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E781服务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756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JAKE781服务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JAKE781服务手册.docx

《JAKE781服务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AKE781服务手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JAKE781服务手册.docx

JAKE781服务手册

JK-T781服务手册(A版)

 

 

中国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技术指标

规格参数:

1、钮孔尺寸

型号

JK-T781

JK-T782

JK-T783

钮孔宽度

2.5~4mm

2.5~5mm

2.5~5mm

钮孔长度

(刀缝长度)

6.4~19mm

6.4~25.4mm

6.4~31.7mm

缝迹长度

22mm

33mm

40mm

2、缝制速度

最高3600SPM(常用3000SPM)

3、使用机针

DP×5#12~#14

4、抬压脚高度

12mm

技术特点:

5、针杆形程

34.6mm

6、挑线方式

连杆式挑线

7、钩线

DP型,全回转自动给油旋梭

8、底线卷绕

机头组装式

9、针数变换

齿轮交换方式。

(54针~345针,根据附件齿轮或选购)

10、紧急止动

装有减速和紧急止动手柄

11、手动送料

装有手动送料手柄,便于维修

12、给油方式

全自动给油方式

13、电机

380V/370W(三相);

注:

如使用250W单相电机时转速应控制在2500SPM以下

二、标准调整值

1、针杆的高度:

调整要求:

针杆在最低点时,针杆的下端面与针板的上平面的距离为11.9mm。

调整方法:

(1)可将附件中的定位标尺放入针杆与针板中间,放松针杆紧固螺丝进行调整。

注意:

此时机针应落在针板容针孔的中心。

(2)定位尺一栏表

机型

定位标尺

1

2

标准型平头锁眼机

11.9mm

14.2mm

羊毛衫平头锁眼机

11.4mm

14.2mm

作用:

主要是确定针杆的最低点,而缝制弹性布料时将针杆降低可增大线环,纠正弹性布料缝制时的不稳定。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缝制弹性布料时,将针杆少许比标准值下降时,效果较好。

2、针与旋梭的配合:

调整要求:

针杆由最下点回升2.3mm时,旋梭尖与机针的中心应一致,并距离针眼上端为1.6~1.8mm;针与旋梭尖的侧向间隙为0.05mm左右。

调整方法:

(1)在针杆由最下点开始上升的状态下将定位标尺的2端放入针杆与针板之间,然后放松旋梭套筒的固定螺丝进行调节。

(2)此时将机针与旋梭尖的侧向间隙调节为0.05mm左右,另外试向左右摆动检查,此间隙都不能相碰。

(3)此时将旋梭定位勾与旋梭的间隙调为0.5mm,放松旋梭定位勾的螺丝进行调节。

(使线能顺利地通过)

作用:

针杆从最低点向上回升1.8mm时,因针线和面料的摩擦在针背部线环扩大,以便让旋梭尖顺利进行勾线套线动作。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缝纫弹性布料时,将旋梭对机针的配合时间少许放慢,效果较好。

(旋梭尖与针眼上端的距离约为1.0mm左右)

(2)双反面缝(即三角针)的场合,提早旋梭的配合时间则缝制时山头缝迹会变好,反之放慢旋梭的配合时间则跳针现象减少但山头缝迹要变紊乱。

3、基线调节柄的配合(调节切刀落点左右振幅平行部的间隙)

调整要求:

(1)左侧平行部的位置:

左基线调节螺丝的下端与基线调节柄的上平面距离为10mm,露出基线调节柄下平面约1mm。

(2)右侧平行部的位置:

右侧基线的调节,应根据平行部振幅的大小调节至A=B位置。

调节方法:

(1)左基线的调节应在机针落在针板孔的中心时进行。

左基线调节螺丝的下端与基线调节柄上平面的距离约10mm,是以(见图)左基线调节螺丝来进行调节。

(2)右基线的调节是以右基线调节螺丝来进行。

(3)将左右基线调节至,使切刀下落在平行部的中央。

(4)振幅与基线的调节顺序:

