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732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实训报告

班级:

微应1211班学号:

1211156姓名:

胡文亚

电子信息工程系

二一三年五月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一、实践目的与要求

1、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是: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所网络体系结构及局域网及TCP/IP协议、Internet应用技术等相关内容,并要求了解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应用。

通过一周的实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网络应用为目的。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各种网络应用的操作,熟悉常用的网络管理命令及工具软件的使用,使学生拥有实际动手解决网络问题能力。

通过实训,加强同学们的工程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其理论基础并加强其对理论的理解。

2、要求

实践期间,各位同学应认真预习有关理论知识以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上机操作规程;严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每次由实习组长点名,教师抽查;实训结束后,认真思考与总,并按老师的要求写出实训报告。

二、实践地点与方法

1、地点

电教中心二楼网络中心,实训楼网络实验室。

2、实训方法

(1)教师讲课为辅,学生操作应用为主的方法。

(2)按实习小组进行实训,各组选一名实训组长,负责平时组内的考勤及同学的互帮互学。

三、实践时间安排(时间一周)

星时期间一布置任务项目一项目二二项目三项目三

三项目四机房维护四项目五项目五五验收、考核写实习报告上午下午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四、指导老师

李翠梅、田芳。

实训项目一RJ45双绞线的制作

一、实训目的

(1)掌握使用网线钳制作具有RJ45接头的双绞线的技能。

(2)能够使用网线钳测线仪测试网线的正确性。

二、实训材料

所需器材:

UTP双绞线、水晶头两个、工具钳一把、网线测线仪一只。

三、实训步骤

(1)用网线钳剪下所需长度的双绞线,长度范围为0.6m100m。

(2)将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长度约为2cm3cm(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然后剥去双绞线外皮。

(3)将四对双绞线分离,按照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线序重新排列。

(注意每条芯线都要拉直,不能重叠)。

(4)将排列后的线用网线钳剪齐,长约1.4cm,再将双绞线的四对线依次放入RJ45街头内。

(注意一定要使各条芯线都插到水晶头的底部,不能弯曲,从水晶头有卡位的一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条芯线所插入的位置)。

(5)将插入网线的水晶头直接放入网线钳压线缺口中,水晶头放好后即可压下网线钳手柄,一定要使劲,使水晶头的插针都能插入到网线芯线之中,与之接触良好。

然后再用手轻轻拉一下网线与水晶头,看是否压紧,最好多压一次,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所压位置一定要正确。

(6)重复

(2)(5)制作双绞线的另一个接头。

(7)用网线测线仪测试双绞线是否连通。

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

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剥线过程中线被剥断了,出现最多的就是排线时线序弄错,插线时线没有与水晶头后端接触,都会导致做好的双绞线不通。

双绞线做好之后,水晶头插入测线仪的RJ45端口进行测试,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从18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

另外还有因压线不到位导致某根线不通测试的时候不亮,线序的错误排序会导致测试的时候指示灯不按顺序显示。

但通过这次实验,让我掌握了最基本的网线制作方法和要求以及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压线钳和普通网线测试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网线的正确排序,在运用压线钳的时候力度要适中,剪线时要剪齐了,还要注意到直通线与交叉线区别。

实训项目二参观校网管中心

一、实训目的

(1)理解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和逻辑拓扑结构。

(2)了解校园网中用到的主要网络设备和典型的传输介质。

二、实训步骤

(1)考察校园网网络布线和物理拓扑结构,记录主要的网络传输介质的类型和性能参数。

(2)考察校园网的逻辑拓扑结构。

(3)记录校园网中主要的网络设备名称、型号、性能参数、用途和所处的位置。

(4)记录校园网中IP地址的分配情况。

(5)考察交换面的设置、VLAN的划分情况。

(6)考察路由器的设置情况。

(7)考察校园网服务器的软/硬件平台。

(8)考察校园网到Internet或者其他网络的连接情况。

(9)考察校园网网管站的位置、主要设备。

实验总结:

通过下午到学校网络中心参观学习,了解到学校网络中心使用神州数码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7608核心交换机做位园区数据的交换核心,通过1800EGUTM千兆UTM接入因特网,再通过7800路由器进行Internet和Cernet路由选择,然后再接入每个教学楼、办公楼。

让我们了解了学校的网络分布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实训项目三WindowsServer201*的配置和使用

(一)WindowsServer201*用户管理一、实训目的

掌握Windows系统中帐户权限的概念。

掌握Windows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组的含义和区别。

掌握创建和修改用户/组的方法。

掌握在单个域中使用组的策略。

二、实训的理论基础

(1)、创建和修改本地用户账户。

(2)、创建和修改域用户账户。

(3)、创建全局组。

三、实训步骤

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以系统管理员Administrators身份登录,以创建用户账户。

依次单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命令,打开“计

算机管理”窗口。

在左侧控制台树下,展开“系统工具”下的“本地用户组”,单击“用户”,

将会看到右侧用户列表。

右击“用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新用户”命令。

在“新用户”对话框中输入新用户信息后,单击“创建”按钮。

单击“关闭”按钮完成创建用户过程。

第一部分安装和配置DNS一、实训要求

(1)能正确安装DNS服务器

(2)建立域名

(3)多个不同域名映射IP地址操作正确(4)DNS设置后的验证结果正确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二、实训步骤

(1)安装DNS服务器

(2)DNS服务器的设置

1)在安装了Windows201*Server计算机中,依次选择“开始”→“控制面板”

命令选项,在“控制面板”对话框中,选中“添加/删除程序”选项,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双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

