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81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法调制行为.docx

经济法调制行为

经济法调制行为

  【内容提要】经济法学界对于行为理论的研究一直是比较薄弱的,并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文基于经济法学界有关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专门的“调制行为”概念,探讨了调制行为的地位和构成要件,着重分析了调制行为的重要性和合法性,以及与经济法职能的内在联系、效力等问题,从而揭示其对于解决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行为/调制行为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选择

  在一些人看来,中国的法学正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经济法学则因其发蒙未久而显得更加幼稚,特别是其基本理论还远未成熟。

从总体上看,“经济法理论尚不成熟”的判断并非言过其实,但这种“不成熟”也许恰恰是新兴学科能够生机勃发、昂扬向上的重要动因和缘由。

  人们大都承认:

法律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规范,来实现对权利配置和利益分配的调整。

由于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为,因而也有人认为法律调整的对象实质上是行为。

[1]这些认识使“行为理论”在法学研究中地位日显。

但在经济法理论中,有关行为理论的研究则始终非常薄弱,并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法的法制建设。

因此,即使从实践的需要来看,也非常有必要对经济法学中的行为理论加强研究。

  但是,经济法理论的研究现状却是:

一系列基本的范畴尚未完全建立,学者对某些基本的理论尚无暇顾及,以至于经济法学上有关“行为理论”的园地尚很荒芜,从而影响了经济法学的成熟、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有鉴于此,如何从经济法主体、主体的权力和权利,以及其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来研究相关的行为理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入口和思考线索。

  考虑到经济法学上各种具体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我曾以前辈学者的研究和一些国家的相关立法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重“二分”,使一系列的“二元结构”得以形成。

如在体系上把经济法规范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在主体上把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上的调控主体与受控主体,以及市场规制法上的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等等。

一书中曾经有所揭示。

由于经济法主要是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涉及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多个方面,因而在各个方面都会形成一种“二元结构”。

这是经济法研究的重要假设。

经济法究竟是应存在于该“二元”框架中,还是应当对其予以突破,正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为了研究上的便利,在此可把经济法的主体进行再概括,即把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合称为“调制主体”,把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合称为“调制受体”。

  与上述经济法主体的分类相对应,本文把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成两大类,即经济调制行为和市场对策行为,或简称为调制行为和市场行为。

其中,前者是调制主体所从事的行为,而后者则是调制受体所从事的行为。

基于经济法的特殊性,以及调制行为的特殊重要地位,本文拟在后面的几个部分着重探讨有关调制行为的若干重要问题。

  要有效地探讨调制行为问题,还需要注意研究方法的选择。

从研究方法来看,如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公法与私法等所构成的“二元结构”假设一样,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方法、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方法、理性选择与行为主义的方法、演进主义与集体主义方法、干预主义与非干预主义方法等诸多“二分法”。

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的方法论上的“二分法”都是虚假和误导他人的,任何有价值的理论都不可能严格地处于某一方面而与另一方面相对立,事实上,许多社会理论家采取的恰恰是较为中庸温和的立场,并开辟了方法论上的“中间道路”。

[2]从现实的研究需要来看,综合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确实是必要的。

因此,结合经济法学本身的研究特点,在研究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时,同样要注意各种方法论的可取之处。

例如,不仅要注意整体主义的方法,也要考虑个人主义的方法,从而不仅可以看到法律制度、国家调制对个人的影响,也能看到个人对于法律制度的形成、变迁,特别是对于国家调制的目标与手段的影响。

  此外,不仅综合各种重要方法论的优长是必要的,而且结合论题,确定较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也很必要。

鉴于本文主要研究各类调制主体所采行的调制行为,且这方面的抽象、概括还很不够,因而本文需要更加注意规范的研究方法,这对于新兴的、受大陆法系思想影响较深的经济法学的现实理论发展,也许更加重要。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及对研究方法的考虑,本文选择有关调制行为的如下几个问题着重进行探讨:

为什么要提出调制行为的概念?

它与经济法的职能有何联系?

如何在特定的参照系中认识调制行为的地位?

调制行为有那些构成要素以及如何判断其合法性?