横列振幅改变

右横列振幅内侧与切刀落点之间的距离观测

调节右基线位置

调节加固振幅

作用:

在落刀时左右基线要避免被切刀切开。

又不要太大影响美观。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调节左右基线时偏向任何一方,临近切刀的平行部的缝迹山头就可能倒向内侧。

扩大振幅,则左侧平行部单独偏向左侧。

4、针摆的配合:

调整要求:

(1)当针处于上死点时,针摆大齿轮的刻线应与下轴中心一致。

(2)若针摆大齿轮上无刻线,则可当针杆处于下死点时,针摆凸轮大园弧凸面上的油孔中心(即凸轮大园弧凸面的中心)对准针杆摆动叉左侧平面(从前面看)。

调节方法:

放松针摆小齿轮的固定螺丝进行以上标准调节值的调整。

调节时应注意下轴轴向窜动。

调整以后的确认方法:

在落针处垫上纸,用手转动带轮,观测纸上的针落点是否有横向的流针现象,即保证当针杆下降至刺布前针的摆动应该结束。

作用:

此调节是要求机针的摆动点在针杆最高处完成。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在刻线过于错过的场合,就会造成流针、断针、跳针的原因。

5、落针的调节(对针板而言)

调整要求:

在缝制左侧平行部时,当针下降至针板孔中间部位时摆动叉位于最左端。

调整方法:

当针杆摆动叉位置正常时,而针落点不正时,可以放松摆轴后曲柄的紧固螺丝加以修正。

作用:

调整纽孔中心线和切孔中心线一致。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针落点不对,就会在扩大针摆幅度时,不准的一方会碰及针板孔造成断针、断线的原因。

6、针杆摆动叉的高度

调整要求:

在机器处于停车位置时(机针处于左针位),当针摆凸轮的大园弧凸面至针杆摆动叉叉口顶部距离约为5mm左右。

调整方法:

在机器处于停车位置时(机针处于左针位),放松基线调节柄上的紧固螺丝,推下针杆摆动叉,使针摆凸轮的大园弧凸面至针杆摆动叉叉口顶部距离约为5mm左右,将基线调节柄紧贴基线变换顶杆,然后紧固基线调节柄螺丝。

注意:

进行此调整时,请将此机构的拉簧取下后调整。

请确正一下针摆大齿轮的针摆凸轮是否转动顺滑。

作用:

调节此机构的作用是让左右基线摆动幅度一致,形成漂亮的线迹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针杆摆动叉的高度不准,则左右横列的宽度就不同。

7、送料下曲柄的位置

调整要求:

即使改变缝制尺寸(调节钮孔长度),停车时压脚板的位置不会改变,送布拖板的位置也不会改变。

调整方法:

用手动送布手柄转动主凸轮,当主凸轮刻线与送料下曲柄的滚柱销螺钉中心相对准时,把送布下曲柄的紧固螺丝松开,再把钮孔长度螺母松开,将送布拖板移动到距针板间隙2.5mm时(见图),在送布曲柄体的园弧槽内移动钮孔长度调节螺丝,如压脚不作前后移动说明送料下曲柄的位置是正确的,在送料曲柄体不移动的情况下把送料下曲柄的紧固螺丝加以旋紧。

检查:

在停车位置时松开纽孔长度调节螺钉使其在长度调节孔移动,这时压脚和送料板应该是静止的。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如此位置不对,每当改变缝制尺寸时,剪刀的动作就会失灵,而且压脚板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从而造成断针、断线的故障。

8、压脚的前后位置

调整要求:

针板落针孔的中心与压脚内端面的间隙为2.5mm(停车时),压脚板位于针板落刀槽两边相等处。

调整方法:

在机器处于停车位置时,放松拖板架的紧固螺丝进行调整。

调整后确认方法:

请确认抬压脚臂与底板相垂直。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压脚板的位置不准,就导致抬压脚臂的前后位置不准,并影响上线剪刀动作板的开闭动作。

