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55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届高三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摘编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材料二:

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这个审美命题最重要的在于表明画家要有一个崇高的心胸与品格,他称之为“林泉之心”。

没有这种品格是不能创作出完美的山水画,不能创作出醉人的审美意境的,即便是直观的面对自然的山水景观做各种不同方式的审美观照,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看山水亦有体。

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目临之则价低。

”通过这几句话便不难看出画家具有一个崇高的品格和审美心胸的重要性,自然的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只有具有崇高品格的画家才能发现与把握,不是随便任何人都能发现的。

所以想要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意境,就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崇高的品格,即林泉之心。

这种品格不仅对于画家是重要的,对于普通人去理解艺术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万虑消沉”,即齐以静心。

这也是林泉之心。

作者认为画家想要拥有这种崇高的艺术品格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培养出来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学习感受来的。

“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

”对于作画者来说,不仅要发现自然的审美,同时也要创造出独特审美意境。

从这一点上看,是与单纯的鉴赏者有所不同的。

作者认为,逸品的培养不仅仅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也是必要的。

(摘编自刘小溪《“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林泉高致》中关于审美命题的论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家要想获得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就必须对它们进行直接的观照。

B.为了发现山水的审美价值,画家必须要有审美的心胸,即林泉之心。

C.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审美形象也有所不同。

D.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审美命题要求画家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不需要发现审美的自然并创造审美意象。

B.郭熙提出的“价高”“价低”指的不是画作的交换价值,而是山水的审美价值。

C.普通人不可能随便发现自然的山水景观的审美价值,是因为他们缺少审美心胸。

D.画家要想具备崇高的艺术品格,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感受。

3.下列诗词名句,不能够体现“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包含的绘画观念的一项是(3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雍也》)

D.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梅尧臣《鲁山山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4分)

5.你认为材料一中的“饱游饫看”是什么意思?

请针对山水画审美意象的四条要求中的任何一条,分析该要求与“饱游饫看”的内在关系。

(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特殊的手杖

夏艳平

柳楚白是拄着一根长竹竿出门的。

那根长竹竿,原是柳楚白家里的晾衣竿,有两米多长,竖起来,竿头都快顶到了天花板上。

柳楚白看着那根竿头开裂的长竹竿,咧着嘴笑了笑。

柳楚白生病快两个月没出门了。

有人说他是怄病的,也有人说他是装病。

不管怎么说,一个快两个月没出门的人,总得有点不一样吧。

柳楚白住在文化馆的院子里,一出院门,就是新华正街。

新华正街是一条商业街,人来车往,很是热闹。

按照柳楚白的预想,他拄着长竹竿出现在新华正街上,肯定会把一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柳楚白是搞民歌的,在文化馆呆了三十多年,就算没吃过猪肉,猪跑肯定是见过的,自然知道,道具对于表演的重要性。

因此,出门前,他特地去到阳台上,找出那根废弃多年的长竹竿作为手杖。

柳楚白弓着腰,低着头,右手拄在长竹竿上,左手反搭在后腰处,走一步,哼一声,然后,把长竹竿往前移几寸。

长竹竿落在地上的响声,与他嘴里的哼哼声,相互伴奏着。

有了伴奏,柳楚白就有了舞台的感觉,走得越发的像一个病人。

柳楚白边走边观察着行人的反应。

他发现,除了偶尔有行人经过他身边时侧一下目,再没有一个

人对他有丝毫特别的关注,哪怕是放慢一下脚步的都没有,更不要说吸引满街人的目光了。

新华正街本来就不长,文化馆又处在街的中段,尽管走得很慢,但半个小时不到,柳楚白还是走到了街的南端。

街的南端是博物馆,博物馆的围墙外是西流河。

相比新华正街,这里要冷清不少。

柳楚白站在高高的围墙边,望着向西流去的一河浊水,回想着刚才走过正街时的情景,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悲凉。

柳楚白不得不承认,他这次的预想,还有表演,跟上次申报副高职称一样,又失败了。

上次评职称时,柳楚白跟以往一样,并没有打算申报。

可一个朋友撺掇说,你马上就要退休了,再不申报就没有机会了。

柳楚白说,没有机会就没有机会,不就是一个月少拿几百块钱嘛。

这是钱的事?

