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434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docx

世天威丙类仓库塔吊施工方案修改版

世天威物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K7-1地块新建仓库及辅助管理用房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二OO七年五月十七日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

世天威物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K7-1地块新建仓库及辅助管理用房工程。

编号:

致:

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我方已完成了世天威物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K7-1新建仓库及辅助管理用房项目丙类仓库塔吊安装及拆卸施工方案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

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世天威物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K7-1地块新建仓库及辅助管理用房工程。

编制单位

中国一冶世天威工程项目经理部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凌小春

2007年5月24日

 

 

审核:

年月日

批准

年月日

业主

监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施工准备

第四章塔吊基础设计

第五章塔式起重机安装和拆卸

第六章塔机安装(拆卸)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七章附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世天威物流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K7-1新建丙类仓库工程,南临申河路,北至申亚路,西侧与高汉路相邻,东侧近高宁路。

工程±0.000相当于吴淞绝对标高5.300m。

结构是现浇钢筋砼框架和轻钢屋面组成。

基础形式:

桩基础,桩型为A600-100,桩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全液压式静力压桩机沉桩法沉桩。

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大,长×宽=100m×96m,根据上部结构的特点,主要是配合吊运钢筋、模板和钢构件(考虑到钢构件的单件重量普遍小于2吨),我们选择的两台JT5613型自升塔式起重机设备的回转半径和起重量,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具体位置布置见后(附图1)。

第二章、编制依据

2.1、甲方提供的设计图和地质勘察报告。

2.2、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评定标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2.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5、《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0144-94;

2.6、《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要求》GBJ14050-1993;

2.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

2.9、《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

3.0、《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3.1、《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有问题预先解决。

3.2、根据已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编制技术质量及交底书,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

3.3、配备适宜的设备,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3.4、对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工作。

第四章塔吊基础设计

4.1、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JL5613型自升塔式起重机性能计算参数如下:

4.1.1、最大幅度:

56m;4.1.2、最小幅度:

2m;

4.1.3、最大起重量:

6t;4.1.4、起重高度:

(附着)140m;

4.1.5、工作速度:

起升:

80m/min;4.1.6、全起自重:

53.97t;

4.1.7、额定起重力矩:

950kN.m;4.1.8、截面尺寸:

1.51*151;

4.2、塔吊定位。

4.2.1、塔吊平面定位:

见后(附图1)。

4.2.2、塔吊砼基础平面定位:

见后(附图2)。

4.2.3、塔吊砼基础高程定位:

见后(附图3)。

4.3、塔吊基础设计及受力计算。

4.3.1、塔吊基础初步设计

塔吊基础采用桩上加承台基础,桩采用PHC-600-100型管桩。

承台砼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

承台平面尺寸暂定:

5.5m×5.5m,承台高1.4m,钢筋保护层除底层是70mm外,其余均40mm。

基础的荷载:

垂直压力P1工作状况540kN,非工作状况480kN;水平压力P2工作状况50kN,非工作状况80kN;弯距M工作状况1720kN.m,非工作状1930kN.m;扭距Mk工作状况260kN.m,非工作状0kN.m。

详见下受力简图:

 

4.3.2、塔吊基础桩抗倾覆验算

4.3.2.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的第5.1.1条),按照塔臂与承台边方向成45º夹角时,倾覆力矩M产生的压力或拔力有一桩承担计算:

Ni=(F+G)/n±MxYi/ΣYi2±MyΧi/ΣΧi2

其中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480kN;

G—桩承台的自重,G=25×5.5×5.5×1.4=1059kN;

Mx,My—承台底面的弯距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的方向距离(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

最大压力:

N压=(480+1059)/4+(1930+80×1.4)/2.55=1186kN

最大拔力:

N拉=(480+1059)/4-(1930+80×1.4)/2.55=-416kN

4.3.2.2、桩长计算

设桩身进入粘土层,进入长度为x,本层桩端土承载力为600kpa。

由经验公式法求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UK=QSK+QPK=UΣqsikli+qpkAp

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土的总极侧阻力标准值;

QPK—土的总极端阻力标准值;

U—桩的周长;

qsik—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

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

qpk—桩的极端阻力标准值;

Ap—桩端面积;

以上计算有关参数详见《桩基承载力设计参数表》。

得:

3.14×0.6(3.5×15+4×50+6×30+4×25+x×35)+600×(0.32-0.22)×3.14=1186

求得:

x=1.38m,即桩长l=1.38+4+6+4+3.5=18.88m,取值19米。

桩基承载力设计参数表(注:

本表是根据地质报告上得来的)

