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修改版)
总论
概述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
年处理90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
主办单位:
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股份制
企业法人: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由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某集团公司、上海晶源投资有限公司(某公司的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三家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50%、40%和10%。
公司目前固定资产为项目用地5平方公里,公司地址在吉林省某市工业区内。
某公司作为某公司的股东之一,将负责本项目未来的技术和生产管理。
某公司为地方国有独资授权经营的加工制造企业,在职员工约18300人,控股三家上市公司,总资产约107亿元,主要加工产业:
某生化、某药业、某食品、大禹环保(ST)四通、宿州生化、江苏江山制药和某明胶等。
某生化是国内从事农产品工业转化的主要企业,已完成玉米加工能力210万吨/年、油料加工能力为50万吨/年,现正在实施32万吨/年玉米燃料酒精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投产。
届时某生化的玉米加工能力将达到310万吨/年,有机酸、氨基酸、酒精、酵母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将位居全国同行之首,特别是22万吨/年柠檬酸系列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为世界第一。
10万吨/年赖氨酸和3万吨/年L-乳酸产品的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也已进入世界前六位。
酒精项目完成后,全年酒精的产量可以达到45万吨,为国内第一。
此外,某生化通过开发新的发酵技术,不仅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经玉米工业转化的副产品回收利用提高了玉米的附加值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通过生产有机复合肥和沼气等方法,对“三废”进行比较有效的利用的综合处理,生产厂区的周边环境达到地方和国家的有关环境标准。
可行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吉林某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处理8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备案报告。
(2)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3)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1)利用某公司的股东之一某集团公司自行开发的先进的玉米处理和酒精生产技术,生产低成本的酒精,从而替代原油生产乙烯,并进一步加工成国内市场短缺的乙二醇,走出一条新型的的乙烯工业道路,从而促进某地区农业的发展和全市经济的发展。
(2)认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利用某公司自主创的新型酒精生产技术,以可再生的农产品为原料生产乙二醇时,对玉米油、玉米纤维和蛋白等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3)严格遵守三废治理“三同时”的原则,对本项目的“三废”进行有效的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做到新增项目不增污染。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玉米是最早被工业利用的农产品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加工的产品有上百种,主要分为:
酒精、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酶制剂、淀粉糖/醇、工业用变性淀粉等工业原料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饲料、化工、日用化工以及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因此,玉米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食用的消费,更重要的是其可作为一种可再生的工业资源,在维持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工业的原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化学矿产、农副产品等。
自19世纪化学工业开始发展以来,农副产品是最早的化工原料,迄今仍被一些工厂应用。
由农副产品的粮食、油脂、糖蜜等可以生产酒精、柠檬酸、乳酸、甘油、糠醛等化工原料。
20世纪初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煤炭炼焦工业兴起,推动了煤化工的发展,煤的焦化、气化和制造电石,为化学工业提供了苯、焦油、焦炉气、合成气和乙炔等原料,使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直到20世纪50年代,煤一直是世界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
20世纪40年代末期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兴起,使煤和农副产品在有机化工原料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以石油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工产品是从1918年丙烯合成异丙醇开始的。
其后由天然气中的乙烷裂解制取乙烯,并合成了塑料、弹性体、合成纤维及合成洗涤剂。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方便,生产不受时间的限制,因此1950年到1970年期间全世界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增长速度为其它工业增长速度的2.5倍。
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国际性的能源紧张,石油价格猛涨,影响了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多次出现生产下降,发展停滞现象,使世界石油化学工业受到冲击。
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为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代用原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如美国和巴西大量使用生物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受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目前的价格是上个世纪末的4.5-5.5倍。
而且不论是石油和天然气,还是煤炭和矿产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其资源量在不断地减少,这无疑将影响人类繁衍和未来发展,因此利用数量巨大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转化和生产新型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成为21世纪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起步。
