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2493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思考题及答案第七Word下载.docx

所以应当厌离生死流转,而不应厌离在生死中利益有情,就如理应厌离溺水,但不应厌离救溺水人。

能下水救人是大义大勇。

5、以什么理由能成立大乘比小乘人极应厌患生死极应灭除生死?

生死流转是出生一切衰损之门,如果由烦恼和业的力量漂流生死,受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逼迫,如此尚不能成办自身义利,何况利他,因此大乘比小乘人更厌患生死,更极灭除生死。

6、解释文义:

众生众苦无余尽至,尽生死边,刹那刹那种种异相损害身心,然不因此而起恐怖,众生众苦一时顿至,尽生死际,发大勇进,刹那刹那悉能生起一切众生一切种智无量无边珍宝资粮。

知此因已,应当更受百千诸有。

从现在起直到生死界尽之间,一切众生的众苦刹那刹那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以种种苦损害身心,然而终不因苦难众多、时劫漫长而心生恐怖。

纵然一切众生的所有众苦一时全部降在自己的身上,也甘心承受,哪怕尽生死边际,发起利生的大勇猛精进。

菩萨若能如是发心,刹那刹那都能生起为利益所有众生而成就一切种智所获得的无量无边的珍宝资粮。

了知“菩萨由勇猛利他反而能疾速圆满资粮”这一道理后,应当主动受生到百千诸有中。

不应怖畏在生死中救度众生。

7、解释颂义:

(1)沉溺三有流,苦海无边底,喜掉无厌畏,何物在我心?

贫难求护坏,离及病老衰,入恒炽然火,觉乐宁非狂?

(2)噫世具眼盲,虽现前常见,后仍不略思,汝心岂金刚?

(3)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嗔蛇,盘身举头影。

见此诸众生,苦火遍烧然,大王我等乐,出离往尸林。

(1)沉溺在无边无底的三有苦流中,却仍然欢喜、放逸、无厌、无惧,是何物在我心中作祟?

物质与内心贫乏,缺乏安乐;

求不得苦;

获得后担心失坏的守护之苦;

毁坏是不堪接受破灭的忧苦;

爱别离之苦;

疾病、衰老及世间一切衰败之苦,待在这烈火恒时炽燃的火宅之中,还觉得是安乐,岂不是颠狂?

(2)噫!

世间都是睁眼的瞎子,现前虽常见苦、集,却仍不略作思惟,难道你的心是金刚吗?

(3)我等观见情器世间念念动摇,如同水中的月影,为风所鼓动,刹那不住。

又观见五欲如同嗔怒的毒蛇正盘身举头的身影。

见三有一切众生恒时被苦火周遍燃烧,父王,我等欣求出离世间,往赴尸林寻求解脱之道。

8、以理成立“生”是一切损害根本。

就“果”而言,不论受生何道,都是唯一随惑业而转,全无自在,是行苦自性;

就“因”而言,受生时有无量的烦恼种子和苦种子随逐不舍,注定在遇缘时涌现种种苦苦和坏苦。

所以,“生”本来是盛满诸苦的容器,出生一切损害的根本。

9、为什么破除烦恼需要依赖修习无谬圆满之道?

无谬圆满的正道体性正确无误,拣除了不能对治烦恼的相似道和邪见;

其数量圆满,即分支具足,完整无缺;

其次第圆满,即从最初第一步开始,渐次由前前引导至后后,毫不紊乱。

无谬圆满的正道才能对治烦恼。

10、解释语录涵义:

现是从畜分出之时。

大瑜伽师滚巴瓦说:

现今获得人身,正是要与旁生分出差别的时候。

意思是说:

既然获得人身,就要有超胜畜生之处。

11、你是如何理解“于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果”?