2)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择“网络服务”→“详细信息”命

令选项。

3)在“网络服务”对话框中,选中“域名系统(DNS)”复选框后,单击“确

定”按钮。

4)在接下来打开的“Windows组件向导-完成”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

返回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完成DNS服务的添加任务。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在域名测试时,总是找不到所测的内容,在同学的帮助下,在服务器中的新建文本文档的命名出现了问题,改了名字即可找到所测的内容。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让我了解到了DNS服务器是指域名系统或者域名服务,域名系统是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

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

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执行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称为DNS服务器,通过DNS服务来应答域名服务的查询。

第二部分安装和配置WWW

一、实训步骤

1)“”的设置

(1)打开IIS管理器:

选“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

如下图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①打开“默认WEB站点”的属性设置窗口:

选“默认WEB站点右键属性”即可。

②设置“WEB站点”:

“IP地址”一栏选“192.168.0.48”;“TPC端口”设置为“80”。

③设置“主目录”:

在“本地路径”通过“浏览”按钮来选择你的网页文件所在的目录。

④设置“文档”:

确保“启用默认文档”一项已选中,再增加需要的默认文档名并相应调整搜索顺序即可。

⑤其它项目均可不用修改,直接“确定”,这时出现一些对话框,“全选确定”之后完成“默认WEB站点”的属性设置。

⑥在“默认WEB站点”下建立虚拟目录,选“默认WEB站点右键新建虚拟目录”,然后输入“别名”,在“目录”选择它的路径即可。

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Web的作用和功能,掌握Web服务器的搭建和访问Web的方法。

第三部分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

1、实训要求:

1)2)3)4)5)

正确按装DHCP协议正确添加DHCP服务器创建作用域

确定分配的IP地址范围

DHCP设置后的验证结果正确

2、实验步骤:

1)安装启动“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出现“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从列表中选择”网络服务”,单击“详细信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息”,从列表中选取“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单击“确定”,单击“下一步”,开始安装DHCP服务。

步骤2单击“完成”,当回到“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后,单击“关闭”按钮

2)安装完后在管理工具中多了一个“DHCP”管理器;启动DHCP管理控制台,选择“操作”菜单中的“添加服务器”;在DHCP控制台中右击要添加作用域的服务器,选择“新建作用域”出现“新建作用域向导”,单击“下一步”;

3)建新用户与密码,填上服务器的IP;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4)在ip地址范围界面中输入作用域分配的ip地址范围;添加排除的ip范围;单击“下一步”选择租约期限(默认为8天),单机下一步,在配置DHCP界面中选中配置DHCP选项,选中是,单机下一步在路由界面中,配置路由ip地址

5)选择“开始”→“设置”→“网络和拨号连接”选项,并用鼠标右键单击“本地、连接”,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自动获得IP地址”,将该计算机设为DHCP客户端;

6)下图是自动获取的ip地址和测试与服务器的通讯情况。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DHCP服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安装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DHCP服务器。

实训项目四网络命令的使用

1、实训目的

1)了解网络命令行的使用

2)熟练掌握ping命令、netstat命令、ipconfig命令、arp命令、tracert命令、route命令、nbtstat命令、net命令的操作使用。

2、实训步骤

Ping命令

Ping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数据报。

根据返回信息,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的正确以及运行正常。

Pingt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C中断。

Pingn执行特定次数的Ping命令。

Ping-1201*指定Ping命令中的数据长为201*字节,而不是缺省的32字节。

如下图: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Netstat

Netstat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T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Netstats本选项能够按照各个协议分别显示其统计数据。

Netstate本选项用于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

Netstatn显示所有已建立的有效连接。

Netstata显示一个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

Netstatr显示关于效路由表的信息。

如下图: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IPconfig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all为DNS和WINS服务器显示它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并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

如下图:

ARP(地址协议转换)

ARP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

使用art命令,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常用命令:

Arpa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

Route

Routeadd-可以将信路有项目添加给路由表。

Routedelete-可以从路由表中删除路由。

Routeprint-由于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

NBTStat

使用程序由于提供关于NetBios的统计数据。

Netstatn显示寄存于本地的名字和服务程序。

NetstatSIP显示使用其IP地址的另一台计算机的NetBios连接表。

NetstatC显示NetBios名字高速缓存的内容。

如下图: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实训项目五局域网的组建

一、实训目的

掌握局域网组网的基本原则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组网技术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和组网技术使用Microsoft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

二、实习内容

某学校的图书馆楼需要增加两个具有WLAN功能的、信息借点可移动阅览室。

用户需求如下:

每个阅览室设计10个无线信息点

两个阅览室信息点的最大覆盖半径800M左右

两个阅览室中的各个无线信息点要求与其它使用有线的房间一样,可以使用有线网络中的共享打印机,并能够通过有线网中的路由器接入Internet网络。

三、设计要求

为两个阅览室,设计两个有中心拓扑图的WLAN网络。

具体要求如下:

写明设计思路与设计过程。

画出图书馆网络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写出所设计的WLAN性能参数,列出所需购买的部件清单。

设计思路与过程:

当网络规模较大,超过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时,采用多个AP接入点分别与有线网络相连,从而形成以有线网络为主的多接入点无线网,无线网与有线主干网络的相结合。

从互联网接入到路由器,中心采用核心交换机,再由三个24口交换机接入到个房间和阅览室,然后阅览室里的无线信息点再接入24口交换机。

最后服务器和网络共享打印机接入核心交换机。

这样无线信息点AP与其它有线网络一样都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共享打印机,并能够通过有线网中的路由器接入Internet网络。

安徽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WLAN的性能参数:

传输速率50Mb/s覆盖半径:

800M

使用条件:

适用于移动特征较明显的网路系统,其受环境、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信号的衰减会不稳定。

另外无线设备发出的无线电波不能排除潜在的健康隐患。

因此尽量使用有线网络。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和参数,了解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

友情提示:

本文中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与总结:

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