如美国的卡吉尔公司(Cargill)已建成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年产14万吨的聚乳酸生产装置。
聚乳酸可以代替传统的塑料用于包装、医疗卫生以及汽车等方面,而且其可生物降解,因此废弃后不会造成危害环境的“白色污染”;再如用玉米代替丁烷生产丁二酸,不仅原料可以再生,而且生产过程中还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数量。
总之,生物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点,其宗旨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的消费量为2.7亿吨,其中进口量达到9000余万吨。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预计2010年全国石油的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左右。
但是我国石油资源并不丰富,未来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进口石油的数量不断增加无疑将严重影响国家的能源安全,所以开辟新的以可持续资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对于保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国家已开始大力推广玉米燃料乙醇。
同时为了降低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已自行培育了具有高抗逆性和可全国种植的甜高粱,每公顷能产燃料酒精6吨,比甘蔗高30%,比玉米高3吨,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某市位于东北经济区域的中心位置,地处黄金玉米带,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都在1000万亩左右,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历史最高年产量为200万吨,2004年总产量80万吨,其中商品量60万吨。
某周边地区,包括松原市、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地,年玉米产量可达800万吨,2004年的总产量为788万吨,其中商品量为611万吨。
近些年来,吉林省玉米总产量维持在1500-2000万吨之间,2004年的产量为1810万吨,为全国总产量的14.4%。
长期以来,由于当地没有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只能外销。
但由于运输条件的制约,几乎每年都要出现严重的憋粮现向,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
因此,在某建设玉米深加工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
作为某公司的投资方,某公司拥有丰富的农产品综合加工经验和先进的自有技术。
某公司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现已完成210万吨/年玉米、50万吨/年油料的加工能力,并且年处理百万吨玉米生产32万吨燃料酒精项目已基本建成,其产品涉及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生物新材料和生物能源等产业。
目前,某利用自有技术生产的生物乙烯成本低于7500元/吨,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由于某公司所在地-安徽省的玉米资源并不丰富,企业现用玉米主要来自东北地区,原料的运输成本比较高,降低了玉米后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为进一步扩大生物乙烯的生产规模,某公司提出到玉米产地发展,开辟生物质原料的化工产业,促进国家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
报告研究范围
报告对年产处理88.32万吨玉米生产26万吨乙二醇的市场需求、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辅材料以及动力供应、建厂条件和装置布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以及财务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
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目前我国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年消费量已达430万吨,但国内自给率仅为22%,预计随着聚酯等生产的发展,国内乙二醇的消费量将继续扩大,2010年的需求量为620万吨,而届时国内生产能力为300万吨,供应缺口为320万吨以上,因此发展国内乙二醇生产是十分必要的。
乙二醇的生产原料为乙烯,目前乙烯全部来源于石脑油、乙烷、丙烷等不可再生的资源。
随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可持续供应时间和供应能力已引起全球的关注,近两年出现了价格快速上涨的态势,因此造成乙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
通常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装置,原料在乙烯生产成本中占70-75%,目前国际市场上石脑油的价格为358美元/吨,每生产1吨乙烯约需3吨石脑油。
因此,发展新的原料路线乙烯工业是必要的。
某公司目前是国内外惟一采用可再生原料玉米生产酒精,进而合成乙烯的企业。
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可再生的玉米为原料发展生物法乙烯经济和技术均是可行的。
某作为国家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每年可生产100万吨左右的玉米,目前60%左右的产品作为商品出售。
然而,由于地处全国的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玉米的销售遇到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所以需要发展玉米工业转化,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可将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依托某公司的专有技术和生产经验,充分利用某市的原料优势,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乙烯工业,同时某市为本项目提供的基础设施条件可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缩短建设周期。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2030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67880万元。
初步财务分析表明,装置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22385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42837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8.19%,财务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6年(含建设期3年),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主要经济指标见下表)。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可行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
生产规模
1
玉米处理能力
万吨/年
90
2
酒精生产能力
万吨/年
28
3
乙烯生产能力
万吨/年
15
4
乙二醇生产能力
万吨/年
26