  二、“调制行为”概念的提出及其与经济法职能的联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注意运用一系列法律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规范市场秩序。

例如,近几年来,为了解决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问题,国家非常重视综合运用预算、税收、国债、转移支付、利率调整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其中,七次大幅度调低利率、多次大幅度调低关税税率、调高出口退税率、开征利息税、增发国债等宏观调控行为,已经引起了国民的广泛关注。

国家所实施的各类宏观调控行为,以及其他市场规制行为,究竟在法律上应如何看待,这些行为的合法性和效力如何,是否侵犯国民的权利,是否构成对市场行为的不当干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但整个法学界却未能给予充分注意。

由于上述问题与经济法的调整密切相关,因而经济法学者应担负起研究的重任,更何况对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行为展开深入研究,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从理论研究的需要来看,有关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难垦之地”,同时,与其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如经济法上的可诉性问题、经济法的“自足性”问题,以及整体上的“现代性”等问题的研究也都很难深入。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相关行为理论的研究缺失密切相关。

经济法学如果不能在行为理论上有所突破,则许多相关理论的研究就很难拓展。

因此,有必要对大量的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进行抽象和概括,以形成类似于民法上的民事行为、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之类的重要概念,从而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制度。

  在经济法理论上,经济法主体所从事的行为不能径称为“经济行为”,是因为“经济”一词词义较多,且外延往往较大,容易造成歧义和混淆。

因此,必须在对各类经济法主体的复杂行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出新的范畴。

如前所述,基于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我把调制主体所从事的调控和规制行为统称为调制行为,并认为它像民事行为、行政行为等一样重要。

  为了明确何谓调制行为,不妨对其作出下列大略的界定:

所谓调制行为,就是调制主体所从事的调控、规制行为,亦即在宏观上通过调节来控制,在微观上通过规范来制约,从而在总体上通过协调来制衡。

由于调制行为是经济法主体为了特定的经济目的而在经济领域实施的,因而其全称应当是经济调制行为。

此外,在上述界定中,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不同层次调制行为的手段和目标。

  提出调制行为的概念,是因为它是经济法学者应予以关注的一类特殊行为,并且,对于经济法的研究和制度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调制行为的一些特质及其成因也须注意。

由于各个部门法都有自己的宗旨、职能、任务,因而各个部门法在调整对象、法域、价值取向、调整手段、权义结构、责任形式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其中,调制行为与民事行为、行政行为等的差别就更是巨大。

总体上说,上述三类行为的区别至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的主体不同。

民事行为的主体是各类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行政行为的主体主要是行使行政权的各类行政机关;而调制行为的主体则是享有调控权和规制权的宏观调控部门和市场规制部门。

  2.行为的权源不同。

合法的行为,必须有正当的权源,即必须有相应的权利/权力依据。

民事行为的合法性,与民法所确定的民事权利相关联;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行政法所确定的行政权力相关联;而调制行为的合法性,则与经济法所确定的调制权相关联。

  3.行为的性质不同。

由于行为的主体不同、行为的权力/权利保障不同,相应地,行为的性质也不同。

民事行为具有平等性,行政行为具有隶属性,或称命令-服从性;而调制行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同时具有不完全的平等性和不完全的命令-服从性。

调制行为之所以会存在,之所以会与相关的民事行为、行政行为等有所不同,主要是导因于经济法的特殊宗旨和职能。

事实上,调制行为的实施正是实现经济法职能的需要。

从经济法理论上的“机能说”来看,经济法之所以会存在并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经济法有着特殊的职能。

从经济法的宗旨出发,以及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来看,经济法最主要的职能和任务就是为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提供了法律支持。

从而使“调制行为”的概念得以提出,并使其成为经济法需加规范的一类重要行为。

因此,深入研究经济法的职能或称机能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具体职能类似于“调制解调器”。

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公法与私法等“二元结构”中,经济法是联系“公”与“私”的桥梁,它就像调制解调器一样,要把相关的国家政策、法律的信息信号进行转换,把国家的制度供给信息传递给私人经济。

同时,经济法也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把市场主体的需求信息带给国家。

也就是说,经济法的调整是在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转移和交换信息的重要途径。

国家正是通过经济法的调整,来实现自己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方面的重要目标,而在调整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信号转换,则调整的实效必然欠佳。