(2)停车时落针孔中心与压脚板间隙太小,在缝制叠缝时机针与压脚板相碰,造成断线、断针等故障。

9、切刀下落时间

调整要求:

应在缝纫机完全减速后,停车前的2~3针前落下(123针为基准)。

调整方法:

移动切刀动作凸块位置,调整切刀下落时间至缝纫机停车前2~3针前。

向记号方向移动则切刀下落时间提早。

注意:

针数调节为93针以下时,请调节低速凸块。

检查:

手动转至最后几针查看落刀情况。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高速运转中进行切刀动作,则会产生切刀落不下来的现象,另外会加速切刀的磨损。

10、切刀下落的位置

调整要求:

应落在针板的落刀槽中间。

调整方法:

拧松针板座紧固螺丝,移动针板座位置进行调节。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位置不对时,切刀碰针板。

11、切刀动作勾的位置

调整要求:

切刀驱动杆在最下点时与切刀动作勾的间隙为0.05~0.2mm。

调整方法:

用切刀驱动勾调节螺丝进行调整。

注意:

在切刀驱动杆最低点时,切刀动作勾要勾上去,在两者留有一定间隙方便动作勾顺利的套上去,形成切刀动作。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切刀上不去或连续落刀时,检查切刀驱动杆与切刀动作勾之间的间隙及调换切刀驱动杠杆拉簧。

(2)切刀时常落不下来,是不能低速落刀,或是切刀驱动爪的拉簧拉力不足。

(换拉簧)

12、止动装置的调节

调整要求:

止动分挡块A与止动杠杆勾块B的间隙为0.2~0.5mm(停车时)。

调整方法:

(1)上下移动止动分挡块A进行调整.

(2)止动缓冲杆弹簧的调节:

将六角螺母调到止动缓冲杆露出5mm时,加以紧固。

调整后的确认方法:

将止动架调节成高速运转状态,转动手动止动手柄,止动块必须放出一挡,进入低速状态,然后放出二挡进入止动状态。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停车位置处,止动分挡块A与止动杠杆勾块B的间隙太小,则会产生不能停车的现象。

(2)双六角螺母松动下降,缝纫机停车时,针的高度就会改变。

13、启动安全勾的位置

调整要求:

在停车时,启动安全勾与抬压脚杠杆体之间的为0.5~0.8mm。

调整方法:

用旋转偏心轴位螺丝进行调节。

作用:

调节偏心可有效的控制间隙的大小,在缝制时启动安全勾被向后推套上抬压脚杠杆体,防止在缝制剪刀误操作引起断针。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如无间隙就会处于抵触状态,造成压脚上不来的现象。

相反间隙过大,又会产生不能停车的现象。

14、上线剪刀的前后运动量

调整要求:

前后运动量为4~5mm。

调整方法:

(1)放松抬压脚杠杆前端的滚柱轴固定螺丝,调节上线剪刀的前后运动量,向右移就增大运动量,向左移则减小。

(2)注意:

这部分的调节为微量调节,请不要过量的调节。

调节后的确认方法:

上线剪刀前后运动量也就是压脚的提升过程中,压脚还未动作前上线轴的前后位置之差,测量时测定剪刀轴护板与上线剪刀摆架的端面。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过分调节前后运动量时,剪刀摆动架的突出部位就会从压脚滚轮架的槽中滑出,一旦滑出就会发生压脚不能提升,送料变重的现象。

15、上线剪刀的左右位置

调整要求:

(1)上线剪刀前进至最前端时与针中心相齐;并且剪刀的前端从切刀槽中心向右突出5mm。

(2)上线剪刀的闭合时,上刀与下刀重叠量还余0.5~0.8mm,请注意有时即使闭合仍有间隙。

调整方法:

(1)踩动抬压脚踏板,上线剪刀运动至顶点时,用六角扳手放松剪刀摆架的固定螺丝,调节其前后、左右的位置。

(2)放松上线剪刀动作板A的固定螺丝,调节上刀与下刀的重叠量。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前后、左右位置不好,则抬压脚时,产生剪刀摆架卡住,不能顺滑移动。

(2)剪刀动作板A位置过于向前产生面线剪不断。

(剪刀合不拢)

(3)剪刀动作板A位置过于向后产生剪刀还未夹住线时就合上。

16、上线剪刀的高度

调整要求:

安装上线剪刀尽量放低到不接触压脚的高度。

调整方法:

放松上线剪刀的固定螺丝,上下进行调节。

调整后的确认方法:

压脚下面放上厚度为4mm左右的垫片,上下移动抬压脚杠杆时,压脚与剪刀不应相碰。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剪刀位置过高,有时线头会留在套结部上。

17、始缝时卷进面线的位置

调整要求:

始缝时上线剪刀的顶端向左侧离开针板切刀槽中心0~1mm位置。

调整方法:

由增减线头控制板垫片的数量来调整该位置。

注意:

由于与上线剪刀夹住上线的位置也有关系,所以要确认上线剪刀动作板的有关位置,随后进行线头控制板垫片的增减。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上线剪刀过分靠向右边的场合,上线会超出针迹的右侧,反之面线会超出针迹的左侧。

18、上线剪刀张开的时间

调整要求:

夹住上线的时间为起始缝纫时2.5~3mm,然后慢慢张开。

调整方法:

(1)

放松线头控制板固定螺丝,前后移动控制板进行调节。

(2)向前移动控制板夹住上线的时间放长,反之就缩短。

调整后的确认方法:

调整后,应转动手动送布手柄,必须检查剪刀张开时不要碰及压脚和机针。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1)上线剪刀张开快则缝制不良造成起针时脱线的现象。

(2)上线剪刀张开慢则始缝时缝迹山头不好。

19、制限板的调整

调整方法:

放松制限板固定螺丝,使缝纫机处于低速起动时(止动分挡块A和止动杠杆勾块B相合时)安全拨杆与制限板轻轻接触的状态。

调整后的确认方法:

(1)高速起动的状态下向记号方向按动安全拨杆时,安全推杆轴位螺丝处的长孔部不应有间隙。

(2)检查在停车,上线剪刀动作时,安全拨杆与制限板之间应该留有间隙。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不接触的场合,有可能剪刀张开时碰到机针。

注意:

紧急止动后,压脚应该在起针位置处抬高。

20、安全曲柄的调节

调节方法:

上线剪刀轴后曲柄从线头控制板上解脱,剪刀张开时安全曲柄与安全凸块的重叠量为0.5mm。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不啮合则剪刀的张开动作不好。

21、上线剪刀簧的压力

调整方法:

(1)上线剪刀夹线松时,拆下后用手板动剪刀簧的前端,使上线剪刀簧前端与剪刀刃口部全部贴住,不管刃部在哪个地方剪线,都能够夹住线头。

(2)上线剪刀刃口不锋利时,有油石研磨上刀、下刀顶端的剪线部位。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上线剪刀簧的夹线力不足,就会产生起针时跳针的现象。

22、定刀的位置

调整要求:

定刀刃口离针板孔0.3~0.5mm。

调整方法:

(1)放松定刀固定螺丝进行定刀调节。

(2)调换定刀时,放倒机头,取出旋梭定位勾便可进行调换工作。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定刀与针板孔之间的间隙太窄,恐怕在缝制时要断线。

23、压脚板的高度

调整要求:

压脚的提升量为12mm。

调整方法:

将12mm垫块垫入压脚与针板之间,放松压脚杆固定螺丝,踩足压脚提升踏板、并向下按动压脚夹头及压脚滚轮架,随后旋紧压脚杆固定螺丝。

调整后确认的方法:

调节后,必须确认压脚能完全正常工作。

24、低速凸块的位置

调节方法:

根据使用针数,放松低速凸块的固定螺丝,调节A的尺寸。

针数

A尺寸

93针以下

10~12mm

93~123针

5mm

123针以上

0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逆时针方向移动低速凸块就可减少低速至止动的针数。

25、起动拉杆与起动顶杆的位置

调整方法:

停车时起动顶杆上的调节螺丝的端部与止动架的间隙为0.5~1mm;起动拉杆与机身底座凸面的间隙为3mm。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起动顶杆处的间隙太大就不能高速转动,小了就会产生止动不良的现象。

26、平皮带的调节

(1)头部启动拨叉的位置

调节方法:

空转时,平皮带的位置是空转轮露出平皮带约0.5~1mm,是由启动拨叉(在机头上)的长孔进行调节,在低速运转时平皮带应完全套住驱动带轮。

注意:

空转时尽量不要使平皮带与启动拨叉(在机头上)相接触。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空转时平皮带套住驱动带轮就将使平皮带磨损,及使带轮发热。

(2)减速机构叉的位置

调整方法:

与机头启动拨叉的调节方法相同,低速运转时放松减速机构拨叉的固定螺丝,调节减速机构拨叉的位置,但高速运转时的位置请调节限位螺丝。

拨叉的标准移动量为14mm。

用拨叉调节垫板来进行调节。

旋出则行程减少。

注意:

低速与停车时拨叉摆动过大则是拨叉凸轮安装不良。

所以,拨叉凸轮安装时应与拨叉凸轮架的加工面相平行。

低速停车时拨叉移动量为0.5~1mm。

调整值变化时的现象:

减速机构拨叉调整不行时,请调节拨叉调节垫板。

三、其它机构的调节

1、根据锁眼的宽度,调节左右线迹的位置:

(1)针的摆动:

是以右侧为基准,向左侧摆针进行缝制。

图中的A为左基线,B为右基线,W1为左右横列振幅宽度,W2为加固振幅宽度,C为第一加固长度(第一套结),D为第二加固长度(第二套结)。

(2)左基线及右基线的调节

旋进调节螺丝1,左基线就向左移动;旋出调节螺丝1,左基线就向右移动,但是即使变换振幅,左基线A几乎不必调整。

旋进螺丝2,右基线就向左移动,旋出则向右移动。

(3)横列宽度及加固宽度的调节

旋进调节螺丝3,横列宽度就会扩大,旋出则减小。

旋进调节螺丝4,加固宽度就会扩大,旋出则减小。

振幅调节连杆5,所示数字,表示加固振幅的宽度。

2、松线时间的调整

(1)第一夹线器

第一夹线器仅在机器停车时浮起,浮起量0.5~1mm较妥,用上、下移动第一夹线器的高度来调整。

(2)第二夹线器

第二夹线器在锯齿缝的加固振幅部及缝制完毕至开车时数针内浮起,浮起量0.5~1mm为妥。

调节时放松固定螺丝,以抽塞夹线器来进行调节。

(松线的时间):

第一套结部调整在套结完成前1~2针松线结束。

这样等第一套结结束后,横列的线迹就不会向右倾斜。

初缝的松线期调节为开始缝制后的3~4针时结束。

调节方法:

将主凸轮上面的第一松线凸块,第二松线凸块,向箭头方向转动即加快。

反之则缓慢。

※缝迹山头突然变坏大原因之一,是松线顶杆的返回不良。

此时可放松固定螺丝,向上按动挡圈,加强松线顶杆返回簧的压力,其挡圈的基本高度为20mm。

同时增加第一、第二夹线板的浮动量也会增加松线时间。

3、拨线钢丝的调节

为稳定缝制初期时的横列,拨线钢丝在停车时,将面线打松5~7mm,同时可防止初缝时的脱线现象,下降拨线钢丝时拨线量会增加,调整时以不碰第一夹线器和二眼过线板为原则。

