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48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docx

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调查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

—心理学教育论文

第1篇:

关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调查与分析0.引言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普及,网络购物行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存在。

网络购物商品的丰富性、价格的低廉性、购物的便利性和群体的认同性使得大学生成为网络购物的主体。

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在京发布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 显示,截至2016

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市场的崛起然已经对传统商品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不难预料,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全民网购的时代。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

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

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较2015年底增加3448

万,增长率为8.3%,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快速、稳健增长趋势。

其中,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01亿,增长率为18.0%,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54.8%提升至61.0%。

在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是较早接触和使用互联网络的群体,具备网络购物的知识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同时由于大学生本身思维活跃,并乐于吸收新鲜事物,因而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本文通过调查江苏大学学生在网络购物方式、商品类型、网站选择、以及付款、配送方式的偏好;分析总结购物中所遇到的商家信誉度、交易安全、商品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制约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发展的问题。

倡导大学生理性购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促进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

1.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学术界对于网络购物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进入消费社会的时间很早。

研究表明,美国从基础的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为核心,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社会。

国外从1999年以来就有人针对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研究,有学者注重对网购时的区域差异和性别差异的研究;2005年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在网购中的差异国外学者开始进行研究;2008年以后对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研究主要放在影响大学生进行网购行为的因素上,还有学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以具备网购经验作为唯一标准,统计后发现,男大学生更在意网购时所消耗的时间,女大学生则更在意对网购的预见性。

有学者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网购行为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方便意识,品牌认知度等。

研究还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网上信息搜索和购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1.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对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2005年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

刘新艳、陈志浩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 中通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发放275份调查问卷,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和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认知进行调查。

其次是对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的调查。

郭占宇、齐继妍在《浅析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中认为个性化、方便、品味、价廉、虚拟以及自主消费和自我表现是大学生进行网购消费行为的七大消费心理表现。

第三是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研究方法与内容2.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CNKI、万方、维普、超星等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等搜索引擎,全面查阅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研究文献,为理论基础的搭建和文献述评做准备;

(2)问卷调查法:

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归纳总结,编制成关于大学生网购行为的问卷,进行调查;

(3)运用系统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确定其异同,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以把握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

2.2研究内容本课题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研究:

1、大学生网购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以大学生网购产品、网购频率、网购花费等项目作为切入点,以大学生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家庭收入差异以及学生地域等四个方面为背景,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调查得出大学生网购现状,并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目前大学生网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统计分析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针对大学生在网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应的成因因素分析。

3、根据大学生网购行为进行应对对策分析针对存在对大学生网购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因素分析下,提出可行性的应对对策,并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大学生进行绿色合理的消费。

3.大学生网购行为实证研究3.1大学生网购行为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以江苏大学本科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四个年级的130名同学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为98.5%。

3.1.1个人信息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在被调查同学中,男同学59人,女同学69人,比例接近1:

1,

(2)被调查同学中,一年级33人,二年级30人,三年级49人,四年级16人,

3.1.2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对于网络购物最看重的因素,大学生群体所考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商品实用性、价格以及自身需求,这三个方面,网购中自身预算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网购商品。

对于超出预算的商品,一半以上的同学会选择放弃购买,选择类似的商品,仍然存在有接近15%的同学选择分期或借钱购买商品。

3.2大学生的网购现状

(1)平台一旦选定,容易形成惯性。

消费者在某购物网站形成好的初次购物体验后,一般容易形成惯性,持续关注并继续使用该网购网站。

(2)网购比例相对较高由于大学生大多处在城市偏离市中心的地方,为了方便,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比较方便的网购来节省去逛街的时间,并且由于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低,网上的商品相对便宜,符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3)对于品牌情有独钟大学生是一个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性群体,他们会开始在意商品的品质、品牌及档次,因此在购物中,会注重品牌,但是品牌效应在在不同的大学生身上却有着不同的体现:

有人认为品牌质量好,值得信赖;有人则单纯地认为品牌有档次用起来有面子。

另外,碍于消费能力的限制,大学生所购买的品牌大都集中于二三线的中低端品牌,这些品牌定位年轻化、价格较低,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4)对于购买的商品具有一定倾向性根据问卷得出的结论可以得知,接近80%的同学购物所选择的是服装饰品,有56%的同学选择上网购买学习工具,由于大学生的周末比较轻松,因此会有大部分的同学选择外出游玩,因此在网购中,55%的同学也选择了在网上购票;

(5)节日促销消费量巨大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索取欲,对于商家所搞的促销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有极大的诱惑力的,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感性消费大于理性消费,自控能力也较差,因此微小的利益诱惑便会促使他们产生购买行为,从而导致冲动消费。

