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54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传简答论述题doc文档格式.docx

(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群体不同的谋生方式:

如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产生农耕生产方式;

水草丰盛的高原或草原地区产生畜牧生产方式:

江河湖海地区产生鱼业生方式。

地理环境通过决定人类谋取食物的经济活动或生存方式,决定着各类文化现象的产生形成。

)②地理环境提供了各类文化活动所必须的特殊物质空间场(不同的文化活动产生,往往需要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某一类文化现象如果没有某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往往不可能产生。

)③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变化发展(地理环境对生产工具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科学技术传播的影响。

)④地理环境通过对人的性格和心理影响而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作用。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气候冷热、土地肥瘦及资源构成等等,对人的群体性格和心态气质的影响。

文化是人创造的,创造文化的人,其思想气质、心态性格都必然要反映到所创造的文化之中,有什么气质性格的民族,就会产生什么气质特征的文化。

2、试述与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①中国总体地理环境的特征:

疆域辽阔,土地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区域地理条件差异明显,整体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封闭。

②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海拔高度以及降雨量的差别,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类别区域,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与多元性格局的存在形态。

)③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

(国土四周天然的地理障碍,把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文化发展出现巨大的传播障碍和输入障碍,形成一种与生俱来的封闭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中国远离世界其它文明中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很小,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文化体系的孕育发展必须自我中心,独立完成。

中国文化的独立性,是由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所决定的,而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则是由中国地理环境的相对独立性所造成的。

封闭性与独立性,既是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④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连续性。

(地理环境广阔,对各种文化有着巨大容量的承载空间,容易形成一种大肚能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包容性。

地理环境的完整独立与相对封闭,有效地隔绝阻碍了外部大规模军事行动对中国文明进程的摧毁中断,保障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几千年未曾中断连续传承。

⑤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形成凸现农耕文明的传统主体文化(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北温带和暖温带气候,其次为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非常适合农耕生产。

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温湿暖润,土地肥沃,形成了中国农耕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生态环境。

农耕地理环境优越,农耕生产必然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农耕文化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3、简述农耕地理环境支配下的中国“天下中心”文化观

①中国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封闭隔绝以及农耕社会安土定居,世世代代固守一隅绝不轻易转换地域空间的生产方式,是“天下中心”。

文化观念得以产生形成的地理因素和生产方式因素。

②“中国”一词,寓意在地理空间范围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天下中心”。

③传统“天下中心”地理观,包括这样几层含义:

其一,中国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化或文明的中心;

其二,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偏僻荒芜,助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就越低;

其三,周边手术民族必须向具有高度文明的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接受中原王朝也就是接受中国的制约与管辖。

④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入中国第一张西洋世界地图,引起中国人传统“天下中心”极大的思想震撼。

⑤清代中后期,中英之间两次外交跪拜礼节纠纷,反映了反映了中国传统“天下中心”地理文化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华夷之辨”等级秩序与国际工业文明的外交观念,已经形成严重冲突对立。

⑥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不再把外国对中国的关系,定位在向中国“称臣”、“纳贡”、“朝觐”等一系列妄自尊大的思维模式之中,传统“天下中心”文化优越心理彻底崩溃瓦解。

4、简述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安土重迁,定居封闭,缺乏开拓创新意识②居安求稳,和谐有序,防守心态,不尚武力,热爱和平③以土为本,稳定性强,依恋乡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容纳性④勤劳务实,自给自足,无求于人而安于现状。

小结:

中国农耕社会文化特点的形成,归根到底是中国古代农耕地理环境和农耕生产方式决定的。

5、简述中国古代游牧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流动外向,开拓进取(游牧文化通常也称为草原型文化,生产方式最本质的特点是“逐水草而居”,具有极强的流动性。

流动性的群体,流动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游牧文化的外向性与开拓性。

)②强悍好勇,崇尚武力(狩猎活动及畜牧业生产,随时与动物野兽或暴风雨进行博斗,生产活动紧张、惊险,充满拼搏和危险,养成了游牧居民强健的体魄和强悍的性格,形成了游牧民族讲究体力,重视骑射,争强斗勇,崇尚武力的尚武精神。