4、线量调节勾的调节

线量调节勾的供线量大小,根据缝制产品的厚薄进行调节,这样缝制的线迹就会变好,线量调节勾向左移动供线量就增加,向右移动则减少。

5、底线拨杆的调节

底线拨杆的作用是调节初缝时线迹形成所需要的下线的残留长度,下线残留长度约36mm较适当,调节时放松底线拨杆的固定螺丝改变底线拨杆的安装角度即可。

(动作顺序):

面线剪刀动作底线拨杆动作底线动刀动作

﹤面线剪刀动作﹥------剪断面线

﹤底线拨杆动作﹥------拉出初缝时所需的底线,拉进残留的面线

﹤底线动刀动作﹥------剪断底线,同时压脚开始上升

6、底线线头夹簧

底线头夹簧具有剪断底线后夹住底线线头的作用,放松其固定螺丝调节其安装位置,使底线拨杆的传输口“R”部处于夹簧中心,另外扳动底线头夹簧使其轻轻压住底线。

7、梭心压杆装置的调节

梭心压杆装置与底线剪线装置成同步连接。

当拨底线时,梭心压杆在旋梭的背部压住梭心,防止空转,同时将残留在布料上面的面线拉向布下,并保证有一定的底线余量,防止初缝时跳针脱线。

调整方法:

(1)如底线剪得短,梭心压杆的压力过强也是一个原因,这时可以旋松调节螺丝使顶板簧的压力减弱。

反之旋进调节螺丝则加强。

(2)调换旋梭等时,请确认梭心压杆顶端是否压住梭心,不一致时,请放松梭心压杆固定螺丝调节其高度。

四、缝迹的调整

1、双反面缝(即三角线迹)的调节

(1)梭线张力的调节

线从梭子里引出线头捏在手中缓慢上下移动时梭子能慢慢下降。

(底线张力月为15~20g)

(2)挑线簧的调节

挑线簧的行程6~8mm,张力在20~35g左右为妥。

挑线簧行程过小,横列线迹就差,反之挑线簧行程大,横列就容易扭。

(3)面线张力的调节

第一夹线器调节套结缝迹;第二夹线器调节左、右横列的线迹。

2、齿缝(平线迹)的调节

为了缝出好的锯齿缝线迹,其根本是加强底线的张力(底线张力为35~50g左右),如果底线张力过低要达到锯齿的线迹势必要降低面线的张力,为此可能会发生二次挂线,此外又容易产生线迹不匀(线的松紧程度不一)。

3、起缝时面线线头卷入横列线缝的调节

(1)开始缝制时,应将面线线头卷入横列线迹内,保持外形美观,应将面线剪刀的夹线位置处于左横列的振幅中间,另外在不影响横列线迹的条件下,将夹线器松线时间放长些。

面线剪刀张开时间的早或晚,可以调节线头控制板的前后位置,向前调节剪刀张开慢,向后调节剪刀张开快。

(2)加固部振宽在3mm以下时,线头的卷入性能会差,所以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将宽度放宽。

(3)面线剪刀的高度低,线头卷入性能好,在不碰压脚的情况下,剪刀的运动高度尽量放底些。

4、化纤线缝制的调节

缝制化纤线、化纤料或混纺布料时必须进行如下的调整。

(1)因发热而产生断线、跳针。

由于在缝制中机针与布料的摩擦,缝制中会出现高温,使线和缝料发生溶化、溶断,此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使缝纫速度控制在2600SPM。

B、加上硅油。

C、使用化纤用的超热针。

D、使用细针来减少摩擦力。

(2)缝制条件的调节

根据各种条件不能一概相同,作为化纤线规格要注意的地方如下:

A、梭心的绕线量的满度控制在80%。

B、梭心绕线时的张力以20g为适当,这对防止绕线不均匀及空转颇有效果。

C、将梭心放在梭子里不通过梭皮拉出时的张力为0~5g。

D、在梭子放进旋梭时,拉出张力为20g,以防止空转的弹性垫片(梭子内可拆卸)的高度来调节。

E、使用化纤用的针杆过线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