  在职能方面,经济法不仅是“调制解调器”,同时也是“内在稳定器”。

而之所以能够实现“内在稳定”,是因为经济法的调整有助于达到“整体协调”的效果。

事实上,调制是经济法调整的手段,而其目标则是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的状态。

因为只有达到这种状态,系统才是稳定的,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类主体的利益,实现分配正义。

  由于调制行为直接体现着经济法的“调制解调器”和“内在稳定器”功能,因而必然在经济法主体的诸多行为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是需加研究和重视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三、调制行为的核心地位

  调制行为在经济法的行为理论研究中应处于核心地位,这不仅因为它在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也因为它是经济法的立法中心与执法重心,从而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中也居于核心地位。

明确调制行为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说明研究调制行为的重要性。

  1.在经济法主体行为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从行为结构上看,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虽然在总体上包括经济调制行为和市场对策行为两类,但前者却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

这与调制主体及其调制权的核心地位是一致的。

事实上,调制受体的行为,主要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对策行为,它不同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博弈,也不同于通常的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遵从,而是针对国家调制所做出的遵从或不遵从的选择;调制受体一般要比民法主体的选择余地小,而比行政相对人的选择余地大。

  其实,与调制行为相对应的市场对策行为并非一个法律概念,它同样是在经济法理论上创设的概念,可用来揭示调制受体针对国家的调制行为所从事的对策行为。

例如,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财税法、金融法、计划法进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等来进行市场规制,都属于调制行为。

当国家财税部门调整税率和税收优惠措施,金融部门调整利率、汇率,计划部门调整宏观计划和产业政策,以进行宏观调控时,相应的受控主体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求趋利避害,这是典型的市场对策行为。

同样,如果国家的有关部门根据市场竞争的情况,加强或放松市场规制,则市场主体同样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使自己的利益损失最小化。

这也是典型的市场对策行为。

  可见,市场对策行为的采行,是以经济调制行为为前提和基础的,是调制受体针对调制行为所进行的博弈活动。

如果没有调制行为,则针对调制行为的市场对策行为就无从发生,从而使经济调制行为与市场对策行为得以成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结构中的一对范畴。

事实上,不仅存在着针对国家调制行为的纵向对策行为,而且也存在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横向对策行为。

其中,垄断、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等市场对策行为,不仅侵害了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社会公益,因而是经济法重要的规制对象。

  由于经济调制行为,决定了经济法意义上的市场对策行为的对立存在,并且,个别的市场对策行为相对于政府的调制行为是很弱小的,因而经济调制行为在整个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结构中必然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并使两类行为之间存在主从性、不对等性。

其中,不对等性在具体的立法和执法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

  2.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调制行为的核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与市场对策行为的对比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法制建设领域,特别是在立法、执法,以及经济法的基本理念上。

事实上,经济法需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等问题;需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而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市场的自发调节力所不及的,因此国家的调制非常必要。

但由于人类理性存在局限,国家的调制未必尽如人意,可能会出现“政府失灵”的问题,因而如何做到“调制适度”,如何把调制行为纳入制度或法律的轨道,使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在立法上,一方面,为了解决经济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大量地规定有关政府调制的问题,从而形成经济法所特有的调控和规制的手段,并进而确立调制行为在整个经济法主体行为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调制行为的权源、效力、实施程序等作出相应规定,从而使调制行为也受到法律的制约。

而这两个方面,都会使有关调制行为的规定成为经济法立法上的中心,从而也成为执法上的重心。

  调制行为作为立法上需要规范的“核心标的”,在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上都有体现。

例如,在财税法上,首先要规定从事财税调制行为的主体及其职权分配,规定行使财税调制行为的要件等;在金融法上要规定从事金融调制行为的主体,以及如何运用法律化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等;在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要规定执法主体,以及规制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条件、程序等。

事实上,各个形式意义上的法律,都是围绕着相关主体的调制权以及相应的调制行为而展开的。

  调制主体所从事的具体调制行为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这与经济法作用领域的广泛性相关,同时也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手段的多样性有关。