层号

土层名称

层底一般埋深(m)

平均比贯入阻力(Mpa)

平均标准贯入击数N(击)

预制桩

钻孔灌注桩

桩周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pa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桩周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pa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②1

粉质粘土

3.2

0.81

15

15

②3-1

夹淤泥粘土

5.5

0.82

5.9

15

15

②3-2

砂质粘土

10.0

4.95

11.6

6m以下15

6m以上50

6m以下15

6m以上50

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砂质粘土互层

16.0

1.53

5.3

30

25

淤泥质粘土

20.0

0.64

25

20

⑤1

粘土

28.0

0.64

35

600

30

300

⑤2-1

砂质粉土

32.0

5.19

21.3

60

3000

50

1200

⑤2-2

粉质粘土与砂质粘土

35.0

1.84

9.7

45

1200

35

600

砂质粉土

35.0

7.29

22.5

80

4500

65

1800

⑧1-1

粘土

48.0

1.10

45

1000

35

500

⑧1-2

粘土

60.0

1.39

50

1200

40

600

4.3.2.3、塔机抗倾覆验算:

(Mt+Hh)/(F+G)≤b/3

Mt—作用于塔身的不平衡力矩;

H—作用于基础上的水平力;

h—整体基础的高度;

F—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

G—基础自重;

b—桩的中心距离;

(1930+0.55×1.51×28×0.8×15.4+80×1.4/(480+1059)=1.51≤3.6/3=1.2(不能满足要求)

将b值调整到4.6m,基础由5.5m调整到6.2m。

b/3=4.6/3=1.53

上海市50米高风荷载为0.55kN/m2;

本格构式的体形系数为0.8

塔吊迎风面面积为1.51m×28m

重心到基础地面有效距离15.4m;

4.3.2.4、桩抗拔验算

roN≦Uk/Vs+Gp

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Σλsqsikuili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λs—抗拔系数,取λs=0.7;

qsik—桩周第i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

li—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

ui—破坏表面周长,ui=3.14×0.6=1.884m;

Uk=3.14×0.6×0.7×(3.5×15+4×50+6×30+4×25+1.5×35)

=772kN>416kN。

满足要求。

4.3.2.5、矩形承台弯距及截面主筋计算

按照塔臂与承台边方向平行时,倾覆力矩M产生的压力或拔力有两根桩承担计算。

Mxl=ΣNilyiMyl=ΣNilxi

其中Mxl,Myl—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距设计值(kN.m);

yi,x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l—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Nil=N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距设计值:

此时,单桩桩顶竖向最大压力:

N=(480/4+(1930+80×1.4)/(1.8×2))=687kN

Mxl=Myl=687×2×1.8=2474kN.m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5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

As=KM/0.9h0fy

其中M—计算截面处的弯距设计值(kN.m);

K—安全系数,取1.4;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计算得配筋面积:

Asx=1.4×2474×106/(0.9×1300×300)=9868mm2

配筋27Ф25(13255mm2大于9868mm2,即Ф25@200,承台上下双层双向配置。

4.3.2.6、承台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承台边冲切

roFl≦[ßox(bc+aoy)+ßoy(hc+aox)]ftho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ft=1.5N/mm2

aoy=aox=0.805mm,λ=aox/ho=0.805/1.3=0.619,ßox=0.72/(λ+0.2)=0.879

得:

2×2×0.879×(1.51+0.805)]×1500×1.3=15872kN

>F=4×(480/4+(1930+80×1.4)/(2×1.8))×1.4=3849Kn(满足)

角桩向上冲切

roNl≦2[ßlx(C2+aly/2)+ßly(Cl+alx/2)]ftho

ßlx=ßly=0.805,ßox=0.48/(λ+0.2)=0.586

Cl=C2=0.95+0.24=1.19

2×2×0.586×(1.19+0.805/2)×1500×1.3

=7279Kn>Nmax=1186Kn(满足)

4.3.2.7、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Ý0V≤ßfcb0h0+1.25fyAsvh0/s

其中:

Ý0—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V—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kN);

ß—剪切系数,取0.05;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5N/mm2;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5.5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s—箍筋的间距,s=400mm,梅花放置;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配置箍筋Ф12@400,和内部抗裂构造筋,用Ф8@300(水平)。

第五章塔式起重机安装和拆卸

5.1、安装前的准备

5.1.1、组织好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方案、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做到心中有数。