5
玉米油压榨能力
万吨/年
2.0
二
产品方案
规格
乙二醇
99.9%
吨/年
260000
商品
玉米油
吨/年
20000
同上
蛋白饲料
>98%
吨/年
241123
同上
二乙二醇
>60%
吨/年
20000
同上
三
年操作时间
小时
8000
四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名称
规格
1
玉米
吨/年
883200
2
尿素
工业级
吨/年
3520
3
白土
食品级
吨/年
886
4
硫酸铵
工业级
吨/年
5244
5
磷酸氢铵
工业级
吨/年
4416
6
甲烷
吨/年
1167.4
五
燃料及动力消耗
1
新鲜水
m3/h
700.4
2
循环水
m3/h
13821.5
3
电
KW
33595
4
蒸汽
3.9Mpa
1.0Mpa
t/h
35.7
237.5
六
运输量
1454176
1
运进
吨/年
902441
2
运出
吨/年
551735
七
装置定员
人
831
八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Ⅰ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203608
2
建设投资
万元
167880
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3158
4
流动资金
万元
22570
5
资金筹措
万元
其中:
长期借款
万元
147129
资本金
万元
56476
资本金比例
%
29
6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223855
7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857
8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58061
9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63936
10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42837
Ⅱ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31.40
2
投资利税率
%
41.44
3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
28.19
所得税前
4
全部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年
6.0
同上
5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32.92
6
盈亏平衡点
%
38.43
7
借款偿还期(建设期起)
年
6.47
含建设期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酒精生产过程中联产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本项目未能利用而全部排放。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其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东京议定书》的实施,我国作为该议定书的签约国需要履行其规定的义务,因此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将受到限制,所以本项目应进一步落实二氧化碳的利用方案。
目前国内除食用外,正在积极研究的是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建议项目的的承建单位及时跟踪此项研究的进展。
市场预测
国外市场现状与预测
产品性能及用途
乙二醇(MEG)是由环氧乙烷氧化生成的,其中副产少量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
乙二醇系无色、略有甜味的粘稠液体。
主要用作合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进而制造纤维、薄膜、瓶类容器等。
乙二醇的水溶液可用作汽车、飞机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防冻液,还可作醇酸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原料等,其中用作聚酯纤维及防冻剂的量最大。
由于涤纶纤维和包装用PET材料的迅速发展,对乙二醇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目前乙二醇已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多元醇。
国外乙二醇生产情况
2004年全球乙二醇总能力达到1540万吨,产量1416万吨,平均开工率为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聚酯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带动了世界乙二醇生产的发展,1993年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960万t/a,1996年增至1120万t/a,2004年达到1540万吨。
1996-2004年间,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为4.7%。
2004年世界乙二醇产能分布
国家或地区
能力(万t/a)
比例(%)
北美
483
31%
南中美洲
37
2%
西欧
154
10%
中东欧
81
5%
中东
267
17%
亚洲
505
33%
太平洋
13
1%
总计
1540
100%
从世界乙二醇生产能力分布来看,乙二醇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中东。
世界乙二醇主要生产厂家有Dow、Sabic、Shell及BASF公司等。
2001年2月,Dow兼并了UCC后,其乙二醇能力达到279.2万t/a,成为世界最大乙二醇生产商,该公司在全球共有9套装置,分别建在美国、加拿大、科威特、荷兰、英国。
其中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装置最大,能力71.7万t/a。
沙特Sabic公司的乙二醇能力161万t/a,位居世界第二。
其下属Sharq公司的能力85万t/a,是世界最大的乙二醇生产装置。
Shell是世界第三大乙二醇生产商,在全球共有3套装置,分布在美国、荷兰、加拿大,总能力101万t/a。
1996-2002年间,世界新增乙二醇能力300多万t/a,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Dow、Shell为了巩固其世界乙二醇生产的霸主地位,在科威特、马来西亚、加拿大兴建了世界规模的新装置,而韩国、印度、中国台湾、沙特纷纷在原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新建。
世界乙二醇生产正向中东、马来西亚、加拿大这些具有廉价原料资源的地区转移。
预计2007年,世界乙二醇能力将达到1868.8万t/a,2012年为1938.8万吨,其增长主要在亚洲和中东,而西欧和北美的产能增量较少。
消费现状及预测
2004年世界乙二醇消费量约为1414万t。
1995-2004年世界乙二醇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8%。
在地区消费中,2004年北美乙二醇消费量约301万t,占世界乙二醇消费量的23%,其中:
美国消费247万t,占19%;西欧消耗160万t,占总消费量的12%;亚洲是世界乙二醇的主要消费地区,2004年乙二醇消费(中国大陆除外)占世界消费量的56%,总计约729万t,其中韩国消费123万t;中国台湾地区107万t;日本61万t。
2004年中东乙二醇消费37万t,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
在世界乙二醇1414万吨消费量中,其中用于生产PET的为1137万吨,约占消费量80.4%。
用于生产防冻剂170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12%。
还有7.6%用于其它用途。
