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9406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_423.docx

和平区招聘特岗卫计人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哪一种细菌是专性厌氧菌()。

  A、变形杆菌

  B、霍乱弧菌

  C、脆弱类杆菌

  D、炭疽杆菌

  【答案】C

  【解析】脆弱类杆菌属专性厌氧菌。

  2、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粪-口途径传播

  B、垂直传播

  C、虫媒传播

  D、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答案】D

  【解析】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虽也可经性接触、母婴传播途径传播,但主要是由输血、血制品注射传播,占输血后肝炎的90%。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源于()。

  A、腺垂体

  B、神经垂体

  C、下丘脑

  D、上丘脑

  【答案】C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生长素释放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

故选C。

  4、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原因是()。

  A、肺泡表面张力

  B、支气管口径

  C、气流形式和速度

  D、肺组织的弹性阻力

  【答案】B

  【解析】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气道口径等因素的影响。

气流速度快、气流呈湍流(如气道内有黏液、渗出物或肿瘤、异物等造成狭窄时)、气道口径减小等都能使气道阻力增大而影响肺通气,其中以气道口径最为重要。

故选B。

  5、肌纤维收缩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肌丝

  A、多个细胞核

  B、明暗相间的横纹

  C、细胞呈柱状

  D、肌原纤维

  【答案】D

  【解析】肌组织是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构成的组织。

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因此又称肌纤维。

肌细胞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肌细胞之所以能收缩,是由于肌浆内含有大量肌丝,他们主要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等与收缩活动有关的蛋白质构成。

肌原纤维由肌丝集合而成。

故选D。

  6、女,45岁,患高血压8年,近来血压不稳定,查体可见满月脸,出现锁骨上脂肪垫和水牛背,腹部脂肪明显堆积,四肢变细。

该患者的情况可能由()所致。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胰岛血糖素分泌过多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D

  【解析】糖皮质激素对脂肪组织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四肢部分的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血糖可继发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反而加强脂肪合成,增加脂肪沉积。

由于机体不同部位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机体内脂肪重新分布,主要沉积于面、颈、躯干和腹部,而四肢分布减少,形成“满月脸”、“水牛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体征。

  故选D。

  7、细胞核的组成包括()。

  A、核膜

  B、核仁

  C、核基质

  D、染色质

  【答案】ABCD

  【解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它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组成。

故选ABCD。

  8、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细胞膜()。

  A、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B、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C、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D、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答案】D

  【解析】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9、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

  A、特异性全身反应

  B、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C、代偿性反应

  D、病理性反应

  【答案】B

  【解析】应激是机体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应激原(躯体或心理刺激)作用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故选B。

  10、COPD病理生理改变的标志是()。

  A、呼气气流受限

  B、肺过度充气

  C、气体交换异常

  D、肺动脉高压

  【答案】A

  【解析】呼气气流受限,是COPD病理生理改变的标志,是疾病诊断的关键。

  11、女性,32岁,哮喘急性发作入院。

入院查体发现过度通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首选的检查是()。

  A、拍摄X线胸片

  B、支气管镜检查

  C、测定

  RV、TLC,测定RV/TLC%

  D、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

  RV、TLC

  【答案】D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过度通气,影响X线检查结果,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得到缓解,此后再行X线检查,并测定肺功能

  TLC、FRC及RV,明确是否存在肺过度充气。

  12、瘀血的后果不包括()。

  A、癌变

  B、水肿

  C、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和坏死

  D、瘀血性硬化

  【答案】A

  【解析】发生瘀血的局部组织和器官常常体积增大、肿胀,重量增加。

瘀血的后果取决于器官或组织的性质、瘀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等因素。

短时间的瘀血后果轻微。

长时间的瘀血又称慢性瘀血,由于局部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刺激,导致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死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加上组织内网状纤维胶原化,器官逐渐变硬,出现淤血性硬化。

