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9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docx

ISSN1002-4956

CN11-2034/T

实验技术与管理

ExperimentalTechnologyandManagement

第31卷第12期2014年12月

Vol.31No.12Dec.2014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初汉芳,朱燕空

(石家庄经济学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石家庄经济学院探索创建了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平台有创业认知、创业机会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开发、企业经营管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等9个子系统,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创业模拟实验项目,形成了虚实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示范区。

关键词: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2-4956(2014)12-0097-04

Practiceandexplorationofentrepreneurialvirtualsimulation

experimentalteachingcenter

ChuHanfang,ZhuYankong

(ExperimentalTeachingCenter,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31.China)

Abstract:

Inordertoimprovethestudentsawarenessofinnovation,entrepreneurialthinkingandcreativeability,thispaperexplorestheExperimentalTeachingCenterof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createdwiththepioneeringvirtualsimulation.Entrepreneurialvirtualsimulationexperimentalteachingcenterofexperimentalteachingplatformincludes9subsystemswhicharetheentrepreneurialcognition*thediscovery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recognition,opportunityofentrepreneurshipdevelopment,enterprisemanagement*theelectroniccommercebusinessincubatorwith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sthecoretorealizetheorganiccombinationofteachingonlineandoff-lineandlaunchauniquebusinesssimulationproject,toformthevirtualityandrealitycombination»resourcesharing,complementaryadvantagesofthe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andinnovationdemonstrationarea.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virtualsimulation;experimentalteaching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⑴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⑵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积极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石家庄经济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充分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了高水平软件共享的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提高了教学水平、拓展了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了成本和风险、实现了绿色实验教学。

收稿日期:

2014-06-11修改日期:

2014-06-19

作者简介:

初汉芳(1980-).女,山东莱芜.硬上,讲师,研究方向为创业

教育.

E-mail:

chuhanfangde®163.com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1.1建成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平台

石家庄经济学院投资20万元,为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实验室管理平台。

该平台选择成都思必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体系,可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覆盖中心日常业务和各种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主要功能包括人员管理、用房管理、设备管理、安全和环境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优质设备共享管理等。

另外,同步进行了中心门户网站的建设,实现门户网站可以共享已有的系统业务数据,形成一个和管理业务有机结合的动态门户。

实验室管理平台为中心提供管理信息,展示中心的资源。

1.2建设了创业虚拟平台系统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9个子系统。

(1) 创业认知(创业测评)系统。

创业测评系统包括创业精神测评模块和创业知识测评模块。

创业精神测评包括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

创业思维包括创业倾向、创业动机、创业敏感性、进取心等;创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承担风险能力、团队能力等。

创业知识包括创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包括创业环境、创业团队、创业风险、创业网络、创业机会等。

通过创业测评可以了解学生创业潜力并对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2) 创业机会发现(创意)系统。

包括创意案例分析、创新思维训练、创意产生模拟等。

系统建立创意项日库,支持创意上传、修改、下载、评价。

创意库可以成为学校的教学案例库。

另外,用真实的风险投资商评估体系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然后对评估完的项目进行排名和优选。

(3) 创业机会识别系统。

创业机会识别是对顾客需求的识别,是从若干创意中挑选出具有顾客需求的创意。

该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市场环境对顾客需求进行分析。

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可以对顾客需求进行调研,了解顾客需求情况。

该系统包括问卷设计、问卷调查、问卷分析等模块。

(4) 创业机会评价系统。

创业机会评价是指创业者从财务、市场和环境3个方面对创业机会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优先级别和市场价值,从而形成商业模式,并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学生通过学习创业机会评价的算法,可以对创业机会进行评估,并做出预测。

该系统包括财务评估模块、市场评估模块和环境评估模块。

(5) 创业机会开发系统。

创业机会开发是指创业者整合资源以开发商业模拟,实现创业机会到真正市场价值的转变。

系统可以模拟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融资、企业创建过程(注册)等活动。

(6) 创业机会利用(新创企业管理)系统。

模拟新创企业管理过程,体验创业融资、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过程。

重点是熟悉新创企业的融资过程和市场营销过程,保障新创企业得以生存。

(7) 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以制造企业经营过程作为设计蓝本,将“模拟现实经营环境”作为教学实景,通过“决策管理"、"业务运作"、"过程管控”以及体验“岗位级执行、部门级运作、企业级管理”等内容,实现对企业成立、管理的全景仿真实训,使学生认知并熟悉现代商业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训练学生从事企业创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