通常,调制主体都在从事一系列重要的调制行为,在宏观领域如预算收支调整行为、税目与税率的调整行为、税收优惠或税收重课行为、国债发行与收买的额度调整行为、转移支付行为;银行利率与汇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与再贴现率的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行为等;在微观领域如对非法卡特尔、滥用市场经济力等垄断行为的禁止,对在价格、质量、信息等方面影响市场秩序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划,等等。

上述典型的调制行为,不仅是经济法立法的中心,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执法的的重心。

惟有摆正它们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总体上的“经济宪法”作用。

  可见,无论在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结构中,还是在经济法的法制建设方面,调制行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如何确保其合法性,如何确保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以真正达到经济法调整所追求的“协调”状态,则是更为重要的。

因此,调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也非常值得研究。

  四、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合法性

  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构成调制行为必须具备的条件或称要素。

对于个别的调制行为,在经济法学的某些分支学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例如,在税法学上,对于课税要素等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已有了一些研究。

但尚未发现有人从总体上来研究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

从研究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入手,不仅有助于调制行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从理论上解决经济法研究方面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从微观上说调制行为如果不具备应有的要件,则调制行为就不能独立存在,从而不涉及合法性、效力等问题,也谈不到对于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的权益如何均衡保护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分析调制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再研究调制行为的合法性及效力等问题。

  1.调制行为的构成要件

  如前所述,调制行为作为经济法主体行为中最重要的一类行为,其实施主体是居于主导地位的调制主体,从而使调制行为在各类主体的行为中也占据主导地位。

克里斯托弗·劳埃德曾指出,行为总是发生在关系、规则、角色和阶级的结构之内,这是很有道理的。

既然行为与一定的社会角色及其按照一定的规则所确立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有关,因而在研究调制行为的一般构成要素时,也应考虑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

  基于上述考虑,不难发现,一种行为的构成,从角色的维度说,涉及到行为的主体、客体,这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此外,还必须有主体针对客体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也可能不考虑任何规则,并使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一种关联,形成一种关系。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把调制行为的一般构成要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要素调制行为所涉及的主体,主要是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

其中,从事调制行为的主体是享有调制权的经济法主体。

通常享有宏观调控权的主体主要是财税部门、中央银行、计划部门等;享有市场规制权的主体主要是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如公平交易委员会等。

这些机构虽然有些本身也是行政机关,但由于在调制方面行使的主要是国家的经济职能而非传统的行政职能,因此,与行政行为的主体还有所不同。

  从主体要素来看,调制行为离不开调制主体,即拥有调制权的主体;不具有调制权的主体所从事的行为,就不属于调制行为。

但同时也要看到,如果没有调制受体,调制行为就是无的放矢。

通常,调制受体主要是不特定的从事市场交易行为的主体。

  行动要素调制行为的发生,不仅要有调制主体,还必须有主体运用其调制权的活动或称行动。

并且,行使调制权的行为应当公示,以为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所知晓,从而使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发生联系,并形成其间的博弈。

  从行动要素来看,调制主体必须履行其调制职能,审时度势,调控规制。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为”,也可以“无为”,但“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都要基于调控的需要。

而不能怠于行使调制职权。

不行使调制职权的行为当然不属于调制行为;但如果对采取的调制措施秘而不宣,使调制受体无法知晓,则也不能构成调制行为。

  关联要素单有主体和行动要素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是行动可以归属于具有调制权的主体,即调制主体与调制活动存在直接的关联;同时,还必须使调制活动与调制受体存在关联,从而形成两类主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样,调制行为才能够真正确立,才有自己的独立意义和价值。

  关联要素往往容易被忽略,一般可能认为有了主体和行动的要素已经足够,或者把这一要素隐含在上述要素之中。

其实,这一要素有时恰恰很重要。

例如,税法上的征税行为是一种调制行为,该行为就需要与纳税人发生关联。

当纳税人规避税法,致使“调制行为落空”时,就应依据税法上的“实质课税原则”,找到实际应承担税负的主体。

为此,德国和日本等国学者曾主张,应当把“课税对象的归属”也作为一个课税要素[3],以使国家的调制更加有效和准确。

这种观点实际上就是看到了主体与客体“联系”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才真正能够确定征税的具体范围。

