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24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docx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

(一)

牙体预备、弯制卡环(9学时)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熟悉可摘局部义齿的一般设计原则和要求。

2、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牙体预备的方法和要求

3、熟悉弯制卡环的各种器械及使用方法。

4、掌握三臂卡环及间隙卡环的弯制方法。

【实验内容】

1、11、21、26、46缺失的初步设计,牙体预备,取印模、灌制模型

2、11、21、26缺失的支架制作(弯制法)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全口有孔托盘一付、电机、橡皮碗、石膏调刀、石膏剪刀、石膏打磨机、三德钳,平头钳、日月钳、蜡勺、雕刻刀、酒精灯。

消耗材料:

口镜、探针、镊子、小球钻、刀边轮砂石、轮状石车针、柱状石车针、夹石针、砂片、弹性印模材、石膏粉、0.9mm不锈钢丝,红蓝铅笔、蜡片、等。

【方法和步骤】

(一)口腔检查:

(二)义齿的初步设计

(三)按初步设计做口腔准备

1、牙合支托沟的准备:

目的是为了使义齿的牙合支托放在基牙上,不妨碍上下颌牙齿的咬牙合接触。

所以在取模前应先在基牙上制备出安放牙合支托的凹来。

牙合支托的位置一般在缺隙两侧基牙牙合面的近中或远中边缘嵴上,制备时一般在牙釉质内进行。

①制备要求:

沟的方向:

一般略与基牙长轴垂直,与牙合平面平行,沟的深度:

约1mm。

沟的长度:

磨牙上约为近远中径的1/4~1/3:

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1/2。

沟的宽度,占基牙颊舌径的1/3。

沟的底部应圆滑、边缘嵴转角处应园钝。

冷弯锻丝法:

沟的宽度与深度与选用的钢丝相当。

沟的长度约2mm。

其它同于铸造法。

②制备方法:

用刀边轮或轮状车针,按要求在基牙牙合面近缺牙区一端的边缘,做颊舌向移动,逐渐将釉质磨去,使其有合适的宽度、深度、长度。

制备时,注意手的支点,放在邻近的基牙上,保护好口腔内软硬组织,制备完毕后,可用探针探测法或咬牙合蜡片记录法来检查支托沟是否合平要求。

2、间隙沟的制备

①制备要求:

宽度和深度约lmm,以能自由通过所选用的钢丝为原则。

制备时可能破坏基牙的邻接点。

如果咬牙合过紧,制备深度不够时,可以选磨对牙合牙尖少许。

沟的底部及颊舌侧拐角处均应圆钝。

②制备方法:

用刀边轮砂石或柱状车针(约1mm粗的直径),在相邻两基牙牙合外展隙处,加深加宽;做适当选磨,其宽度和深度应与所选用的钢丝相同。

3、基牙修整:

基牙有较大倒凹,影响义齿就位时,可用柱状车针进行修整。

4、咬牙合调整及修整制备的牙体:

最后将所有制备的牙体应修整光滑,并给以防龋及脱敏处理。

(四)取印模

(五)灌模与脱模

(六)弯制间隙卡环

先弯颊侧卡环臂,后弯舌侧小连接体。

取0.9mm钢丝一段,根据基牙牙冠的颊面形态先弯成合适弧度,在模型上比试一下,检查是否与牙冠颊面密合;再根据牙冠高度向舌侧方向将钢丝弯成90°角,并与间隙卡沟密合;然后根据间隙沟长度,将钢丝向下向舌侧弯成一钝角,距舌侧龈缘约5mm处,将钢丝弯向缺牙区即可。

注意连接体应均匀离开粘膜组织0.5mm距离。

(七)三臂卡环的弯制:

l、卡环臂:

