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800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新高考历史教师用书模块2 第6单元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Word文档格式.docx

②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及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

2.城市的发展

(1)原因:

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2)表现

①北方:

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南方:

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表现

(1)西汉时期:

由于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时期: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3)两宋时期: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时期:

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时期:

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中西方沟通的桥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

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

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

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

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

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2.特点

(1)以朝贡贸易为主。

(2)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3)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明清时期渐趋萎缩。

明朝初期的皇帝并没有急于赶走在中国居住的大量外国人,而是允许外国商人在受到严密监管的港口城市泉州和广州从事贸易活动,在那里他们用珍珠、宝石、香料、棉织品以及玳瑁壳、兽皮之类的异国产品,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手工产品,明朝初期还展示了宋朝时期建立的强大的中国海军,允许中国的商人参与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素养提升·

融会贯通]

 

►探究1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

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

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编自《唐六典》

史料二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编自《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摘编自《梦粱录》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化。

[解读] 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空限制。

[试答] 变化: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买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摘编自谢肇淛《五杂俎》

[思考]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解读] 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

江南新安为徽商,江北山右为晋商,两者皆因经商而致富,徽商尚奢而晋商尚俭。

[试答] 新现象:

商帮出现。

特点:

商帮有各自特定的经营范围;

财力都十分雄厚;

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1)商业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

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些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3)交易媒介的变化:

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

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

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

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5)城市职能的变化: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6)交易范围的变化:

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

►探究2 中国古代市的变迁城市化历程

史料一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思考] 唐朝后期与前期相比,政府对“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解读] 抓住史料一中“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等信息,这说明对“市”的规定有所放松。

[试答] 随着经济的发展,唐朝后期,对“市”的建置与监管有所放松,但仍存在相关控制。

史料二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 (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述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解读] 史料二表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

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中国古代市和城市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

(1)从周至唐:

严格限制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

逐步放松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

农村的“草市”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走向繁荣。

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以唯物史观认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

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

……因而,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后期显然就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摘编自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的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解析:

首先要找到材料的观点,观点往往出现在材料的开头或结尾。

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论证,要注意论据一般应在三条以上,不能太少,而且论据必须与观点完全吻合,语言简练而内涵丰富。

答案:

观点:

明朝中后期是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启动时期。

论证:

明代中后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商品农业发展;

商业贸易繁荣、商人势力壮大和区域性市场网络形成;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一批新的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这些都预兆着古代中国开启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2)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3)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4)有利于社会的转型。

[跟踪训练·

即学即用]

1.(2019·

凉山一模)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

而市场、商品和货币都不普遍商用,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商业的需求很少  B.贵族们生活的自足

C.自然经济的影响D.商品经济还未出现

C [题干提及商人是领主的家臣,没有专业化,商品交换为物物交换,这反映出商业不是很发达,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选C项;

商业交换的媒介不是货币,而是物物交换,说明当时有一定的商业需求,故排除A项;

商业交换主体是贵族或者部落,故排除B项;

原始社会末期,商业就出现了,故排除D项。

]

2.(2019·

昆明高三诊断)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

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处,如成都、兴元(陕西汉中)、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

材料反映出(  )

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代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越唐代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A [宋朝城市数量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而城市数量的增加得益于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题干没有提到南北方商业大城市的比例,故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B项;

材料未涉及北宋经济总量,故排除C项;

城市数量的增加是题干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故排除D项。

3.明代一位名叫顾清的官员,在《松江府志》中描述了当时松江地区民风向奢的23种常见变化,并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

这一现象说明(  )

A.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B.奢侈行为危及社会发展

C.商品经济冲击了传统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C [顾清“对这些民间消费行为都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和否定”,这说明商业发展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故选C项;

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政策的变化,故排除A项;

材料没有说明民风向奢对社会的危害,故排除B项;

题干信息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项。

4.下图是泉州九日山石刻,记载了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13次为“番船”祈风,预祝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的史实。

这反映了两宋时期(  )