(8) 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平台。

电子商务创业风险低,成本小,比较适合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平台包括物流中心、呼叫中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中心等部分。

学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风险较低的创业实践,从而更好地体验创业过程和规律,加深对创业的认识。

(9) 创业推动就业平台。

一方面,学校通过创业项目库,建立学生和风险投资商(风投)的联系,风投对好的创意进行评估和投资;另一方面,学校为经过风投孵化的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政策扶持,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新创企业工作,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创业推动就业的良好循环⑴。

2积极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2.1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理论教学与创业活动有机结合、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有机结合,形成当前线上与线下有分有合,层次递进,专业能力、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一体化培养的教学体系⑴。

教学体系包括3个层次:

(1)保证理论教学的层次化开展,理论课程的内容包含创业思维、创业理论和创业技能,强化学生对创业理论的理解;

<2)鼓励学生开展个人及团队的创业项目实验,模拟创业的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商业计划书、产品推广、营销策划等,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学生直接注册公司,申请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进行为期两年的孵化,提升学生的公司运营能力和职场的综合竞争力线上教学主要建成了创业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将课程放在线上平台,包括MOOCs平台、微信平台等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线下主要是创业指导和创业活动。

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深受学生的欢迎。

2.2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鼓励教学手段创新

中心注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逐步转向翻转课堂,从教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体验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为主,形成学生自主式、合作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引进现代信息技术,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结合。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构建仿真实验教学环境,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确保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实验教学需要。

在课程考核方面,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考核。

2.3开展独具特色的创业模拟实验项目

创业模拟与实践型实验项目是基于创业模拟与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的。

例如企业资源计划项目(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利用企业经营模拟数据进行综合技能的合成演练,模拟公司运营的全过程;市场调查实验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业市场调查,成效显著;工程招投标实验项目,通过场景仿真和角色模拟,使学生熟悉国内、国际工程招投标程序,掌握招投标技能;“模拟财务公司”实验项目,使学生掌握了投融资专业技能;设立“华融银行”、“艾弗外汇交易所”实验项目,为学生开展金融模拟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电子商务专业通过网上开店,模拟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网上营销的过程;“商业计划书”大赛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了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范式;“商业模式”大赛让学生对虚拟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大大加深了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项目评估、项目投资、公司注册、模拟公司运营等实验项目,对创业过程进行了详细模拟"句。

2.4教学覆盖面广,教学成果丰富

目前,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含创业项目300多项,覆盖全校47个本科专业。

学生对创业项目兴趣浓厚,对创业教学体系总体满意度逐年上升。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创业项目自行设计产品和撰写商业计划书。

2012-2013年,我校有38人申请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中心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承担国家、省、校科研项目31项,新增实验课程45门,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3创新与特色

3.1构建了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心构建的创业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3个方面。

其中创业理论包含价值链与竞争优势、商业模式设计、创业管理等创业理论课程;创业思维培养主要包括创新精神、领先行动和风险承担;创业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关键技能、商业技能和其他必要技能。

人才培养的创业生态系统则包括创业竞赛、创业实训、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和创业实践有机结合的创业生态系统。

3.2构建了专业能力与创业素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快速发展中•创造性地构建了专业基本技能强化训练、专业综合技能合成演练和创业模拟与实践的系统化教学体系,逐步实现r实验层次的递进性、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⑴。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学体系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创业思维训练,包括创意与创新思维;第二个层次为创业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是创业模拟与实践,包括案例研习、企业经营模拟等,让学生体会创业;第三个层次为创业实践,学生可注册公司并在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进行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业梦想。

3个层次层层深入,很好地实现了从理论、实验到实践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过程口叫。

3.3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为配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中心基于我校在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方面多年的基础,开设了创新创业实验班,探索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

目前已开设3期创业经理人班、1期移动互联网班和1期风险投资班,集中进行企业管理和创业类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从科学、艺术、技能3个方面安排教学内容,设定了选修课学分,提供了毕业设计替代、推荐就业等有利条件,保障实验班的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

3.4以学生创业技能竞赛活动带动创业模拟实训

中心大力倡导和组织学生创业技能竞赛活动,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的兴趣,弥补课内实验教学的不足,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综合竞争力。

近5年来,中心划拨竞赛经费、组织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组织各种校内竞赛20项次,受托承办省级竞赛3项次,参加各种竞赛的学生超过4000A次。