朋友朝柳楚白瞪了一眼。

柳楚白说,除了钱还有什么事?

朋友说,你看看,跟你同时进文化馆的,搞创作辅导的也好,搞美术辅导的也好,搞摄影的也好,早就评上副高了,就你还是一个中级。

朋友说的不假。

由于受名额限制,每次职称申报,总免不了一场明争暗斗。

柳楚白不喜欢与人争斗,他只喜欢他的民歌,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中级职称。

朋友说,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民歌想想呀。

除非你承认,民歌比其他的艺术门类低一个档次。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怎么会比其他的艺术门类低一个档次呢?

朋友的话,让柳楚白记起读中学时,一些同学因为不喜欢数学老师,而讨厌上数学课的事。

可不能因为我,让人看轻了民歌呀。

柳楚白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地准备起申报材料来。

柳楚白是当地的“民歌王”。

这些年来,他搜集整理的民歌有一百多首,创作的新民歌有五十多首,很多被广为传唱,有的还在省里市里获过奖。

拥有这些“硬件”,柳楚白仍不敢马虎,专门花几天时间,对“软件”作了精心的准备,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一应俱全。

他要确保申报成功。

可评审结果出来,他没有评上。

得知消息,柳楚白像被人抽了筋,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快两个月了,他以为自己调整了过来,没想到,一想起这事儿,仍腿脚发软,幸好有长竹竿的支撑,他才没有倒下去。

柳楚白双手握着长竹竿,想找个地方坐一下,又不敢迈步。

恰巧这时,从博物馆走出来一个小伙子。

这不是柳老师吗?

真的是柳老师!

您怎么站在这里?

小伙子快步上前,扶住了柳楚白。

我是柳老师的铁粉,最喜欢听柳老师的民歌了。

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碰上了柳老师,真是有幸。

没待柳楚白回话,小伙子又滔滔地说了起来。

听小伙子说喜欢他的民歌,柳楚白的腰慢慢地直了起来。

他问小伙子,最喜欢他哪首歌。

小伙子说,您的歌我都喜欢,比如《山歌本是古人留》《我把山歌当媒婆》,还有好多。

要说最喜欢的,还是《西川方言歌》。

柳楚白点了一下头,表示认可。

小伙子受到了鼓舞,继续说道,这首歌太有意思了,您写出了我们西川人的乡愁。

现在,可以说每个西川人都能哼会唱,特别是一些在外的西川人,已将这首歌当成了思乡曲。

我想问一下柳老师,怎么想到要写这首歌?

柳楚白来了精神,把写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初衷,还有打磨过程,一一跟小伙子说了。

为了交流方便,柳楚白把长竹竿靠在了博物馆的围墙上。

两人说得很投机,要不是有人几次打电话催促小伙子,他们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

分别时,小伙子执意要送柳楚白一程。

可走了几步,小伙子又折返到刚才交谈的地方,拿回那根长竹竿递给柳楚白。

柳楚白摆摆手说,谢谢你,我再不需要这根破手杖了。

说罢,大步朝文化馆走去。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7期)

6.下列对小说节选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楚白拄着长竹竿极力表演,也没有引起新华正街上人们的注意,写出了民众内心的冷漠。

B.小说叙述柳楚白未能评到副高级职称的事实,主要目的是讽刺职称评审制度的不公平。

C.柳楚白申报副高职称失败而深受打击,并且他认为自己的失败降低了民歌的艺术档次。

D.《西川方言歌》广为流传,暗示出主人公柳楚白在民歌创作与整理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弓”“低”“拄”“搭”“移”等动词,辅之以“哼哼”的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柳楚白故意在街上“表演”,想引起周围人们关注的心理。

B.小说开头写柳楚白拄着长竹竿出门,结尾写他丢掉长竹竿走向文化馆,前后照应,既凸显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也使得小说形成了环形结构。

C.“朋友”和“小伙子”作为小说的次要人物,形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使柳楚白失去了自我,后者让柳楚白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价值。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的视角,对主人公柳楚白的行为和内心世界进行了多角度观照,进而塑造出一位民间文化艺术传承者的形象。

8.小说写柳楚白穿过新华正街时,为什么要穿插他申报副高职称的事情?

