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137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农林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doc

植物生理学复习指导

一.绪篇:

1.植物学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一些重要理论的创立者。

(课本)

l孕育时期(16-17世纪)

荷兰的vanhelmont——柳树枝条试验

英国的S.Hales——研究蒸腾

英国的J.Priestley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改善空气”。

荷兰学者J.Ingenhousz证实,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初步建立了空气营养的概念。

l奠基与成长时期(18-19世纪)

法G.Boussingault——砂培实验法

德国J.VonLiebie——利用化学肥料理论的创始人

两大先驱:

德Sachs编写了«植物生理学讲义»,他的弟子W.Pfeffer——«植物生理学»

l发展时期(20世纪至今)

(美)W.W.Garner和H.A.Allard发现了光周期;各种植物生长物质的相继发现

2.我国一些重要的植物生理学家及贡献。

钱崇澍——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启业人

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

殷宏章—作物群体生理;沈允钢—光合磷酸化中高能态的发现;汤佩松—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娄成后—细胞原生质的胞间运转及近十多年来的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转基因植物等。

3.现代植物生理学发展的四大特点。

l研究层次越来越宽广

l科学之间相互渗透

l理论联系实际

l研究手段现代化

4.概念:

生物膜(biomembrane)是细胞中所有膜系统的总称,包括质膜和所有细胞器的膜。

共质体(symplast)是指活细胞内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及质膜本身互相连结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不包括液泡)。

质外体(apoplast)是指原生质以外的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导管等无生活物质互相连结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流动镶嵌模型:

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它以亲水端向外,疏水端朝内构成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有的附在膜内侧,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一般温度下膜具有流动特性。

细胞全能性:

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细胞周期通常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生长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结束为止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程序化死亡:

在活组织中,单个细胞受其内在基因编程的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目杀死亡的现象

内膜系统:

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

植物全能性;植物的每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第二章.水份代谢

概念:

水势: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渗透作用:

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经过半透膜流向水势低的系统

水通道蛋白:

是一类具有选择性地、高效转运水分的膜通道蛋白。

吸膜作用:

根压:

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

蒸腾拉力:

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萎焉:

植物体内水分不足时,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称为萎蔫。

蒸腾速率:

(蒸腾强度):

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蒸腾的水量。

g/m2·h。

昼1.5-7.5,晚<0.3。

蒸腾比率或蒸腾效率:

植物每消耗1㎏水所生产的干物质的克数。

蒸腾系数或需水量:

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量(g)。

农作物为100~500

内聚力:

相同分子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量。

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理作用1、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

2、水是植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3、水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5水分保持植物体内正常的温度。

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1)渗透性吸水;

(2)吸胀作用吸水;(3)代谢性吸水。

2.气孔开闭的机理。

保卫细胞壁上有许多以气孔口为中心辐射状径向排列的微纤丝,由于这些微纤丝难以伸长,限制了保卫细胞沿短轴方向直径的增加。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后,细胞壁受到来自细胞内部的,与细胞壁垂直的,指向细胞外部的压力。

外壁在压力下沿纵轴方向伸展,表面积扩大,同时有向外扩展的趋势。

但由于微纤丝的限制,使向外扩展受到抑制,这时作用在外壁上的向外的压力通过微纤丝传递到内壁,成为作用于内壁的,指向气孔口外方的拉力。

由于通过相同微纤丝联系的外壁表面积大于内壁的表面积,这样前者受到总压力大于后者受到的总压力,而通过微纤丝的传导,使得内壁受到拉力大于压力,于是内壁被拉离气孔口,气孔张开。

2.温度为何会影响根系吸水。

低温:

水和原生质粘度增加,水扩散速率下降,不易通过原生质;呼吸作用减弱,影响主动吸水;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表面的增加。

高温:

根易木栓化,导水性下降。

第三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概念:

(把植物烘干去除水分后,留下来的称为干物质。

干物质经充分燃烧后,碳、氢、氧、氮等元素以CO2、H2O、N2、NH3和氮氧化物的形态散失,一小部分硫以H2S和SO2的形式挥发,剩余的未挥发的少量氮,大部分的硫,全部的磷和金属元素称为灰分。

灰分元素(ashelement):

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

必需元素(essentialelement):

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水培法(溶液培养法):

是在含有全部或部分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砂培法(砂基培养法):

是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中,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主动吸收(activeabsorption):

是指植物细胞需要能量的逆电化学势吸收的过程。

由于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代谢故称代谢性吸收。

任何呼吸抑制剂和解偶联剂(详见第三章)都将抑制离子主动吸收。

被动吸收(passiveabsorption):

是指因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化学过程而引起的矿质元素的吸收,由于它与代谢之间无直接联系,故又称非代谢性吸收。

包括扩散、杜南平衡和离子交换。

转运蛋白:

细胞膜中存在着能携带离子通过膜的蛋白。

载体运输:

离子泵学说(ionicpumptheory):

利用麦类和玉米的根试验发现,ATP酶的活性与离子的吸收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凡是促进ATP酶活化的因子均能促进根对离子的吸收。

离子泵运输:

胞饮作用:

物质吸附在质膜上,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吸收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

单盐毒害:

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离子对抗:

在发生单盐毒害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金属离子的盐类,单盐毒害被减轻或消除的现象。

平衡溶液(balancesolution):

将植物必须的各种元素按一定比例、一定浓度配成混合溶液,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而无毒害的溶液。

生理酸性盐:

植物对阳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阴离子的吸收,使土壤溶液pH值降低的盐类。

如(NH4)SO4等

生理碱性盐:

使植物对阴离子的吸收大于对阳离子的吸收,土壤溶液pH值升高的盐类:

如NaNO3等

生理中性盐:

植物对阴、阳离子的吸收量相等,不改变土壤溶液的pH的盐类。

如NH4NO3等

生物固氮:

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2.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有哪些。

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

现已证实植物的必需元素有19种

大量元素(占植物干重的0.1%)10种:

C、H、O、N、P、K、Ca、Mg、S、Si,

微量元素(占植物干重的0.1%下)9种:

Fe、Mn、B、Zn、Cu、Mo、Cl、Ni、Na

确定必需元素的方法:

水培法和砂培法

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

1、缺乏,植物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缺乏,植物表现专一的缺乏症3、其作用必须是直接的

3.N,P,K等主要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素症。

◆N:

硝态氮和铵态氮;有机氮(尿素)

结构物质成分;调节生命活动;参与能量代谢

N充足时,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生长健壮,籽粒饱满;

N过多时,导致茎叶徒长,易受病虫危害和倒伏,贪青迟熟。

缺N:

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子粒不饱满。

(1)生长矮小,根系细长,分枝(蘖)减少

(2)大麦缺N:

老叶发黄,新叶色淡(易转移)

(3)玉米缺N:

基部发红(花色苷积累其中)

◆P:

以H2PO4-,HPO42-形式吸收.

生理作用

(1)细胞质、核的成分;

(2)植物代谢中起作用(通过ATP和各种辅酶);(3)促进糖的运输;(4)细胞液中的磷酸盐可构成缓冲体系

过多:

影响其它元素吸收。

缺P时:

蛋白质合成受阻,新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生长缓慢,叶小,分枝(蘖)减少,植株矮小。

叶色暗绿,某些植物叶色呈红色或紫色;老叶和茎基部常变红;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K:

以离子状态存在

生理作用

(1)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

(2)促进蛋白质、糖的合成及糖的运输;(3)增加原生质的水合程度,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4)影响着细胞的膨压和溶质势,参与细胞吸水、气孔运动等。

过多时:

果实出现灼伤病、苦陷病

不足时:

1)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逆性差。

2)老叶枯死有褐色烧焦状斑点——“焦边”。

叶缘(双子叶)或叶尖(单子叶)从坏死黄斑→逐渐呈褐色烧焦状斑点——“焦边”。

3)“杯状叶”。

大豆缺K“杯状叶”

4.根系吸收矿物质有哪些特点,矿质元素如何从膜外运到膜内。

答:

(1)根系吸收矿质与吸收水分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相互关联表现在:

①盐分一定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并随水流进入根部的质外体,随水流分布到植株各部分;②矿质的吸收,降低了根系细胞的渗透势,促进了植物的吸水。

相互独立表现在:

①矿质的吸收不与水分的吸收成比例;②二者的吸收机理不同,水分吸收主要是以蒸腾作用引起的被动吸水为主,而矿质吸收则是以消耗代谢能的主动吸收为主;③二者的分配方向不同,水分主要分配到叶片用于蒸腾作用,而矿质主要分配到当时的生长中心。

(2)根对离子吸收具有选择性植物对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或同一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的比例不同,从而引起外界溶液pH发生变化。

(3)根系吸收单盐会受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

单盐毒害无论是营养元素或非营养元素都可发生,而且在溶液很稀时植物就会受害。

若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它盐类,这种毒害现象就会清除,这被称为离子间的颉颃作用。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一、运输形式

N:

大部分在根部转化为aa和酰胺上运,少量以NO3-上运

P:

以正磷酸盐或有机磷化合物运输

S:

以SO42-或少数以Met运输

金属元素:

以离子状态运输

二、运输途径和速度

运输途径:

根部吸收的离子可沿木质部上运,也可横向运至韧皮部。

叶片吸收的离子向下和向上是通过韧皮部进行的,也可横向运至木质部。

运输速度:

30~100cm/h

5.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矿质元素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很大影响(N,Mg,Mo,Cu,Zn,Fe)缺乏时,不能形成叶绿素可能导致缺绿病。

第四章

Hill反应:

PSⅡ的水裂解放氧,在光照下,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水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

光反应:

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ATP和NADPH的过程

暗反应:

在暗处或光处都能进行的,由若干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

同化力:

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CO2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称同化力

光合单位:

每吸收与传递一个光子到反应中心完成光化学反应所需起协同作用的色素分子数目。

由聚光色素系统和反应中心组成。

红降现象: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光量子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

反应中心: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膜蛋白复合体。

荧光现象:

叶绿素提取液在透射光下为绿色,在反射光下为暗红色,这种现象叫荧光现象,发出的光叫荧光.

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包括大部分chla和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

中心色素

光合链:

指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光系统。

光合磷酸化:

在光下叶绿体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使ADP与Pi形成ATP的过程。

光呼吸:

植物的绿色细胞依赖光照,吸收CO2和放出CO2的过程

光合速率:

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量或积累干物质的量,也叫光合强度.

光补偿点:

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

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CO2补偿点:

当光合吸收的CO2量和呼吸释放的CO2等量时外界的CO2浓度

CO2饱和点:

在一定光强下,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CO2浓度

叶面积系数

光能利用率:

单位地面上的植物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所含能量占照射在同一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光合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意义:

1.把无机物变为有机物2.把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平衡

3.简述光合作用过程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书本p66-p77

4.电子传递为何能与光合磷酸化偶联。

看书吧

5.C3,C4途径有何不同,C4植物叶片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结构特点:

首先C4植物叶片上都有花环状结构。

C4植物叶片维管束鞘薄壁细胞比较大,里面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大,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

C4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多,个体小,有基粒。

其次,C4植物具有两种羧化酶:

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前者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用于CO2的固定;后者集中于维管束鞘细胞,使CO2转化为有机物质。

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远超过RuBP羧化酶,能从空气中强有力地固定CO2。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增加光合面积:

①合理密植(叶面积系数)②合适的肥水管理。

它既可使植物苗期迅速增加叶面积,也可延长光合器官的寿命,又能使后期叶面积系数不致过大,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③改变株型现在培育出比较高产的作物品种一般具有矮秆,叶片角度小,叶厚的株型。

这对耐肥抗倒,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延长光合时间:

③延长生育期,①提高复种指数。

复种指数是指一年中收获作物的面积对土地面积之比。

如果一年一熟,复种指数就是1。

一年三熟,复种指数为3。

因此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角度,尽可能种几熟作物。

大棚栽培有效地提高了南方冬季,和北方地区的植物收获面积,是一项提高光能利用率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合理的间套作。

利用不同作物光饱和点的差异,在同一季节里、同一土地上种植高矮不同的植物,

3、提高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

①高光效育种。

②提高CO2浓度。

③合适的肥水管理。

可防止早衰,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

第五章

有氧呼吸(aerobicrespiratin)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可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anaerobicrespiration)一般指在无氧条件下,生活细胞的呼吸底物降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微生物中,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

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也可产生乳酸.

EMP:

糖酵解指己糖降解成丙酮酸过程。

以葡萄糖为例,糖酵解总的反应可以概括成:

C6H12O6+2NAD+2ADP+2Pi→2丙酮酸+2NADH2+2ATP+2H2O

TCA:

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经三羧酸和二羧酸而逐步氧化分解,最终形成水和CO2的过程:

2丙酮酸+8NAD+2FAD+2ADP+2Pi+4H2O→6CO2+2ATP+8NADH2+2FADH2

生物氧化是在活细胞内,有机物质进行氧化降解,包括消耗O2,生成CO2、水和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呼吸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有序排列的一系列氢及电子传递体构成的链系统。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磷/氧比(P/O)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氧化磷酸化中每消耗1mol氧时所消耗的无机磷酸摩尔数之比。

呼吸速率(respiratoryrate)来表示,以单位重量(鲜重、干重、原生质)在单位时间释放的CO2或吸收O2的量来表示

呼吸商(RespiratoryQuotient,简称R.Q.),又称呼吸系数,为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的摩尔(或体积)数的比值

温度系数:

温度每升高10℃所引起的呼吸速率的增加的倍数

伤呼吸:

植物组织受伤后呼吸增强,这部分呼吸称伤呼吸,它直接与酚氧化E活性加强有关

呼吸跃变(respiratory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

安全含水量:

适于周年长期保管的种子含水量。

2.说明呼吸链的组成,及氧化磷酸化的过程。

呼吸链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有序排列的一系列氢及电子传递体构成的链系统。

因此,组成呼吸链的传递体可分为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可以进行迅速且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氢传递体包括一些脱氢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NAD+、FMN、FAD、CoQ等。

它们既传递电子,也传递质子;

电子传递体包括细胞色素系统和某些黄素蛋白、铁硫蛋白。

呼吸链传递体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代谢物→NAD+→FAD→CoQ→细胞色素系统→O2。

从三羧酸循环中形成的NADH2开始,含有FMN的黄素蛋白从NADH2接受2H,还原为FMN继而将电子传递给Fe-S蛋白。

由于Fe-S蛋白只传递电子而不传递H+,2H+即被转移到内外膜之间的空间。

还原态的Fe-S蛋白将电子传递给UQ的同时,UQ又与衬质中一对H+结合还原为UQH2,UQH2又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b,第2对H+又被转移到膜间空间;另一Fe-S蛋白及UQ传递电子给细胞色素C1时又向外转移了第三对H+。

电子继续从细胞色素C1传递到细胞色素C,最后经细胞色素aa3,(电子传给O2并形成H2O。

植物呼吸存在许多途径。

电子传递除上述电子传递主路外,还存在电子传递支路(1~3)及抗氰呼吸(如图4-8),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表4-1),是植物长期适应多变环境的结果。