前辈上师们说:

如果耽着本非安乐的在家生活,那就像猪犬喜食粪便,唯是前世恶业成熟的果相。

同样的道理,世间的五欲六尘,虽有少许的安乐,但并非真实的安乐,人们却把这种并非安乐,后患无穷的苦法,愚痴地执为真实的安乐。

这所以有这样的颠倒,完全是前世恶业成熟所致。

12、以你的体验和观察说出居家的过患。

无论富有或贫乏,居家都是大病。

都逃脱不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生老病死等苦,而这一切苦,都是自己身口意造作贪嗔痴等恶业所致,而这些恶业又会让自己生生世世处在轮回之中,永无解脱。

13、解释四句体相:

身在家心在家;

身在家心出家;

身出家心在家;

身出家心出家。

身在家心在家即一般的凡夫不接触正法,整是为生活所累;

身在家心出家指居士等,虽然也要做世间事,但时时亲近佛法,聆听法音,渴求解脱;

身出家心在家指虽然出家但心仍然脱离俗世,时时耽着五欲,不舍六尘;

身出家心出家指以身心奉献佛法大道,护持正法。

解脱正道

1、解释颂义:

咒本初为戒,次精进忍辱,信佛菩提心,密咒无懈怠。

如王具七宝,无厌调众生,如是咒成就,七支能调罪。

成就密咒有七支(七个部分),一戒,二精进,三忍辱,四信心,五菩提心,六密咒,七无懈怠。

这七支就像轮王具足七宝,能无厌足地调伏众生,修密者具足戒等七支,就能调伏一切罪业。

2、为什么说“不思业果戒不能清净”?

励力思惟黑白业果,才能认识业果的各种苦相,明白烦恼的过患及远离烦恼的利益,以正念正知谨慎防护自己不再造业,这是持戒清净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戒的最大善巧。

3、解释句义:

总有祸福皆依于法,其中若依毗奈耶说,无须改易,内心清净,堪忍观察,心意安泰,边际善妙。

总之,无论遭遇何种祸、福,都要依于正法,其中如果依止毗奈耶所说,具有以下利益:

一是无须改易,即最初依戒行持,中间不须改变;

二是内心清净,即安住在净戒中,不染罪业,内心清净;

三是堪忍观察,即经得起观察,行为可靠,令人信任;

四是心意安泰,即内心没有犯戒热恼,内心处之泰然;

五是边际善妙,即结果善妙,依戒而行,现前生于善趣,终究成就佛果。

4、为什么需如荒年一切事都放在粮麦上,一切都围绕戒呢?

饥荒之年没有粮食,就会断坏命根;

修学圣道,没有净戒,就会失坏功德之本,因此,一切修行都要围绕如命根般的戒律,以戒为本,精勤守护。

5、对于烦恼忍受将会导致何种后患?

一是持戒不能清净;

二是不能产生制伏烦恼的定学和断除烦恼的慧学,始终漂流生死;

三是如果不能截断或遮止烦恼,任其相续,容忍烦恼资养壮大,最终难以克胜,只能随它而行,受它控制。

6、解释颂义:

当了知自心,如画水土石,

烦恼初为上,乐法应如后。

如同《亲友书》所说,要了知自心的三种状态:

一是如画水般不稳固,即在水上画花纹,画完花纹也消失无踪;

二是如画在土上般较稳固,即在土上画花纹,能保持一段时间;

三是如画在石上般极稳固,即在石上刻字能千年不变。

起烦恼应如画水,不稍留心中;

乐善法,应如画石永无改变。

欣乐善法,当持之以恒,永远不要改变行善的意乐和行为。

7、破除世间怨敌和破除烦恼有何不同?

世间怨敌,一次战胜后,怨敌会前往他处积聚力量卷土重来,伺机报复;

烦恼怨敌则不同,如果一次连根拔除,则不会前往他处而伺机报复。

8、阿底峡尊者见人必问:

“生善心否?

”有何密意?

善心与烦恼相违,如果善心未生起,则必定处于烦恼中。

9、解释颂义:

鹿象蛾鱼蝇,五类被五害,

一害况恒常,近五何不害?