癌变不属于瘀血的后果。

故选A。

  13、属于临床诊断伦理原则的有()。

  A、及时诊断原则

  B、生命至上原则

  C、有效原则

  D、准确诊断原则

  【答案】AD

  【解析】及时诊断原则、准确诊断原则是临床诊断伦理原则。

生命至上原则、有效原则是临床治疗伦理原则。

故选AD。

  14、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见()。

  A、阿少夫细胞

  B、泡沫细胞

  C、陷窝细胞

  D、嗜神经细胞现象

  【答案】B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症斑块期的病灶内均可见泡沫细胞。

乙脑时,可见噬神经细胞现象。

  15、64岁男性患者,反复咳嗽,咯痰,痰中带血2周。

体温

  38.3℃,WBC12×109/L,胸片右肺门肿块影,伴远端大片状阴影,抗炎治疗阴影不吸收。

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的检查首选()。

  A、胸腔镜

  B、CT

  C、磁共振

  D、纤维支气管镜

  【答案】D

  【解析】患者出现明显的肺部症状,初步考虑肺癌,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直接看到肿瘤,并可采取小块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

  16、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是()。

  A、血管收缩冠脉流量减少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心肌抑制,耗氧量降低

  D、抑制肾素释放

  【答案】ABCD

  【解析】β受体阻断药由于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

故选ABCD。

  17、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过程。

  A、认识

  B、情绪、情感

  C、人格

  D、意志

  【答案】ABD

  【解析】心理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故选ABD。

  18、十二指肠分为哪四部?

()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答案】ABCD

  【解析】十二指肠,是人体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器官,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

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故选ABCD。

  19、十二指肠分为哪四部?

()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答案】ABCD

  【解析】十二指肠,是人体介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器官,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

十二指肠的形状呈“C”形,包统胰头,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

故选ABCD。

  20、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肝昏迷

  D、原发性肝癌

  【答案】A

  【解析】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肝硬化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等。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故选A。

  21、反射弧组成包括()。

  A、效应器

  B、感受器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答案】ABCD

  【解析】反射的基本机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传出神经五个部分组成。

故选ABCD。

  22、哪一个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A、HBsAg

  B、抗-HBs

  C、抗-HBe

  D、HBeAg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HBsAg”,HBsAg阳性反映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在反映HBV复制方面,6则不如HBeAg,而HBV复制是抗病毒治疗的指征。

要点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记物是抗-HBs。

  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HBsAg,HBeAg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

  23、女性,68岁。

有慢支肺气肿病史20余年,突然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半天入院。

胸部X线片提示右侧肺压缩。

予插管引流5日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水封瓶液面仍随呼吸波动。

进一步考虑的治疗是()。

  A、加用负压吸引装置

  B、胸膜固定术

  C、剖胸手术

  D、胸腔镜下手术

  【答案】A

  【解析】患者胸部X线片未提示有胸腔积液征象,故可排除血气胸及脓血胸。

患者肺压缩面积不大,张力性气胸可能性较小。

经插管引流5日后仍未复张,提示胸膜破口较大且未能闭合,故考虑为交通性气胸。

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且为慢阻肺、肺功能不全者,故治疗可考虑负压吸引。

  24、下列哪种激素是蛋白质合成与贮存不可缺少的()。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胰多肽

  D、生长抑素

  【答案】B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储存,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生长抑素则通过旁分泌抑制β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抑制肝内蛋白质合成,促进其分解,同时增加氨基酸进入肝细胞的量,加速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即增加糖异生。

GC能抑制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加速其分解,减少氨基酸转运入肌肉等肝外组织,为肝糖异生提供原料。

故选B。

  25、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属于()。

  A、免疫自稳功能失调

  B、生理性免疫防御

  C、免疫防御作用过高

  D、生理性免疫自稳

  【答案】D

  【解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侵害,清除外来抗原异物;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过敏反应(作用过高)与免疫缺陷病;②免疫稳定功能:

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细胞,以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与稳定;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自身免疫疾病;③免疫监视功能:

机体识别和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防止癌变的发生;病理情况下导致不利的结果:

肿瘤与感

  26、Koch现象说明了()。

  A、人体没有结核病变态反应

  B、结核病的免疫与变态反应

  C、人体不产生结核病免疫力

  D、人体内未能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Koch现象说明机体在初次感染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同时也产生了变态反应。