目前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乙二醇应用不尽相同,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聚酯消耗所占的比例达到92%以上,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消耗比例。
世界乙二醇增长主要受饮料容器、包装、地毯等PET树脂用量增长的驱动,近年来PET工程树脂的需求增长速度也非常快;防冻剂由于循环使用的增加和使用寿命的延长,使得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另外聚酯纤维西欧和北美的增长也较少。
预计2007年世界乙二醇需求量约1656万t。
其中北美2007年需求约375万t;西欧2007年需求量约170万t;由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聚酯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亚洲乙二醇的发展,预计2007年亚洲乙二醇需求量为922万t,2003-2007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
预计2010年和2015年世界乙二醇消费需求将分别达到1810万吨和2000万吨,2007-2010年和2010-2015均增长率分别为3%和2%左右。
国内乙二醇市场现状与预测
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2004年,我国共有10套乙二醇生产装置,总生产能力111.6万吨/年。
2004年进口量增加到339.1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78.6%。
我国乙二醇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
其中,中石化所属6家,年产能力78.7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70.5%;中石油所属4家,年产能力32.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9.5%。
从1978年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引进第1套EO/EG装置至今,我国已相继引进了11套EO/EG装置,主要采用世界SD、Shell、UCC三大专利商技术。
2002年吉林石化公司16万t/a和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5万t/a乙二醇项目改造完工,到2004年底我国乙二醇总生产能力约111.6万t/a,产量94.91万t。
1997-2004年间我国乙二醇的产能、产量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和4.2%。
历年我国乙二醇能力、产量及装置开工率情况见下表。
历年我国乙二醇能力产量统计(万t)
年代
能力
产量
开工率(%)
1997
78.17
70.74
90.5
1998
80.14
74.97
93.5
1999
88.14
84.38
95.7
2000
88.95
90.75
102.0
2001
91.49
80.75
88.3
2002
107.1
90.61
84.6
2003
107.1
96.93
90.5
2004
111
94.91
88.6
97-04年均增长率(%)
5
4.2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烯烃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达到26万t/a,占国内乙二醇总能力的21.7%,连续两年乙二醇产量均接近20万t;其次是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二厂和吉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19.2%和15.2%。
我国另外6家生产企业装置能力均不大。
2004年国内主要乙二醇企业生产情况(万t/a)
序号
生产厂家
能力
技术来源
1
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烯烃厂
26
SD
2
吉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16
SD
3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二厂
22.5(计划新增38万吨)
SD
4
广东茂名乙烯厂
10
Shell
5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化工二厂
8
SD
6
新疆独山子乙烯厂
5
SD
7
北京东方化工厂
4.2
SD
8
天津联化公司
4.2
Shell
9
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
5.2
Shell
10
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三厂
6(计划新增20万吨)
UCC
国内消费现状与预测
2004年我国乙二醇消费量为431.42万吨。
1997-2004年我国乙二醇消费年均增长率高达25.4%,我国乙二醇长期产不足需,每年都有大量的进口。
进口量从1997年的19.93万t增至2004年的339.09万t。
国内乙二醇产品的自给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80.1%下降至2004年的22.0%。
近年来国内乙二醇进口量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
据报道,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今年计划增加对中国的乙二醇出口,将出口量提高至约80万吨,超出去年对中国出口总量一倍多。
2004年该公司对华乙二醇出口量为38万吨。
新增的出口量将来自于SABIC今年年初新投产的朱拜勒乙二醇装置(年产能为60万吨)以及新扩能的延布2号乙二醇生产线。
延布2号联合装置自2005年3月产能已提高至65.5万吨/年。
近年我国乙二醇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构成情况见下表。
近年我国乙二醇进出口量及供需平衡(万t)
年代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产品自给率%
1997
70.74
19.93
2.36
88.31
80.10
1998
74.97
32.77
0.52
107.22
69.92
1999
84.38
56.69
0.01
141.05
59.82
2000
90.75
104.97
0.01
195.70
46.37
2001
80.75
159.71
0.23
240.23
33.61
2002
90.61
214.57
3.19
301.99
30.00
2003
96.93
251.61
2.34
346.20
28.0
2004
94.91
339.09
2.58
431.42
22
年均增长率%
4.2
49.9
-
25.4
-
我国乙二醇主要用于聚酯生产,约占消费总量的约90%,防冻剂等其它方面的消费约占10%。
近年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带动乙二醇生产、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聚酯工业发展迅速,截止到2004年底,共有生产企业100多家,实际生产能力达到1650万t左右,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聚酯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达到151万t/a,为世界十大聚酯生产企业之一。
由于中国聚酯能力建设过快,形成了从聚酯原料PTA、MEG-聚合-纺丝-织布能力的不配套,形成了PTA、MEG供应不足。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聚酯涤纶工厂便通过降低开工率来减少亏损,目前,中国熔体直接纺聚酯的开工率在75%,切片工厂的开工率平均为60%。
因此估计中国聚酯工厂2004年平均开工率为65%,推算2004年我国聚酯产量约1072万吨,按吨聚酯消耗乙二醇0.35t计算,折乙二醇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