5.1.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质量规范,并持证上岗。

5.1.3、了解安全现场情况,检查基础混凝土强度情况和平整度,强度必须基础混凝土达到70%以上方可安装塔吊。

平整度应控制在不大于1/500。

5.1.4、仔细检查塔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有无脱焊与开裂等异常情况,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钢丝绳、吊钩、电器设备线路均应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5、对各部位电路及电气元件等检查是否正常。

5.1.6、检查爬升机构导向轮等构件是否转动灵活,与塔机间隙是否符合要求;顶升液压装置是否正常。

5.1.7、对作业人员所用的工具,附件等仔细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确保使用安全。

5.1.8、作好技术安全交底。

5.2、塔吊安装

根据JL5613塔机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如下安装程序;

5.2.1、安装底架:

将已组装在一起的底架吊在已经预埋好底角螺栓的混凝土基础上,并用水准仪校正,其标高误差应∠1/1000,然后拧紧地脚螺栓,底盘与砼基础凡有空隙,应垫实,然后进行灌浆。

5.2.2、安装基础节或标准节,并进行垂直度控制,其垂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基础上有踏步的一面要与建筑物垂直),连接要牢固。

5.2.3、用吊车吊起一个标准节慢慢吊装在基础节或标准接上(安装时注意标准节上的踏步和梯子要和基础节相对应),拧紧四周的联接螺栓。

(图1)

 

5.2.4、在地面上将爬升架的走台、栏杆等组装好,并装上爬升机构、液压泵路,加好液压油,起吊后套装在基础节和标准节外面,调整导向滚轮,使滚轮与塔身的间隙为2-5mm,保证爬爪搁至塔身踏步的槽内。

(图2)

5.2.5、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成一体,然后将这一部件吊起,安装在塔身节上,用销轴和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爬升架和塔身标准节相联。

(图3)

5.2.6、安装塔帽:

在塔顶上连好一平臂拉杆(左右各一根),然后吊起塔顶用四个销轴固定在上支座上,注意塔顶倾斜的一面与吊臂处于同一侧。

(图4)

 

5.2.7、吊装平衡臂:

在地面上将平衡臂的走台、栏杆、起升机构、配电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把两个拉杆按规定联接好并用铁丝固定,接好各部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上支座用销轴联接,联接后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安装平衡臂栏杆后,再将吊车卸载。

(图5)

5.2.8、按说明书规定吊起2t的平衡重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5.2.9、驾驶室的安装:

在地面上先将司机驾驶室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驾驶室吊起至上支座的平台上,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联接好。

(图6)

 

5.2.10、组装吊臂:

按说明书要求用响应的销轴把大臂装配在一起,在第一节和第二节后装上小车吊蓝,并用铁丝把小车和吊蓝临时固定在臂架跟部,然后把大臂放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车和吊蓝离开地面,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完其它臂架节,使臂长达到56m。

5.2.11、组装吊臂拉杆:

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吊臂拉杆,并固定在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

(注意:

组装完毕后,要检查各销配合的松紧度、止退装置是否起作用、开口销是否穿好。

5.2.12、吊臂的安装:

按说明书要求找好重心,穿好吊绳,吊臂两端系上拖拉绳,用汽车吊将吊臂总成平衡提升,保持吊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吊臂能顺利安装到上支座吊臂铰孔上。

(说明:

吊臂与上支座联接完后,继续提升吊臂,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用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塔顶和吊臂拉杆的一组滑轮拉起拉杆,先使短拉,联接板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拉板上面,然后再调整长度拉杆的高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的拉板上面。

然后缓慢放下吊臂,使拉杆处于张紧状态。

图7)

5.2.13、吊装平衡重:

按说明书规定放置平衡重。

5.2.14、电工接线。

5.2.15、穿起升钢丝绳:

将钢丝绳从卷筒引出,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其重量限位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最后将钢丝绳端固定在臂头上。

5.3、安装后的调试

5.3.1、调试工作必须在专业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5.3.2、调试内容:

5.3.2.1、力矩限位;

5.3.2.2、重量限位;

5.3.2.3、变幅限位;

5.3.2.4、回转限位

5.3.3、试车数据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规定的数据。

5.3.4、掉物重量要求准确无误。

5.3.5、调整方法应认真参照塔机说明书。

5.4、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4.1、安装现场须有技术、安全人员监护。

5.4.2、指挥人员须熟悉安装方案,遵守安装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明确的指挥信号。

5.4.3、作业人员须遵循安装程序,各项动作须符合操作规范,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