ADPATPADPATPADPATP

O2

NADH→FMN-→Fe-S→UQ→Cytb→Cytc→Cytaa3→

H2O

值得指出的是,不管是电子传递主路,还是电子传递支路,各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各传递体顺序是严格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排列的(NADH的氧化还原电位Eo'为-0.32V,O2为+0.82V),而且电子只能从底物传向氧分子,因为底物脱氢反应时的电位最低,丢失电子的倾向最大,顺次下来,分子氧最高,获得电子的倾向最大,所以底物电子总是流向氧分子。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电子从NADH或FADH2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它是需氧生物合成ATP的主要途径。

电子沿呼吸链由低电位流向高电位是个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

过程结合表4-1.

3.外界条件如何影响呼吸。

1、温度。

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温度之所以能影响呼吸速率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

总的影响规律是:

在能够使呼吸进行的最低温与呼吸速率的最适温之间,呼吸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最适温后,呼吸速率则与温度呈反相关而急剧下降(图4-19)。

2、H2O。

水对新鲜植物组织的呼吸影响不大,但植物组织在失水萎蔫时,呼吸会上升。

水对植物干燥种子的呼吸速率影响极大(图4-23),水分上升,呼吸大大提高。

3、O2。

氧气是植物进行正常呼吸的必要因子。

它直接参与生物氧化过程,从上面几节讨论中可知,氧气不足,不仅可以影响呼吸速率,而且还决定呼吸代谢的途径(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图4-21)。

在通常情况下,植物的茎、叶、根都能获得足够的O2以保证有氧呼吸顺利进行,因为细胞色素氧化酶对O2的亲和力很高,即使空气中O2只有0.05%,它仍能发挥正常功效。

但土壤板结或长时间的淹水等无氧条件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无氧呼吸积累酒精、乳酸,这两种物质,可导致细胞蛋白质变性;

(2)无氧条件使三羧酸循环及电子传递无法进行,ATP有效生产受阻,植株要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势必造成体内养料损耗过多;(3)由于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其他物质就无法合成;(4)根系缺氧还阻碍根尖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养分元素的吸收减少,根际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积累。

4、CO2。

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

当外界CO2浓度增高时,呼吸速率便会减慢,CO2浓度高于5%呼吸作用就明显受抑,当浓度达到10%时,可使植物致死。

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0.035%,不致于影响植物的呼吸代谢,但生长于土壤中的根系,如在土壤板结或通气不良的深层,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二氧化碳可积累达4~10%,甚至更高,所以保持土壤良好的团粒结构,适时中耕松土、开沟排水,有助于促进土壤空气和大气的气体交换,促进根系的生长。

高浓度CO2抑制呼吸,这个原理可用于果蔬贮藏保鲜。

5、机械损伤和刺激。

机械损伤会显著加快组织的呼吸速率,由于正常生活着的细胞有一定的结构,其某些末端氧化酶与底物是隔开的,机械损伤破坏了原来的间隔,使底物迅速氧化,加快了生物氧化的进程;其次,机械损伤使某些细胞转化为分生组织状态,形成愈伤组织去修补伤处,这些分生细胞的呼吸速率当然比原来休眠或成熟组织的呼吸速率快得多。

因此,在农产品特别是果蔬产品的收获、包装、运输、贮藏、销售中,应尽可能防止产品的机械损伤。

机械刺激也会引起叶片的呼吸速率发生短时间的波动,因此在测定植物样品的呼吸速率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因机械刺激带来的误差。

6.呼吸底物的含量

4.为什么说TCA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代谢的共同通路。

看书自己分析。

5.呼吸作用有何生理意义。

(一)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36-38ATP。

(二)呼吸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酮酸和NAD(P)H。

6.氧化磷酸化的机理是什么?

氧化与磷酸化作用如何偶联的机理尚不清楚,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是较为普遍接受的理论。

该学说认为,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在传递电子进行氧化作用时,质子被泵到线粒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