鹿喜爱音乐声被猎人用乐声引诱丧命;

公象在发情期被猎人用母象引诱而捕获;

蛾贪著光而烧死在火中;

鱼贪著味尘而上钩;

苍蝇贪著蜂蜜香味而被粘,这五类被声、触、色、香、味所害。

贪著五欲中的一种尚且受到损害,何况人类恒时依止五欲,岂不遭到损害?

10、慢烦恼有哪些过患?

一、慢心缘高相而转,会障蔽明见取舍的智慧而不知该做不做,该说不说,颠倒行事;

二、心被骄慢恼乱而不知业因和果报,不知善恶道;

三、不能了知持戒之法;

四、不能发心希求正法;

五、虽听闻正法,不能如法实修;

六、贪著五欲,内心散乱,不能摄心修定;

七、心不能安住善法,目中无人,不能以利他心调伏利益他人。

11、解释颂义:

当数思惟老病死,亲爱别离及诸业,

终不能越自受果,由对治门莫骄慢。

应当数数思惟生老病死及爱别离等世间苦果以及造成苦的因---有漏业,自己既然只是一名凡夫,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自作业、自受果的状况,思惟此理,就能对治缘于种姓、相貌、聪明才智等所引起的骄慢。

12、分别说出对治以下烦恼的方法:

(1)痴 

(2)贪 (3)嗔 (4)慢 (5)疑

(1)痴:

多修缘起,善巧了知生死流转和还灭的道理,则五见等一切恶见无从生起。

一是业果愚无明的对治是通达黑白二种业果缘起之理;

二是真实义无明的对治是通达十二有支的流转、还灭之理;

三是我执无明的对治是通达缘起性空之理,即内外诸法唯由缘起生,全无实有自性之我,观修此义即能遣除我见。

(2)贪:

修习内身及外境的不净观,以及贪著五欲的过患,从而遮止贪爱。

(3)嗔:

多思惟嗔心的过患和慈心、安忍的利益,励力修习慈心和依止安忍,遮止摧灭嗔恚。

(4)慢:

数数思惟生老病死及爱别离等世间苦果以及造成苦的因---有漏业,自己既然只是一名凡夫,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自作业、自受果的状况,思惟此理,就能对治缘于种姓、相貌、聪明才智等所引起的骄慢。

(5)疑:

观察对诸法的体性生起定解,于四谛、三宝、业果、六度、菩提心获得定解。

13、说出以下随烦恼的过患:

(1)睡眠昏沉 

(2)懈怠 (3)放逸

(4)无正知 (5)忘念 (6)无惭无愧

(1)睡眠昏沉:

一是喜欢睡眠昏沉的人体内的痰病、风病和胆病多有增长,四大不和;

二是导致饮食不消化,体内积聚饮食污垢,致使肠胃不清,身体沉重,容貌不美,说话吐字不清,心不能专注于善法;

三是在取舍之处愚痴,退失修习善法的欲乐,退失一切功德、白法,以深重的无明力趣入恶趣黑暗。

(2)懈怠:

众行之累,一切行业停止不前。

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

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懈怠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放逸懈怠之人如狗等无异。

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事业此依精进而兴起。

(3)放逸:

让自心失坏,耽著五欲而不能学习正法。

(4)无正知:

以无正知的过患,心被罪堕所染,不能觉察身口意的状况,一失觉照,烦恼就会兴风作浪,染污内心。

(5)忘念:

失坏一切善法。

(6)无惭无愧:

有违正法而不知耻。

14、修的成就相是什么?

无明等烦恼日渐轻微。

15、什么是真正的勇士?