(6)费频率高但多为小额商品由于大学生的实际特质和充裕时间,其网购的频率相对较髙,他们所购买的商品多局限于价格便宜、价值较低的小额商品,但由于其充裕的课余时间和购物习惯,大学生对于网上小额商品重复购买的概率很大,回头率高且成交量大。

3.3大学生网购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在网购的过程中,有接近一半的同学在网购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影响学习工作效率;

(2)部分同学在网购到不满意的商品后,会由于嫌麻烦或者没有买运费险使得要补的运费太多而放弃退货的情况,造成自己利益损失与浪费;

(3)部分同学会因为本没有规划的商品大促销而产生冲动消费的情况;

(4)由于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低,因此,可能会遇到不良商家从而被欺骗,无法运用正确的法律知识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5)由于网上商品良莠不齐,可能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买到假货,尤其是化妆品一类的商品,从而使自己受到伤害。

4.针对大学生网购行为问题的应对措施网购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途径,为此,我们更应该避免盲目消费,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1)大学生应正确树立消费观念,具有理财意识,要做到勤俭节约,不奢张浪费,认真看待父母的每分钱。

(2)制定明确的购买计划,不要盲目冲动,存有攀比心理,选择切实所需的商品。

(3)大学生在网购时要谨慎小心不良商家,不要贪图便宜而轻信无良商家,了解相关法律政策,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4)大学校园内应当举办相关的活动,积极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也可以开设讲座,宣讲网络方面的法律知识,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

周诗文

第2篇:

大学生网购行为的特征分析与消费建议0引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随着各种购物网站的相继推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方式的更加便捷,网购已经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渠道之一。

网购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减少买卖双方信息交流的成本,这一购物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其影响的人群范围及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

在这之中,大学生群体是网购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年轻一代的象征并且有其特殊的购物行为特征。

一方面,大学生追求个性,有着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在选择商品时又会有着一些相似的特点。

这些行为特征以及消费心理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可能会引起不轨商家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利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解大大学生群体在网购中关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对大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购物建议。

同时,也通过此次研究,对商家及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网购环境的健康发展。

1网购与大学生活1.1方案设计本小组成员首先在研究方式上,不局限于网购商品的类别,同时也关注价格和数量。

其次在研究目的与意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大学生消费心理,动机及行为的研究分析,对商家,创业者,相关部门以及大学生本身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另外在建议方面,除了各方直接利益,更关注网购的安全性。

就研究对象而言,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由于处于大学城内,可以非常方便的对大学生人群进行投放问卷研究分析。

就资料需求来说,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以及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需要的研究材料,便于对比分析。

就指导老师而言,该校老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指导能力。

1.2数据资料在本研究之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就网购问题做过一些研究。

章明(2007)

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因和障碍分别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障碍主要有:

对售后服务不满意;对商品知情权难以保证等。

Laily.Hj.Paim(2010)

在现有资料基础上,随机抽取370名学生,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生网购态度的因素主要有:

功利取向,方便,价格,选择的多样性。

在已有的研究中,一般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概括出大学生网购选择的一些影响因素。

制作调查问卷,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发放。

收集纸质问卷与网上问卷统一分析整理。

制作相关表格,对大学生网购偏好,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网购问题进行统计。

1.3网购行为特征分析1.3.1大学生网购的整体情况有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网上购物经历,可见,尝试过网上购物的大学生占了大多数,大学生网购现象比较普遍。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对网购都很熟悉。

这与目前大学生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很高的客观现实也是基本相吻合的。

另外大学生网购的产品多样化,主要有:

箱包服饰、美容护肤、零食饮料调查显示,大学生所网购的产品多种多样,其中六成以上大学生回答购买过箱包服饰,四成左右购买过零食饮料,三成左右购买过美容护肤品。

但是除此之外网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

描述不符、服务不周到、存在欺诈、退货困难等。

1.3.2大学生网购的细节分析

①购物金额(含邮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的价格一般在50-100之间,大学生由于经济尚未独立,在选择产品时,关注的会是较为低价的商品。

②买家评价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见表2)。

从表2可见,其他买家对商品的评价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方面要关注评价,另一方面也要在消费之后留下有价值的评价信息以方便后面的消费者,这样能够促进评价功能的良性循环。

对于商家而言,可能会存在评价的可信度即诚信问题,而这方面需要相关部门的介入。

③购物中最担心的问题(见表3)。

表3中显示,质量问题是大学生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学生更乐意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低价带来的风险更大,特别是网上质量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