先弯颊侧卡环臂、后弯舌侧对抗臂,再弯牙合支托。

取0.9mm钢丝一段,左手拿钢丝,右手拿三德钳等,一般从右向左弯。

顺钢丝弧度,用钳头夹住钢丝顶端逐渐弯成卡环所需要的弧度,并在模型基牙上比试一下,是否密合,再根据牙冠的高度确定卡环体的位置,要求卡环体低于牙合缘1mm,在卡环体部做记号,以钳背夹住卡环体部,食指压住钢丝向下弯成与钳背成90°角,再用钳头夹住卡环体顶部,食指压住钢丝向下向外弯成45°角,然后根据牙冠高度决定小连接体的位置。

注意要离开牙嵴顶1mm。

右侧弯制好后,再弯左侧的基牙卡环臂,根据缺牙区近远中距减小约3mm,向牙合方弯园钝角,按牙冠的高度决定卡环体部转折的位置,以钳头夹住,食指压住钢丝向下向外弯成45°角,随后以钳头夹住体部的转折处,拇指、食指拉住钢丝向上弯成所需要的卡环臂弧度,在模型上比试一下,合适后卡断钢丝。

颊侧卡环壁弯好后再弯舌侧对抗臂卡环。

2、牙合支托:

取一段钢丝(约Imm粗直径)用三德钳按基牙牙合支托凹的长度弯成一钝角再根据基牙高度离开牙槽嵴顶约lmm处水平向弯成钝角,再根据缺牙间隙近远中距离减短约2~3mm,向上弯成钝角;再按上述要求形成另一基牙的牙合支托,合适后剪断钢丝,并用砂石磨园滑,使牙合支托与支托凹密合。

3、弯卡环的注意点:

①弯卡环时不可损坏石膏模型,以免影响其准确度。

②卡环钢丝尽量一次弯好,尽量避免反复弯制,特别是拐角处。

钢丝表面要光滑,不要有明显的钳印,以免折裂。

③卡环臂的位置,必须在基牙倒凹区,并与基牙密合,离开龈缘lmm,卡臂尖不可过短。

④卡环体的位置,应低于牙合缘至少lmm,与基牙轻轻接触或0.5mm间隙以利义齿就位。

⑤小连按体不能过高或低,一般离龈嵴顶约0.5—1mm,拐角处弯成钝角,避免进入基牙倒凹区。

 

实验二十五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

(二)

排牙、雕牙(3学时)

【目的和要求】

初步掌握排牙、雕牙及蜡型制做的基本技能,加深对活动义齿的理解。

【实验内容】

11、12、26缺夫,人工牙的排列及雕刻和义齿蜡型完成。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蜡勺、雕刻刀、慢速直手机。

消耗材料:

酒精灯、11、21人工前牙、蜡片、砂石、咬牙合纸等。

【方法和步骤】

前牙缺失,一般排列成品牙,其形态、大小、颜色应与同名牙相同与邻牙相协调,以美观为主。

后牙可排牙也可雕牙。

本次实验11、21排牙,26雕牙。

l、先固定好弯制的卡环:

将卡环放在模型上,检查卡环各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确,合适后,用蜡将卡环固定在模型上,使三根钢丝(小连接体)连成一体,防止移动。

间隙卡环或铸造牙合支托可同样用蜡固定于模型上。

2、蜡基托形成:

取大小合适的蜡片一块,考软放在模型上,均匀按压,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基托伸展范围,修去多余的部分,最后将基托边缘与石膏模型之间,用蜡封闭密合。

3、11、21成品塑料牙的排列:

按11、12缺牙间隙大小选择形状、大小、合适的两个中切牙,根据牙弓的弧度,排到缺牙间隙,并注意牙颈部和牙长轴的位置与对牙合牙应有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

在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及侧方牙合时,无早接触或牙合干扰。

如果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不明显,比较丰满,唇侧的基托可以不做。

为了使11、21颈部与牙槽嵴达到密合,可以事先将该区的石膏模型刮去0.5mm。

4、36蜡牙的雕刻:

根据缺牙间隙的大小、宽窄,取蜡片卷成块状。

烤软后放于缺牙区,在蜡未变硬之前做上下颌模型的正中咬牙合,用雕刻刀修去多余部分,再根据咬合印迹;雕刻假牙的解剖形态。

在雕刻蜡牙时,注意假牙的颊舌径应比原来的真牙略小,然后根据邻牙的龈缘高低雕出假牙的龈缘形态。

5、修整义齿蜡型:

用小火吹光表面,蜡基托的厚度要1.5~2mm,厚薄均匀,人工牙,蜡牙、颈线要雕刻清楚、清除成品牙面上的残蜡,最后吹光义齿蜡型待装盒。

 

实验大课:

热处理(3学时)

 

 

实验二十六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三)

装盒烫盒热处理(示教)

【目的和要求】

掌握可摘局部义齿装盒、去蜡、填塑、热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内容】

完成11、12、26缺失可摘局部义齿装盒至热处理的各步骤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雕刻刀、蜡勺、大型盒、橡皮碗、调拌刀、压榨器。

消耗材料:

毛笔、大瓷杯、石膏、分离剂、牙托粉、单体、玻璃纸。

【方法和步骤】

l、蜡型制作:

将蜡基托烫软、压实,使之与模型密台;尽量保证基托厚薄均匀一致.再将基托边缘用蜡封好。

2、装盒:

将完成的蜡型用石膏包埋固定于型盒内,经去蜡后,形成石膏型腔,然后将塑料填入型腔,经聚合后完成义齿的塑料部分。

1)先修整模型大小,然后选择合适的型盒。

2)将调拌好的石膏倒入下半型盒,约1/3~1/2高度,将模型平压入石膏中,迅速将基托边缘包埋固定,注意不必把基托包埋得太多。

3)在石膏尚未完全硬固时,于水龙头下,用手指借水抹光石膏表面,去除多余石膏,不能形成倒凹。

4)下半型盘石膏完全硬固后,在石膏表面涂分离剂;套上上半型盒,桂查上、下两半能否完全密合,并且加盖时盖与义齿间至少有5mm距离。

调拌石膏倒入上半型盒,边倒边抖动型盒以排除气泡,倒满后加盖压紧。

3、去蜡

(1)目的:

烫软蜡型,消除蜡型形成的倒凹,便于打开型盒;冲净所有的蜡,以备充填塑料.

(2)烫盒、去蜡:

倒上半盒后约30分钟左右,即可烫盒。

将型盒置于热水(80

℃以上)中浸泡5~10分钟,使蜡型软化,用工作刀轻轻打开型盒,尽量取尽软化之蜡,用工作刀将石膏阴模的薄边修去。

注意烫蜡的水温勿过高,时间勿过长,以免将熔蜡渗入石膏中;亦不可温度过低,蜡型未软化而勉强打开型盒,可导致包埋的石膏折断。

(3)冲蜡:

烫盒去除大部蜡后,用开水冲净残留余蜡,冲蜡的水温要高,且有一定的冲击力,注意蜡一定要全部冲净,若有松动脱落的支架、成品牙和折断石膏等要收集,妥善放置以防遗夫,冲蜡后复位固定。

冲净后,倒出盒内积水,并用小毛巾吸去浮水。

4、充填塑料:

塑料调配后的变化过程大致分为六个期:

湿砂期一稀糊期一粘丝期一面团期一橡胶期一坚硬期。

面团期为最佳充填时期,因其既不粘器械,又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且加压时体积能被压缩,以补偿部分聚合收缩

1)模型表面无余水后均匀涂一层分离剂,不要涂在人工牙上。

2)调配塑料:

将25—30ml牙托粉放入瓷杯,将单体沿瓷杯一边滴入牙托粉中,至完全浸润即可,单体不宜过多。

然后加以搅拌,可促进溶胀,颜色均匀。

器皿应加盖,防止单体挥发。

3)塑料至面团期时,将其填压在下半盒的阴模内,在上下半盒之间隔以湿玻璃纸,置于压榨器上试压。

试压后打开型盒,检查塑料是否填够。

若不够,应添加塑料,再次试压;若充填合适,则去除玻璃纸,切去多余的菲边,在人工牙和基托间滴以少量单体,然后将上下半盒闭合,用压榨器压紧。

5、热处理将型盒(必须夹紧固定)放入冷水中缓慢加热至沸腾,煮沸半小时左右。

然后让型盒泡在水中自然冷却。

【注意事项】

1、塑料一定在面团期充填,充填量足够。

2、充填时不能有石膏碎块、玻璃纸、分离剂等混入塑料内,特别注意不要在人工牙与塑料间残留玻璃纸.

 

 

实验二十七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四)

开盒(示教)、复制耐火模型(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可摘局部义齿开盒,打磨的方法步骤。

2、熟悉填补倒凹的方法。

3、熟悉翻制耐火模型的方法和过程。

【实验内容】

1、11、21、26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的开盒,打磨、抛光示教

2、46缺失的模型设计,填倒凹

3、46缺失的模型翻制耐火模型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石膏剪、锤子、慢速直手机、义齿抛光机、观测仪、电炉、型盒、振荡器、温度计、蜡勺、雕刻刀

消耗材料:

各种砂石、裂钻、砂纸、布轮、黑白毛刷、石英粉、浮石粉、硬石膏模型一付、琼脂、磷酸盐高温耐火材料。

【方法和步骤】

一、开盒打磨(示教)

1、开盒待型盒完全冷却后,分开型盒,脱出石膏,用石膏剪,雕刻刀等工具将义齿周围的石膏除净。

2、磨光

(1)粗磨:

用砂石磨去菲边相基托的过长、过厚部分,用裂钻磨去组织面的石膏及塑料小瘤。

(2)换砂石由粗至细,将义齿磨光面打磨平滑。

(3)抛光;先用砂纸将磨光面打磨一遍,依次再用布轮、黑毛刷、白毛刷、加水调拌的石英砂和浮石粉进行打磨。

布轮主要打磨基托的磨光面和边缘;黑毛刷打磨牙间隙:

白毛刷带浮石粉作最后抛光。

【注意事项】:

1、开盒时不能损伤义齿:

剪石膏时,注意剪刀产生分裂力量的方向,防止剪断基托,特别是下颌基托。

2、重点抓好粗磨,只有在良好的粗磨基础上方可进行细磨。

二、复制耐火模型

临床常用“带模铸造法”,将铸蜡型在耐火材料模型上形成。

然后连模型一起包埋制成耐火砂型,烘烤、除蜡,再进行铸造。

(一)工作模型的准备:

l、根据义齿就位方向,确定义齿共同就位道。

用观测仪在基牙、余牙和牙槽嵴上划出观测线,测出基牙倒凹的深度。

寻找共同就位道,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平切倒凹法(均凹式)

此法是以各基牙长轴的延长线交角的分角线为义齿的位道,多用于缺牙间隙多,基牙倒凹较大的情况。

调节倒凹法:

(调凹式)

缺隙两侧基牙的倒凹不做平均分配,而是有意将倒凹集中在基牙的一端或一侧,在基牙上形成不同类型的观测线,此种义齿的就泣方式为旋转就位。

此法通过调节测绘仪观测台的角度.使模型向前或向后倾斜而达到调节倒凹来形成所需要的就位道:

测绘观测线:

将模型放在观测仪的观测台上,使牙列牙合面与观测台平行,调整观测台的固定螺丝,采用平均倒凹的方法,调整观测台将45、47牙体长轴与分析笔杆接近平行,转动分析杆的铅笔,使其与牙冠轴面轻轻接触,划出基牙观测线。