9.小说题目为“特殊的手杖”,你认为其“特殊”之处在哪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上曰:

“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

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

后魏之世,吏焚连理木,煮白雉而食之,岂足为至治乎!

”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

“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

瑞在得贤,此何足贺!

”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

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

“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

”上曰:

“妇人幽闭深宫,诚为可愍。

洒扫之馀,亦何所用,宜皆出之,任求伉俪。

”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简出之,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己未,突厥寇边。

朝臣或请修古长城,发民乘堡障,上曰:

“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

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壬申,以前司农卿窦静为夏州都督。

静在司农,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摘编自《资治通鉴·

唐纪九·

贞观二年》)

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妄为妖言,诏按其事。

大理丞张蕴古奏:

“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

“蕴古贯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按事不实。

”上怒,命斩之于市,既而悔之,因诏:

“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

“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馀人,帝悉令斩之。

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馀皆平民;

竟不敢执奏,尽杀之。

“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

君臣如此,何得不亡?

公等宜戒之!

唐纪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B.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C.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D.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表,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子向皇帝陈述政务、提出请求和建议等。

B.己未,己为天干,未为地支,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此处“己未”是纪年。

C.古长城,秦始皇命令蒙恬所筑,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绵延万里,也称“万里长城”。

D.大理丞,即大理寺丞,唐时刑狱官,分管中央各部门、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不相信朝臣所说的“祥瑞”,他认为尧、舜时没有祥瑞但百姓生活富足,桀、纣时天降祥瑞但百姓愁苦怨怼,真正的祥瑞是得到人才。

B.李百药认为天干旱的原因是宫女过多,白白耗费衣物粮食,进而导致皇宫内阴气过重,并建议让宫女出宫另寻配偶。

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C.对于一些朝臣提出的修复古长城的建议,唐太宗认为突厥的颉利可汗迟早要灭亡,他表示要扫清沙漠上的敌人,不用百姓去远方修筑城堡要塞。

D.在李好德案中,权万纪认为张蕴古按察结果与事实不符,因为蕴古籍贯在相州,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为相州刺史,蕴古为讨人情而纵容阿附李厚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简出之,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2)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

14.唐太宗对刑狱的态度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梳理。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东望

赵嘏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注释:

赵嘏:

楚州山阳(今江苏淮阴市)人,唐文宗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落第,滞留长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楚江”“草堂”“洲”“船”皆是想象中的故园风景物事。

B.“两见梨花”即在长安见梨花两次开放,暗示作者离家已经两年。

C.此诗写于寒食节,颈联中的“微绿”正是早春山川草木萌发之景。

D.尾联写出了同郡故人中第后拿着自己的诗作望空吟诵的欣喜之情。

16.《唐才子传》说赵嘏为人“豪迈爽达”,有人认为这首诗不能体现他“豪迈爽达”的性格。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阐述理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受到邹忌启发后,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的意见,其中可以“受上赏”和“受中赏”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庄子的《逍遥游》充满了思辨色彩,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水与大舟的关系,进而阐发了所待的“大”与“小”的相对性。

(3)李白在《蜀道难》突出了蜀道“高”和“险”的特点,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响烘托出蜀道之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一大特点是年轻的选手们颜值都很高。

不光姑娘特别好看,小伙儿也特别英俊;

不仅运动水平很高,行为举止也很可爱、很美好。

百步穿杨、水花不兴,他们展示了精准、严谨之美;

急若流星、力拔山兮,他们展示了速度、力度之美;

奋起直追、绝不放弃,他们展示了情怀、精神之美。

真可谓:

一招一式,有速度、力度、风度,演绎高、快、强的奥运精神;

一言一行,以可爱、规范、善良,体现真、善、美的人伦理想。

美的尺度从来就不是__________的,而是对人们的审美实践、审美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炼的产物。

新一代中国奥运健儿展现出的美,不仅仅是这些姑娘、小伙儿__________的产物,更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审美创造取得的积极成果。

奥运健儿们自觉地履行起审美探索的重任,成为了走在审美创造前列的群体,与当下社会矫揉造作的美学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面对新一代中国奥运健儿展现出的美,人们该做的,首先不是以现有美学理论__________地进行解释,而是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然后传播和发扬光大。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预订妙手偶得食古不化