)③扩张进攻,掠夺性强(流动性与外向性,必然导致扩张性与进攻性。

扩张性是外向流动的延伸和结果,进攻性是开拓空间区域过程中的主动手段,往往带有军事进攻性质。

)④地域转换频繁,文化有缺稳定(游牧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地域空间,它的文化处在不断的地域迁转流动中,没有像农耕文化那样牢固的乡土地缘根基,不能形成自己稳定的体系,容易被其它文化类型所吸收,或者被农耕文化所改造融合。

6、试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途径、规律及其历史意义

①民族融合的途径方式A、生产方式变革实践途径(游牧民族接受农耕生产方式,过去流动性的部落组织结构必然解体,以地著定居为标准的郡县编户制度必然应运而生。

马克思语:

“定居下来的征服者所采纳的社会制度形式,应当适应于他们所面临的生产力水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页)B、婚姻关系途径(游牧民族和农耕汉族通婚,这是最为直接的血缘关系融合途径。

婚姻混血从血统稀释或体质进化的角度,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速度。

C、权力推动途径(指在汉族地区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统治者,采取种种强制措施,强迫本民族成员统统汉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汉化融合,是古代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②民族融合的“永恒规律”马克思语: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247页

③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A、极大地丰富了农耕汉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游牧民族大量“胡物”或胡文化元素,通过民族融合被汉民族采纳吸收,为汉文化带来新的特色和新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农耕汉族的衣、食、住、行物质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B、推动了古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完成,都推动着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都给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繁荣。

)C、源源不断的少数民族融入汉民族,促进了汉族共同体的混血发展毛泽东语:

“汉民族人口多,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毛泽东选集》第5卷,278周恩来语:

“汉族所以人数这样多,就是因为它吸收了别的民族。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第10页

结论: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历史上的游牧少数民族,他们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对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和巨大的历史贡献。

第三章练习题

二、简答题

1.周文化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影响?

2.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贡献?

3.孔子思想有哪些基本内容?

4.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孟子仁政说与民本思想及其评价。

6.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是什么?

7.比较程颢、程颐在思想上的异同点。

8.朱熹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9.陆九渊思想渊源是什么?

陆九渊思想有什么影响?

10.王阳明以心为主体的学说有哪些内容?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哪些影响?

11.简述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

第四章练习题

1、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有哪些共同点?

①宇宙观方面:

均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是衍生万物的本体。

其特性是超乎物外的,并超越时间、空间而无所不在,而且超乎一切认知绝对性的,即本性是人的五官所不能认知的。

因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无差別的。

②认识论方面:

均认为要放弃知识。

认为知识文明是使人丧失自然本性的根源,故此反对一切后天知识的追求。

③处世态度上:

均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等级、反宗法、反专制,崇尚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均幻想社会向原始纯朴状态的回归。

④相对性问题:

均认为現象界的事物是相对的。

老子认为事物由矛盾对立的要素构成,矛盾对立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则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

2、简述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

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可以概括为“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兼采百家”。

黄老之学虽然钱财百家学说,但仍以道、法两家学说为主,其学说的就是为法家的政治主张寻找哲学依据,用道家的哲理论证以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简述道教的基本特征。

道教作为宗教的一大派别,具有宗教的一般特征。

他所信仰的和崇拜的神仙,实际上就是支配者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自爱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和反映。

然而,道教毕竟生长于中华文化土壤,具有与作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大不相似的本土性特征。

①思想渊源与宗教内容的本土性。

道教的思想渊源“杂而多端”:

道家哲学、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巫术、神仙方术、谶纬之学

②神仙世界的本土性。

道教的主神在早期具多元化性,实际上是人间皇权的投影。

主神以下的道教诸神许多来自汉民族的古代神话传说,也有古代贤哲与著名方土,还有修道者,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英雄。

③教旨上的本土性。

以长生成仙为目标,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

第五章练习题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佛教“四谛”基本教义。

四圣谛简称“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的“四条真理。

”谛为真理之意,“四谛”分别是苦、集、灭、道四条真理。

苦谛指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

苦谛把世俗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

集谛也称“因谛”,指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是佛教对人生痛苦原因进行探讨的真谛。

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是人性贪婪造成自身的种种烦恼。

集是苦因,苦是结果,这个真理叫做集谛。

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

灭的意思是指欲念的寂灭。

消灭欲念途径:

用佛教修行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断灭引起烦恼苦的各种心理欲望,使心灵处于熄灭一切烦恼的“涅槃”状态。

道谛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

灭除烦恼必须修道,这个真理叫做道谛。

2、对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认识。

释道安《比丘大戒序》:

“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

戒:

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

戒律分类:

按数目分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

按修行对象分类:

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

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入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方法﹙这种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打坐”﹚。

慧是指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体悟佛理的智慧。

佛门僧人从其独特的宗教立场出发,用理性的态度,对世俗生活,对人生因果关系以及大千世界本来面目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洞察世俗人生、洞察宇宙世界的宗教理性认识。

小结:

一切佛教的教理教义,其核心本旨,是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而“戒定慧”三学,则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修行途径之一。

3、从儒家传统伦理观念角度,对佛教“因果报应”宗教伦理作简要评析。

佛教的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原有的信仰观念相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区别:

其一,传统儒家文化把社会成员个人的命运好坏归结为“天命”所致。

即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佛教则把个体社会成员命运的好坏归结为其个人所作所为的善恶“业因”所为。

两相比较,佛教自我行为决定自身命运较之儒家人生命由“天”支配,更具有人伦思想的进步意义。

其二,中国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祖先积德或作恶的种种行为,将会影响殃及后代子孙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而佛教因果报应的作用或影响只涉及本人,与他人无关,并不株连后代或殃及他人。

两相比较,佛教因果报应强调个人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强调靠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比之中国传统文化靠天命、靠祖宗改变命运的观念,更具有人格独立的伦理价值意义。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信仰没有关于灵魂去向的明确说法,而佛教则把灵魂去向导入一个清晰明白的投胎转世、生死轮回的生命循环过程,彻底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信仰中没能解决的关于灵魂的归宿、灵魂的安放问题。

佛教把个人生前的善恶行为与身后的灵魂走向归宿密切联系,其一系列关于灵魂转生的宗教观念,不仅给中国传统信仰文化带来强烈的思想震撼,而且对古代社会民众的心灵意识及行为规范,均产生了极为深刻广泛的重要作用或影响

4、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①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原因

其一,隋唐封建国家在政治上较为长期的稳定统一以及社会经济的兴盛繁荣,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

其二,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文化的长期积累,留给了隋唐社会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民间社会奉佛成风的潮流趋势,推着中国佛教文化迈向隋唐时期鼎盛发展的历史高峰。

其三,隋唐封建国家兼容并包,相对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有利于促进隋唐佛教文化的发展

②隋唐佛教繁荣鼎盛的表现

其一,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

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等。

大德高僧众多:

智顗、吉藏、法琳、玄奘、道宣、窥基、神秀、慧能、吉藏、一行、神会、鉴真、义净、不空、道一、宗密等等。

其二,佛教中国化基本完成

具有中国理论特色的诸多佛教宗派尤其是禅宗的产生,成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格局,在隋唐时期大体巩固定型,佛教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藏传佛教的兴起

佛教在唐朝初期传入西藏地区,经过与藏区土著本教长达两个世纪的激烈斗争,最终扎根藏区形成颇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兴起于唐代,是唐代佛教文化繁荣鼎盛的重要表现方面。

5、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变化与皇权政治的关系。

①佛教势力兴衰存亡受制于世俗皇权政治

②以儒释佛,接受儒家皇权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

③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

④佛门僧人被入世俗行政的严格监控管理

(要求:

按教材内容对以上个点作简要阐述)

政治支配宗教,皇权支配神权,这是中国古代宗教与政治二者关系的基本性质。

这一基本性质不仅决定了皇权政治对佛教势力兴衰存亡的主宰作用,而且也决定了中国佛教在其自身的变革发展中,呈现出依附政治,受政治支配,参与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的鲜明的世俗政治化特征。

6、禅宗“顿悟成佛”的禅法思想及其修心成佛的途径方法。

①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

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可自修自悟成佛。

《坛经》:

“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

成佛的关键就不是靠别人来拯救自己,不是靠他人普渡众生,而是自我解脱,自我拯救,自己渡自己。

《坛经》对“顿悟成佛”作了非常明确的表述:

“一念觉,即佛;

一念迷,即众生”。

佛和众生之间的分水岭,全在于是觉还是迷,而觉和迷,均可在“一悟”或“一念”的刹那间发生转换即“一悟即至佛地”。

②修心方式灵活,成佛途径简易

其一,“禅定”方式转变慧能之前,禅宗提倡“禅定”苦修,禅定被特定为打坐凝神的入定静思,达摩祖师打坐面壁九年,就是一种艰苦漫长的“禅定”修为过程。

到慧能时代,禅定内容变通延伸,只要不起妄念,不迷于执著,保持本性清净,无论行、住、坐、卧等等,都可以看做是坐禅,即“坐亦禅、卧亦禅、静亦禅、动亦禅”,禅的概念由此发生根本变化。