2012年我校参加“挑战杯”专项赛并获全国一等奖,参加“用友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暨沙盘模拟大赛获全国一等奖,比赛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通过竞赛,学生参加课外学习热情高涨,主动进实验室学习,形成课内外实验配合互补的良好局面。

3.5教学队伍“双导师制"

中心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实行“双导师制”。

一方面,从全校教师中选用有企业兼职经历的教师从事教学;另一方面,从企业招聘创业成功人士和行业领袖担任创业导师,给予学生创业实践方面的指导。

“双导师制”的实行,一方面传授给学生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给学生最真切的实践指导,让学生未出校门就接触到企业的经菅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学生的创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束语

创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在全校范围内开放共享,所设计的实验平台、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验体系、开放的实验方法与手段、场景化与人情化的实验环境以及实效务实的管理模式对全校实验教学改革具有启迪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千意见:

教A[2012]4号[EB/OL],(2012-03-16)[2014-06-02].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O56/2O13Ol/xxgk_146673.html.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高司函(2013)94号「EB/OL],(2013-08-13)[2014-06-02].http:

//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gggs/201308/156121.html.

[3] 马敬峰,鲁保富.陆开宏.基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

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门.中国高教研究,2008(11),92-93.

[4] 刘友金.廖湘岳,向国成.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0(3):

100-103.

[5] 张正堂.陶学禹.实验教学:

工商管理教学模式的必需模块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1):

85-87.

[6] 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8486.

[7] 李云程.模拟仿真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6),132-134.

[8] 张军.社会科学计算实•强的实现方法口].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

54-57.

[9] 郝志军,出慧生.中国教育实验30年[J].教育研究,2009

(2),3-12.

[10] 陈洋,周会超,周虚.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口].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

277-280.

[11J昊勇.以信息化与虚拟仿真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口].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5(4):

22-23.

[12]张庆民,吴春梅.基于“体验实验”的网络虚拟仿真教学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1(4):

49-51.

(上接第96页)

4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发展思路

4.1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

实验室要保持长期高效的发展,政策和制度的建设是重要的保障。

(1) 进一步制定和优化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实验教学层次和水平。

(2) 推行理论课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实验课教师兼任理论教学,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会贯通,保证有一支高水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

(3) 从人员职责、实验室开放、仪器设备使用保管、实验室安全、平台网络管理与权限管理等方面制定更全面、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规范,保证实验中心运行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4.2高性能技术平台的有效融合

力学作为工科基础学科,其实验教学要贴近工程、反映实际,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也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采用可以进行更复杂数值模拟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和具有更真实表现力的三维互动呈现技术,在更大范围共享互联网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打造先进的高性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发平台。

4.3开发精品项目,推动全面开放共享

在强大的组织制度保障和技术先进的开发平台支撑下,有效整合教学、科研、技术支撑等方面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特长和优势,围绕科技前沿和工程实际,开发更多的精品实验项目。

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程的支持下,推动虚拟仿真教学深入和全面的开放共享,实现共享、共赢和教学示范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范永开.林君.网上虚拟实毁室的建设方案与实现[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15(4):

48-50,

[2] 黄斌,姚正军,王红杰.等.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虚拟实推的设计和开发[J].实巍力学,2005(4):

573-578.

[3] 黄俊,杜成斌.物牌.材料力学拉伸和扭转模拟实验课件的研发[J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

(1),6872.

[4] 胡超,程建钢.《理论力学》多媒体仿真教学实验[J1力学与实践.2003,25

(1):

67-70.

[5] 海晓,岳高伟,杨大方.材料力学虚拟演示实验的应用与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24-126.

[6〕马月辉,陈立松,命梅.虚拟仪器在电工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4):

57-59.

[7] 催建昆,冯金芝,刘广生.虚拟仪器在齿轮传动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95-96.

[8] 杜宗喜.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26-27.

[9] 朱敏,张际平.虚拟实验室及其教学应用口].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5):

626-629.

[10] IB丰.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整合研究[J1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

89-92.

[11] 雷冬,乔丕忠.混凝土压缩破坏的数字图像相关研究[J].力学季刊,2011,32

(2),173-177.

[12;尚作萍,杜成斌,张宏兵,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理论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口].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297-299.

[13] 雷冬,朱飞鹏,邵国建,等.基于损伤应变场的岩石混凝土类脆性材料断裂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2012(增刊1),118-124,130.

[14] 雷冬,杜成斌,孙立国,等.单层框架结构悬吊质量摆的减震实验口].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

201-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