观侧线向牙合方为非倒凹区;观测线向龈方为倒凹区。

如果是复杂的局部义齿,同时在余留牙的腭侧或舌侧及软组织区划出观测线分出倒凹及非倒凹区。

2、按设计划出义齿支架结构及固位体的正确位置。

3、用蜡填补45的远中邻面和47的近中邻面的倒凹区,如果其它部位有影响义齿就位的倒凹,也应填补倒凹,并在需要做网架处,衬垫0.5mm厚的蜡片,并形成明显的阶台。

在固位体下面加蜡填补倒凹,及形成固位体下缘所在位置,以防止制做时,固位体过分进入倒凹.造成义齿就位困难。

(二)翻制琼脂阴模:

1、用水浴的方法加热,熔化琼脂印模材料,全部琼脂熔化后,待温度下降约50℃一55℃。

2、复制模型:

复制前将工作模型与琼脂复制型盒一起泡在温水里(30℃)浸泡10分钟,(目的是防止工作模型吸取印模材料中的水分和琼脂印模材料发生粘连。

同时又可增加模型的湿润性)。

取出用纱布吸去表面浮水,把工作模型放入琼脂复制型盒内正确的位置,要求模型在型盒中间,四周空间不能太小,特别是制作固位体的部位。

然后将55℃的琼脂;以缓慢的速度灌入型盒中,灌满为止。

3、冷却:

琼脂印模材的冷却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灌注20分钟后,将型盒放于冷水中冷却、水深为型盒1/3,使琼脂印模材自下而上逐渐冷却20分钟后再将整个型盒浸泡于水中,直到完全凝胶后从水中取出。

另一种是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直到完全凝胶。

4、从型盒中取出工作模型。

检查琼脂阴模有无缺损损、裂缝、气泡等。

假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翻制。

(三)灌制耐火材料模型:

1、按厂家规定的粉配比例调拌材料。

2、在30秒一60秒内应充分调拌材料均匀后立即灌注到琼脂印模内,打开振荡器排出气泡。

3、灌好铸模后在空气中放置1—2小时脱模。

 

 

实验二十八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五)

支架的蜡型制作(3学时)

【目的和要求】

熟悉铸造支架蜡型的制做

【实验内容】

46缺失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蜡型制做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干燥箱、蜡刀、酒精灯

消耗材料:

耐火材料模型,薄蜡片、网状蜡、各种蜡线,红蓝铅笔等。

【方法和步骤】

(一)浸蜡:

将铸模放入干燥箱内,干燥2小时后取出来放入已熔化的蜡液中,浸泡30秒取出来,室温下自然冷却待用。

(二)制做支架蜡型:

1、根据工作模型的设计,用铅笔在耐火材料模型上复绘工作模型的设计方案。

画出卡环臂、卡环体、连接体等形状。

2、支架蜡型制作方法有三:

①滴蜡法:

用蜡刀烧热后,将熔蜡滴在所需要的位置,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②成品蜡件组合法:

将各种类型的蜡条,蜡网,蜡杆等按设计要求,放在模型的支架相应的位置上熔接在一起并使之与模型贴合成一整体。

③综合法:

同上述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本次实验用滴蜡法:

用蜡刀滴熔蜡在模型上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卡环要求:

1)卡环应是内平外突,卡臂应向尖端逐渐变细.其形态与基牙牙冠形态相协调。

卡环臂的粗细应与基牙大小相协调,磨牙>双尖牙>尖牙。

卡臂进入倒凹的深度要看设计卡环的类型

2)卡环体部应粗壮,其造形应舒展和自然。

3)牙合支托应成园三角形、越靠近边缘越宽、越厚,支托转向后与小连接体相连。

但支托的厚度不能影响咬牙合。

卡环蜡型各部分都应与基牙完全贴合。

4)连接杆是扁园型,本次实验末做,省略。

蜡型各个部分都应是光洁园钝的。

3、铸道和铸座:

主铸道直径在2.5mm左右,副铸道直径在1.5mm左右,铸道附着蜡型时,不能熔化蜡型。

铸道的多少,视铸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安放位置以使熔化合金注入后能达到同时凝固为原则。