  27、能够释放再聚集Ca2+的是()。

  A、终末池

  B、肌动蛋白

  C、横小管

  D、肌钙蛋白

  【答案】A

  【解析】位于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成环行扁囊称终末池。

  28、心脏可分为哪几个腔?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答案】ABCD

  【解析】心脏分为两个腔:

左心腔将血液泵至全身,右心腔仅将血液流到肺部。

左右心腔又各分为两个部分:

上半部叫心房,下半部叫心室。

正常心脏可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侧房室想通,中间隔二尖瓣,右侧房室隔着三尖瓣。

故选ABCD。

  29、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

  B、血管增生

  C、纤维组织增生

  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

  【答案】A

  【解析】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有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相对无限制性、与机体的不协调性、对机体的有害性、代谢旺盛等。

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炎症细胞浸润不但可以发生在炎症,也可以发生在肿瘤。

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也可发生在炎症。

故选A。

  30、中动脉的内膜可分为哪几层()。

  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

  B、内皮、基膜、内皮下层

  C、内皮、基膜、内弹性膜

  D、内皮、内皮下层

  【答案】A

  【解析】除毛细血管外,其余所有血管的管壁均可从内向外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

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中动脉的内皮下层深面还有一层内弹性膜。

故选A。

  31、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

  A、同反应体系提供能量

  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高低不一,所含自由能较低的反应物分子,很难发生化学反应,只有那些达到或超过一定能量水平的分子,才有可能发生相互碰撞并进入化学反应过程,这样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活化能是指一定温度下,1摩尔反应物从基态转变成过渡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即过渡态中间物比基态反应物高出的那部分能量。

酶比一般催化加更有效的降低反应的活化

  32、肩胛线肺下界体表投影()。

  A、第11肋

  B、第10肋

  C、第7肋

  D、第6肋

  【答案】B

  【解析】肩胛线肺下界体表投影第10肋。

  33、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呼吸商增大的是()。

  A、长期饥饿

  B、患糖尿病

  C、代谢性碱中毒

  D、肺通气过度

  【答案】D

  【解析】呼吸商受代谢的物质种类和呼吸运动的影响。

肺通气过度时呼出的CO2增多,可导致呼吸商增大。

  而长期饥饿时,机体主要依赖蛋白质代谢供能;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主要依赖脂肪代谢供能;代谢性碱中毒患者肺通气量减少,均可导致呼吸商减小。

故选D。

  34、目前认为与鼻咽癌病因有关的病毒主要是()。

  A、EB病毒

  B、鼻病毒

  C、麻疹病毒

  D、巨细胞病毒

  【答案】A

  【解析】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

单纯疱疹病毒2型与宫颈癌相关。

巨细胞病毒与宫颈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相关。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密切。

EBV的VCA-IgA型抗体的检测是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监测及大规模普查的敏感、可靠的简便方法。

  35、对骨髓错误的描述是()。

  A、黄骨髓有造血功能

  B、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

  C、5~6岁以前体内骨髓均为红骨髓

  D、富含血液的柔软组织

  【答案】A

  【解析】骨髓是人体富含血液的柔软组织,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一般不造血。

  36、肺功能测定:

肺活量占预计值的70%,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为50%,残气量容积占肺总量的45%,肺总量稍降低符合哪种诊断()。

  A、弥散功能障碍

  B、以限制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

  C、阻塞型通气障碍

  D、以阻塞为主的混合型通气障碍

  【答案】D

  【解析】FEV1/FVC%<70%是反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最可靠的指标,肺总量下降提示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37、下列关于角膜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血管

  B、有屈光作用

  C、无色透明

  D、无神经末梢

  【答案】D

  【解析】眼球壁外层前部的透明部分称为角膜,呈圆形,占外层面积的六分之一,约1毫米厚,主要由无血管的结缔组织构成。

前面微微突起,像球面一样弯曲,具有屈光作用。

角膜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任何微小刺激、损伤或发炎皆能引起疼痛、流泪。

如果用棉花轻触角膜,会引起眼裂闭合的保护性反应,称为角膜反射。

故选D。

  38、肝震颤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脂肪肝

  D、肝包虫病

  【答案】D

  【解析】检查时让病人仰卧,双腿屈曲,在触到肿大的肝脏下缘后,将右手手指末端的掌面按在肿大的肝脏表面上。

用浮沉触诊法当手指压下时,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即为肝震颤。

见于肝包虫病。

是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引起,此征对其诊断有特异性。

故选D。

  39、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答案】A

  【解析】医疗保密权利包括为患者保密和对患者保密。

对患者而言是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故选A。

  40、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雄激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甲状腺激素