A.突破了闭关锁国的藩篱

B.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C.重农抑商观念开始动摇

D.商贸环境较为宽松

D [在宋朝时,泉州是中国第一大港,有频繁的海外贸易,材料中“番船”是西洋的商船,官员多次为其“祈风”,说明当时商业贸易环境比较宽松,贸易繁荣,故选D项;

闭关锁国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故排除A项;

根据“泉州”“番船”可以判断是宋朝海外贸易,不能说明内河航运的情况,故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政策的变动,海外贸易的繁荣是由商业发展推动的,不是重农抑商政策观念变动的导致的,故排除C项。

“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1)商周时期,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后来,商人势力越来越大,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2)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社会……从争夺资源这个静态角度讲,农业和商业是对立的。

重农则商业受到抑制,抑商则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决定古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两大条件就是人口和土地。

——康晶晶、张增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

政策再析——以西汉为例》

2.表现

(1)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西汉时期: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3)明清时期:

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3.措施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4.松动

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唐宋以来,官商分利原则广泛运用,出现盐引、茶引,很多大盐商地位尊崇。

5.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表现

影响

明朝“海禁”

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清朝“闭关锁国”

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

不许片板下海

②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是表里统一的关系。

前者是后两者实施的根源,后两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三者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探究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史料一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

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

诺斯

[思考] 根据史料一观点,解释“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

[解读] 史料一中“帝王们也是经济人”意在强调帝王们制定的政策皆出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政策都是历史条件的产物。

[试答] 原因: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史料二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等15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思考]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解读] 史料二分两层意思。

第一句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

第二、三句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

[试答] 背景:

明廷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

自然经济的影响;

统治者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史料三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

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明]谢杰《虔台倭纂》

[思考] 根据史料三,说明“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解读] 史料三中“市禁则商转为寇”说明“海禁”加剧了寇患,“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皆贼”主要体现了“海禁”的负面作用。

[试答] 消极影响:

使沿海人民失去生计,铤而走险,走私严重,与海外势力勾结,威胁了沿海地区的稳定。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异同

比较项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

实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

目的

相同点

维护封建统治

不同点

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以唯物史观全面认识“闭关锁国”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说: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汲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

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

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

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为,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本题属于观点提炼阐释类试题。

首先,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拟定一个或多个观点,如本题材料主要阐释了人类社会相互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性;

然后,根据所选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各地区或民族内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

说明: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文化交流,抑制了社会发展活力,导致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评价

(1)原因

①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②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③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是重要原因。

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联结,形成反清力量。

(2)评价

①积极作用: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巩固自身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

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盲目自大的心理。

蚌埠二模)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人物

主张

孔子

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

老子

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

墨子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商鞅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这些主张反映了(  )

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C.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C [四个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故选C项;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故排除A项;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

四个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材料未涉及对工商业的态度,故排除D项。

2.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

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

“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

”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

A.自然经济加速瓦解B.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C.外来威胁趋于解除D.政府税收显著增加

B [由材料“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可见对外贸易发展,白银流入中国,故选B项;

题干只涉及漳州的贸易情况,不能改变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形态,故排除A项;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说明西方的殖民势力已经到来,故排除C项;

“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描述了商贸情况,并没有体现税收的多少,故排除D项。

3.(2019·

兰州二模)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帝批示:

“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

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材料表明(  )

A.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致

D.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

D [乾隆帝的批示体现了清朝政府针对一些英国商船来浙江贸易的现状,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故选D项;

题干中乾隆帝批示灵活处理英商在浙贸易,故排除A项;

闭关锁国政策贯穿清朝前期直到鸦片战争后,且乾隆帝时期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B项;

由题干中“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广州地位高于定海,故排除C项。

4.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

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  )

A.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

C.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

D.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

A [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是王权强大的时期,当时的政府大都力行重农抑商政策,可见政权对经济的干预非常明显,故选A项;

重农抑商是个普遍性的政策,不仅仅表现在统一的王朝,故排除B项;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不大,故排除C项;

D项说法本身有误,故排除。

[真题研练·

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20·

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模考·

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  )

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

明立意:

本题以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

时空信息: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

关键词句:

“令钱物兼用”。

理思路:

绢帛受到市场排挤和铜钱短缺,说明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已不能较好地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水平。

但是,由于错误落后的货币思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