④商品慈善意义对购买意愿影响(见表4)。

有些商家为吸引顾客青睐,会在商品中加入慈善等元素,但就表格4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对这一方式不太感兴趣,若某一商家的针对人群是大学生,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不能达到营销目的的。

2结论与建议2.1结论

①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学生购物的主要渠道。

其购物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所选商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

一般保持在50-100元之间的中低级消费。

②买家的评论对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大学生消费时要多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切忌盲目从重消费。

促进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消费者做出正确购买决策。

③网购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是引起大学生不信任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家和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④商品慈善意义对购买意愿影响较小,商家对大学生消费这块需要有所改变。

2.2建议2.2.1就大学生自身而言

①在购物过程中避免盲目的过度消费,不要产生攀比心理,除必需品之外,不必要追求过高档次的消费。

②大学生从自身网购习惯方面考虑。

应做到以下三个“选择”:

选择良好的网站。

大学生在网络购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自己熟知的,信用度较高的网站,尽可能的不要选择新网站。

选择良好的商家。

大学生在购物的时候首先查看商家的信用等级,开店的时间长短,以及差评情况。

选择优质的商品。

网络中商品的价格很不统一,同一种商品价格有很多种,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货比三家,寻找质量最好的、价格最低的商品。

③对于那些带有慈善意义的商品促销,不可全盘没否定,也不必要过度在意。

以自己喜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2.2.2就商家而言

①对于大学生消费水品较低,商家应更注重选取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成本较低的商品销售。

②商家应更加注重商品的评价,及时处理低差评等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在客服服务态度上应该有所建设。

③对于商品,在追求低成本的情况下,也要注重质量问题,不可贪图暂时的高利,损害自己和消费者的利益。

④切实关注大学生的需求,营销方案不应着重放在慈善事业上,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真正的需求,如以宿舍套装打包出售,买三送一(针对四人宿舍)等打包消费。

2.3就管理方面而言

①淘宝、京东等交易平台加强商家信誉度的管理。

比如消费者成功交易一次,对交易对象做一次信用评价。

在交易中作为卖家的信用度分为20个级别,给予评。

②对于商家的商品质量管理制度要有所完善,可以成立相关监察小组,对相关商品进行不定期,不定量的抽样调查,加强处罚力度。

③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伴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发展,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却显稍慢,应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反面进行规范。

3结论通过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的分析研究调查,了解大大学生群体在网购中关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对大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购物建议。

同时,也通过此次研究,对商家及相关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网购环境的健康发展。

作者:

彭鑫等

第3篇:

大学生网购心理及行为研究科技的进步使网络购物的优点更加突出,简单方便、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这些优点使网络消费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形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

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本次研究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模型探究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为网络商家更有效的经营提供有利的建议。

一、大学生现有网购条件分析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

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方式,调查共达374人,结合本次研究目的设计针对性强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各高校大学生,经过不断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运用科学软件进行回收分析达到研究目的,通过调查这一行为,了解这些出生在90年代接受世界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诱惑下的普遍消费观,可了解影响大学生消费选择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得到相应数据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大学生消费现状:

大学生消费受收入水平,价格水平等因素影响,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收入来源大部分来自父母,还有一部分选择打工或者奖学金,家庭状况影响着消费现状。

消费结构:

大学生需求满足的状况,受文化传统,社会因素,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1)

生活消费;

(2)学习消费;(3)休闲消费;(4)其他消费。

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主要以现金,储蓄卡,校园卡等方式。

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

(1)大学生网络认知度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个性化;

(2)需求量种类多,购物范围广,具有多元化;(3)购物具有侧重性和从众性;(4)购物成本低,收入有限,在商品选择上会反复比对;(5)考虑周全,对售后服务极为重视。

二、大学生网购行为特征分析

(一)独特自我个性具有自我个性的大学生主要是大二和大四,专业是理工类和经管类,生活费大概在500-1500元之间,这类大学生喜欢交朋友,性格外向,网购看重的部分是商品价格,商品实用性,卖家信用度。

具有社交能力大学生看中商品价格,买家评价及卖家信用,他们喜欢新颖的事物,店家应该针对他们制定相应更加合理的价格,控制成本,保证货物质量和流行元素,最重要保证卖家信用度,所以商品定位是时尚大方,流行新颖但是价格合理的商品。