  上述要素只是作为调制行为所应具有的一般要件,仅与之相符未必就是合法的调制行为或称调制法律行为。

因此,还需进一步探讨调制行为的合法要件。

  2.调制行为的合法性及其效力

  实施调制行为是现代国家主体角色的一个重要体现。

由于调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而下面仅从法律意义上来分析调制行为的合法性及其要件。

  调制行为有多种分类,但首先可以分为合法调制行为和非法调制行为,这种分类暗含着研究合法调制行为的必要性。

根据调制行为的特点,可以将合法调制行为应具备的要件概括如下:

  主体合格即从事调制行为的主体必须享有调制权,无调制权的主体所从事的行为,不属于调制行为,当然也不是合法调制行为。

事实上,享有调制权的国家机关并不多,许多国家机关,特别是一般的行政机关是无权从事调制行为的。

  权源合法调制权的来源合法,是指调制主体的调制权,或者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经由合法的授权;所行使的调制权,不是超越自己应有权限的权力,也不是被溢用的权力。

权源合法是调制行为合法的重要基础。

  调制合法包括调制的内容、调制的程序或称形式都要合法,即调制要充分认清所存在的经济问题与相关的社会问题,尊重规律,审时度势,适度调制;同时,在调制的具体程序或应有的形式上,也都必须要注意,以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平衡私人利益。

上述的“合法”,不仅包括符合法律的直接规定,也包括要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宗旨。

、所需协调的基本矛盾直接相关的。

正是由于该问题非常重要,因而我曾专门对其进行探讨,此后又有多位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讨,并越来越认识到宗旨对于确保调制合法的重要。

  以上各项合法要件,直接影响到调制行为的效力,影响到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因而非常重要。

在合法要件的约束下,如果调制受体不遵从合法的调制行为,则可能要承担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如果调制行为违法,并给调制受体造成了损害,则调制主体也可能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法上的责任。

  除上述调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以外,调制行为的效力,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尽管调制行为可分为有约束力的调制行为和无约束力的调制行为,但一般都具有公定力和确信力,同时,许多调制行为也都有拘束力以及执行力。

  调制行为的公定力,是一种使社会公众对调制行为予以概括肯定并遵从的效力。

作为对世的效力,调制行为一经作出,即应被概括地推定为合法,调制受体必须予以承认,这是确保调制的效率与秩序的需要。

当然,如果调制行为因违法而无效或失效,则不应维持其公定力。

  调制行为的确定力,实际上是对于已生效的调制行为不得任意改变的效力。

其中,作出调制行为的调制主体,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不得任意改变自己的调制约定,否则就可能损害调制受体的“信赖利益”。

作为调制受体,一旦接受了调制条件,也不能任意改变,否则国家的调制将无任何权威可言。

同样,上述的确定力也是以调制行为具有合法性为前提的,违法的调制行为当然不具有“不可争力”。

  调制行为的拘束力,亦即已生效的调制行为对相关主体所具有的约束力和限制力。

从调制受体的角度说,由于现代国家越来越注意采取间接的调制行为,因而调制受体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

通常,对于国家的调制条件,如税率、利率等,调制受体无权改变,这也是上述调制行为确定力的体现;但与此同时,调制行为的拘束力却受到限制。

由于调制受体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通过改变自己行为的方式来回避国家的调制,因而若其未接受调制条件,则不能对其产生拘束力。

  调制行为的执行力,主要是为确保调制目标实现而要求调制受体遵从调制行为的效力。

其实,执行力与调制力一样,都是“国家能力”的重要体现。

如果调制受体不能自动遵行国家的调制行为,则国家可以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

这种执行力,同对调制受体的救济措施的执行,有很大的不同。

因而有的学者将两者相等同是不妥当的。

  调制行为的上述四个方面的效力,是合法的调制行为应有的外部效应的体现。

调制行为一经作出,就相对地独立于相关主体并对其产生约束。

  五、结论

  基于经济法学界对于有关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考虑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调制行为”这一特定的概念,作为经济法学行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调制行为在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结构和相关制度构建方面的核心地位,以进一步确立该范畴在整个经济法学诸多范畴中的地位。

此外,本文还尤其着重分析了调制行为的构成要素、合法性及效力等重要问题,以使调制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也能得以体现,使整个调制行为理论的提出和研究更有意义。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文的分析是非常有限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专门探讨。

本文意在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