与烦恼博斗,勇敢地摧伏嗔恚等烦恼怨敌,精进刻苦而战胜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

16、解释颂义:

住烦恼聚中,千般能安住,

如野干围狮,烦恼不能侵。

安住在烦恼群敌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镇定自如,犹如狮子被狐狸围攻,毫无惧色一样,烦恼也不能侵害于我。

上士道

1、以理成立具慧者最初应入大乘。

因为仅仅获小乘涅槃,只断少分过失,只证少分功德,只是少分利他,而且由佛劝发最终仍须趣入大乘。

声闻乘只证圆满人无我,所以令断尽烦恼障,而未能断一切所知障,自利和利他都只是少分,远未能圆满。

大乘甚深智慧是无分别般若波罗密,遍一切法,如虚空般广大,所积福德如大海般深广无量,成就广如虚空的无边事业。

2、解释颂词意义:

(1)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

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

(2)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

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1)《摄波罗蜜多论》说:

声闻、缘觉乘没有能力引发一切有情的利益,所以应当彻底舍弃声闻和缘觉乘。

如果行者的一切身语意行为不夹杂任何自利,纯粹以利他为本性,就应趣入由大悲所批示的大乘妙道。

(2)众生犹如盲人般,不具备辨别取舍的智慧眼,步履颠蹶地走在险恶的悬崖上,浑然不知地奔向恶趣。

真心发愿利益有情、具大乘种性的勇士,见此情景,有谁不生悲愍心?

有谁不精勤遣除众生不知取舍的愚痴,开示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道?

只要是菩萨,有谁不向此努力呢?

3、有人说:

论云“毕竟弃舍此二乘”,因此,不必要修学中士道,直接进入大乘就可以。

对此应如何回答?

经论开示大、小乘的胜劣差别,是为了让学人对大乘的殊胜性产生定解,并非是呵斥小乘。

小乘的出离心、别解脱戒、通达人无我的空性、四谛和十二缘起的智慧,都是趣入大乘的共道和基础,大乘菩萨相续中理应具足这些功德。

另外,显示胜劣差别的用意,是为了让大乘种性者最初远离小乘的自利心,直接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从而迅速成就二利的大菩提。

4、为什么说“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是能够担荷利他重担?

这种安乐、威德、胜力有什么超越一般世间人的地方?

大士的本性是毫不为己,不作自利,心心念念唯一投入成办众生利益的事业,能够荷担利益众生的重担。

大丈夫的智慧和慈悲,如日轮般遣除世间的黑暗,他的精进也如日轮般运转不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无有疲厌。

这是超越一般世间人的地方。

5、从哪些侧面以日轮和大地比喻大士的本性?

大丈夫的愿力,如大地毫无拣择般担负起利乐一切有情的重担。

为了利他,不会推卸责任,不如恩怨亲疏,都平等地饶益。

这是大丈夫“毫不利己、一心利人”的性格。

6、解释下面一段话的意义: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这是赞叹大乘的功德。

大乘是利乐之源,能够源源不断出生一切自他增上生的利益和决定胜的安乐。

是遣除一切器情衰败苦恼的妙药。

一切有智之士均从这条大道走向菩提。

凡是对大乘见闻、忆念、读诵、受持,悉能饶益一切众生。

在利他的同时成办自利,大乘无余地具足广大善巧方便,有如此殊胜的大乘可以趣入,应当思惟稀有:

我如今所获得的,确实是善得,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趣入大乘。

7、“由种种门观大乘德”,除了论中所说之外,还能由哪些方面观大乘的功德?

(至少举出三门)

大乘有分别智,是圆满十地、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等道法以及十力、四无畏、一切智智等果法的方便;

有四摄法,能成熟一切有情的方便;

有陀罗尼、三摩地二门,是成就事业的方便;

有忏悔、回向、祈祷、随喜,是速获神通和等正觉的方便;

有成就无住涅槃之道---智慧和大悲,是令利生事业相续不断方便。

8、一开始多方面观大乘功德,有什么必要?

不观可以吗?

多方面观察大乘的功德,是为了引发自己的心,对大乘生起大恭敬而趣入。

如果不观,则无法对大乘的殊胜性生起定解,则不会发真实心走大乘解脱之路。

9、为什么说大乘随逐有无菩提心而为进退?