5.4.4、选用质量可靠、安全的吊具和用具。

5.4.5、必须使用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扶梯、护栏等)。

5.4.6、平衡臂上未按规定配重时,严禁吊装。

5.4.7、顶升作业过程中,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重电源。

专人操纵渡压系统,专人装拆螺栓,非作业人员严禁上塔。

5.4.8、检查顶升上部是否处于平衡位置,否则应加以调整,使塔身前后平衡。

5.4.9、油缸动作前,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否则应纠正。

5.4.10、顶升时确认每项工作的准确性,上一动作程序准确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动作程序。

5.4.11、作业期间严禁饮酒、打闹。

5.4.12、高温、雷雨、大风、大雾天气严禁作业。

5.4.13、塔吊安装完成后,须经过上海市特种机械检定所及管理公司检查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5.5、塔机的拆卸:

拆卸过程即安装的逆过程。

第六章、塔机安装(拆卸)安全施工措施

6.1、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

安全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2、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安全检查》(JGJ59-99)执行。

6.3、安全施工管理一般规定:

6.3.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对装(拆)塔方案、技术质量、安全规范作到心中有数,遵守安装(拆卸)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明确的指挥信号。

6.3.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种的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规范,并持证上岗。

6.3.3、熟悉塔机安装(拆卸)现场情况及周边建筑物及空间干涉情况。

6.3.4、装(拆)塔前应划定危险作业区城,该区城内严禁闲人进入。

6.3.5、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绳具、吊具应仔细检查,不合格者应立即更换,以确保安全及使用。

6.3.6、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安全帽、安全带、扶梯、护栏等)。

6.3.7、塔机顶升(下降)作业过程中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看电源,专人操纵液压系统、专人装(拆)螺栓,非专业人员严禁上塔。

6.3.8、装(拆)塔时确认每一项工作的准确性。

上一程序完成后方可继续下一作业。

6.3.9、作业期间严禁饮酒,打闹。

6.3.10、高温、雷雨、大风、大雾天气严禁作业。

6.3.11、塔吊必须经专业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3.12、现场超过六级大风塔吊停止使用。

6.3.13、按照要求设置附壁杆。

6.3.14、高空作业防护: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属于高空作业。

高处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拉好安全网。

6.3.15、所有允许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6.3.16、作好季节性安全工作。

如雨季防滑,针对工程部位施工时作详细安全措施方案并督促实施。

6.3.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

6.3.17.1、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五线制的低压电力系统。

6.3.17.2、临时用电的安装、拆除、维修必须由电工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完成。

6.3.17.3、施工现场所有电气盘箱及机具设备等均需可靠接地或接零保护。

6.3.17.4、所有配电箱内布线需整齐,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制,严禁一闸多机,开关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6.3.18、塔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6.3.18.1、塔机操作者必须保持最基本标准的谨慎和清醒状态。

6.3.18.2、塔机操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方能上机。

操作者必须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

6.3.18.3、不要随便改变安全装置。

6.3.18.4、定期地检查限位开关准确性。

6.3.18.5、不要倾斜地拉重物。

6.3.18.6、避免起吊视线得不到充分保证区域内的重物。

6.3.18.7、注意风速,当风速接近最大许用工作风速20米/秒时,停止工作。

6.3.18.8、塔机不工作时,不要让重物悬挂在上面。

6.3.18.9、不工作时,将小车运行至吊臂根部,将吊钩升起靠近小车。

6.3.18.10、停止工作时,记住切断电源,包括驾驶室电源及总电源。

6.3.18.11、认真维护保养塔机,仔细检查易损件(如制动力器、钢丝绳等)。

6.3.18.12在维护操作、安装和拆卸作业时,全体人员必须根据规定的安全规则穿戴和使用安全带、安全头盔。

6.3.18.13、系统地检查电气系统的情况,并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3.18.14、不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或设备。

6.3.18.15、指挥人员应使用统一指挥信号,信号要鲜明、准确。

起重机驾驶人员应听从指挥。

6.3.19、认真履行“文明施工责任协议书”。

6.3.20、在施工过程中,应自觉地形成环保意识,要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与环境污染。

6.3.21、建立文明施工创建责任制,指定主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重点抓好文明施工,建立文明施工奖罚制度,设立文明施工奖励基金。

6.3.22、严格按业主批准后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建设临时设施,合理使用场地。

6.3.23、夜间施工防止噪音影响居民生活。

6.3.24、搞好协作配合,建立责任区,共同搞好文明施工、文明工地创建工作。

7.12、推行标准化作业和管理模式,保正施工现场整洁,地面排水畅通,无积水,保持进出道路畅通。

7.13、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建筑垃圾不得乱堆、乱放,做到工完料净,垃圾日产日清。

7.14、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把文明施工作为考核作业班组的考核指标之一,与班组收收入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