其二,修行方式简单易行,彻底世俗:

各种世俗日常生活,均可以成为“禅悟”成佛的途径。

《坛经》“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在担水、砍柴这一类普普通通日常世俗生活中,人们完全可以实现成佛的理想。

由此一来,信佛之人出不出家都无所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印度佛教要求僧人出家修行的传统观念,由此被禅宗彻底颠覆。

禅宗提倡“顿悟成佛”,破除念经、坐禅、礼佛等一切外在佛法束缚,把成佛修行方法融入各种世俗日常生活,简单易行,没有条条框框束缚,反映出这一宗教派别具有一种彻底世俗化的非宗教倾向。

7、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原、宇宙本体之类的哲学探讨非常薄弱,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或灵魂的安顿问题缺乏神学论证。

佛教传入中国,其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无限、时空无限、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等系列概念,弥补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和不足。

此外,佛教的般若学理论被魏晋玄学吸收,丰富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内容。

佛教的心性学说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结合,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完成。

2、对中国文字、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影响大量佛经的翻译、丰富了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如世界、平等、刹那、现在、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等等,都是通过佛经翻译汇入汉语系统的重要文字语言。

文学方面,包罗万象的佛经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戏剧、评书及民间文学制作,提供了丰富广阔的题材内容。

如《西游记》就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

3、对各类文化艺术的影响在建筑、雕塑、石刻艺术方面,全国各地的寺庙建筑,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其建筑雕塑、石刻、壁画艺术代表了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水平。

此外,佛教音乐、佛教舞蹈、佛教绘画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内容。

4、佛教对社会民俗而影响饮食方面,佛教戒杀生,提倡吃素,大力开发植物饮食品种,推动传统素餐饮食的发展。

丧葬方面,佛教提出火葬,有助于火葬习俗在古典民间社会的推行。

婚姻方面,佛教禁婚,把信佛出家男女变为非婚姻人口,对传统生育文化及社会人口的增减,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

此外,佛教形成的节日如“盂兰盆节”、“佛诞节”、“腊八节”等等,成为古典民间重要的宗教民俗节日。

其他如求神拜佛、超度亡灵、慈悲放生等等活动,都是佛教影响民间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六章练习题

1、结合你所学内容,谈谈墨家的战争观。

2、结合你所学内容,比较一下儒家和墨家的用人原则。

3、结合本章内容,讨论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的关系。

第七章练习题

1、中国古代哲学的人生境界是怎样的?

儒、道、法、释四家各有何特征?

2、简述儒家人格修养的方法。

3、简述道家的人格修养方法。

4、佛教的人格理论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表现在何处?

5、在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中,如何批判性地借鉴传统伦理道德?

 

第八章练习题

1.儒家追求内圣人格的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其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2.道家追求“逍遥”人生价值取向与儒家观点的区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儒家超越自然的价值取向有哪些基本主张?

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4.道家回归自然的价值取向有哪些基本主张?

对中国文化具有哪些影响?

5.儒家崇尚群体的道德价值原则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6.道家关注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哪些内容?

有哪些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7.儒家重义轻利的经济价值观,有无积极意义?

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哪些消极影响?

8.法家以功利原则作为唯一的向导原则的道德价值取向,有哪些消极影响?

9.儒家提倡“美善统一,文以载道”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10.道家“观照自然,物我一体”的审美价值观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第九章练习题

二、简答题参考要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支撑和骨架是儒家道德,儒家道

德衍射到儒家文化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元化价值取向,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政治、对法制以及对文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包括法律道德化、政治道德化、人治代替法治,经济道德化、文学道德化、艺术道德化等。

2、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整合。

兼容并包性的具体体现:

①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长期以来民族间的不断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而中华民族的形成正是因其持有的兼容精神所致。

②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对人的宽容,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以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在处理思想文化方面:

对于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的思想观点,对于新生事物,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等方面,要达到“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的和谐局面,同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坚持包容他者,兼容并蓄的态度。

3、俗话说“落叶归根”,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征?

它有哪些社会功能和社会表现?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性特征,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和表现简要概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