铸道与蜡型所成的角度不能小于110°,铸道末端应汇集于一点成总铸道,直径2.5mm左右,粘于铸座中心时,应保持平衡。

 

 

实验二十九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六)

包埋(3学时)

【目的和要求】

熟悉铸造支架蜡型的包埋方法

【实验内容】

46缺失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蜡型直接法包埋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铸圈、橡皮碗、调拌刀、振荡器

消耗材料:

磷酸盐包埋材料、石棉纸、毛笔、酒精

【方法和步骤】

1、蜡型的包埋(间接法—了解):

用正硅酸乙酯铸造包埋料包埋,采用二次(内层与外层)包埋法。

包埋蜡型。

①内层包埋:

1)包埋料组成:

要求能耐高温,有膨胀性能以补偿收缩粒度要细250目,纯度要高。

粉剂:

石英为99%以上,保持干燥

结合剂:

正硅酸乙酯25

乙醇(96%)72.5

盐酸(15%)2.5

内层包埋料比例:

第一层,粉液比2:

1

第二层,粉液比2:

1.5

2)内层包埋至少二层,大支架为三层。

第一层均匀涂于铸型后,上撒石英粉(120目)涂层,厚度约lmm左右。

涂层应包括铸座中心,半径10mm左右的区域。

然后把铸座放入干燥氨气缸内的1/2小时,应保持氨气浓度。

第二层包埋料浇涂同上。

厚度约2mm左右,干燥时间约1小时左右。

②外层包埋:

1)外层包埋料配比;石英粉90%,石膏粉10%。

2)水粉比,40:

100

3)铸圈周径至少距离铸型5mm,然后调拌外层包埋料,注入铸圈。

2.蜡型的包埋(直接法)

方法见实验十二(三)

 

 

实验三十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七)

铸造(示教)、喷砂(3学时)

【目的和要求】

熟悉带模铸造的焙烧、铸造及铸件的喷砂技术。

【实验内容】

可摘义齿带模铸造的焙烧与铸造及铸件的喷砂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铸造机、烤箱,打磨机,喷砂机

消耗材料:

钴铬合金

【方法和步骤】

l、加热干燥铸圈,去除铸圈外包埋料和铸座,用微火加热30分钟,达到烘干去蜡的目的

2、焙烧:

将铸圈放入烤箱,缓慢加温至850—900℃时,维持30分钟即可进行铸造。

3、高熔合金铸造(基本方法参照实验十三)

4、喷砂(基本方法参照实验十三)

 

 

实验三十一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八)

打磨、试戴(3学时)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可摘义齿的打磨技术。

2.掌握可摘义齿的试戴技术。

【实验内容】

可摘义齿支架的打磨与试戴。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

电解槽、慢速直手机。

消耗材料:

电解液、各类砂石、布轮、抛光粉、印兰纸等。

【方法和步骤】

1、磨平

a)先用砂片去除铸道,仔细检查铸件是否完整,组织面有无金属小瘤及包埋料,如有可用球钻、裂钻磨除。

b)按照从粗到细磨平磨光的原则,打磨修复体外形。

2、抛光

用砂纸片、橡皮轮磨光,最后用绒布轮蘸氧化铬抛光剂抛光。

3、试戴

a)将铸造金属支架组织面垫印兰纸,按就位道方向戴入基牙,随时检查组织面的干扰点(兰点),使之就位。

就位的标志:

①金属支架边缘到达设计的位置,尤其注意牙合支托位置。

②咬合基本良好。

③支架就位后不出现翘动、摆动现象,固位良好。

若不能就位,不要强行戴入,应仔细检查,找出原因后对症处理。

磨改时,一次不要磨除过多,否则将影响固位力以及边缘密合度。

b)用咬合纸检查咬合关系,如有早接触可进行调牙合。

c)调磨后的修复体应再次抛光。

操作考试(设计、备牙)3学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