因为最初进入大乘,唯一是以发起菩提心而定,退出大乘,也唯一是以退失菩提心而安立,因此,大乘完全是随有无菩提心而决定进退的。

10、解释以下比喻所对应的意义:

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

破碎的金刚石虽不完整,但其性质却能映蔽一切胜妙的黄金等庄严资具,而不失金刚宝的名称,以其昂贵的价值出能遣除一切贫穷。

同样,只要发起如金刚宝般的菩提心,即便未修六度等菩萨行,也能映蔽声闻、缘觉一切如黄金庄严资具的功德,而不失菩萨的名称,能遣除生死贫穷,能胜伏声闻缘觉之功德。

11、为什么说“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

法虽是大乘法,但不能“法是大乘”而安立“人是大乘”,最重要的是修法者必须真正进入大乘的行列。

所以是否为大乘人,不是以所学经论或所修法门来决定,唯一是由心来决定。

心中没有菩提心,即便念的是大乘经,修的是大乘法,也不是大乘人。

12、对“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之义获得定解,有什么重要性?

(1)在成就佛芽的众多因素中,无上菩提心是如种子般的不共因,而通达空性的智慧如水分、养料等,是声闻、缘觉、佛陀三乘的共同因素。

(2)菩提心只成就佛果,不成就声闻、缘觉或人天果报。

菩提心引生后,凡是与它配合的善行,小到布施一口食、供一灯都成为成就佛果的善根,都是成佛的资粮。

(3)未与菩提心摄持的善行,如修十善道等,只能成为声闻、缘觉或善趣之因。

13、请以教理论证,修持净土须发菩提心。

修持净土即是以成就佛果,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为本愿,此即菩提心。

14、为什么诸大菩萨对人生起菩提心执为稀有?

菩提心能遣除一切有情的愚痴黑暗、断除痛苦、给予安乐,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尚且不能生起一刹那利益有情的心,因此菩提心如金刚宝一样珍贵难得,所以诸大菩萨对人生起菩提心执为稀有。

15、“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修行佛法的唯一目的是成就佛果,自度度他,菩提心是成就大道的关键。

阿底峡尊者的菩提心由金洲大师而引起,因此尊者将金洲大师持为对自己最有恩德的大师。

16、“从四缘发心”,四种缘分别是指什么?

对照自身,应当如何主动积聚四缘而发起菩提心?

第一初发心缘为见闻诸佛菩萨的神变威力或事迹而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第二初发心缘由听闻说法对佛陀的智慧产生信解,为获得如来微妙智慧而发起菩提心;

第三初发心缘为令正法久住于世,由护持正法的力量,于如来智慧产生信解,为证如来微妙智慧而勇发菩提心;

第四初发心缘由观见末法时代发心难得的力量,对大菩提深生信解而发起菩提心。

以第一缘心为缘,对诸佛菩萨的神变或事迹生稀有之想,心中常常忆念:

愿我当来获得如是菩提。

以第二缘心为缘,由听闻的功德,而发起欲证佛陀功德之心。

以第三缘心为缘,由不忍大乘正教灭亡,为了住持佛教,于如来妙智发起欲证之心。

以第四缘心为缘,由到菩提心的具大利益,极为稀有难得,对佛果发起希求证得之心。

17、何为四因发心、四力发心?

四因发心:

一、种性圆满,菩萨具有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相貌。

二、善友摄受,菩萨得蒙诸佛、善知识的慈悲摄受。

三、悲愍有情,菩萨对有情常起悲愍。

四、不厌患生死难行,菩萨对生死大苦无畏惧怯弱,难行能行。

四力发心:

一、自力,菩萨由自身用功的力量,能对无上菩提甚深希求。

二、他力,菩萨由他人功力,对无上菩提深生爱乐。

三、因力,由宿世串习大乘佛法的力量速发菩提心。

四、加行力,菩萨此生由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认真思惟等,长期修习各种善法,由加功用行而发起菩提心。

18、请说明大悲于大乘道初中后三时重要,其重要性的侧面有何不同?

从反面解释,如果初中后无大悲,将会造成何种后果?