B.预订灵光乍现削足适履

C.预定妙手偶得食古不化

D.预定灵光乍现削足适履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奥运健儿们自觉地履行起审美探索的职责,成为了走在审美创造前列的群体,他们展现出的审美风格与当下社会矫揉造作的美学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奥运健儿们自觉地担负起审美探索的职责,成为了走在审美创造前列的群体,他们与当下社会矫揉造作的美学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奥运健儿们自觉地担负起审美探索的重任,成为了走在审美创造前列的群体,他们展现出的审美风格与当下社会矫揉造作的美学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奥运健儿们自觉地履行起审美探索的重任,成为了走在审美创造前列的群体,与当下社会矫揉造作的审美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环境独特,同时也蕴藏着大量特色鲜明的种质资源。

()。

这种桃的核表面光滑,多数核纹较少,因而①。

有部分光核桃的果实含糖量高,可供鲜食或制成桃干。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与周边地区交通不便,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光核桃造就了不会受到过多人为干扰的生存环境。

而在我国其他地区,②。

西藏桃寿命可达100至1000年,显著高于寿命仅为20—30年的栽培桃,具有很强的耐寒、耐旱和抗病等优良特性。

然而,受限于青藏高原的交通阻碍以及极端高原环境的影响,③。

不过也有研究团队组装了光核桃、藏梅和藏杏的基因组,发现光核桃基因组接近染色体水平,为迄今质量最高的李属植物基因组。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光核桃就是广泛分布在这里的一种桃树

B.光核桃这种桃树就广泛分布于这个地区

C.青藏高原就广泛分布着一种叫光核桃的桃树

D.青藏高原就是广泛分布着光核桃的地方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知乎”网上有人提问:

“我现在30岁了,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会不会太晚了?

”有人回答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语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

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19

21

D

A

C

B

二、非选择题。

4.(共4分)

作者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论证的。

首先提出画家要有一个崇高的心胸与品格,其次阐述了这种审美心胸对于绘画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才能培养这种审美心胸。

5.(共6分)

①“饱游饫看”指的是画家在创作时要充分观察、欣赏、感受自然山水,深入把握自然山水的特点。

(2分)

②示例:

山水画审美意象的第二条要求是“山水画的意象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要创作山水画的审美意象,就要全面把握、感受自然山水,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把握自然,做到“饱游饫看”,将情感倾注到自然山水中,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审美意象。

(4分。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8.(共4分)

①柳楚白申报副高职称失败,是导致他“生病快两个月没出门”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穿过新华正街想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

②柳楚白申报职称失败,后想要引起人们关注但没有成功,这两种“失败”交织在一起,加重了主人公此时的挫败感。

③穿插柳楚白申报副高职称失败,为后文写他重新认清人生价值作了铺垫。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皆可得4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9.(共6分)

①质料上的特殊。

文中柳楚白使用的“手杖”,并非真的手杖,而是用来晾衣服的竹竿,只是被主人公临时拿来当作手杖。

②意义上的特殊。

“手杖”用来支撑人的身体,而小说中的“手杖”不仅支撑了主人公的“病体”,同时他还想支撑自己的尊严和精神。

当柳楚白认清人生价值之后,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不再需要“手杖”的支撑了。

③作用上的特殊。

从小说艺术手法的角度讲,“手杖”是小说的线索,贯穿了柳楚白从迷茫到觉醒的整个过程。

(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13.(共8分)

(1)于是太宗让尚书左丞戴胄选择遣返宫女,前后所出宫女达三千余人。

(补充主语,1分;

“遣”,意为“派”“让”,1分;

“简”意为“选择”,1分;

“出”,意为“遣出”“让宫女出宫”等,1分。

(2)好德受疾病折磨而有证验,依法不能治罪。

(“被疾”,意为“遭受疾病”,1分;

“征”,证验,表现,征兆,1分;

“法”,意为“按照法律”“依法”等,1分。

“当坐”,判罪,治罪,1分。

14.(共3分)

(1)对待刑狱案件要非常谨慎。

李好德被斩后,太宗很后悔,于是下令对于死刑犯要经过三次复审才能执行。

(2)对待刑狱案件,君要有道,臣要尽忠,双方配合才能避免冤案。

(答出1点给2分,答出2点给3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6.(共6分)

同意。

①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写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