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20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上册物理最全讲义(经典总结).docx

第一章声现象

1 .1  声音是什么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

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

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 

2、听见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3、回声的利用:

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一.例题精讲

1、 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    ) 

A、 声音被手挡住了            B、 声音被手吸收了 C、 琴弦的振动变小了          D、 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2、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

 A 、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          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 、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      D、耳朵失去听觉 

3、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5、我国已进行了“神州”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6、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 

7、某同学在探究声音传播速度的实验之前,提出以下假设,你认为他的假设合理的是

  A.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一样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小,因此传播快  

C.响度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快  D.声音传播的快慢与介质有关 

二、填空题 

8、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能传声。

 

9、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

 10、“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

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

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

音逐渐变小,最终消失。

这种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练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 产生,_____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它叫做______,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可以在_____ 、_____ 和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 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传播的。

声音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______,声音_____ 传递信息。

(能/不能) 

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右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1 .2 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性包括: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

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

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

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一.例题精讲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D、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 

2、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音乐的节奏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耳有障碍                B、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D、翅膀不产生声波

5、小明同学在观看学校的管弦乐队排练时,听到小提琴和钢琴都发出C调的“Do”,他仍能区分开小提琴还是钢琴的琴声,这是依据(      )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 

6、如图所示,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不开门?

(    )  

 A、说话响度不同 B、说话音调不同 

C、说话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不同 

7、小明在家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他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是否满的?

(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

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

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来判别的。

 9、人在山崖前喊叫会听到回声.如果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用了1.5s,则反射声音的山崖离喊话人________米远.(当时空气温度为15℃) 

10、超音速飞机每小时正常飞行距离至少在_________km以上。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___(填“快”或“慢”);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

 

1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将会有什么变化?

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的_____ 就是通过声音来给病人诊病。

现代医学,可以利用人耳听不见的______更准确的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13、建筑工地上工人要铺设管线。

一名工人在悬空的长的空铁管的一端用铁锤敲击一下铁管,另一名工人在铁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

为什么?

 

14、在校运会上,小明同学做一百米赛跑的裁判员,他站在跑道的终点,听到起点处的发令枪响后立即记时,他记的时间准确吗?

如果不准确,请你通过计算分析记录的成绩是变好了,还是差了,和真实结果相差多少s?

二.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

 

(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

(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2、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

由探究影响响度因素的活动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请举出一个生活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

 ___________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的___________较小;__________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___________较小。

 

1 .3令人厌烦的噪声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

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6.声音的利用 

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ƒ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一.例题精讲

1、教室里正在上课,而教室外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对上课造成了一些干扰,下列减少干扰的措施中较合适的是(    ) 

  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B、将正常的上课停下来 C、将靠操场一侧窗户关好      D、禁止在操场上上体育课 

2、为了减小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声音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的回声 

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在_____  处减弱,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处减弱。

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5、城市的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它可以使交通和生活_____被部分的吸收而减弱,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这是在______减弱_______。

 

6、在飞机场上,指挥人员经常会戴上防噪声耳罩,这是从______处减小噪音。

“协和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超音速客机,由于______被许多国家禁飞。

7、在工厂里,机器的底脚一般利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做成,质量很大,可以减小机器的______,从而减小______。

这是从______处减小       。

 

8、人们用 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好能听到_____的声音,_____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二.课堂练习

1、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2、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3、人们把_____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除了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外,还会损害人的_____,使人产生头痛______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噪声还诱发 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4、假如你是社区的宣传者,为了向社区的居民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请你准备一份社区环境噪声情况报告,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列出社区噪声来源的清单。

(至少列出3种以上)

(2)利用噪声测试仪可以测出社区噪声的强弱,物理学中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要保护人耳听力,可以建议社区居民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听力?

课外补充: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

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液化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练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2)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

海波、冰、石英水晶、熔化图象:

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

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图象:

非晶体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蒸发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

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沸腾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

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

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二、典型例题

例1.(2012江西)亲爱的同学:

您会使用下面的基本实验仪器吗?

(1)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练习1.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用℉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

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练习2(2012泰安)21.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例2.(2012山东滨州,第17题)如图所示,温度记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C”),示数为℃。

练习1、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练习2.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例2.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练习1.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及其原因可能是( )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练习2.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于26℃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D.等于26℃

例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29℃B.32℃C.30℃D.35.5℃

练习1.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

  A.27℃  B.30℃  C.32℃  D.37℃

练习2.一根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出的温度是4℃,在沸水中的温度是96℃,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

  A.16℃   B.24℃  C.0℃    D.17.4℃

例4.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汽B.小水珠

(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温度/℃

温度计

图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