一、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为:

1、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不能荷担重担,则不能入大乘数。

若大悲下劣,则不能立誓荷担重担。

2、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导,犹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导,由大悲的牵引,才能引发大乘的六度万行。

3、大悲是发起菩萨行的依处,菩萨行以有情为缘,不依有情,不能发起菩提心,行持六度万行。

4、大悲是趣入菩萨行的依处,若不修行最极广大的福慧二资粮,则不能圆满度尽众生的誓愿,因此大悲是令身心转入菩萨万行的所依。

二、大乘中时以大悲最重要,因为:

1、若不数数修习则堕小乘,如果没有数数修习令大悲恒常坚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众生邪行时,极易由大乘退转。

2、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由大悲坚固,由实践菩萨道时,对自己的苦乐毫不顾虑,对利他之事毫不厌舍,极易圆满一切资粮。

三、大悲后时重要,因为:

若无大悲,必定与声闻一样,堕入寂灭边。

由大悲的摄持,诸佛虽已圆满自利,却仍然在有情界安乐有情。

犹如庄稼,初时以种子为要,中时以雨水为要,后时以成熟为要,同样,成就佛果庄稼,在初中后时,以大悲为要。

如无大悲,则不能荷担度尽众生的重担,不能发起菩萨六度万行,容易堕落小乘。

19、为什么说菩萨只要修好大悲一法,一切佛法都在手中?

大悲在何处,一切佛法出会聚集此处;

大悲若在,其他成就菩提的道法出会生起;

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因大悲生菩提心,因大悲成等正觉。

因此,只要修好大悲,一切佛法都在手中。

20、为什么要把修持大悲的法类视为殊胜的教授?

大悲是极稀有正法,是净障最胜之法;

诸佛在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因此,修持大悲的法类是殊胜的教授。

21、为什么修悲之前要修悦意相?

《修次中篇》说:

以慈受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水滋润田地一样,然后再播下大悲的种子,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后修习悲心。

所谓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般悦意的相,即悦意慈。

22、生悲之后,本可以直接以悲心引发菩提心,为什么中间要加修增上意乐?

一、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欲令有情离苦得乐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独觉声闻也有,但亲自担负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只有大乘才具备,因此必须有引发这种心的增长意乐。

所以应当依悲愍心,进一步发起荷担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二、发菩提心为增上意乐之果。

对三有中的无边有情,只有佛才能圆满、究竟的利益。

因此,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但能引发为利益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

23、为什么为利有情需要发愿成佛?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的心,但作为凡夫不能圆满利益哪怕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便证得阿罗汉声闻果,也只能利益少量众生,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让众生解脱生死,无法将他们安立于一切种智。

对三有中的无边有情,只有佛才能让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因此,为了利益有情必须发愿成佛。

24、首先不修舍心而直接修习慈悲会造成何种结果?

我们的自心是分别心,习惯于分党,习惯于划分自方、他方,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恚;

而且在自方中仍会继续分党,谁亲密谁一般。

如此大大小小的偏执,使我们产生种种不平等的心态和行为,障碍大慈大悲,导致无法去爱一切众生,所以应当先修平等心(舍心)。

25、行舍、受舍、平等舍各是何种舍心,此处修的平等舍,确切的体相如何?

行舍:

与善习相应的心所,即缘善法,令心住于平等,远离昏沉掉举等过失。

作用是不让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生起,属五蕴中的行蕴。

受舍:

不苦不乐的舍受。

平等舍:

即无量舍,即缘有情而远离贪嗔的平等心。

平等舍分二种:

一种是将有情观成没有贪嗔等烦恼相;

二种是对每一位有情自己都没有贪嗔之心,让自心平等安住。

这里说的体相是指第二种。

26、如何修才能对治对有情的贪嗔偏执?

先缘中庸境(即无利害关系的一般人),遣除贪嗔,让心平等安住;

次缘亲友一直修到内心平等;

然后再缘怨敌修;

最后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修二事遣除对有情贪嗔等不平等心。

一是对有情应当思惟:

一切有情都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