  【答案】D

  【解析】基础代谢率的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力代谢。

基础状态是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要求指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应在清醒状态,静卧,无肌紧张,只少2小时以上无剧烈运动,无精神紧张,餐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的条件下进行。

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艾迪生病、肾病综合征、垂体性肥胖症以及病理性饥饿时;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以及伴有呼吸困难的心脏病等。

  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可显著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如心、肝、骨骼肌等)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1mgT4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4200kJ,使BMR提高28%。

甲亢患者产热量明显增加,基础代谢率可升高60%―80%。

故选D。

  41、克服困难的行动是意志行动的()。

  A、前提

  B、核心

  C、基础

  D、方向

  【答案】B

  【解析】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一些意志行动是轻而易举的,无须克服困难,如手指当空画圈,随意扭腰摆臂,扳动开关,拿起书本等,但人们评价意志行动的时候,往往是和它是否克服了困难相联系的。

运动员伤痛在身,仍坚持在训练中扭腰摆臂,克服了一定的困难,更容易被人们视作意志行动的表现。

此外,建筑工人冒着酷暑施工,清洁工人顶着严寒工作,都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去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

所以意志行动的核心是克服困难。

故选B。

  42、风湿性心肌炎时风湿小体最多见于()。

  A、心瓣膜赘生物内

  B、脏层心外膜血管旁

  C、心内膜下方心肌

  D、心肌间质血管旁

  【答案】D

  【解析】风湿性心肌炎发生于成人者,常表现为灶性间质性心肌炎,以心肌间质内小血管附近出现风湿小体为特征。

  43、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

  A、减慢射血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收缩期

  【答案】C

  【解析】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在快速射血期。

  4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血管活性肠肽

  【答案】C

  【解析】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与骨骼肌细胞接触的部位称神经-骨骼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构成。

运动神经有冲动传来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N2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收缩。

故选C。

  45、下列属于纯浆液性腺的是()。

  A、腮腺

  B、舌下腺

  C、十二指肠腺

  D、下颌下腺

  【答案】A

  【解析】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

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故选A。

  46、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答案】D

  【解析】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窦。

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

在夹闭一侧颈总动脉时,相应的颈总动脉末端的颈动脉窦内的压力降低,感觉神经传入的降低血压的神经冲动减少,因此全身动脉血压上升。

故选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47、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血管活性肠肽

  【答案】C

  【解析】运动神经纤维的末梢与骨骼肌细胞接触的部位称神经-骨骼肌接头,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构成。

运动神经有冲动传来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N2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收缩。

故选C。

  48、连续毛细血管通常分布于()。

  A、肌组织

  B、脾

  C、中枢神经系统

  D、肝

  【答案】AC

  【解析】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种: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

连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内皮细胞较薄,无孔,胞质内有许多吞饮小泡。

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肺、脑和脊髓等处。

故选AC。

  49、奥美拉唑属于()。

  A、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B、H2受体阻断药

  C、胃粘膜保护药

  D、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答案】D

  【解析】奥美拉唑,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

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

故选D。

  50、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液检查,最常见的是()。

  A、漏出性

  B、脓性

  C、乳糜性

  D、渗出性

  【答案】D

  【解析】结核性胸膜炎多为渗出性。

若胸液检查为漏出液,多数情况下可排除结核性胸膜炎。

  51、在机体内环境中,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答案】B

  【解析】反馈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前馈较迅速,具有预见性,适应性更大,但前馈控制有时会发生失误,这是前馈控制的一个缺点。

故选B。

  52、控制汉坦病毒流行最重要的有效措施是()。

  A、防蜱叮咬

  B、使用特异性疫苗

  C、灭蚤

  D、灭鼠

  【答案】D

  【解析】汉坦病毒主要引起以发热、出血和严重的肾衰竭等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通过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进行传播。

  53、性腺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