标新立异追求新鲜事物,最看重的网购因素是商品的流行程度和物流的快捷程度。

(二)理性消费理念这里所说的理性消费理念是稳健,这类大学生65.12%为男性,大多为大四学生,看重的基本是商品的实用性,网购频率偶尔一次。

消费观念的大学生追求商品实用性,即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购买。

这类大学生看重商品质量,一定会货比三家。

质量成为他们网购的主要考虑因素。

因此,商家在对商品进行宣传时,

y应当尽量将文字描述与图片展示与实物相一致,而不是过分包装。

(三)注重生活品质具有生活品质的大学生70.68%为大三,大四,生活费大概是1000—1500

元,专业为经管和文史类,他们不喜欢有风险的事物,喜欢随大流,看重网购因素中买家评价,物流和支付环境是否安全。

选择天猫旗舰店,京东,聚美这样具有自主物流的网店,并且在看买家评价时都会选择有图片或者中差评,网购商品多为服装鞋帽,户外旅游商品,家电数码产品。

这类大学生也会对商家的买赠活动感兴趣,抽奖,红包等方式都可以吸引这类大学生。

三、基于大学生网购心理行为对商家提出的建议

(一)优化网店banner设计,做好产品分类,尽量及时更新商品信息网站以能让消费者直观、快速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为目标,将产品明确分类并尽量使画面精美有吸引力,图文并茂地把商品展现出来,这样更能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网店的浏览量和销售量。

(二)广告和实体相符,提高服务质量,全心全意的为顾客着想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网购心理调查发现,具有理性消费理念的大学生群体网购时会认真从各个方面获得商品的详细情况,他们注重口碑营销和搜索营销。

,因此电商在对商品进行描述时,尽量做到与实物相符,避免夸大其词,反而丢失店铺信誉,得不偿失。

此外,在追求商品质量的同时,也要提高服务质量。

当代大学生同样重视服务质量,购物过程的不愉快将直接影响其对商品的评价,而消极的评价很可能会严重影响今后潜在顾客的消费选择。

所以,商家要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以消费者的口碑开发潜在的消费者,从而得到长远的利益与发展。

(三)合理的促销手段传统的促销手段包括打折、买赠、积分兑换等活动之外,网络环境还可以提供包邮、返利这样受大学生欢迎的促销手段,商家在保证利润前提下,适当开展灵活地促销组合,使促销策略对消费者而言具有实际的价值意义。

四、结束语以上调查研究表明,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大学生网购心理行为的差异,我们可以对商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更好的刺激消费,发展网购行业,给基本饱和的网络购物环境注入新的力量,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利的参考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上购物无论对大学生还是商家本身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大学生作为网购的主要群体,他们乐于受新鲜事物和挑战,其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

大学生群体对网购的总体满意度不低,说明今后会有更多的潜在大学生网购客户。

对商家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准确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特点和购买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经营。

作者简介:

赵晓晨

第4篇:

乌市地区大学生网购行为调查与分析一、研究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电子商务交易形式的变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他们追求时尚、新颖、个性的商品,能够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未来的预期收入相对较高,因此大学生主宰未来网络消费的可能性比较大。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这对于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理念,对于大学生网购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网购行为分析为了研究这些问题,对乌市新疆财经大学与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360份问卷,每所高校各发出180份问卷,覆盖了大一至大四不同专业的学生,最后回收有效问卷322,有效率达89%。

现结合调查数据,对目前乌市大学生网上购物状况做出分析。

(一)网购能力分析。

调查发现,网购频率在一周一次的两大高校人数比例都占总人数的15%左右;一周两次的频率中,财经大学的人数几乎占新疆大学人数的两倍;一月一次的网购频率新疆大学与财经大学都占总人数的53%。

这些数据总体说明大学生网购的频率不高。

原因分析:

目前,大学生消费还是以实体店为主,由于网上欺诈等事件层出不穷,让人们对网购并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大学生网购的频率才会不够高。

(二)网上购买比例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新疆大学的学生选择网购商品时,服装类的位居

第一,占74.29%,车票位居

第二,占51.43%;而在财经大学的学生选择网购商品时,服装类的位居

第一,占100%,化妆品类位居

第二,占63.64%。

原因分析:

服装类产品价格一般较低,还有很多折扣优惠,网上商品的价格远远低于传统实体店商品的价格,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在网上购买服装。

(三)网上购物关注度分析。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大学与财经大学的学生网购时注重质量的人数占90%以上;其次比较注重的是价格,但财经大学注重价格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新疆大学注重价格的比例。

原因分析:

网上的很多商品都存在质量上的问题,所以大家在网购时最注重的就是质量,其次才是价格。

而女生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要高于男生。

(四)网购环境分析。

根据调查的数据,我们发现学校附近有实体店的话,有59%的人还会进行网购,有17%的人不会进行网购,剩下的24%的人则是看情况而定。

原因分析:

第一,网上购物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买,并且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这是实体店无法比拟的。

第二,网上商品价格要比实体店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