否来判断;A项错误。

第2组和第3组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无法确定导致MRSA菌死亡与青霉素浓度的关系;B项错误。

本实验研究的是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青霉素、蛋白质H、青霉素+蛋白质H,其用量和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为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无关变量一定相同,因此需要给第3组设计一个对照:

培养基中加入2μg/mL青霉素;C项正确。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它生活细胞发育的化学物质。

结合抗生素的定义及第1组的实验结果(单独使用蛋白质H不能杀死MRSA菌),推知:

蛋白质H不是一种新型抗生素;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死活的鉴定方法及实验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和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15.(2014·考江苏卷.1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C

【考点定位】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2014·江苏卷.16)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冶实验叙述,错误踿踿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C

【解析】酵母菌和菜花含有DNA,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DNA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也可溶于蒸馏水;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吸水涨破,获得鸡血细胞液,DNA溶于蒸馏水,观察不到白色絮状物;DNA与二苯胺沸水浴加热呈蓝色。

【考点定位】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7.(2014·全国大纲卷.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答案】C

【考点定位】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数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2014·广东卷.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

【解析】醋酸杆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故A错。

【考点定位】传统的发酵技术。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理解醋酸、酒精、乳酸和腐乳的制作过程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16天津卷.10)(12分)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通气能提高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

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

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

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12分)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发酵技术。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天津独流老醋生产工艺考查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代谢类型和条件控制。

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明确明确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解题关键是分析A、B层颠倒后其发酵条件的不同。

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在于未能注意题干中“不同种类乳酸菌”而考虑乳酸菌的种内斗争。

20.(2016课标1卷.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解析】

(1)依据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可知:

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蛋白胨。

因为该实验是“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凝固剂,据此推知:

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解答本题除了需要熟记和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配制培养基的成分、该实验的目的及给出的实验步骤等,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1.(2016四川卷.10)(12分)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08

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

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个氨基酸。

【答案】

(1)尿素酚红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1.75少(3)UGA115

【解析】

(1)由于筛选产脲酶,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可以加入酚红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基因突变

【名师点睛】本题以“脲酶细菌筛选及突变基因表达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图示形式呈现实验流程和基因突变的相关信息,意在考查考生从情景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

①忽略了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②忽略了题图乙中为mRNA上的碱基序列,而误认为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或将“271”当作是mRNA中的密码子序号,导致计算错误;③遗忘了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一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知识,导致计算错误。

22.(2016新课标2卷.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15分)

(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甲线粒体快

(2)有氧

(3)低于(4)原不含有

【解析】

(1)图示中的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其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橙色的重铬酸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其场所分别为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即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

(2)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因此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第一阶段即果酒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18~25℃,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核生物与原核细胞

【名师点睛】熟记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其联系,明确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

果酒和果醋制作的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

①酿酒和酿醋所利用的微生物不同:

前者为酵母菌---真核生物,兼性厌氧菌;后者为醋酸杆菌---原核生物,好氧菌。

二者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